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不試故藝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圍爐夜話】127,美國大選(二十七)去“鄉公所”投票

(2020-10-30 10:57:55) 下一個

2020年10月29日  周四  陰雨

庚子年九月十三

 

美國大選

 

 導 語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United States Presidential election,2020),於2020年11月3日舉行,是美國第59屆總統選舉。

 

美國總統選舉每4年舉行一次,總統選舉製度為選舉人團製度,根據現行美國憲法第22修正案,美國總統任期為4年,可以連任一屆。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將在以唐納德.川普為代表的共和黨與以喬.拜登為代表的民主黨之間展開。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同時,眾議院435個席位,參議院33個席位也會進行改選,以產生第117屆美國國會。

 

美國總統大選是美國政治生活中的關鍵點,它決定了美國的政治發展方向,尤其是弗洛伊德事件引發的種族騷亂,更加加深了共和黨與民主黨之間的對立和種族之間的鴻溝,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決定著美國的主流政治傾向是繼續向左轉還是向右轉的關鍵分水嶺。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對世界未來將有著深刻的影響,因為美國日益抬頭的孤立主義政策等不確定因素,將影響到全球的地緣政治、國際貿易和區域穩定,所以也是全球矚目的一次大選。

 

影響總統選舉因素很多,【圍爐夜話】將從聯邦體製、選舉製度、兩黨政治、經濟走向、族裔分布、宗教傾向、工會和女性,搖擺州選情分析等層麵,全方位、多視角,深層次的展開全麵分析。

 

【圍爐夜話】將以紅(共和黨)藍(民主黨)兩營競選策略和選情發展,進行沙盤推演,對誰能獲得2020年總統選舉做出預測。

 

政治:政,指的是製度和秩序,治,指的是社會狀態和治理方式。

 

權力:指的是影響和支配政治的能力。

 

權利:指的是在法律框架下實現自身利益的力量。

 

利益: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等權益。

 

美國華裔的當前任務是獲得自身應該得到的權利,通過爭取權利而獲得利益。

 

華裔的後續任務是尋找戰略同盟,通過同盟的力量來獲得權力,並且通過同盟獲得的權力,來達到我們期望獲得的權利。

 

誰是我們華裔的敵人,誰是我們華裔的朋友,這是華裔當前的首要問題。

 

請跟隨【圍爐夜話】,一層層的撥開美國政治迷霧,一點點看清美國政治版圖,一步步分出敵我態勢,一局局演繹選舉發展趨勢。

 

期待幫助朋友們找到心中的敵我。

 

 

去“鄉公所”投票

 

 

2020年大選,關係到美國繼續Turn left,還是回調到The right way,甚至影響到世界格局,所以每一個美國公民,包括在美華裔也都積極投入到這場大選中去。

 

今年大選主要有郵寄投票、提前投票和選舉日投票三種形式。

 

民主黨推出的郵寄投票分為兩種形式:

 

一是不在籍投票(Absentee Voting),這與往年的郵寄投票沒有差別,主要是選民需要提供無法前往投票站投票的充足理由,經過申請批準方獲得郵寄選票。

 

二是全麵郵寄投票(Universal Mail-in Voting),該方法將選票寄給所有選民,讓選民自由選擇投票方式,有的州甚至規定在選舉日之後2周內收到的選票都有效,而且不看郵戳日期,這就給那些試圖影響選情的地區和組織提供了造假的可能。

 

由於郵局是工會力量最強大的單位,也是民主黨力量最集中的政府機構,最近連續出現多起郵局人員故意丟棄損毀來自共和黨選民較為集中選區的選票,這也是共和黨極力反對全麵郵寄選票的原因。

 

為了避免選舉日當天投票人太多,除了郵局選票外,今年還大規模進行了提前投票(Early Voting),紐約市是從10月24日就開始了提前投票。

 

正式選舉日是11月3日。

 

01

紐約州選區概況

 

 

紐約州有19,190,115人,其中有20.4%的居民是在外國出生的。人口的種族分配大略如下:

 

62% 是白人 (無西班牙血統)

15.9% 是非裔美國人

15.1% 拉美裔人

5.5% 是亞裔美國人

0.4% 是印地安原住民

3.1% 混合的種族

 

紐約州依人口劃分成150個州眾議員選區。

 

總統大選紐約州一共有27個選區,紐約市有11個,加上第3,第16和第17選區有部分位於紐約市,所以紐約市的選區權重最大。

 

紐約市有850萬人,是美國最大城市,也是民主黨優勢最大的區域之一,除了第11選區史泰登島(大部分選民是從布魯克林市區遷去的意大利裔)較為保守,共和黨占優外,其餘的均由民主黨控製。

 

第17和第3選區大部分位於農村,其餘在紐約市轄區下的選區是完全的民主黨優勢區。

 

在其餘地區,以共和黨占優,第4選區雖然全在長島上的拿騷縣,但是由於該地靠近皇後區,基本屬於紐約郊區範疇,所以民主黨與共和黨勢力均衡,但是今年該選區將會一邊倒向共和黨。

在紐約上州(紐約市以北區域),例如第21區是州府所在地奧爾巴尼(黑人居多);第24區有著名的大學城雪城,值得一提的是24區雖然民主黨占優,而且共和黨最近三次總統大選都未能贏得紐約第24區,但是24區目前卻是共和黨籍眾議員代表,這也是本屆國會唯一一個共和黨在民主黨優勢選區當選的。

第25區是羅切斯特,是一個大城市兼大學城,第26區是紐約第二大城市水牛城(布法羅)。

民主黨在紐約的情況基本是全國的縮影,如同當年國民黨軍隊隻能盤踞在沈陽、長春等大城市一般,共和黨農村包圍城市,民主黨蜷縮在城區依靠吃福利的黑人和拉丁裔選票生存。

至於共和黨,在長島東部的拿騷和薩福克縣雖然人口眾多,但是傳統的保守氛圍不減,紐約州第一區和第二區共和黨具有優勢。紐約第11區因為史泰登島的保守氛圍而傾向於共和黨。此外共和黨在上州的郊區和農村優勢很大,基本屬於解放區(紅區)。

02

“鄉公所”

 

紐約市共有5個郡(縣),其中包括曼哈頓、布朗克斯、皇後、布魯克林和斯坦頓島。

 

紐約市共分為51個選區:

 

曼哈頓區:1,下城(含唐人街),2,下東城,3,上東城,4,中央公園,5,上東城,6,上西城,7,上城,華盛頓高地(哥倫比亞大學),8,東哈林區,9,中哈林區,10,上城,哈德遜高地。

 

布朗克斯區:11,布朗克斯北,12,Co-op city,13,布朗克斯中,14,布朗克斯中北,15,布朗克斯動物園附近,16,洋基球場附近,17,布朗克斯東北,18,布朗克斯東南。

 

皇後區:19,南貝賽、大學點、北法拉盛,20,法拉盛、495以北,678以東,21,艾姆赫斯特,22,阿斯托裏亞,23,小頸、貝賽、新鮮草原,24,牙買加山莊(川普老家),25,傑克遜高地,26,烏賽,27,牙買加北,28,牙買加南,29,雷哥公園、森林小丘、秋園,30,瑞吉屋,31,肯尼迪機場和賭場附近,32,皇後區南海邊。

 

布魯克林區:33,威廉斯堡,34,布什維克,35,展望公園,36,皇冠高地,37,布魯克林中,38,日落公園,39,布魯克林中西,40,布魯克林中南,41,布魯克林中東,42,布魯克林東,43,班森賀,44,布魯克林南,45,布魯克林中,46,布魯克林東南,47,布魯克林西南,48,羊頭灣。

 

斯坦頓島:49,斯坦頓島北,50,斯坦頓島中,51,斯坦頓島南。

 

 

紐約市每個郡(縣)下麵有很多個城市(鄉鎮),每個城市(鄉鎮)都有基層行政機構(Municipal Credit Union),大約有3-5個工作人員,辦公條件很寒酸,肯定不如我的公司,誰讓它是“公家單位”,大選期間聘請許多誌願者參加維持秩序。

 

上圖的“鄉公所”投票站設在一個類似倉庫的大房間裏,我記得我以前那個區的投票站設在一個教堂裏(我估計川普他爹也在那個教堂裏投過票)。沒辦法,美國這個世界上政府部門最窮的國家,市政廳也就相當於解放前的鄉公所那個規模和條件。

 

03

提前投票也要排很長的隊

 

紐約市從10月24日開始開放提前投票,考慮到這個星期的貨櫃周五才到,再加上大選前周末肯定會人山人海,大選當天又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事情,所以決定盡早去投票站完成任務。

 

 

10月27日吃過中午飯,天氣不錯,決定今天完成兩個任務:一是到投票站投票,二是去Costco采購戰略物資(Costco就在鄉公所邊上),以防民主黨敗選,黑人上街尋釁鬧事。

 

我想中午時間去投票站一定人少,因為大家都要去吃午餐,於是我匆匆吃過飯就出發來到鄉公所,首先對投票站周圍地形和人流偵察一遍,排隊很長(超乎我想象,我估計所有人的判斷和我一樣),投票隊伍圍繞著大街繞了兩個圈,2020年大選真是激發了所有選舉人的熱情,沒辦法,隻好排隊跟進。

 

今年選舉可以用一句概括:盛況空前。

 

排在我前麵的是一個西語裔姑娘,再前麵是猶太裔一家人,我的後麵是兩個白人婦女和一個黑人女性。

 

不斷有人來發放口罩,因為紐約市路邊到處都是發放口罩的攤位,所以我笑顏婉拒了。

 

每個人好像都避開談論有關政治話題,前麵那個西語裔姑娘隻是對我說:The weather is so nice today。

 

我也回答:Yes,sunshine is so confortable......

 

我判斷前麵這個姑娘是投拜登的,再前麵那一家猶太人可能是投川普的,因為他們肯定是納稅人。

 

 

這裏附近是購物中心,有Macy's、Costco、宜家等大型商場和百貨公司,雖然不是周末,但是人流量還是很多,所以也比較安全。

 

我排到Subway那家連鎖店門口向裏張望,店裏麵空空蕩蕩,餐桌椅都整齊的堆在牆邊,唯有三三兩兩的,通過電話訂餐後前來領取的人進進出出店鋪。

 

一位送外賣小哥,拎著兩袋餐點出來,把手機固定在自行車前把上,正在用GPS定位,不慎自行車被碰到,我趕緊上前一步扶住自行車,那位估摸著大約20歲出頭的墨西哥送外賣小哥,對我用中文說了一聲:謝謝......,我回了一句西班牙語:De nada(不客氣)......

 

 

一位白人中年男子經過問我:How long have been waiting to vote?(你排隊等候投票多久了)

 

我回答:About 30 minutes......

 

街上的人都表現的十分和睦,盡管每個人的政治理念不同,但是大家隻是通過選票表達自己的意願,而不是像個別黑人和ANTIFA極端左翼那樣,企圖訴諸打砸搶燒表達政治傾向,我記得哪本書解釋過,說暴力和左翼是近意詞。

 

套一句右翼的名言:我反對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04

投票站

 

終於排到鄉公所投票站門口了,門口立了一個布告板,上麵用英、西、漢

韓、阿拉伯文寫明:提前投票處在此。

 

我看了一下手機,整整排了77分鍾。

 

 

門口有一個非裔和一個華裔誌願者在維持秩序。有幾個白人婦女拿著郵寄選票過來,工作人員看到讓她們不用排隊直接進去投票,我判斷這幾位一定是投川普的,由於擔心郵局丟棄選票,所以選擇到投票站親自投下原來準備郵寄的選票。

 

05

填寫選票

 

投票站裏工作人員大約有7-8人,加上坐在邊上的翻譯(有中國人),大約有10人。

 

紐約市投票站是禁止檢查身份證明的,這也為許多無身份者冒名投票大開綠燈,這是民主黨州的一貫做法。

 

工作人員讓我報出姓名和住址,之後機器打印出一張紙質選票,夾在一個Folder(文件夾)裏麵交給我,然後指示我到裏麵的選票台上填寫選票。

 

 

選票也是用五種文字標明各類選舉人的黨派和選舉人名字,在選舉人上麵有一個橢圓形小圈,把小圈圖成實心就代表選擇了這個選舉人。

 

第一欄是總統和副總統候選人,有民主黨、共和黨、保守黨、勞動家庭黨、綠黨和自由意誌黨,我在共和黨川普那一欄填了實心圈。

 

第二欄區長,第三欄是聯邦眾議員,我都選了共和黨。

 

第四欄是州參議員,第五欄是州眾議員,因為隻有民主黨參選,考慮到投票的嚴肅性,我沒有在“寫上未列名候選人”一欄寫上自己的名字,我選了這兩個民主黨人。

 

翻過一麵是州最高法院法官,一共需要選九名,其中共和黨有六人,我都畫了實心圈,另外三人我選了三個較具有理性的男性民主黨參選人。

 

最後是州民事法院法官隻有民主黨參選人,我投了那兩位民主黨人。

 

選票填寫完畢,到投票機前,把選票送入進票口,選票自動進入並且掃描,投票成功。

 

投完票出來,看到電視台在采訪一個黑人,那位黑人侃侃而談,基本都是為拜登拉票的,估計都是事先安排好劇本的,我看到牆上寫著:No loitering(禁止閑逛),No Electioneering(禁止拉票)。我立馬轉身去了Costco。

 

06

選黨不選人

 

今年選舉不同於往年,過去我們華裔在選舉中,一般把選票集中在華裔候選人上,因為總認為華裔候選人肯定為我們華裔利益發聲。

 

但是事實非常狗血,無論是紐約還是洛杉磯,那些華人選出來的華裔議員,都是在不利於華裔,而是有利於非裔和拉丁裔的議題上,站在華裔的對立麵,所以在美國的華人中流行一句話,把這些華裔議員稱為華奸。

 

2020年大選,非常多的華人投票從選人不選黨(投票給華裔)改變為選黨不選人(選擇符合自己利益的政黨),例如選票第三欄,紐約州聯邦眾議員,民主黨候選人是孟昭文,她口口聲聲說為華人爭取利益,但是每每投票都站在華裔的對立麵,所以我和我的朋友們今年都選擇共和黨候選人,而放棄了這位假麵人。

 

紐約能翻紅嗎?

 

紐約州是民主黨的鐵票州,屬於深藍州,但是今年由於民主黨煽動種族騷亂,打砸搶燒,把許多原本支持民主黨的選民推向了堅持Law and order(法律與秩序)共和黨這邊。

 

 

深藍的紐約州能變成紅州(共和黨州)嗎?

 

回顧紐約市曆史上有名的坦慕尼協會的興衰史,就能看出民主黨在紐約市的興衰史。

 

上圖左就是坦慕尼協會的標章,右圖是坦慕尼協會大樓,現在是紐約電影學院。

 

01

愛爾蘭人-紐約黑幫-坦慕尼協會

 

19世紀的美國,大量移民湧入,勤勞自律的德裔大部分去了中西部開拓荒野,成為了美國的建設者。

 

愛爾蘭人則不願承擔開拓的艱辛,寧願集體寄生在城市的貧民窟,這就導致市場和社會秩序的極大混亂。

 

【紐約黑幫】電影就是記述生活在現在唐人街那片地區的愛爾蘭黑幫的故事,故事的結尾描寫的是南北戰爭,愛爾蘭人同情南方奴隸主,反對林肯的征兵命令,在民主黨的煽動下起來暴動,最後遭到鎮壓,這是一段真實的曆史。

 

民主黨在曆史上就一直扮演一種煽動暴亂,挑戰法製社會,拉攏暴民選票的角色,從南北戰爭開始,民主黨就把愛爾蘭人拉入自己的陣營,一直到現在。

 

愛爾蘭人則與民主黨走在一起,他們從無組織的盜匪,到有組織的黑幫,再到成立坦慕尼協會,最後到工會,這就是愛爾蘭人的移民曆史。

 

曆史上紐約的愛爾蘭黑幫稱為五分幫派,一部分在五點區和桑樹灣區,對紐約唐人街熟悉的人,一定對這個地區十分熟悉,這一帶統稱為五點區,在北部叫地域廚房,主要在哈德遜河一側。

 

活躍在這些地區的愛爾蘭黑幫有鮑厄裏男孩、死兔子、短尾巴、地鼠幫、蒙哥馬利警衛等。愛爾蘭黑幫一直到20世紀初才被清除。

 

02

坦慕尼協會

 

愛爾蘭人在母國特殊的政治和經濟環境下養成了特殊的性格:

1,政治孤立,文化封閉導致他們敵視知識。

2,種姓製度,愛爾蘭人屬於低種姓人,曆史積澱,使他們失去改變自己的勇氣。

3,產權製度規定:佃農任何收入都屬於土地所有者,民眾缺少進取精神。

4,長期受英國統治,使他們寧願臣服於宗親和血緣,並且學會了建立地下組織對抗英國。

5,信奉天主教,自我救贖動力不足。

6,貧瘠的土地和生活條件,使他們團結互助,認族為先,任人唯親。

 

所以愛爾蘭人來到美國,不願去中西部單打獨鬥當農民,集體蜷縮在城市,自然就出現肩負保護和敲詐雙重功能的幫派組織。

 

在適應與發展中,一種非常奇特的政治組織出現了—坦慕尼協會,它完成了愛爾蘭人從黑幫組織向政治機器的華麗轉身。

 

坦慕尼協會起初是一個全國性的愛國慈善機構,隨著大量愛爾蘭移民的增加,逐漸成為一個以紐約市為中心的,地方性政治組織,同時也演變成紐約市民主黨的核心機構。

 

擁有眾多選票的愛爾蘭人與在南北戰爭中由於支持南方奴隸主而失敗的民主黨人之間達成了默契,於是臭名昭著的坦慕尼協會—這部選舉機器出現了。

 

1830年民主黨進駐紐約市的坦慕尼大廳(現在紐約電影學院),民主黨把坦慕尼協會稱為工人階級的鬥士,宣稱擁護移民政策,要為工人階級和新移民謀取福利(口號與現在一樣)。

 

民主黨組織領導,愛爾蘭人提供選票,1854年民主黨支持的坦慕尼協會首領弗蘭多.伍德當選紐約市長,他上台第一件事情就是保證愛爾蘭移民的利益,這條策略在後來的曆次選舉中得到了回報,也開始啟動了民主黨-坦慕尼協會有組織的係統腐敗機製。

 

坦慕尼協會在選舉中通過黑幫對政治對手實施恐嚇與訛詐;非法給予新移民公民身份(投票權);買通計票人重複計票;大量選擇愛爾蘭人擔任公職;並對新移民和窮人大量發放福利等。

 

坦慕尼協會通過各種手段,長期控製了紐約市政府資源,用政府工作機會換取選票,用政府合同換取賄賂,明目張膽的實行權錢交易。坦慕尼協會大佬們被人們稱為老板,老板們通過各種途徑撈錢自肥。

 

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坦慕尼協會在民主黨支持下徹底控製了紐約市,他們在紐約市的立法、行政和司法領域都占據了重要崗位,操縱了紐約市的財政、人事和治安大權。

 

坦慕尼協會控製的紐約市政府把供電、供水、鋪路、橋梁等市政項目承包給會員(愛爾蘭人),利用政府合同,虛增成本收取回扣,這也應征了那句話:出身最貧困的人,對金錢渴望的原始衝動最瘋狂。

 

例如1858年批準建設的紐約法院大樓,最初預算是25萬美元,第二年漲到一百萬美元,建成之後結算是1100-1200萬美元(當時從俄國手裏購買阿拉斯加費用是720萬美元)。賬單顯示一個泥瓦匠兩天的工錢是133,187美元,木匠一個月的工錢是360,751美元(相當於現在500萬美元)。

 

坦慕尼協會的老板們明目張膽的貪腐,屬於製度性腐敗,因為受惠的不僅是他們自己,大部分愛爾蘭人都能從中受益,例如愛爾蘭裔房客不交房租,告到法院,愛爾蘭人通過關係可以讓房東敗訴。因為從政府到法院,再到議會都有人幫助自己人,因為這位房客是這些政客的選票基本盤。

 

盡管坦慕尼協會不斷遭到起訴,但是它總能鳳凰涅槃而再生,因為它的選票基本盤在,愛爾蘭人非常清楚,貪腐的自己人比清廉的外人更能保護自己的利益。

 

愛爾蘭人在政治上的天賦,使他們在1850年代開始,控製了紐約坦慕尼協會,並且在波士頓(肯尼迪家族就是那個時代的產物)、芝加哥、舊金山等地也通過坦慕尼協會選舉機器接管了傳統的政治體製,大量愛爾蘭工人進入政府機構,把以法理為依據的正式政府視為非正統,而坦慕尼協會這類幫派性質的非正式政府,則被視為主權在民的政權形式帶入美國。

 

坦慕尼協會成為了高度有組織的,個人對組織絕對忠誠的,以爭取當選為最終目的的,實用主義指導原則為行動綱領的選舉機器。

 

愛爾蘭人與選舉機器合作的本質不屬於高尚的政治理想,而是互相的利益關係。工人階級出身的政客與貧困社區的淵源使窮人得到了可以滿足和理解他們的貪官,而數代人受壓迫和窮苦的痛苦積澱,一旦獲得宣泄,則變成毫無底線的貪婪。

 

在坦慕尼協會如此猖狂和貪婪的幾十年裏,【紐約時報】等媒體不知道是起到了推波助瀾還是監督作用(一直沒找到這方麵的資料)。

 

紐約的坦慕尼協會最終在共和黨人的努力下終於被揭露和擊潰了(經過太長,本文不贅).

 

但是它的選票基本盤還在,民主黨還是繼續與他們綁在一起,紐約市坦慕尼協會的大老板蒂姆.沙利文,他是一位受到民眾擁戴的政治家,他在收受高額賄賂同時,仍然不忘本,將大量的食品和衣服分發給窮人。直到現在,紐約市政府還是可以看到當年的影子。

 

愛爾蘭人擁有出類拔萃的政治天賦和組織才能,他們在美國的生存和發展道路上,選擇以族群的血緣為紐帶,以族群的利益為前提,以族群的選票獲得權利,以族群的幫派體製替換正常的政府體製。

 

現在,坦慕尼協會已經離開了政治舞台,但是從黑幫到坦慕尼協會,從工會到政黨,幫派性質沒有變化,愛爾蘭人利用工會來奪取政權,並且獲取利益。

 

這是一種幫派性政治體製,是一種製度性腐敗,是從下而上的腐敗,是一種掌握體製密鑰,利用體製特征,獲得體製利益的至高境界,愛爾蘭人玩的是政治。

 

03

物極必反

 

民主黨玩的是製度性、係統性腐敗,也就是用納稅人的錢,養活那些好逸惡勞的族裔,然後讓這些不勞而獲的人懷著感恩的心把選票投給民主黨候選人,最後這些人各取所好,各得所需。

 

從近期揭露出來的拜登家族腐敗案可以看出端倪,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是這次共和黨勝選連任後,一定會對民主黨在各方麵的腐敗實行調查、取證和打擊。

 

紐約市也是一樣,我們這些納稅人對民主黨過分的行徑十分厭惡,所以2020年大選,紐約市選民把選票投給共和黨將會創下曆史記錄。

 

我計算了一下,在我的鼓動下,我的朋友,同事和弟兄們,這次大選決定投票給共和黨的一共有17人,這些人有些是過去就支持共和黨的,也有不少過去是支持民主黨,這次轉而支持共和黨。

 

我在文學城等網站發表的文章有數千人閱讀,不知道會影響到多少人。

 

最令我鼓舞的是我公司的同事,西語裔家族在紐約市有100多人,這次也都決定投票給共和黨。還有在皇後區醫院工作的朋友,他們醫院很多醫護人員這次也決定投票給共和黨。

 

04

如何讓紐約州翻紅

 

紐約市白人以愛爾蘭裔為主,這些人大部分是天主教徒,他們從骨子裏是反對基督教價值觀的,所以這些人是民主黨的中堅力量。

 

但是紐約州有非常多的英格蘭和德裔白人,他們是共和黨的基礎。意大利裔也大部分集中在紐約,他們是非常重要的的團結對象。

 

紐約還有非常多的猶太人,在川普的努力下,猶太裔開始分裂,很多原來支持民主黨的傳統猶太裔目前都轉向支持共和黨,隻要團結好這些猶太裔中產階級,打擊華爾街金融寡頭和矽穀科技新貴,就能徹底瓦解猶太裔內部,使猶太裔逐漸變成共和黨的同路人。

 

還有一個非常有利的信息,那就是紐約市的非裔每年在減少,而亞裔每年在增加,隨著亞裔增加達到一定量級,亞裔的話語權權重將極大加強。

 

紐約的亞裔非常多,韓裔、越南裔、菲律賓裔都很容易爭取支持共和黨,除了老華裔,新華裔大部分也將支持共和黨。

 

明年紐約市選市長,一定要把白思豪周邊的人趕出紐約市政府,掃清這些垃圾,選舉出類似朱利安尼這樣的市長,才能使紐約市恢複法律與秩序。

 

政治鬥爭的渾水最底層還是族裔的爭鬥,是宗教的爭鬥,這些是沒有人願意說出來的問題內核。

 

 

綜上

那麽多年下來,我們從一個一無所有的貧下中農,靠雙手勞動奮鬥成了小地主,小富農,或者是上中農,有了二畝三分地,過上了比過去好很多的富足生活,關鍵是晚上睡覺特別安寧,因為這些勞動果實都是靠自己勤奮勞動換來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