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7日 周一 晴
庚子年七月二十
美國大選
導 語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United States Presidential election,2020),於2020年11月3日舉行,是美國第59屆總統選舉。
美國總統選舉每4年舉行一次,總統選舉製度為選舉人團製度,根據現行美國憲法第22修正案,美國總統任期為4年,可以連任一屆。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將在以唐納德.川普為代表的共和黨與以喬.拜登為代表的民主黨之間展開。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同時,眾議院435個席位,參議院33個席位也會進行改選,以產生第117屆美國國會。
美國總統大選是美國政治生活中的關鍵點,它決定了美國的政治發展方向,尤其是弗洛伊德事件引發的種族騷亂,更加加深了共和黨與民主黨之間的對立和種族之間的鴻溝,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決定著美國的主流政治傾向是繼續向左轉還是向右轉的關鍵分水嶺。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對世界未來將有著深刻的影響,因為美國日益抬頭的孤立主義政策等不確定因素,將影響到全球的地緣政治、國際貿易和區域穩定,所以也是全球矚目的一次大選。
影響總統選舉因素很多,【圍爐夜話】將從聯邦體製、選舉製度、兩黨政治、經濟走向、族裔分布、宗教傾向、工會和女性,搖擺州選情分析等層麵,全方位、多視角,深層次的展開全麵分析。
【圍爐夜話】將以紅(共和黨)藍(民主黨)兩營競選策略和選情發展,進行沙盤推演,對誰能獲得2020年總統選舉做出預測。
政治:政,指的是製度和秩序,治,指的是社會狀態和治理方式。
權力:指的是影響和支配政治的能力。
權利:指的是在法律框架下實現自身利益的力量。
利益: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等權益。
美國華裔的當前任務是獲得自身應該得到的權利,通過爭取權利而獲得利益。
華裔的後續任務是尋找戰略同盟,通過同盟的力量來獲得權力,並且通過同盟獲得的權力,來達到我們期望獲得的權利。
誰是我們華裔的敵人,誰是我們華裔的朋友,這是華裔當前的首要問題。
請跟隨【圍爐夜話】,一層層的撥開美國政治迷霧,一點點看清美國政治版圖,一步步分出敵我態勢,一局局演繹選舉發展趨勢。
期待幫助朋友們找到心中的敵我。
鐵鏽帶、陽光帶
鐵鏽地帶(Rust Belt)最初指的是美國東北部-五大湖附近,傳統工業衰退的地區,現可泛指工業衰退的地區。
美國的南部地區由於其低廉的房價吸引人口的大量遷入,隨著人口的遷移,以及當地豐富的能源、農業資源,吸引著美國的新興工業在南部的布局,從而形成了美國三大工業區之一——南部工業區,我們稱之為美國的“陽光地帶”。
一
鐵鏽帶
鐵鏽帶(Rust Belt)是對美國自1980年代起工業衰退的一片地區的非正式稱呼。它主要由五大湖區城市群組成,不過界定不同。“鏽”(Rust)指的是去工業化,或者由於曾經強大的工業部門萎縮而導致經濟衰退、人口減少和城市衰退。該詞語在20世紀80年代起在美國流行開來。
鏽帶始於紐約中部,向西橫穿賓夕法尼亞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納州和密歇根州的下半島,止於伊利諾伊州北部、艾奧瓦州東部和威斯康星州東南。
在同一時期,新英格蘭地區也遭受了工業衰退的重創。自20世紀中葉以來,由於多種經濟因素,例如製造業向海外轉移、自動化程度提高以及美國鋼鐵和煤炭工業衰退,這片曾被稱為美國工業心髒地帶的地區內,工業比重一直在下降。雖然一些城鎮已透過轉向重點發展服務業和高科技產業來適應外部環境,但其他一些市鎮的情況並未好轉,貧困和人口減少仍在加劇。
在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初期,美國東北部-五大湖附近因為水運便利、礦產豐富,因此成為了重工業中心。鋼鐵、玻璃、化工、伐木、采礦、鐵路等行業紛紛興起。底特律、匹茲堡、揚斯敦、密爾沃基、代頓、克利夫蘭、芝加哥、哈裏斯堡、伯利恒、布法羅、辛辛那提等工業城市也一度相當發達。
然而自從美國步入第三產業為主導的經濟體係之後,這些地區的重工業紛紛衰敗。很多工廠被廢棄,而工廠裏的機器漸漸布滿了鐵鏽,因此那裏被稱為了鐵鏽地帶,簡稱鏽帶。
01
由於“鏽帶”一詞涉及的更多是一係列經濟和社會情況,而非美國的地理區域,因此“鏽帶”並無固定的邊界。一個社區和“鏽帶城市”這一描述相符的程度,至少取決於製造業在過去和現在在當地經濟中扮演的角色,取決於現時對經濟活力的感知和生活水平。
新聞媒體有時將五大湖區和美國中西部地區已衰敗的重工業和製造業中心並稱為冰霜帶、製造業地帶或工廠地帶——因為它們過去的工業經濟曾經充滿活力。
包括中西部和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大多數城市,其中包括聖路易斯以及五大湖區和紐約北部的許多城市。該地帶的中心區域從西部的印第安納州北部和密歇根州南部延伸至東部的紐約州北部,截至2004年,這片中心區域的地方稅收對製造業的依賴程度超過了其他任何部門。
在20世紀,這些州的地方經濟體專門從事中型、大型工業製成品和消費品的大規模生產,以及重工業原材料的運輸和加工。該地區被稱為製造業地帶(Manufacturing Belt)、工廠地帶(Factory Belt)或鋼鐵地帶(Steel Belt),以區別於被稱為玉米帶和大平原州的中西部農業州,後者通常被稱為“美國的麵包籃”。
該地區製造業的繁榮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靠近五大湖水道,以及擁有大量的道路、水渠和鐵路。交通基礎設施將明尼蘇達州北部、威斯康星州和密歇根上半島的鐵礦石與阿巴拉契亞山脈的煤炭連結起來後,鋼鐵地帶就誕生了。
很快,它與美國的製造業重鎮——芝加哥、巴法羅、底特律、密爾沃基、辛辛那提、托萊多、克利夫蘭、聖路易斯、約翰斯敦和匹茲堡——共同發展形成了工廠地帶。這個地區幾十年來一直吸引著來自奧地利、匈牙利、波蘭和俄羅斯的移民,這些移民為工業企業提供了廉價的勞動力。
五大湖地區迅速工業化是通過幾個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相連的,其中最著名的是1825年的伊利運河、1830年的巴爾的摩與俄亥俄鐵路、1834年的阿勒格尼轉運鐵路,以及南北戰爭後的紐約中央鐵路公司合並。由此,北美大陸內部各種新興產業與東海岸大城市乃至西歐的市場之間的閘門被打開了。
煤炭、鐵礦石和其他原材料從周邊地區運入,這些周邊地區形成了五大湖區的主要港口,並成為該地區的交通樞紐,靠近鐵路線。另一方麵,成千上萬的歐洲移民以史無前例的速度湧入五大湖沿岸的城市。芝加哥在1840年代曾是著名的農貿站點,但到1893年哥倫比亞博覽會時,其規模已和巴黎相當。
02
造成鏽帶衰敗的原因很多:
一,華爾街金融寡頭是始作俑者
從1979年到1982年,華爾街金融寡頭為了賺取利益,美聯儲決定將美國的基本利率提高到19%。高利率吸引了大量外國“熱錢”進入美國銀行,並導致美元升值。
這使外國人購買美國貨時價錢更加昂貴,也使進口商品對美國人而言更加便宜。直到1986年,匯率失衡的情況才得以糾正,此時進口商品(特別是日本貨)已迅速進入了美國市場。
從1987年到1999年,美國股市進入了暴漲期,使大量外資繼續流入美國銀行,這又使匯率不利於工業製成品。與之相關聯的問題包括美國鋼鐵工業的衰落、製造業向勞動力成本較低的東南部州轉移。
同時美國在舉債為進口消費買單,同時積累了不可持續的債務。2009年6月26日,通用電氣首席執行官傑夫·伊梅爾特(Jeff Immelt)呼籲美國將其製造業的基礎就業人數增加至勞動力的20%,並指出美國在某些領域已經外包太多,無法再依賴金融部門和消費者支出帶動需求。
二,去工業化是關鍵因素
自1960年代以來全球自由貿易協定的擴大對美國工人不利。鋼鐵等進口商品在具有廉價勞動力的第三世界國家生產的成本要低得多,自1970-71年的經濟衰退開始,一種經濟去工業化的新模式出現了。
在美國去工業化的推動下,為東亞從日本到四小龍,乃至中國大陸的經濟騰飛創造了條件,這也是美國西海岸經濟超越東海岸的最重要原因。
經濟複蘇時,製造業和電腦軟件等生產財富的第一和第二產業部門的工作常被工資低得多的第三產業的工作所取代,例如零售和服務業。
伴隨著競爭性貶值加上接踵而至的經濟下行,傳統的美國製造業工人被迫下崗。總體而言,1969年至1996年之間,工廠帶中製造業的就業人數下降了32.9%。
1985年起,美國對華貿易逆差逐步擴大。在隨後的幾年中,美國與中國大陸、台灣、日本和韓國等東亞國家和地區形成了巨大的貿易逆差。結果,鏽帶的傳統製造業工人受到了經濟動蕩的波及。這令全美國的政府預算受到了嚴重衝擊,並使為退休人員提供福利的公司債台高築。一些經濟學家認為,長期的貿易赤字可能會拖累GDP和就業。
三,工會和高成本也是因素之一
五大湖工業區是美國工會勢力最強的的地區,也意味著低效率、高工資、高福利,因此造成工業成本居高不下。企業主為了擺脫這一惡性循環,紛紛選擇離開五湖地區,把工廠向房地產和勞動力更便宜的南方陽光帶轉移,甚至向海外轉移。
2008年3月3日,【華爾街日報】的一篇社論稱,在過去十年中,俄亥俄州失去了10,000個工作崗位,但德克薩斯州創造了160萬個新工作崗位。社論說:俄亥俄州最嚴重的障礙可能是其政客(民主黨)——及其雇主——仍然受到汽車工人聯合會(United Auto Workers)等行業工會的控製。
在過去的15年中,密歇根州失去了83,000個汽車製造業工作機會,但在亞拉巴馬州、田納西州、 肯塔基州、佐治亞州、南卡羅來納州、弗吉尼亞州和德克薩斯州卻湧現出了91,000多個新的汽車製造業工作機會。
四,自動化也是因素之一
工業流程自動化程度的提高導致企業裁員、鋼鐵產業的勞動力需求減少、新的組織方式使工廠能夠用更少的工人來維持生產,這是工業現代化的必然結果。
03
法蘭西斯·福山認為,去工業化和製造業衰退的社會和文化導致原本繁榮的工廠帶變成了鏽帶,這是他稱之為“大斷裂”(Great Disruption)的更大過渡趨勢的一部分:“人們將信息時代與互聯網在1990年代問世聯係在一起,但工業時代的轉向至少比這早了一代人,伴隨的是美國鏽帶的去工業化以及其他工業化國家製造業的類似轉變……在犯罪、無父之子、信任破裂、受教育的機會和成果減少等方麵的統計數字中,這種衰落很容易度量。”
直到今天,鏽帶的問題依然存在,特別是在五大湖東部各州附近,許多曾經繁榮的製造業大都市的發展急劇減速。從1970年到2006年,克利夫蘭、底特律、巴法羅和匹茲堡失去了大約45%的人口,家庭收入中位數下降:克利夫蘭和底特律降低了約30%,巴法羅降低了20%,匹茲堡降低了10%。
1990年代中期,幾個鏽帶都會區的一些主要統計指標的負增長似乎暫停了,包括失業、工資、人口變化。但是,在21世紀的首個十年,負增長的趨勢仍在持續:底特律流失了25.7%的人口;印第安納州流失了22%;俄亥俄州揚斯敦流失了18.9%;密歇根州弗林特流失了18.7%;俄亥俄州克利夫蘭流失了14.5%。
在2000年代後期,美國製造業從2008年大衰退中複蘇的速度超過了其他經濟部門,並且許多公共和私人倡議都鼓勵發展替代燃料、納米技術和其他科技。所謂的“鏽帶”——連同鄰近的加拿大南部安大略省的金馬蹄地區——仍然是世界主要的製造業地區之一。
04
1980年代以來,總統候選人都傾注了大量的時間在鏽帶地區的經濟問題,其中包括人口眾多的搖擺州賓夕法尼亞州、俄亥俄州和密歇根州。這些州對唐納德·川普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中獲勝也至關重要,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布魯金斯學會2010年的一份報告回顧了鏽帶州的過去並展望了其未來,認為五大湖區具有巨大的轉型潛力,其原因是既有的全球貿易網絡、清潔能源/低碳產能、發達的創新基礎設施以及高等教育網絡。
為了逆轉昔日工廠帶的命運,人們提出了不同的策略,包括建造賭場和會議中心、通過藝術和市區更新保留所謂的“創意階層”、鼓勵“知識型”經濟的企業家精神等。
有分析人士認為,工業複蘇可能是該地區未來複蘇的實際路徑。這包括通過增加一批熟練的勞動力來發展新的工業基地,重建基礎設施和基礎製度,建立產學研之間的合作夥伴關係以及中央、州和地方政府與企業之間的緊密合作。
最近,鏽帶出現了新型的研發密集型非傳統製造業,例如生物技術、聚合物行業、信息技術和納米技術。其中信息技術尤其為鏽帶的複興創造了充滿希望的前景。最近成功案例之一是底特律飛機公司(Detroit Aircraft Corporation),該公司專門從事無人機係統的集成、測試和航空攝影服務。
在匹茲堡,機器人研究中心和諸如國家機器人工程中心和機器人研究所、Aethon Inc.、美國機器人公司、Automatika、Quantapoint、Blue Belt Technologies和Seegrid之類的公司正在創建最先進的機器人技術應用。阿克倫過去曾是“世界橡膠之都”,但在主要輪胎和橡膠製造商古德裏奇、凡士通和將軍輪胎關閉生產線後失去了35,000個工作崗位,而現在又作為聚合物研究的中心再次在世界範圍內廣為人知,該地區擁有四百多間聚合物相關的製造和分銷公司。
之所以能夠實現這一轉變,部分原因是選擇留下的固特異輪胎橡膠公司、艾克朗大學和市長辦公室之間的合作。幫助啟動了許多成功的企業創業的Akron Global Business Accelerator就位於翻新後的BF Goodrich輪胎工廠中。
增材製造或3D打印為製造業複興提供了另一條有前景的道路。諸如俄亥俄州比奇伍德的MakerGear或賓夕法尼亞州北亨廷頓鎮的ExOne公司這樣的公司正在設計和製造使用3D成像係統的工業和消費產品。
2013年,總部位於倫敦的【經濟學人】雜誌指出,製造業回歸的趨勢正在興起,越來越多的美國公司將其生產設施從海外轉移回國內。鏽帶州最終可以從承接國際外包業務的過程中受益。
也有人試圖在鏽帶重新挖掘地產的潛力,以扭轉其經濟的頹勢。一些不適合當下用途的建築物被收購並翻新,以容納新的商業和產業。這些商業活動表明,一度蕭條的鏽帶正在複蘇。
05
鐵鏽帶麵臨產業空洞化、人才外移、經濟蕭條,尤其是賓夕法尼亞州、密西根州和威斯康星州,鐵鏽帶三兄弟,擁有選舉人票46張。
2016年大選,川普看到了鏽帶工人對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不滿,抓住他們對民主黨的失望心理,提出讓製造業回流,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獲得了這片鏽帶工人階級的擁護,在民調落後十幾個百分點的不利情況下,一舉扭轉頹勢,贏得大選勝利。
鐵鏽帶依然是2020大選的重要戰場。
二
陽光帶
美國的“陽光帶”是七十年代出現的概念,一般指北緯37°以南地區,大致範圍是:西起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亞州,東到大西洋沿岸的北卡羅來納州,北至密西西比河中遊,南到墨西哥灣沿岸的一個區域。
陽光地帶之意為:南部“日照充足,氣候溫和,適宜人類居住地帶”,亦有“這一地帶各行各業蓬勃發展,經濟日趨繁榮”之含義。
這個昔日以貧困落後,種族歧視,人口外流著稱的地區,如今經濟發展呈明顯上升趨勢,美國工業的布局也由集中在東北部向“陽光地帶”擴散。
01
二戰後,特別是技術革命以來,對於曾經經濟較為落後的南方各州出現了發展工業的機遇。
許多新的工業部門,如電子、石油化工、飛機製造、核工業、宇航等工業,遠離了經濟實力雄厚的東北部工業區,在“陽光地帶”建廠並發展,其中發展較快的是西部的加利福尼亞州和南部的德克薩斯州,同時這一地帶也形成了許多以上述部門為主的新工業中心,其中的休斯敦、達拉斯、亞特蘭大、舊金山、洛杉磯等已是聞名於世的工業城市。
美國工業這種向“陽光地帶”擴散的布局趨向既有世界工業發展和國際競爭、國際市場的影響,也有其自身的某些因素的影響,綜合分析,大致與以下因素密不可分。
(一)自然條件,這裏有著比北部更為優越的氣候條件,平原麵積比北部亦更加廣闊,蘊藏有豐富的資源,石油主要分布於得克薩斯州、路易斯安那州及其淺海地區,以及內陸的俄克拉何馬州、西部的加利福尼亞等州。石油、天然氣等豐富的原料,使這一地帶采油業和化學工業發展迅速。
以石油化工和煉油廠密切結合的布局形成了較集中的基地,僅在科珀斯克裏斯提——休斯敦——博蒙特地區(得克薩斯州),就集中了全國石油化工的4O%,休斯敦(得克薩斯首府)則享有“世界石油之都”的稱號,是全國最大的石油加工、石油化學、基本化學工業中心,除加工本國原油外,還加工從中東和加勒比地區進口的原油,並生產占全國一半以上的人造橡膠和2/3二的乙烯。
內陸的達拉斯——沃斯堡(得克薩斯州)被稱為美國的“石油首府”,國際石油博覽會常在這裏舉行。新原料、燃料的開發和利用,也帶動了其它工業部門的發展。如飛機製造,汽車工業,造船工業和一些輕工業。
(二)科學技術,以電子技術、微電子技術的發展及應用為標誌的新技術革命同樣影響了美國工業布局。新興的工業部門如電子、空間工業(包括飛機、導彈、人造衛星)、核工業、半導體工業等多是與知識、技術密切相關的部門,要求高科技素質的勞動者,加之許多產品均屬“輕薄短小”型(飛機、汽車等零部件輕型、精尖化),省能源、資源和空間、勞力等,核電技術和超高壓輸電技術的應用又可使工業擺脫能源地域限製,科技為工業向“陽光地帶”擴展鋪平了道路。
新興的電子工業是美國發展最快的部門之一。日新月異的變化凝聚了眾多科技內涵,因而在一些科學、教育中心形成了電腦——信息生產基地。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舊金山附近聖克拉拉穀地——“矽穀”,就集中了斯坦福大學等眾多高等學校及八千多家高技術公司,生產全美1/3的半導體集成電路,也是世界電子工業的巨頭。
科學技術同樣影響著其它部門,美國飛機製造在世界居領先地位,西部的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的達拉斯——沃斯堡,都是著名的飛機製造中心;西部和南部的航天中心,無不是受高科技影響的基地。新的技術革命又為“陽光地帶”的工業發展輸入了更大的動力。
(三)環境因素,影響上述新興工業布局的因素,除知識和技術外,還要求潔淨的環境和現代化高速的交通,“陽光地帶”不僅氣候溫和,日照充足,而且工業較分散,一些工業汙染較輕,交通發達,快速;這與東北部老工業區的廠房設備陳舊、資源不足、交通擁塞、汙染嚴重形成鮮明對比,這也是吸引新興工業布局的一個有利條件,符合高精尖工業“臨空型”格局的要求。
(四)政府的幹預,二戰期間,美國趁機發展了軍事工業;二戰後,為爭霸世界,美國軍事工業也得到發展。在聯邦政府的軍事撥款中,南部各州一直領先,刺激了南部的核武器、導彈、為軍事服務的飛機製造、造船(航空母艦、核潛艇)、坦克製造業等工業的發展。另外與原蘇聯的空間技術競賽也促使政府大量撥款於南部的航天中心和衛星發射場(如休斯隊的航天中心就曾成功地實現了登月探險),從而使新興工業在西部、南部迅速發展。
(五)勞動力因素,南部勞動力工資低,工會勢力不強,地價便宜,是最初吸引企業家來此建廠的原因之一,而後利潤更大的新興工業迅速發展,又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政府號召“開發國土”又促進更多的勞動力南遷,為“陽光地帶”的工業發展注入了力量。
(六)農業基礎,這一地帶熱量充足,無霜期長,盛產棉花、水稻、甘蔗等,由於農業機械化解放了更多的勞動力為工業服務,同時,農業結構也有了新變化,在發展種植業的同時,又大力發展大規模的養牛業和養雞業(密西西比河下遊一帶有“肉雞帶”之稱),形成了“專業化與多種經營相結合”的特點,為工業區和城市提供了更豐富的農副產品,也為“陽光地帶”工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除此以外,“陽光地帶”工業也受東北老工業區的協作等影響,其工業分布實質上也是在價值規律的自發調節作用下,不斷發展和變化的,盡管這一地帶某些工業仍對老工業區有一定的附屬性,各州總的經濟實力較東北部還有相當差距,但發展速度卻大大超過東北部,工業和經濟的發展仍有很大潛力,“陽光地帶”的工業發展對美國乃至世界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02
陽光帶上除了加州,大部分都是共和黨的鐵票州,尤其是德州(38)、喬治亞州(16)、亞利桑那州(11)曆史上都是共和黨的票倉。
但是近些年民主黨根據加州的經驗,大打移民牌,大量開放拉丁裔的非法移民,目的就是試圖通過拉丁裔來稀釋南方各州的白人比例,以期達到贏取陽光帶的選票。
隨著移民的增長,拉丁裔占德州人口比例的39%、亞利桑那州的31%,非裔/拉丁裔也分別占喬治亞州的32%/10%。隨著移民人口的上升,陽光帶作為紅州,有可能翻藍。
2018年中期選舉,共和黨參議員科魯茲在德州僅以3%險勝,今年民主黨把選舉電視廣告經費主要砸在德州,說明民主黨在德州的影響力開始上升,民主黨的策略就是重點進攻德州和佛羅裏達州,爭取在陽光帶獲得勝利。
共和黨的策略則是死守陽光帶,猛攻鐵鏽帶。
民主黨的策略是死保東西海岸鐵票州,猛攻陽光帶,重點進攻賓夕法尼亞州。
從最新民調分析,北方鐵鏽帶俄亥俄州、威斯康星州可能翻紅,賓西法尼亞州拉鋸最激烈,而密西根和明尼蘇達州也有可能轉為淺紅。
而民主黨的鐵票州——紐約,由於川普任內成功將大使館遷到耶路撒冷,以色列與阿聯酋建交,促成了以色列與阿拉伯世界的和解,對於猶太裔是利好,有可能造成猶太裔支持共和黨。加上民主黨煽動騷亂,導致紐約警察工會支持川普,所以今年選舉紐約可能會出現黑天鵝。
2020年大選之所以是關鍵的選舉年,因為如果共和黨贏得大選,則南部陽光帶將在控製非法移民的背景下,繼續成為紅州,北部鐵鏽帶搖擺州,也在製造業回流的背景下,成為穩定的紅州。
如果民主黨贏得大選,南部陽光帶各州在大量拉丁裔非法移民湧入下,白人選票將被稀釋,遲早會成為藍州,而北部鐵鏽帶搖擺州,將繼續衰敗,成為無人問津的荒蕪地帶。
有一本傳記文學【鄉下人的悲歌】記述的就是鐵鏽帶民眾的苦難、悲愴和無奈生活。下一篇將通過這本書來說清楚川普為什麽能在2016年奪得大選勝利,鐵鏽帶將對2020年大選產生什麽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