導 語
2013年冬季至2014年,烏克蘭首都基輔發生的抗議活動,逐漸演變成一場革命,2014年2月22日,烏克蘭危機爆發,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罷免了親俄的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的職位。
隨之俄烏之間出現了克裏米亞危機和頓巴斯武裝衝突,直至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對烏克蘭采取特別軍事行動,俄烏戰爭正式爆發。
這個期間發生的軍事衝突,對之後俄烏雙方軍隊的改革,以及對這次俄烏戰爭都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一,烏克蘭獨立後的政治動蕩
1990年7月16日,烏議會通過【烏克蘭國家主權宣言】,1991年8月24日,烏克蘭政府發布國家獨立宣言,12月1日,烏克蘭通過獨立公投,正式脫離蘇聯獨立,改國名為烏克蘭共和國。1996年烏克蘭通過新憲法,確定烏克蘭為主權、獨立、民主的法製國家,同時改國名為烏克蘭,實行共和製。
2013年11月21日,當時的烏總統亞努科維奇試圖凍結歐盟烏克蘭聯合條約,並表示將加強與俄羅斯的經貿關係,引起大規模抗議示威,2014年2月22日,亞努科維奇流亡俄羅斯,之後引起烏東俄語地區抗議和騷亂。
烏克蘭的政治危機引起俄烏之間,乃至東西方之間的抗衡,逐漸演變成武裝衝突和全麵戰爭。
二,俄軍兵不血刃占領克裏米亞
蘇聯解體後,克裏米亞自然成為烏克蘭的一部分,引起半島俄羅斯裔居民不滿,1992年克裏米亞半島宣布獨立,在俄羅斯調解下,決定克裏米亞成為烏克蘭的一個自治共和國。俄羅斯租借瓦斯托波爾軍港的部分作為俄羅斯黑海艦隊的基地。
2014年2月22日烏克蘭危機爆發。2月24日,俄軍第31獨立近衛空降突擊旅乘船抵達克裏米亞的塞瓦斯托波爾黑海艦隊基地。
部隊登岸後立即摘掉所有國家和軍隊的徽標,並配發綠色巴拉克拉法帽、墨鏡等裝具,每人配備手機,保持靜默,全時守聽,俄軍總部可以直接指揮到個人。這些部隊後來被西方稱為小綠人。
普京還利用烏克蘭駐克裏米亞親俄部隊—金雕部隊,以及“夜狼”民兵組織,組成當地地方武裝。2月27日在小綠人的保護下,克裏米亞親俄武裝力量占領了政府機構、機場、港口等要點,並占領克裏米亞國會。
俄軍利用網絡戰,癱瘓烏軍的通信係統和網絡節點。同時俄軍在北極開展演習以吸引北約情報部門注意。俄軍還利用原蘇軍老兵瓦解烏軍,導致大部分烏克蘭軍隊高級將領都不願對俄軍開戰。
烏克蘭駐克裏米亞半島軍隊在來不及反應的情況下就被俄軍控製,並被迫倒戈或繳械投降,俄軍兵不血刃的占領並控製了克裏米亞。
2014年3月6日,克裏米亞議會通過加入俄羅斯的提案,3月11日,克裏米亞自治共和國議會宣告克裏米亞共和國獨立。3月16日,克裏米亞舉行公投,以97%讚成的得票率通過,克裏米亞正式脫離烏克蘭,並準備加入俄羅斯。3月1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批準接納克裏米亞加入俄羅斯,3月21日正式設立克裏米亞聯邦管區。
普京為了防止外國幹預,將“堡壘”岸基反艦係統部署在克裏米亞,開啟備戰狀態,並且對西方實施核威懾。
俄軍之所以能迅速解決克裏米亞戰爭危機,主要是采取了混合型戰術,將網絡、信息、情報、軍事等常規戰爭手段,以及核威懾非常規戰爭手段配合使用,達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另外,烏軍總參謀部混亂的指揮係統是導致克裏米亞烏軍沒有抵抗就失去戰鬥力的重要因素。
但是克裏米亞歸屬俄羅斯沒有得到國際承認。
三,頓巴斯衝突的影響
烏克蘭爆發政治危機後,烏克蘭東部和南部俄語地區親俄勢力要求加入俄羅斯聯邦,其中克裏米亞經過公投後宣布加入俄羅斯聯邦,而頓巴斯地區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州親俄民眾也占領了政府機構,升起俄羅斯國旗。
頓、盧兩州位於烏克蘭頓巴斯地區,毗鄰俄羅斯,沙皇時期,這裏屬於俄國的新俄羅斯地區(Novorossiya)。
2014年4月6日,頓巴斯戰爭爆發,俄羅斯特種部隊發起一場非常規軍事行動,並導致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DNR)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LNR)自治。
2014年6月,法國邀請俄、德、烏首腦在諾曼底就烏克蘭局勢進行磋商,並設立諾曼底模式對話機製。之後簽訂【明斯克協議】。
2014年至2015年,頓巴斯親俄武裝與烏克蘭政府軍展開激戰。甚至導致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7航班在烏東上空被擊落。
四,頓巴斯戰爭烏軍慘敗
1,頓巴斯戰爭初期的衝突
2014年9月至12月是頓巴斯衝突的初期,共分為三個階段:
-在諾曼底模式調停下,2014年9月5日,頓巴斯大部停火,戰鬥維持在頓、盧兩州機場、傑巴利采沃、斯卡斯提亞幾個要點。
-2014年11月,冬季戰役爆發,烏軍對烏東發起全麵進攻,DPR(頓涅茨克人民軍)、LPR(盧甘斯克人民軍)使用標識Z字母的重武器(坦克、裝甲車等)實施反擊。
-2014年12月再次停火,交換戰俘。
2,2015年頓巴斯戰爭升級
-1月6日,雙方圍繞戰略要地傑巴利采沃展開激烈攻防戰,烏東武裝取得較大進展(主要是俄軍直接介入戰鬥)。
-2月11日,明斯克峰會召開,18日,烏軍從戰區撤離。
在此階段戰鬥中,烏軍遭受沉重打擊,最主要的戰役是突出部戰役,也就是傑巴利采沃攻防戰。
-戰前烏軍在此有4-6000人防守,並配備了大量的T-64/72主戰坦克、MT-LB裝甲運兵車,以及大量牽引火炮。
-2015年1月17日開始,DPR/LPR(實際主力是俄軍)使用冰雹火箭炮等重型武器對突出部實施連續多天的猛烈轟擊,1月22日開始對烏軍陣地發動地麵攻擊,並形成對突出部的包圍。
-2月上旬,烏軍緊急向前線調集2S7M203毫米自行火炮、2S19 155毫米自行火炮,實施火力支援,並在突出部以南和以北地區實施攻擊,形成犬牙交錯的狀態。
-BPR、LPR軍隊直逼重鎮阿特姆斯克,從側翼對烏軍形成包圍,烏軍被迫收縮防線。
-2月18日,烏軍總參謀部決定撤離傑巴利采沃突出部。但是由於來自基輔的撤退命令過於倉促,烏軍撤退行動中各部隊沒有協同,突圍的烏軍車隊沒有得到來自空中有效的支援和地麵的掩護,遭到沿途伏擊和炮火攔截,損失慘重。
-2月27日,明斯克協議生效後,剩餘烏軍從傑巴利采沃全部撤軍,烏軍在頓巴斯戰爭中遭到的失敗,對於烏軍來說可謂是血的教訓。
3,俄烏雙方在頓巴斯戰爭中爭奪的焦點
-機場。由於烏克蘭屬於大平原,除了城市,機場因為有建築物做依托,成為築壘地域,利於長期堅守,同時適合空投補給。烏軍在頓、盧兩州機場組織防禦,試圖以此作為吸引和消耗對方兵力的磁鐵和絞肉機。
-城鎮。例如傑巴利采沃,該城市是M03高速公路必經之地,也是頓、盧兩州的鐵路樞紐,是烏軍突入烏東控製區的尖刀。M03公路是烏軍連接東部戰場的大動脈,還可割裂頓、盧兩州的防禦態勢。為此烏軍以重兵防守。
-控製海峽等要點。2018年11月25日,俄羅斯海軍抓獲三艘從黑海前往亞速海途經刻赤海峽的烏克蘭船隻,從而將戰火蔓延至海上。
五,克裏米亞和頓巴斯戰爭對俄、烏雙方軍隊的影響
一,俄軍戰前準備與戰術思想
1,俄軍通過軍事手段,兵不血刃解決了克裏米亞危機。
俄軍在克裏米亞半島的軍事行動成為俄軍經典教材,被廣泛應用於俄軍的特種訓練中。並且成為俄軍對烏軍的重要作戰方式。
可以這樣認為,2022年2月24日,俄軍對烏克蘭采取的特別軍事行動,俄軍一開始仍然抱有以低烈度的克裏米亞戰爭模式,引起烏軍大麵積的投降,以及東部烏克蘭居民出城以鮮花迎接俄軍的解放,輕鬆獲得特別軍事行動的勝利。
2,頓巴斯戰爭NPR/LPR(實際是俄軍)表現優異
俄軍經過多年軍改,集團軍、旅,尤其是BTG(營級戰鬥群),在攻擊力、火力、機動力(坦克、裝甲車、火炮等)都大大強於(2倍)同級別北約(含美軍)部隊的作戰能力。
按照美軍的評價:在2014年的俄烏衝突中,俄軍無人機的情報偵察和有效的電子戰,俄軍營級戰鬥群的火炮被證明特別致命且反應靈敏。它們可以快速對烏軍發動毀滅性打擊,甚至在不踏上烏克蘭土地的情況下摧毀烏軍。
俄軍在敘利亞、格魯吉亞和頓巴斯的戰爭中,都表現優異。給了俄軍打規模以上的,寬正麵、大縱深,穿插、分割、包圍的,大兵團作戰的底氣和自信。
二,烏軍在連續遭到失敗後的變化
1, 烏軍經曆頓巴斯戰爭後的狀況
-經過長達一年的血腥內戰的消耗,烏軍整體戰力已成頹勢。烏軍繼承了原蘇軍的大量部隊,但是大部分訓練有素的軍人都複員了。2015年,烏總統波羅申科宣布征召10萬新兵,但是這批兵,隻接受3周訓練就被送上戰場,根本沒有戰鬥力,烏軍基本就是烏合之眾。
-烏軍的空中力量在頓巴斯內戰中,也損失巨大,加上烏克蘭財政拮據,無法采購新式戰機,飛行員也相當匱乏。烏政府承認,政府軍損失了現役武器裝備60-65%。
-頓巴斯戰爭中,烏東武裝大量使用中短程地空導彈,極大限製了烏空軍的作戰能力。
2,烏軍積極進行軍隊改革
以烏克蘭現任國防部長奧列克西.列茲尼科夫、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瓦列裏.紮魯日內為代表的一大批烏軍高層,對頓巴斯內戰失敗,痛定思痛,決心進行改革。
-將大批原蘇軍留下的中上層將領調離重要崗位。
-由於烏克蘭財政拮據,無法斥資對軍隊進行大量換裝,隻能立足現有裝備,對軟件進行改革。
-擯棄原蘇軍的作戰理論(大兵團作戰)和戰術思想(火力和突擊力),全麵北約化。來自美國和其它6個北約成員國的軍事人員,對烏軍進行全麵改革和訓練(在烏克蘭西部利沃夫附近設立了訓練營,主要聘請波蘭的教官,有從華約製式向北約製式改編的經驗)。
-按照北約製式,要求作戰部隊達到I、S、R、C四個字標準:
I.(Intelligence),情報收集。
S.(Scouting),偵察搜尋。
R. (Reconnaissance),監控定位。
C, (Communication),通信保障。
-對軍隊指揮體係和部隊編製進行改革,尤其是在部隊的小型化和扁平化方麵大做文章。解散了大量烏軍營以上單位,保留旅級指揮機構(具體另文詳述),軍隊去中心化和小型化,也避免了烏軍被俄羅斯統戰的可能。
-加大作戰部隊(尤其是一線作戰部隊)的信息化作戰能力,部分特種作戰分隊能連接上北約的指揮鏈。
-吸取頓巴斯戰爭(傑巴利采沃突出部攻防戰),烏軍倉促從城鎮中撤退被大量殲滅的教訓。烏軍製定了依托城鎮建立築壘地域(鐵/公路交通樞紐),堅守不退,拖住並消耗敵軍的戰術思想。
-摒棄原蘇軍消滅敵人保存自己的戰術理論。改為保存自己消滅敵人的北約(美軍)戰術思想。采取小、散、隱的方式,躲過俄軍空中和地麵火力打擊,再後發製人的作戰方式。
-避開正麵攻擊,重點打擊後勤補給的戰術。
烏軍經過6年的軍隊改革,表麵上還是那支裝備老舊(蘇軍裝備),沒有現代化空軍的三流軍隊,其實指揮體係、編製體製、作戰理論、戰術思想已經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