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不試故藝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圍爐夜話】110,美國大選(十)族裔對大選的影響—猶太裔

(2020-09-13 17:55:10) 下一個

2020年7月22日  周三  晴

庚子年六月初二

 

美國大選

 

 

 導 語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United States Presidential election,2020),於2020年11月3日舉行,是美國第59屆總統選舉。

 

美國總統選舉每4年舉行一次,總統選舉製度為選舉人團製度,根據現行美國憲法第22修正案,美國總統任期為4年,可以連任一屆。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將在以唐納德.川普為代表的共和黨與以喬.拜登為代表的民主黨之間展開。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同時,眾議院435個席位,參議院33個席位也會進行改選,以產生第117屆美國國會。

 

美國總統大選是美國政治生活中的關鍵點,它決定了美國的政治發展方向,尤其是弗洛伊德事件引發的種族騷亂,更加加深了共和黨與民主黨之間的對立和種族之間的鴻溝,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決定著美國的主流政治傾向是繼續向左轉還是向右轉的關鍵分水嶺。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對世界未來將有著深刻的影響,因為美國日益抬頭的孤立主義政策等不確定因素,將影響到全球的地緣政治、國際貿易和區域穩定,所以也是全球矚目的一次大選。

 

影響總統選舉因素很多,【圍爐夜話】將從聯邦體製、選舉製度、兩黨政治、經濟走向、族裔分布、宗教傾向、工會和女性,搖擺州選情分析等層麵,全方位、多視角,深層次的展開全麵分析。

 

【圍爐夜話】將以紅(共和黨)藍(民主黨)兩營競選策略和選情發展,進行沙盤推演,對誰能獲得2020年總統選舉做出準確預測。

 

政治:政,指的是製度和秩序,治,指的是社會狀態和治理方式。

 

權力:指的是影響和支配政治的能力。

 

權利:指的是在法律框架下實現自身利益的力量。

 

利益: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等權益。

 

美國華裔的當前任務是獲得自身應該得到的權利,通過爭取權利而獲得利益。

 

華裔的後續任務是尋找戰略同盟,通過同盟的力量來獲得權力,並且通過同盟獲得的權力,來達到我們期望獲得的權利。

 

誰是我們華裔的敵人,誰是我們華裔的朋友,這是華裔當前的首要問題。

 

請跟隨【圍爐夜話】,一層層的撥開美國政治迷霧,一點點看清美國政治版圖,一步步分出敵我態勢,一局局演繹選舉發展趨勢。

 

期待幫助朋友們找到心中的敵我。

 

 

猶太裔

 

猶太人(希伯來語:?????????‎, Jews, Yhudim),又稱猶太民族,閃米特人的一支,和阿拉伯人同源,人種為歐羅巴人種閃米特-含米特亞種,根據猶太教(Judaism)律法《哈拉卡》的定義,一切皈依猶太教的人(宗教意義)以及由猶太母親所生的人(民族意義)都屬於猶太人。

 

猶太人發源於西亞的以色列地或希伯來地。狹義上來講則要追溯到在“種族"範疇上的曆史。

 

根據有關猶太人組織的統計,2017年全球猶太人總數約在1400萬人左右,其中630萬人定居在以色列,680萬人居住在美國,其餘則散居在世界各地。

 

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以猶太人為主體民族的國家。

 

猶太人主要分為兩大族群:

 

-阿什肯納茲猶太人(Ashkenazi Jews 希伯來語德國),原來居住於德國、東歐和俄羅斯區域。

 

-塞法迪猶太人(Sephardi Jews 希伯來語西班牙)原居住於伊比利亞半島和地中海區域。

 

米茲拉希猶太人(Mizrahi Jews)又稱為東方係猶太人,原居住在中東、北非的猶太人,常常被歸入塞法迪猶太人。

 

除了上述分支外還有:印度、希臘、意大利、也門和阿曼地區、非洲(埃塞俄比亞)和中國(開封)猶太人等等。

 

猶太裔美國人

 

 

 

美國猶太人為具有猶太信仰或猶太血統的美國人。

 

美國是猶太人口最多的國家,擁有近680萬猶太人(含轉信猶太教的人),占美國總人口的2.3%。

 

美國猶太人主要為阿什肯納茲猶太人的後裔,美國猶太人保持著猶太裔的文化傳統,遵守猶太教的戒律。

 

紐約都會區有230萬猶太人。

 

美國的猶太人雖然隻占總人口的2%,但是在美國400大富豪排行榜中,45%是猶太人,例如金融大鱷索羅斯、股神巴菲特、臉書創始人劄爾伯格、微軟比爾蓋茲、洛克菲勒、摩根、高盛、雷曼、希爾頓、鋼鐵大王卡內基,星巴克創始人霍華德等等。

 

還有科學巨匠愛因斯坦、前國務卿基辛格和前紐約市長布隆伯格,美國參眾兩院的許多議員也都是猶太裔。

 

世界最大跨國媒體大亨默多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ABC、NBC、CBS都是猶太人辦的,好萊塢六大電影公司全是猶太人控製的,美國五大軍工也都被猶太人掌控。

 

科技文化領域,猶太知識精英特別突出,對美國最有影響的200名文化人中,有一半是猶太人,獲得諾貝爾獎的100多名美國學者中,有近半數猶太人,美國東部名牌大學中,30%教授是猶太人,

 

從第一批猶太人登上北美大陸至今,將近三個半世紀過去了,美國猶太人走過了一條充滿荊棘的奮鬥之路,一條不斷遭受挫折的成功之路,終於從一個無足輕重的小移民群體成長為美國社會的中堅力量。

 

01

猶太人的曆史

 

猶太人的始祖可以追溯到紀元前20世紀,猶太人在其故鄉以色列建立過三個政治獨立的國家。分別是猶大國、以色列國和1948年成立的現代以色列國。

 

曆史上大多數時間,猶太民族處於長期流浪散居的狀態,經受過反猶主義的迫害壓製,但是猶太人在數千年的曆史中,始終保持了民族信仰的獨立性和連續性。

 

以色列王國(第一聖殿時期),大衛王定都耶路撒冷,建立了新月地區西部的以色列國,公元前970年,大衛王之子所羅門建造了一座氣勢恢宏的聖殿。

 

公元前722年亞述國(伊拉克境內的兩河流域)擊敗以色列國,公元前586年南部的猶大國也被迦爾底亞(兩河流域)攻占,第一聖殿時期結束,大批猶太精英作為俘虜,被帶到巴比倫,猶太人開始流散。

 

波斯、希臘、羅馬統治時期(第二聖殿時期),公元前516年,波斯人擊敗了迦爾底亞,猶太人在波斯人資助下建造了第二座猶太教聖殿。

 

亞曆山大大帝(馬其頓國王)擊敗波斯帝國,猶太人接受了希臘文化,亞曆山大大帝部將塞琉古建立塞琉古王朝(敘利亞),將耶路撒冷聖殿用於祭祀希臘主神宙斯,猶太人起義建立哈斯摩尼王朝,公元前63年被羅馬帝國吞並。大希律王(羅馬帝國猶太行省從屬王)徹底消滅了哈斯摩尼王朝。

 

公元66年,猶太人發動起義被鎮壓,羅馬軍隊破壞了耶路撒冷的大部分建築,隻留下聖殿的一部分(西牆),第二聖殿時期結束。猶太人都歸屬羅馬帝國統轄,猶太教結束了以聖殿為中心的組織形式,而基督教開始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

 

大流散時期,盡管從亞述到巴比倫時代,猶太人已經開始離開以色列地區,但是羅馬帝國對猶太人起義的鎮壓,才真正導致猶太人大規模離開故土,開始這個民族漫長而悲慘的流亡曆程。但是還有一部分猶太人生活在猶太王國(羅馬人稱為巴勒斯坦)。

 

中世紀時期,十字軍運動對猶太人社群造成了極大的衝擊,推進了限製猶太人從事大多數經濟活動,隻被允許從事卑賤的貨幣和貿易行業。猶太人利用放貸積累了財富,並且賄賂地方君主和貴族而得到庇護。

 

在伊比利亞半島,猶太人依附穆斯林蹂躪西班牙人,並且進行海上貿易和販賣奴隸。

 

由於基督教反對靠放貸賺取利息,認為收取利息是不勞而獲,是基於貪婪、欺騙和操控,是罪惡,猶太人卻認為錢是上帝的禮物,猶太人的行徑受到社會的反感,1300年猶太人被逐出英格蘭、法國和神聖羅馬帝國,他們隻好向東遷往波蘭等東歐國家。

 

1492年西班牙複國,驅逐了阿拉伯人,成立宗教審判所,對塞法迪猶太人進行審判和驅逐(猶太人曾經依附穆斯林蹂躪伊比利亞半島人民)。

 

興起於17-18世紀的歐洲啟蒙運動,也導致猶太教的改革,使許多猶太人放棄了固守的教條,更加的融入當地的文化中,1791年法國開始了解放猶太人運動,其他各國也改變了對猶太人的歧視。

 

但是東歐各國對猶太人的歧視有增無減,最終導致了錫安主義的誕生。

 

錫安主義(猶太複國主義),是指支持猶太人在古以色列地建立猶太人家園的政治主張或意識形態,錫安主義主張猶太民族自決權的民族解放運動。

 

錫安主義源自猶太教思想,但是主要背景是猶太人對於歐洲反猶主義的一種反彈。

 

一戰期間德國物資緊缺,猶太資本家囤積居奇,德國戰敗後,滿目蒼夷,民不聊生,德國人對猶太商人十分憎恨(直到現在德國人還是十分痛恨華爾街猶太財閥),希特勒上台後,以沒收猶太人財產的方式籌集經費,發放福利,使德國經濟重建十分迅速。

 

希特勒執政期間,歐洲反猶主義走到了極端,從1941-1945年期間,大約有600萬猶太人遭到屠殺,其中大部分是阿什肯納茲猶太人。

 

以色列建國,1948年以色列國成立,這是自羅馬帝國滅亡古代猶太人國家後的第一個猶太人國家,也是猶太人曆史上的第三個政治實體。

 

02

美國猶太人移民史

 

猶太人移民美國的第一階段:

 

1654年23名塞法迪猶太人,從巴西來到新阿姆斯特丹(紐約市)定居。此後100多年裏,約有數千名猶太人從南美和歐洲移居美國,從南美去的猶太移民也都是早年從西班牙、葡萄牙移居南美西、葡殖民地的。

 

到1776年美國宣布獨立時,約有2500名猶太人定居在紐約、查爾斯頓、費城、紐波特等沿海商埠,絕大多數是從事商業的塞法迪猶太人。

 

1740年,英國國會通過允許猶太人歸化北美殖民地成為英國臣民的法律。美國獨立運動興起後,革命領導人都明確表示不支持反猶主義。

 

塞法迪猶太人移居美國的潮流到19世紀初因歐洲大陸的拿破侖戰爭而逐步停止。

 

猶太人移民美國的第二階段:

 

1815年拿破侖戰爭結束後,猶太移民再次從歐洲湧入美國,這次來的主要是德國猶太人,屬阿茲肯納齊猶太人。

 

導致他們移居美國的主要是兩大原因:一是興起於18世紀下半葉的猶太啟蒙改革運動在歐洲大陸走向衰落;二是1815年後特別是1848年後歐洲反猶浪潮的再起。正是在這樣的形勢下,沒有反猶主義傳統的北美新大陸成了他們再圖進取的新天地。

 

這次移民浪潮到1848年後達到高潮,並一直延續到19世紀80年代。

 

德國猶太人比早來的塞法迪(西班牙)猶太人更能適應美國的環境,他們很快便融入了美國社會的主流,在事業上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在經濟上,他們從初來時的小手工業者和小商販逐步上升為中產階級,不少人經營大中型百貨商店。

 

1872年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員共1009人,其中已有60名猶太人。在文化上,德國猶太人家庭受教育程度普遍較高,一批來自德國的猶太知識分子在新大陸積極宣傳歐洲啟蒙思想,在思想文化領域已嶄露頭角。

 

雖然1841年已有猶太裔人士進入美國國會,但總體而言,那一時期猶太人從政的尚屬罕見。到美國內戰爆發時,已有15萬猶太人定居美國。隨著西進運動的發展,猶太人也從東部來到西部,猶太社區在西部的新興城市紛紛出現。到1880年,美國猶太人已達到25萬人

 

猶太人移民美國的第三階段:

 

從19世紀80年代開始,出現了比前兩次都要大得多的猶太人移民美國的浪潮。在短短40年裏,共有300萬猶太人湧入美國,使美國猶太人口總數到20世紀20年代已達350萬。

 

這次來到美國的是俄國和東歐的猶太人,促使他們逃離故土的是在那裏爆發的反猶惡浪及此後的革命與內戰。俄國東歐猶太人與塞法迪猶太人和德國猶太人不同,他們完全不懂英語,對美國社會一無所知,而且都一貧如洗,初到美國都要依靠猶太組織和慈善團體提供幫助。

 

他們與在俄國和東歐時一樣,仍然習慣性地聚居在一起,於是在美國東部和中部的許多大城市裏出現了猶太區,紐約市的下東區是當時最大的猶太區。在那時,猶太區一般都是貧民區(現在的唐人街)。

 

到20世紀初,包括塞法迪猶太人、德國猶太人和俄國東歐猶太人這三個組成部分的美國猶太社團不但在人口數量上成倍激增,而且在人口質量上迅速提高,從而在美國社會中的競爭能力大大加強。

 

受過教育的猶太移民後裔越來越多地進入白領階層,特別在商業、金融、新聞、醫療、律師、電影等行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猶太人移民美國第四階段:

 

1933年希特勒在德國上台後隨即發動反猶運動,此後反猶狂潮逐步席卷全歐。在這樣的形勢下,又出現了歐洲猶太人移民美國的浪潮。從1933年到1945年,約有20多萬猶太難民通過各種途徑進入美國,這次來的不僅是德國猶太人,而且還有來自幾乎所有歐洲國家的猶太人,大多數是阿茲肯納齊猶太人,也有塞法迪猶太人。

 

愛因斯坦就是這個時期來到美國的。

 

03

美國反猶主義和猶太複國主義

 

1915年,極端種族主義組織三K黨鼓吹將猶太人、黑人和其他少數族裔趕出美國。

 

到1917年後,反猶運動形成高潮。在此期間,美國不少大學規定了猶太學生限額,公然剝奪了許多優秀的猶太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連哈佛大學校長A.L.洛維爾都讚同這一做法。

 

報紙上的招工廣告中出現“不歡迎猶太人”的字樣;一些房產主甚至拒絕向“希伯來人後裔”出售出租房屋。在醫務界,也出現了要為猶太裔醫生(特別是精神病科和牙科醫生)規定從業限額的主張。

 

1921年和1924年的移民法,將猶太移民的配額減少到最低限度。如1924年的移民配額法規定:每年從波蘭、俄國、羅馬尼亞來的猶太人不得超過8600名。1929年爆發的經濟大危機又給反猶勢力提供了機會,他們竭力將造成危機、蕭條和失業的責任轉嫁到猶太人身上。

 

1933年希特勒在德國上台後隨即發動反猶運動,此後反猶狂潮逐步席卷全歐就在這一階段,受納粹反猶思潮的影響,美國又出現了一次排猶浪潮,也有人稱之為第二次排猶浪潮。在這次反猶浪潮中,德裔美國人的組織“德意誌之友社”(後改名為“德美同盟”)起了急先鋒的作用。

 

在這股反猶勢力的推動下,美國政府拒絕接納來自歐洲的“聖路易斯”號輪船上的猶太難民,美國國會又否決了向猶太難民開放阿拉斯加的議案。1941年,美國進一步限製猶太難民入境,基本上向掙紮在死亡線上的猶太人關閉了大門。

 

 

到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發後美國終於參戰,此後,納粹大屠殺的罪行不斷披露出來,震撼了美國人的心靈,使同情猶太人的情緒日趨強烈。最終,反猶勢力遭到絕大多數美國人的唾棄,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急劇萎縮,到戰爭後期基本上已銷聲匿跡。

 

在二戰期間世界錫安主義運動(猶太複國主義運動)的重心轉向美國。其原因一是因為戰爭爆發後美國同情猶太人支持錫安主義的情緒空前高漲,二是因為歐陸的大批錫安主義領導人和積極分子流亡到了美國。

 

在這樣的形勢下,美國錫安主義組織在全球錫安主義運動中的影響和地位也迅速上升。美國背景的錫安主義領袖們已成為世界錫安主義運動的主流派。這一係列事態發展為美國最終取代英國成為錫安主義運動和未來以色列國的主要盟友奠定了基礎。

 

04

猶太教

 

猶太教是猶太人的信仰、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對信奉猶太教的猶太人而言,猶太教是上帝和以色列人的立約。

 

猶太人是一種宗教及種族結會的群體,包括生來就是猶太人,或是皈依猶太教的人。

 

曆史上猶太人在世界各地流浪了兩千多年,語言、文字已經分化,但是靠著統一的宗教與文化維係其單一的民族性

 

現今猶太教主要分為正統派、保守派和改革派三大派係。

 

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統稱為亞伯拉罕諸教,因為三教均奉舊約中的亞伯拉罕為他們的先知。

 

猶太教是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源頭。

舊約是上帝在猶太人曆史中的行動記錄匯集,強調以色列國運。
 
猶太教期盼彌賽亞(救世主)到來的觀念源於公元前931年所羅門王去世,之後猶太人經曆國家分裂與滅亡,猶太教信奉塔納赫(希伯來聖經,舊約)。
 
基督教認為耶穌基督就是彌賽亞降臨,這是基督教與猶太教根本區別。基督教除了舊約聖經外,還有記錄耶穌基督及門徒言行的新約聖經。
 
伊斯蘭教比基督教更接近猶太教,伊斯蘭教稱猶太人為有經者,同是屬於上帝的義人,伊斯蘭教的一些核心價值、結構及理論源自猶太教
 
猶太人的最高法庭就是大猶太議庭,就是這個猶太議會決定將耶穌處以死刑。
 
猶太教一直維持同一個國家、種族、宗教和文化的特征,世俗猶太人包括三個群體:一是出身於猶太家庭,二是具有猶太祖先背景或血統的人,三是沒有任何猶太祖先背景或血統,但正式轉信猶太教。
 
猶太教包含著對猶太人生活規範,因此猶太教不僅僅是一種宗教信仰,同時也潛移默化的成為猶太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及身份認同
 
因此猶太宗教、猶太文化和猶太身份認同之間很難做出清晰界定。

 

05

猶太教是美國猶太人成功的基礎

 

雖然不能說美國猶太人的成功源於其宗教屬性, 但研究美國猶太社團內部的宗教結構和特性卻無疑有助於探索美國猶太人成功的原因。

 

美國的猶太人在信仰上大致可以分為三大派別:

 

—改革派。

 

由於美國社會強烈的自由主義氛圍和高度的開放性,以德裔猶太人為主體的猶太教改革派在美國迅速發展,到19世紀末已在美國猶太人中居於多數。

 

 

1885年11月在匹茲堡召開的改革派拉比特別會議通過了一項宣言,這個被稱為《匹茲堡教義綱領》的文件宣稱:我們承認摩西律法為具有道德約束力的法律,將堅持那些升華和聖潔我們生活的各種儀式,同時拋棄那些與現代文明不適應的陳規陋習;我們不再將自己看成一個民族國家,而隻是當成一個宗教社團,因此我們不務求重返巴勒斯坦,也不會恢複有關猶太國的律法;我們認為猶太教是一個進步的宗教,一個理性的宗教,其道德規範適合於未來社會的發展;我們重申猶太教中靈魂不朽的教義,但不認為肉體可複活,也不相信地獄和天堂是永久懲罰和回報的場所。

 

隨著反猶主義的衝擊,和錫安主義的成功,使許多美國改革派猶太人轉而支持錫安主義目標。另外越來越多的來自俄國、東歐的猶太移民加入了改革派隊伍,使德裔猶太人在改革派內部成為少數,他們比德裔猶太人更具民族主義傾向,也更為同情重建民族家園的錫安主義事業,因而逐漸使改革派走上了溫和的軌道。

   

改革派組織也開始積極支持錫安主義運動,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美國錫安主義運動形成高潮的重要推動力量。

 

全美約有650個改革派猶太公會,總人數約在120萬人左右。

 

—保守派。

 

與改革派不同的是保守派認為猶太教並不是一種純粹理性主義的宗教,猶太教義不僅規範了我們的行為,而且規範了我們的思想,沒有指導原則和指導思想的生命是不值得存在的。

 

普遍的以色列人的集體意識不斷追尋著上帝,其所作所為對現在和將來都能發揮真正的指南作用,因此既非《聖經》亦非原始猶太教,而是一般習俗構成真正的實踐準則。

 

猶太宗教與猶太民族主義是不可分割的同一體,猶太人可通過民族主義之途回歸到猶太教信仰的懷抱之中,一個猶太民族家園將成為猶太教的精神中心及文化、宗教創造力和生命力的源泉。

 

希伯來語是猶太人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一個沒有曆史、語言、自身文學的民族隻能算是一座吉普賽人大營。

    

正是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戰後美國猶太教保守派運動迅速發展。保守派一直支持錫安主義,是美國錫安主義運動的主要後盾。

 

保守派人數約為150萬,是美國猶太社團中人數最多的一派。

 

—正統派,

 

1654年,在改革派和保守派興起之前,幾乎所有的猶太教徒都可視為正統派。到20世紀初,美國猶太教正統派內部已形成三派。

 

第一派是極端正統派(即原教旨主義者)。該派嚴格遵奉傳統猶太教信仰,一絲不苟地恪守教規和習俗,反對一切現代科學文化,不承認以色列國,篤信救世主彌賽亞將來拯救猶太人。

 

第二派是新正統派,也稱現代正統派,大多數美國正統派會眾屬這一派。遵守猶太教規,但具一定靈活性,主張接受當代文化並謀求猶太教與現代科學的協調,支持錫安主義和以色列國,願與其他各派共處和合作。

 

第三派是哈西德派(虔誠派),是18世紀中葉誕生在東歐的神秘主義派別。該派貶低理性和知識,強調人的情感,期望通過虔誠的祈禱達到和上帝的靈交;祈禱儀式簡單,經常伴以熱情的歌舞,以引起宗教狂熱。該派同樣反對錫安主義,堅信救世主彌賽亞將複臨。

 

美國的猶太教正統派信徒約有100萬人,是三派中人數最少的一派,但卻是最為穩定的一派,因為正統派信徒一般都不折不扣地參加社區的所有宗教活動,而改革派和保守派會眾是根本做不到這一點的。

 

猶太教改革派比較重視適應現實, 而正統派注重保持傳統, 保守派則介於兩者之間, 主張將傳統與現實有機地溝通起來。

 

到20世紀上半葉, 改革派和正統派都出現了向中間靠攏的趨勢, 改革派開始重視傳統, 正統派也意識到必須適應現實, 而宗教保守主義始終是美國猶太人中的主流趨勢。

 

盡管三派各有自己的觀點, 但都堅持猶太教這一信仰支柱, 這是美國猶太社團具有較強凝聚力的根本原因, 而這一凝聚力正是美國猶太人取得成功的基礎。

 

06

美國猶太文化是猶太人成功的要素

 

宗教隻是文化範疇中的一個方麵, 如要搞清美國猶太人成功的原因, 在更深更廣的層次對美國猶太文化的特征作一研究是必要的。

 

美國是一個“新大陸”,沒有歐洲那麽多的舊傳統和曆史包袱,對所有外來者都是開放的,充滿自由主義而又注重實效和功利,一切都在多元的競爭機製中運轉。正是在這樣一種環境裏,古老的猶太文明與美國的價值觀和文化習俗互相碰撞交融,逐步形成了一種新的文化形態——美國猶太文化。

 

最早來到美國的塞法迪猶太人都是正統派猶太教徒,他們固守傳統,不大與外界交流,且人數很少。因此,他們的社團當時隻是美國文化汪洋大海中的幾個猶太文化孤島,兩種文化並沒有產生真正的溝通。

 

屬於改革派的德國猶太人的來到改變了這種狀況,他們以批判的態度對待自己的猶太文化傳統,盼望盡快完成同化進程,使自己成為一個美國人。

 

19世紀80年代大批俄國、東歐猶太人開始湧入美國,他們特別注重保持自己的傳統和習俗,他們講意第緒語,聚居在一起而形成以前在美國城市裏沒有的猶太區,使美國人第一次真正麵對一種實實在在的猶太文化形態。

 

有人認為美國猶太文化是猶太文化的美國化,也有人將美國猶太文化視為美國文化的猶太化,前者將猶太要素作為美國猶太文化的主體,而後者則將美國要素作為美國猶太文化的主體。

 

作為一種文化機製的美國猶太文化並不是美國文化與猶太文化簡單地相加而成,況且它仍處於演變過程之中。

 

第一,美國猶太文化具有較強的兼容性。這種兼容性是作為一種移民文化的美國文化所具有的兼收並蓄特征與長期作為一種少數族裔文化的猶太文化所特有的適應性相結合的產物。

 

當然,這種兼容性在改革派身上表現得最為突出。在德國乃至歐陸夭折的猶太啟蒙改革運動實際上在美國獲得了最充分的發展,以致成千上萬的改革派會眾在短短一代人的時間裏就完全接受了美國價值觀並融入了美國文化主流。

 

這種兼容性同樣在保守派乃至正統派身上得到表現。如保守派中的重建主義理論,就采用了美國式的思維方式。

 

第二,美國猶太文化表現出超乎尋常的傳統意識,這主要是指堅持猶太傳統的意識。應該說,美國文化本身是一種多元的移民文化,而美國的每一個族裔的文化都具有自己的傳統意識。但將幾種主要的族裔文化作一比較,就會發現美國猶太文化的傳統意識要比美國白人新教文化、美國非洲裔(黑人)文化、美國拉丁美洲裔文化、美國亞裔文化等都強得多。

 

由於宗教因素起作用,猶太人與其他主要族裔相比更少與異族通婚,也不大接受異族皈依者,這可能也是導致美國猶太文化具有超乎尋常的傳統意識的一個原因。

 

第三,美國猶太文化呈現出強烈的自由主義色彩。絕大多數美國猶太人或其先輩都是因逃避宗教和種族迫害而從歐洲來到美國的,追求平等和自由是他們來到這塊新大陸的主要目的。

 

這種強烈的渴望自由的情緒與美國文化中固有的自由主義和多元民主屬性相融匯,便使美國猶太文化呈現出十分強烈的自由主義色彩。這在美國猶太人對各種社會、政治、文化問題的看法和態度上充分表現了出來。

 

一是猶太人中支持社會平等的力量較強。許多猶太工人積極參加美國工人運動;美國服裝工人聯合會、國際婦女服裝工人聯盟等組織正是以猶太工運積極分子為核心建立起來的。美國各大工會的早期領導人中有不少是猶裔人士,即使到了猶太人大都已上升到中產階級的本世紀下半葉,支持社會平等的力量仍在猶太人中占多數。

 

二是猶太人普遍主張男女平等1970年就墮胎問題對居住在東北部和太平洋沿岸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其中的猶太人有97%主張墮胎自由。1981年,就任命桑德拉·奧康納女士為最高法院大法官進行表決時,有93%的猶太人投了讚成票。

 

三是猶太人幾乎一致捍衛種族平等猶太人在歐洲深受種族岐視和迫害之苦,來到美國後又不斷遭到反猶主義的威脅,因此始終站在捍衛種族平等的最前列。除了積極反對和抵製反猶主義之外,猶太人對黑人和其他少數族裔爭取民族平等、反對種族主義的鬥爭基本上也采取同情和支持的態度。

 

第四,美國猶太文化包含有一種特別活躍的政治參與機製。作為一個少數族裔,流散各國的猶太人都有通過積極參政來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這是一種文化形態的美國猶太文化所特有的參政機製,這特別表現在美國猶太社團和組織高度敏銳的參政意識和大量的、積極的、有效的參政行為上。

 

美國猶太人參政的主要目的自然是維護自身權益,但在不同時期又有不同的注重點。如戰後半個世紀以來,美國猶太人的參政行動主要注重於以下三點:1.反對任何形式的反猶主義;2.支持以色列;3.反複進行大屠殺教育並追查納粹罪行。

 

美國猶太人的參政行動往往由猶太社團來領導和協調,並且主要通過以下途徑或形式來實現。

 

一是積極參加選舉據統計,在各大族裔中,猶太人是投票率最高的,一般高達90%;而猶太人聚居的紐約、加利福尼亞、賓夕法尼亞、伊利諾伊、馬薩諸塞、密歇根、新澤西、俄亥俄等州又是參加兩黨代表大會代表較多、產生總統選舉人較多的州,其選舉結果會對全國選舉的大局產生重要影響。

 

二是提供政治捐款。雖然猶太人在美國總人口中所占比例並不高,但按人均計算,猶太社團所擁有的富翁特別是百萬富翁卻比其他族裔都多,而這些富翁正是兩黨及各種利益集團獲取政治資助的主要來源。

 

三是發揮輿論工具的作用。美國猶太人在報刊、廣播、出版、電影等方麵擁有巨大影響,每當發生事關猶太人或以色列利益的論爭之時,輿論界的“猶太幫”都會協調一致地支持親猶、親以力量,而且往往能發揮極佳的宣傳效果。

 

四是通過院外集團施加影響。在美國的院外集團中,猶太院外集團是組織最嚴密、活動效率最高的。如以“美、以公共事務委員會”為核心的親以色列院外集團,就有一個與全美各猶太組織和社團保持密切聯係的網絡,可以通過該網絡去影響猶太選民、國會議員、政府官員、直至白宮。近年來, 美國猶太人不但積極參與國內政治, 還開始幹預以色列政治, 以至以色列報紙在大選前要問這樣的問題: “如果美國猶太人可以投票, 他們會選誰?”

 

上述幾個特征也許尚不能精確反映美國猶太文化的全貌,但至少可以使我們看出源遠流長的猶太希伯來文明與北美現代文化的最新發展融合而成的一種混合文化模式的輪廓, 這大概也正是美國猶太人取得成功的主要根源所在。

 

07

為什麽社會會產生反猶情緒

 

猶太人在世界流浪了兩千多年,始終處於被歧視的狀態,直到歐洲啟蒙運動的興起,才使猶太人獲得了社會地位,但是隨之而來的反猶主義,又一次讓猶太人遭到磨難。

 

為什麽猶太人會受到歧視?這是有原因的。

 

一,猶太教反對耶穌是歐洲基督徒仇恨猶太人的天然心理因素。

基督教視耶穌是救世主,而猶太教認為彌賽亞(救世主)還未到來,耶穌是猶太人的法庭判處死刑的,在基督徒眼中,猶太人就是告密的猶大。

 

二,猶太人善於利用金錢收買權利。

在中世紀的歐洲,猶太人就常常利用手中的錢財,攀附達官貴人,以金錢收買權利,例如羅斯柴爾德家族就是典型的例子。猶太人這種行徑受到普通民眾的唾棄。

 

三,猶太人善於攀附。

阿拉伯統治伊比利亞半島時期,塞法迪猶太人依附穆斯林,蹂躪壓榨西班牙人,販賣奴隸,謀取暴利,這才會有西班牙人收複伊比利亞半島後,以宗教審批所的名義,審判驅逐猶太人。

 

四,猶太人利用金融控製經濟。

猶太人從來不從事正常的生產,而是從發放貸款賺取利息開始,建立金融係統來控製經濟。一戰後猶太人利用金融控製德國的經濟,囤積貨物,抬高物價,大發戰爭財,遭到德國人民的痛恨,才有後來的歐洲反猶主義產生。

 

猶太人的成功關鍵是他們善於適應環境,善於學習。

 

猶太人本身並不具備創造力,但是他們善於學習,設想如果愛因斯坦出生於埃塞俄比亞,他來到美國,最多也就是在紐約的中央火車站擦皮鞋。

 

同樣都是猶太人,那些來自伊比利亞半島的塞法迪猶太人隻能開店做生意,來自俄國的猶太人隻能在工會裏混,隻有來自德國的猶太人做出了非凡的成就,因為德國人具有科學和哲學的天賦,是德國的大環境造就了出色的猶太人。

 

同理,美國的大環境也造就了猶太人的成就

 

08

猶太人的政治傾向

 

自由與平等始終是美國價值的核心。

 

美國是基督教新教徒創建的,開國先賢在建立美國憲法時注重的是國家的獨立和個人的自由(信仰、財富等)。所以自由是基督教最核心的理念,也是美國建國精神最核心的價值。

 

隨著美國的發展,與外部的衝突矛盾下降,內部的種族衝突矛盾上升,於是在第13、14、15修正案中,法律平等,憲政民主得到體現,奴隸製被推翻,所以平等是在自由的良好願望下的產物,而不應是為了平等而無視自由。猶太人則把平等視為優先核心價值

 

猶太人不僅善於創建金融控製經濟,他們更擅長創造思想控製人類。

 

猶太人創造了【聖經】,在舊約中創造了猶太人與上帝的對話和約定,來證明自己是上帝的唯一選民,把自己看成是最接近上帝的人,從而為猶太人建立優越感和道德製高點。

 

猶太人有悲天憫人的天生情懷,那種代表上帝居高臨下的憐憫,所以烏托邦(Utopia)是猶太人的理想世界,是猶太人追求天下平等的原始之泉。

 

猶太人善於學習,喜歡讀書,因此猶太人始終是社會知識分子的主體,猶太人善於創造思想,他們利用大學的課堂和媒體來創造和控製思想,從法國大革命到德國法蘭克福學派思潮,再到美國大學校園的政治正確,都離不開猶太人的思想痕跡

 

猶太人長期沒有家園,流散於世界,加上這個民族自身的問題,受到各種不平等的待遇和歧視,盡管他們在經濟上相當成功,但是他們始終處於Underdog(被壓迫者),猶太人與非裔具有相同的心理陰影,所以猶太人有非常強烈的追求平等的訴求,猶太人需要為社會創建一種平等的思想價值體係,從而保護自己。

 

 

猶太教與基督教是天敵,西方近現代社會體係是基督教社會,猶太人知道無法直接對抗基督教社會體係,所以他們需要用創建一種暴力思想來對抗傳統價值體係,猶太人受到沙俄的迫害,於是有了托洛斯基等革命者,猶太人受到美國主流的歧視,所以猶太人利用平等來對抗自由。

 

猶太人始終站在民主黨一邊,因為民主黨符合猶太教的價值體係,猶太人創建的政治正確和控製的媒體始終為非裔發聲,可以這麽理解猶太人創建思想,鼓勵黑人以暴力衝擊美國傳統的基督教價值體係

 

09

猶太教與中華文明相悖

 

中國人與德國人十分相似,都注重實業,注重科學,喜歡穩定的社會環境,勤勞務實是共同的特點。

 

但是猶太人喜歡投機取巧,猶太人不喜歡實業,他們喜歡通過金融來控製實業,動蕩的社會是金融獲取暴利的最佳環境。

 

與羅斯柴爾德家族利用歐洲四次戰爭獲得了巨大利益一樣,猶太人也一直在動蕩的世界裏獲得利益。

 

社會動蕩符合猶太人的根本利益。

 

猶太人的價值體係實際與中華文明相悖。

 

例如索羅斯自稱是世界上唯一的XX主義價值觀繼承者,他的終極目標就是摧毀中X,香港亂中黑衣人始終有索羅斯一手創建的Antifa影子。

 

猶太人善於利用弱者身份博得同情,利用同情心換取政治利益。創建思想體係攪亂社會體係。

 

兩千多年前猶太人通過摩西的口喊出十戒後,猶太人就以上帝選民的身份創建了思想體係來規範世界,但是基督徒跟隨耶穌掙脫枷鎖,創建了近現代社會體係。

 

猶太人利用啟蒙運動重新創建了新的彌賽亞(救世主),試圖以暴力來打破基督徒的世界,於是有了20世紀的悲慘世界。

 

21世紀,猶太人又利用美國這架機器來重塑世界,作為與猶太教相對應的中華文明成了他們最後的目標,我們不能無動於衷。

 

 

 

 

綜 上

 

 

 

兩千多年前猶太人通過摩西的口喊出十戒後,猶太人就以上帝選民的身份創建了思想體係來規範世界,但是基督徒利用耶穌掙脫枷鎖,創建了近現代社會體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