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不試故藝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夏日風情】05,葛底斯堡的硝煙與戰爭是達成統一的最後手段

(2022-08-12 17:35:53) 下一個

 

聊完音樂咱再回到密林深處石兄家的故事接著侃。

 

離開石氏夫婦後,施爺駕著他那匹豐田駒子,穿過密林,上了83號公路不久便轉入30號公路。

 

今天主要的目的地是維吉尼亞州,施爺尋思著去維吉尼亞不妨順道兒瞻仰一下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葛底斯堡戰場,潘哥附議表示同意,我也認為摟草打兔子是我們村的光榮傳統,於是施爺一聲吆喝兒,那匹豐田駒子立馬在30號公路上飛奔起來,穿過約克鎮、新牛津,很快便來到久仰的葛堡。

 

這個始終保留著19世紀建築風貌的小鎮,恬靜與清淨的環境與我們想象的那個槍林彈雨、戰火紛飛的場景大相徑庭。眾人在詫異之間不禁開始安靜下來。

 

眼前是一個綠草茵茵的高地,四處是亂石壘起的矮牆,以及當年戰場遺下的火炮,還有各參戰部隊的紀念塔和雕塑,一股肅殺之氣突然迎麵撲來。

 

施爺雲:此乃先人馬革裹屍之地,吾等必嚴之神,肅之態。

 

潘哥附曰:是也,約之形、束之狀。

 

吾附道:古人雲,和顏色、審辭令、疾趨翔、必嚴肅。

 

大凡順利的曆程容易忘卻,唯有曲折才值得將經曆編成故事或曆史。葛堡的往事就是用鐵與血寫成的曆史。

 

一,葛底斯堡的硝煙

 

葛底斯堡(Gettysburg)是位於賓夕法尼亞州西南部的一個小鎮,18637月,北方聯邦政府的北軍與南方邦聯李將軍指揮的南軍在此鏖戰三晝夜,最終北軍擊潰南軍,扭轉了美國南北戰爭的戰局。之後林肯總統來到此地發表演說,從此這座小鎮成為了美國曆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159年過去了,當年的戰場硝煙雖然已經散去,但是戰爭的痕跡依然可以看到,我站在高地上,利用手機確定方位和站立點後,放眼望去,一幅當年慘烈的戰鬥場景立馬出現在眼前。

 

葛底斯堡正南方為墓園嶺高地(Cemetery Hill),向前延伸為墓園山脊突出部(Cemetery Ridge),東北方(左後方)為寇普嶺(Culp’s Hill)。

 

此地背靠紳士山(Seminary Ridge)和麥克佛森山(McPherson Ridge),東麵羅克河(Rock Creek,波托馬克河的支流)、西麵威洛比溪。整個戰場東西狹窄,南北縱長,進攻正麵窄,防禦縱深大,易守難攻。

 

北軍決心依托東西兩條河以及北部的山嶺為天然屏障,西背羅克河,建立橋頭堡式的防禦陣地,扼守漢考克大道(Hancock Ave),在此背水一戰。

 

 

北軍的防禦態勢大致如下(從浩瀚的文檔中查閱篩選翻譯資料實屬不易,請各位弟兄點個讚):

 

北軍參戰部隊為波多馬克軍團,下轄7個步兵軍(第123561112)、1個騎兵軍及1個炮兵預備隊,總兵力超過9萬人。

 

核心陣地兵力部署:

紐約第1輕炮兵團、紐約第140步兵團、明尼蘇達第步兵團1營。

西側為賓夕法尼亞第106步兵團、南側為佛蒙特州國民兵。

北翼為特拉華州第1步兵團(我判斷該部應當擔任戰術預備隊)。

 

主陣地在墓園山南側,漢考克大道兩翼,層層部署,構成大縱深梯次防禦,依次部署為:

明尼蘇達第步兵團2營、賓夕法尼亞第9899149步兵團、紐約第40步兵團、聯邦第步兵團、馬薩諸塞第32步兵團。密西根第1、5誌願步兵團、阿拉巴馬自願步兵旅。

第1軍麥克勞斯師塞姆斯旅。

第5軍第3師。

紐約愛爾蘭人旅第636988團和第14獨立炮兵營(我估計【紐約黑幫】電影裏剛下船就被送上前線當炮灰的愛爾蘭新移民,去的就是這個部隊)。

 

緬因州第20步兵團配置在最南麵,應當是擔任警戒任務。

 

在東翼靠近羅克河渡口附近配置:

6軍、康乃狄克州第20步兵團、新澤西州第13步兵團、賓夕法尼亞第21騎兵團(擔任逆襲的總預備隊)、賓夕法尼亞後勤分部和野戰醫院等。

 

緬因州第5步兵團配置在葛堡的北部,應當擔任後方警戒任務。

 

南北戰爭聯邦參戰人數最多的是紐約州,共計413.686人,最少的是特拉華州,計12.280人。

 

南軍參戰部隊:

123軍,總計7萬餘人(具體部署與態勢略)。

 

葛底斯堡戰役爆發前,南北雙方在總的態勢上互有攻防,但從戰役上來說,南軍勝多敗少,此次李將軍率軍北上,企圖繞道賓夕法尼亞,從西北形成對華盛頓的包圍,進而徹底瓦解北方聯邦。

 

葛底斯堡戰役從71日開始,連續三天展開廝殺,南軍攻,北軍守,期間戰局多次起伏,南軍主攻方向主要沿著漢考克大道兩側由南向北進攻,其中最著名的是皮克特衝鋒,由於騎兵部隊指揮員誤判形勢,沒有及時投入戰鬥,加之南軍後勤補給困難,炮兵彈藥不足,導致步兵進攻傷亡過大,而北軍增援不斷到達,火炮支援十分有效。

 

最後南軍被北軍打敗,不得不撤出戰場。此戰雙方至少有4.6萬人死傷、被俘及失蹤,其中近8千人戰死,這也是美國曆史上死傷人數最多的一場戰役。戰役結束後,北軍乘勝追擊,將南軍趕過波多馬克河(Potomac River),此後南軍便開始轉入守勢。葛底斯堡戰役成為南北戰爭的轉折點,也是美國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在南北戰爭中北軍普遍裝備的是M1857型12磅拿破侖式加農炮(大拿破侖),這是一種前裝滑膛野戰炮。12磅(5.44公斤)指的是火炮常用實心炮彈的直117mm

 

該火炮長度1.68米,重約550公斤,由青銅鑄造,初速493米,以5度射角可精確命中1480米距離目標,使用10度射角射程達到1910米,甚至可對2750米外目標射擊。

 

M1857型火炮由馬薩諸塞州的埃姆斯公司製造成功,之後由波士頓和俄亥俄州的公司大量生產。

 

而南方邦聯主要使用的則是老式的M1841型6磅(2.54公斤)前裝滑膛加農炮(小拿破侖),盡管此種火炮機動性強,但是該炮口徑小,射程近,最大射程1392米,無法有效構成對北軍火炮的壓製和對己方步兵的支援。

 

火炮對步兵殺傷最厲害的是中距離(400碼)的榴霰彈和近距離(200碼、182米)的霰彈 。配置在墓園嶺高地核心陣地的紐約第1炮兵團B連,就是使用霰彈擊退了喬治.皮克特少將指揮的皮克特衝鋒衝上高地的南軍士兵。

 

葛底斯堡戰役北軍共投入360門火炮(大部是大口徑火炮),而南軍則隻有272門火炮,而且嚴重缺少彈藥。炮兵在南北戰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對之後的世界武器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我站在那個壘著亂石矮牆(凸角牆)的製高點上,俯瞰整個戰場時,腦子浮現出了紅藍兩軍刀光劍影、炮火紛飛的情景:

 

鼓衰兮力盡,矢竭兮弦絕,白刃交兮寶刀折,兩軍蹙兮生死決。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鳥無聲兮山寂寂,夜正長兮風淅淅。魂魄結兮天沉沉,鬼神聚兮雲冪冪。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傷心慘目,有如是耶。

(唐.李華 【吊古戰場文】)

 

在羅克河畔,葛底斯堡的廣闊原野上,一場殘酷慘烈、決定米國命運的戰役就這麽結束了。我在想,如果李將軍率領的南軍攻上炮台後再多堅持一會兒,他的騎兵再早出擊一會兒,南軍的炮火再猛烈一些,也許局勢將徹底反轉,那麽北美將有兩個、三個,甚至五個米國,米國也就是南美諸國一般的存在於世。

 

曆史沒有如果。

 

南北戰爭參戰的350萬人中絕大多數為誌願兵。戰爭造成62萬士兵死亡,40萬士兵傷殘,相關協會估計陣亡人數可能更多,不明數量的平民也遭到波及。

 

南北戰爭是工業革命後的第一次大規模戰爭,在此期間確立了戰術、戰略思想、戰地醫療等現代戰爭的標準,極大的影響了世界軍事思想的發展。

 

18631119日,林肯總統前往參加公墓落成儀式,並在揭幕儀式上致詞,這就是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說。

 

林肯總統在致詞時,心中想到的並非戰爭本身的意義,而更多的是對國家未來走向的考慮,他特別希望南北雙方能夠寬容和解,並為重建一個人人平等、自由的國家而重新團結一致。林肯在演講中,對南北雙方陣亡將士表達了一視同仁的哀悼之情,五次使用國家(Nation)一詞,而沒有用單指北方的聯邦(Union)一詞。

 

葛底斯堡因北軍的勝利而成名於世,因林肯的演說而流芳於世。

 

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說,在他結束時所說的話始終被後人所傳頌:讓這個國家在上帝的福佑之下,獲得新生的自由;讓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存This nation, under God, shall have a new birth of freedom—and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

 

二,戰爭是達成統一的最後手段

 

1861年--1865年,發生在美國的南北戰爭(American Civil War),是美國曆史上唯一的內戰,參戰雙方為北方美利堅合眾國和南方的美利堅聯盟國

 

由於北方的工商業集團和南方的莊園主之間經濟利益上的深刻矛盾,反映在國家政治上就是南北方對國家體製認可上有很大的分歧

 

共和黨代表著北方工商業、金融業和整個工業帶的利益,反對奴隸製,支持政府提高關稅,保護本國工業發展。

 

民主黨代表著南方莊園主和農業帶的利益,擁護奴隸製,支持自由貿易,采取比較優勢型經濟政策(選擇自身優勢型產業)。

 

由於受歐洲影響,19世紀初發生了第二次宗教大覺醒(Second awakening), 北方的清教徒從命定論開始轉變為自我救贖和拯救世界,對宗教倫理的理解轉變為對政治的訴求,例如對廢除奴隸製的大聲疾呼。

南方的教徒更多的是信奉傳統基督教的上帝預定論,等待上帝的救贖,他們對去除罪行缺少內在的積極動因,也造成心裏對奴隸製的默認。

 

美國建國以後一直是一個鬆散存在的聯邦體製和各州分治的狀態,憲法沒有定義它必須是絕對不可再分的整體,還是自願則合,不自願了則分的聯合體。

歐洲列強(英、法、西、俄等)也始終沒有放棄肢解和遏製美國的崛起和發展,采取包括封鎖美國的港口、經濟製裁等措施。

在南北戰爭期間,英、法兩國暗中支持南方邦聯,俄國則支持北方聯邦。歐洲甚至希望美國分裂成北方、南方、中部、西部和太平洋5個國家。

歐洲國家表麵中立,卻偷偷向交戰雙方運輸物資,試圖阻止美國統一。隻是由於德意誌的崛起,導致英、法、俄麵對眼前的危機,各懷鬼胎,把遏製德國列為優先,美國才得到了較穩定的國際環境和發展的良機。

麵對惡劣的外部環境和國內形勢,美國聯邦政府破釜沉舟,決心通過戰爭達成統一。最終,南北戰爭以南方聯盟炮擊薩姆特要塞為起點 ,以北方聯邦勝利而告終。

美國內戰主要是一場統一與分裂的政治較量,何時以何種方式解決奴隸製問題,是要服從於這一總目標的。1865年5月26日結束的美國內戰,重新確認了聯邦主權的最高權威,刺激了全國經濟的一體化發展。相應地,確立了所有美國公民首先是美國的國家公民、其次才是各州公民的原則。

南北戰爭使鬆散的聯邦變成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統一而強盛的國家。

 

美國內戰同時解決了自1776年以來一直困擾全國的奴隸製問題。內戰期間解放了黑奴,並於戰後通過憲法第13條修正案從法律上正式廢除了奴隸製,使得這場戰爭被賦予了革命的色彩。

 

戰後在南部重建過程中,通過戰爭摧毀的與國家憲法相抵觸的舊法律已經不適用,南部各州通過新的州憲法,確認聯邦的最高權威,之後方得以重新被接納,回到聯邦。內戰還考驗了美國聯邦政府在非常時期維護國家統一和民主體製的能力,強化了聯邦政府的權威和影響。

 

北方在戰爭中的勝利,在鞏固國家統一的同時確立了北方工商業集團在全國的統治地位。內戰消滅了奴隸製,從而為美國的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掃清了道路。

 

因此,南北戰爭也是美國的第二次革命,是美國跨入現代工業社會的革命性分水嶺。【宅地法】的實施,加速了西部的開發,促成了農業資本主義發展中,美國式道路的成功。因而19世紀末,美國一躍而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工農業資本主義大國。

任何國家和民族,統一才能真正崛起、複興與強大。麵對分裂,如果政治無法解決爭端絕不能猶豫與姑息,必須不惜付出流血的代價,戰爭是達成統一的最後手段。

 

汝等可哉,吾等亦可哉,為何不可乎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