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不試故藝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圍爐夜話】106,美國大選(六)共和黨

(2020-09-13 17:44:21) 下一個

2020年7月4日  周六  晴

庚子年五月十四

 

美國大選

 

 導 語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United States Presidential election,2020),於2020年11月3日舉行,是美國第59屆總統選舉。

 

美國總統選舉每4年舉行一次,總統選舉製度為選舉人團製度,根據現行美國憲法第22修正案,美國總統任期為4年,可以連任一屆。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將在以唐納德.川普為代表的共和黨與以喬.拜登為代表的民主黨之間展開。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同時,眾議院435個席位,參議院33個席位也會進行改選,以產生第117屆美國國會。

 

美國總統大選是美國政治生活中的關鍵點,它決定了美國的政治發展方向,尤其是弗洛伊德事件引發的種族騷亂,更加加深了共和黨與民主黨之間的對立和種族之間的鴻溝,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決定著美國的主流政治傾向是繼續向左轉還是向右轉的關鍵分水嶺。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對世界未來將有著深刻的影響,因為美國日益抬頭的孤立主義政策等不確定因素,將影響到全球的地緣政治、國際貿易和區域穩定,所以也是全球矚目的一次大選。

 

影響總統選舉因素很多,【圍爐夜話】將從聯邦體製、選舉製度、兩黨政治、經濟走向、族裔分布、宗教傾向、工會和女性,搖擺州選情分析等層麵,全方位、多視角,深層次的展開全麵分析。

 

【圍爐夜話】將以紅(共和黨)藍(民主黨)兩營競選策略和選情發展,進行沙盤推演,對誰能獲得2020年總統選舉做出預測。

 

政治:政,指的是製度和秩序,治,指的是社會狀態和治理方式。

 

權力:指的是影響和支配政治的能力。

 

權利:指的是在法律框架下實現自身利益的力量。

 

利益: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等權益。

 

美國華裔的當前任務是獲得自身應該得到的權利,通過爭取權利而獲得利益。

 

華裔的後續任務是尋找戰略同盟,通過同盟的力量來獲得權力,並且通過同盟獲得的權力,來達到我們期望獲得的權利。

 

誰是我們華裔的敵人,誰是我們華裔的朋友,這是華裔當前的首要問題。

 

請跟隨【圍爐夜話】,一層層的撥開美國政治迷霧,一點點看清美國政治版圖,一步步分出敵我態勢,一局局演繹選舉發展趨勢。

 

期待幫助朋友們找到心中的敵我。

 

 

共和黨

 

 

共和黨(Republican Party),又常被簡稱為 GOP(英語:Grand Old Party),是美國當代兩大主要政黨之一,另一個是民主黨。

 

標記 :象

 

黨主席:雷恩斯·普利巴斯

 

參議院領袖:米奇·麥康奈爾、約翰·科寧

 

政治立場:中間偏右

 

美國共和黨是美國輪流執政的兩大政黨之一,又稱為“老大黨”(Grand Old Party,簡寫GOP)。

 

共和黨將黨的價值奠基於“個人自由”、“國家團結”。

 

而在當代政治中,共和黨則被視為是社會保守主義(包括維護“家庭價值觀”)、經濟古典自由主義(包括支持“保守財政政策”)以及在外交、國防問題上采取強硬態度的右派政黨。 

 

1860年林肯就任總統,共和黨首次執政。此後至1933年的70多年中,除16年外,共和黨一直主政白宮。

 

1933年至2001年間,共和黨人艾森豪威爾(1953年1月至1961年1月)、尼克鬆(1969年1月至1974年8月)、福特(1974年8月至1977年1月)、裏根(1981年1月至1989年1月)、喬治·H·W·布什(1989年1月至1993年1月)、喬治·W·布什(2001年1月至2009年1月)、唐納德?特朗普(2017年1月20日至今)先後當選總統執政。

 

 

 

NO1共和黨的組織結構

 

 

共和黨和民主黨一樣,都是屬於由下而上選舉,上下黨組織沒有從屬關係的,架構鬆散的,主要依靠兼職黨員服務的組織結構。

 

兩黨組織不是權力機構,而是選舉機器

 

 

01

共和黨的組織結構

 

共和黨全國委員會(Republican National Committee, RNC),由各地的議員和黨職員構成,統領各地的共和黨組織,製定黨的政策綱領,舉行宣傳活動、籌款、進行選舉活動等,委員會由各州代表構成的委員會委員進行選舉產生。

 

每四年舉行一次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由共和黨全國委員會負責計劃和運營。

 

共和黨全國委員會現有168名委員(民主黨447名委員),由各州及特區推舉男女代表各一人,以及州黨部主席參加。

 

共和黨和民主黨一樣,不是“黨中央”,沒有任何行政權力,與各州的黨組織沒有上下級關係。

 

兩黨設在華盛頓的總部也都是一棟小樓,沒人站崗,設施十分簡樸,可以隨便參觀,如果想進辦公區參觀,則需要工作人員陪同。

 

原計劃在2020年8月21-24日舉行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在北卡的夏洛特舉行,但是民主黨籍州長羅伊.庫伯以疫情原因阻擾,共和黨臨時決定將大會移師佛羅裏達州的傑克遜維爾(Jacksonville)。

 

02

共和黨的政治綱領

 

政治綱領就是政黨參加選舉的候選人從政抱負、服務承諾、美好願景。當中也包括候選人的從政任務和計劃。政綱是由政黨、候選人給選民了解其人、其政黨的根據。政綱通常出現於候選人簡介及造勢大會的場刊上。

 

共和黨的政治綱領必須在全國代表大會上通過,但是根據共和黨多年始終堅持的意識形態和經濟政策可以大致歸納如下:

 

-美國保守主義(Ameirican Conservatism),堅持尊重美國傳統,支持猶太教-基督教價值觀、經濟自由主義、保護西方文化免受左翼思潮、道德相對主義、多元文化主義和自由國際主義的威脅。其核心價值是自由,特別強調自由市場、有限製的政府,反對高稅收、政府和工會對企業的過多幹預等。

 

-經濟自由主義,主張政府對經濟幹預應降至最低,私有財產和個人契約組成了自由主義的基礎,支持促成自由貿易的報複性關稅,提倡著作權和專利權以激勵創新。亞當斯的經濟自由主義是用來對抗當年特權階層為了自身利益而運轉國家經濟的行為。

 

-財政保守主義(Fiscal conservatism),主張避免赤字開支的保守主義財政政策,減少政府開支、赤字和國債,以達到最重要的平衡預算,財政保守主義支持自由貿易、解除經濟和貿易管製、低稅等經濟自由主義政策。

 

-社會保守主義是對極端左翼激進主義和無政府主義運動的回應,在社會問題上的LGBT權力、墮胎、吸毒、無性廁所,無政府、虛化曆史等被視為對家庭、性關係、法治社會和愛國主義等傳統價值觀的威脅,同時重視宗教對社會的影響。

 

-共和黨支持小政府、低稅收,代表著中西部的自由意誌主義,認為裁減政府後能使一個培育自由責任感的公民社會繁榮發展。南部的福音派和基督教基本教義派的宗教理念,他們更關注社會道德和文化議題。以上兩種思潮構成了共和黨的政治意識形態。

 

03

共和黨的選舉戰略

 

共和黨與民主黨的競選關鍵還是在六個選情搖擺的州:亞利桑那州、北卡羅萊納州、佛羅裏達州、威斯康辛州、密西根州和賓夕法尼亞州。這六個州共有101張選舉人票,誰拿下這六個州誰得天下。

 

根據目前CNN提供的民調分析(不準確,隻能參考),民主黨拜登在232張選舉人票上具有領先優勢,共和黨川普在204張選舉人票上有領先優勢。

 

六個搖擺州共有101張選舉人票,誰拿下六個搖擺州的多數才能當選,而弗羅裏達州和賓夕法尼亞州將可能是對決的核心戰場。

 

而這六個州其中的五個州與中國的關係密切。北卡、威斯康辛和密西根州受農業出口影響較大。佛羅裏達和亞利桑那州在航空航天等工業品出口占比較高。

 

可以判斷川普將以中美貿易談判第一階段協議拉攏搖擺州,在戰略上放棄深藍州(民主黨鐵票的紐約州、加州等)。

 

1,加大打擊華為等高科技企業以展現對華強硬姿態,戰略性放棄加州等深藍州。因為對華為等高科技企業實施製裁,受影響的主要是位於加州的高通、博通和英特爾等芯片公司,加州是民主黨的票倉,從競選角度考慮,川普可以放棄。

 

2,在香港製裁方麵,川普大概率會采取以漸進方式提出製裁方案(例如已經推出的禁止科技產品出口至香港),川普目前對華爾街金融集團的打壓,例如退休基金對華投資,審查華資在美上市公司等,都是打擊紐約的金融勢力。

 

3,川普不可能得罪中國而喪失中國采購農產品的機會,所以中美貿易談判第一階段協議即是美國對華的製約,反過來也是中國對美的製約。但是今年洪澇和蝗蟲災害對世界糧食產量的影響,也會加大美國農產品的出口,對川普選情屬於利好。

 

4,上述六個州在2016年選舉中川普成績不錯,但是在2018年的期中選舉中共和黨表現不佳,因此要奪取鐵鏽帶的選票,關鍵在於就業率。這也是川普不顧疫情反複,而拚經濟的原因。

 

 

NO2、共和黨的發展曆史

 

 

美國建國初期,聯邦黨的領袖人物是亞曆山大.漢密爾頓和亞當斯,主要政綱是增強聯邦政府的權力,學習英國的憲政和金融體係,反對參與歐洲戰爭。(現在美國的曆史書開始改寫共和黨的曆史,說共和黨從早期的民主共和黨發展而來,純屬顛倒黑白)。

 

1828年至1856年,以亨利.克萊為領袖的輝格黨繼承了聯邦黨的衣缽,進入美國政治。

 

1854年3月20日,在威斯康辛州舉行的第一次會議中提出共和黨的名稱,1856年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該黨通過了一個全國綱領,強調反對奴隸製。

 

共和黨是反對奴隸製、前輝格黨自由農民的力量在北部各州成立。

 

01

共和黨早期曆史

 

1860年選舉中林肯代表共和黨當選總統,同時贏得了國會兩院的控製權

 

林肯當選總統後,以民主黨為代表的南方奴隸製種植園州宣布獨立,成立邦聯。

 

共和黨為代表的北方聯邦反對分裂,並與南方的邦聯發生南北戰爭,南北戰爭以共和黨為代表的北方獲得勝利,鞏固了聯邦,防止了分裂。

 

共和黨領導的國會通過了美國憲法第十三修正案,解放了黑奴

 

南北戰爭後,共和黨支持高關稅以保護國內企業,為退伍軍人提高優厚退休金,美國的工業、鐵路、礦山和農業快速發展,城市也欣欣向榮。

 

19世紀末,散布於美國東北部的愛爾蘭裔天主教徒與民主黨勾結(坦慕尼協會),造成政治腐敗(肯尼迪家族利用走私酒牟利),共和黨支持禁酒令,導致原本支持共和黨的德裔轉而支持民主黨。共和黨政治勢力開始下降。

 

在這個時期黑人始終是共和黨堅定的支持者。

 

由於城市的大規模發展,大量新移民和懶散的天主教徒(愛爾蘭裔和來自南歐的族裔)喜歡聚集在大都市,他們依靠福利生活,所以都市開始成為民主黨的票倉。

 

 

02

共和黨近代曆史

 

20世紀初美國出現經濟大蕭條,羅斯福推出的新政(包容多元的政治分歧派別),大規模發放福利,黑人開始轉向投票給民主黨。一直到艾森豪威爾當選,才結束了民主黨長期執政的局麵。

 

裏根以525張選舉人票(總共538張)的壓倒性優勢獲得大選,裏根的經濟政策主要是低稅收,減少政府對工商業的管製,徹底消除羅斯福總統任內推行的社會福利製度,使福利沒有再超過政府預算,避免了即將發生的金融危機,導致美國經濟開始複蘇,這就是著名的裏根經濟學。

 

在外交上裏根采取強硬路線,發起星球大戰主動戰略防禦計劃,並與蘇聯領導人發展私人友誼,最後導致蘇東變局。

 

裏根的經濟政策和星球大戰計劃導致美國信息產業高速發展,碰巧克林頓僥幸獲勝,民主黨享受了信息產業發展的紅利

 

從老布什到小布什的中東政策,偏離了美國長期奉行的離岸平衡策略,所以川普始終采取反對意見。

 

由於全美普遍對奧巴馬政府在經濟(失業率高、濫發福利導致政府預算赤字創紀錄)和社會(健保剝削了中產階級、大量引進伊斯蘭難民和非法移民)政策表現的失望和不滿,茶黨運動興起。

 

2016年川普代表共和黨擊敗希拉裏勝選,同時共和黨控製了參眾兩院。

 

到目前為止,共和黨依然是具有相當凝聚力的政治團體,在堅定支持經濟自由主義的同時,也毫無保留的支持社會保守主義,始終與主張大政府,高福利,寬鬆移民政策和忽視傳統價值觀的民主黨處於對峙狀態。

 

 

NO3、共和黨的政治理念

 

 

南北戰爭結束後,隨著西進運動的發展,西部人口和經濟的繁榮,大規模的鐵路建設,進一步推動了第二次產業革命,造就了電力、煉鋼、石油、機械、化工信息等領域突破性的技術進展,顛覆了舊的產業結構和資本模式,美國從農業大國轉型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

 

產業工人作為階級而興起,中產階級也逐漸擴大,各行業的資本托拉斯(商業信托)也開始出現。

 

就在這個馬克.吐溫筆下的鍍金時代(Gilded Age),隨著經濟基礎的改變,上層建築也開始發生變化,經濟體製改革伴隨著政治體製改革,這符合曆史發展的客觀規律。

 

這個時期的政治體製改革主要圍繞著公務係統改革和民主程序改革兩方麵進行。

 

01

政治改革

 

一,公務係統改革

 

美國自民主黨總統傑克遜開始,形成了美國公務員任命的慣例:新當選的政黨候選人,可以隨意解雇政府部門雇員,然後分配給本方的支持者,這種幕後交易的行為稱作恩庇製(Patronage system)或直接叫分肥製(Spoils system)。

 

例如紐約市愛爾蘭人控製的坦慕尼協會,協助民主黨競選成功,作為利益交換,民主黨把政府公務人員大部安排愛爾蘭人擔任,愛爾蘭裔政府官員又把大量的政府投資項目高價承包給愛爾蘭人,以回報愛爾蘭人投票給民主黨(直到現在紐約市政府工作人員大部分還是愛爾蘭人擔任)。

 

由於當時維持政黨運作絕大部分經費來源於向公務員強製征收的競選讚助費,推行公務改革等於掐斷政黨財源。

 

1880年共和黨當選總統加菲爾德支持公務係統改革,被求官不得者刺殺。副總統阿瑟繼承了加菲爾德遺誌,推動製定了【彭德爾頓公務改革法】,引進了公務員考試錄用製,並且禁止出於政治原因將公務員解雇或降職。(中國的科舉製度整整早了1293年)。

 

二,民主程序改革

 

公務係統改革後,其他政改議題又出現,首先是投票舞弊問題。當時沒有正式選票,賄選成風。例如紐約市的愛爾蘭人黑幫就采取威脅利誘的方式使共和黨無法在紐約市參選(紐約黑幫的電影就有這個情節)。

 

1,1888年美國推出了匿名投票製,1925年美國國會製定法律,將賄選定為刑事罪,選舉舞弊才漸漸減少。

 

但是選舉問題還是時有出現,例如選票印製權在地方政府,民主黨控製的南方州,在選票上印列密密麻麻的文字,讓識字率較低的黑人無法投票,並且設立高門檻,讓共和黨無法達到當地參選標準。

 

1960年肯尼迪當選其中許多可疑票,尤其是芝加哥的選票就是愛爾蘭裔通過坦慕尼協會、天主教會和工會製造的(愛爾蘭人這部電影就有許多愛爾蘭人和工會舞弊選舉的細節)。

 

2,匿名投票製的推廣還為另一些政治改革鋪平了道路,1878年共和黨參議員薩金特提出參議院直選和女性投票權。1913年通過的憲法第十七修正案,規定了參議員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1919年國會通過憲法第十九修正案,1920年獲足夠數量州批準生效,1922年被高院裁定合憲,確立了女性投票權。

 

十九世紀中後期,農運、工運此起彼伏,從一開始的抗議經濟不平等、反對官商勾結,逐漸自然延伸到要求在政治上給予普通民眾更大、更直接的發言權。

 

在政改方麵,除呼籲實行匿名投票製與參議院直選外,還提出過將代議製民主改為公投製民主、聯邦法官交由民選、總統限定一屆不得連任等激進主張,這些民主激進份子被稱為民粹主義。

 

3,過去總統候選人是由州黨代會提名,進入二十世紀,黨內初選製度開始實行,總統候選人開始由下而上的逐級選舉產生,代表了民主進步思想的進一步發展。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對公務係統與民主程序的改革重塑了美國政黨政治的形式,那麽同一時期社會經濟議題上的喧嘩與騷動則重塑了政黨政治的內容。經過一番合縱連橫之後,民主、共和兩黨所代表的意識形態、選民群體、利益集團,與第二政黨體係末期兩黨對峙格局與形成時相比,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02

共和黨的政治傾向

 

一,財政方麵

 

南北戰爭結束後,南方種植園經濟解體,棉農生計窘迫,西進拓荒的自耕農也受到層層盤剝,農民們組建了穀倉會(Granges),對抗鐵路等大公司的壟斷。

 

由於戰時聯邦為了籌措軍費,發行了大量的綠背紙幣(Greenback),造成通貨膨脹,共和黨國會決定收回紙幣,恢複金本位,抑製通貨膨脹,打擊偽鈔,穩定金融。

 

農民和工人則希望繼續發行紙幣,借貨幣貶值(通貨膨脹)來減輕自己的債務負擔。於是綠背黨與穀倉會、勞工改革黨合並為綠背勞工黨。提出支持通脹、低關稅、反對金本位、征收個人所得稅、反壟斷、八小時工作製,工廠安全規範、禁止童工、支持女性投票權等政綱,這些都成為了後來興起的人民黨的政綱。

 

由於共和黨上承了輝格黨親工商業的傳統,民主黨自傑克遜起就站在南方奴隸製種植園立場,所以人民黨運動很自然的就和民主黨之間產生共鳴。

 

二,稅收方麵

 

1896年大選是進步主義時代的開端,共和黨候選人威廉.麥金萊當選總統。

 

共和黨主張高關稅保護本國製造業,所以受工商業歡迎。但是高關稅會導致日用品價格上漲,令消費者不滿,同時還會引起貿易夥伴的報複,損害本國出口商(當時出口主要是農業界)利益。

 

美國建國後聯邦財政收入的最主要來源是關稅。

 

1893年的經濟危機導致美國東北部勞工階層受到打擊,共和黨以老羅斯福為代表的進步主義力量提出:關稅的是劫貧濟富的累退製,個人所得稅是累進製,體現分配正義,並且個人所得稅的稅基遠比關稅深厚,可以極大增加聯邦收入,提高公共服務能力。

 

1913年憲法第十六修正案通過,賦予國會直接征收個人所得稅的權利,從此關稅不再是聯邦財政的主要來源,關稅逐漸從政爭中淡出,而個人所得稅的高低及累進製,則開始成為左右兩翼爭鬥的要點。

 

,福利方麵

 

共和黨主張小政府,反對無限製的福利政策,強調控製財政赤字,平衡財政支出,這樣就失去了來自天主教徒、非裔,西語裔非法移民等依靠政府財政支持族群的的支持。

 

 

 

 

NO4、共和黨的選民構成

 

 

 

共和黨的特點就像大象一樣,擁有沉穩的道德價值觀,始終如一的政治傾向,是美國精神和價值之錨。

 

共和黨選民主要由新教徒(基督教)、中西部農村和郊區白人、男性、40歲以上有了生活經曆者、亞裔(這次種族騷亂導致亞裔轉向共和黨)等。

 

近一個世紀來美國選民對兩黨的政治傾向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01

禁酒令

南北戰爭結束後,重建經濟,尤其是西進運動,導致美國經濟飛速發展,也引起了移民熱潮,以德裔為主的新移民大量加入西進,成為了自耕農,以愛爾蘭裔為主的新移民由於懶散和缺少獨立作戰能力而卷縮在城市,成為最底層的勞工和黑幫。

這些新移民大多是天主教徒,與早期移民主要是新教徒不一樣,他們是天然的民主黨擁護者(留在今後關於宗教對政治傾向影響再仔細分析)。這些天主教徒酗酒(主要是愛爾蘭人,被稱為白人中的Loser),當時許多社會改革家認為酗酒是造成離婚、單身母親等道德敗壞,社會惰落的重要原因,為此新教徒(基督教)提出了禁酒運動。

禁酒成為了新教徒本土主義者對這些新移民帶來的腐朽風氣不滿的載體,並且得到廣泛的響應。加上鄉村禁酒俱樂部往往是由女性主持,為此許多女性為了追求參政成為了禁酒的支持者。

1919年憲法第十八修正案實現了全國範圍內的禁酒。但是禁酒令讓以愛爾蘭人為主體的天主教徒(包括後期移民的德裔天主教徒)徹底倒向了民主黨,或者說民主黨善於籠絡與社會正統相對立的人群(凡是敵人反對的......)。

之後的故事從【黑手黨】、【愛爾蘭人】、【紐約黑幫】等電影裏都可以看到曆史的影子。以愛爾蘭人為主體的天主教徒們采取與禁酒相對抗的手段,城市黑幫崛起,著名的肯尼迪家族就是在那個時候,靠開酒莊,官商勾結走私販私酒類,發財致富的。

禁酒運動在1933年被憲法第二十一修正案廢除。

從綠背紙幣到禁酒令,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大量的愛爾蘭裔天主教徒被民主黨收入政治陣營中。

02

市場監管

在市場監管方麵,共和黨推崇製造業立國,為此堅持以貿易保護主義扶持本國工業,同時由於鐵路、鋼鐵、石油等行業的壟斷財團興起,共和黨製定了【希爾曼反托拉斯法】,以保證市場充分競爭,維護中小企業與消費者利益。

共和黨也認同工人有組織工會與集體談判的權利,主張政府參與調解勞資糾紛、改善勞工待遇。

但是自從公務係統改革之後,政黨無法再通過分肥製從公務員處籌措資金,隻能仰仗政治獻金。

工會大多由愛爾蘭人控製,所以與民主黨逐漸建立密切聯係,共和黨隻能從中小企業獲得捐款。

由於工會無休止的要求福利,共和黨失去了工會的支持(曹德旺的故事最能說明問題)。

共和黨認同小政府,減少對企業的監管,通過為企業減稅,為企業輸血,增加企業的活力,達到增加就業的目的。

共和黨反對大規模福利,提倡穩健的財政政策,減少赤字。

共和黨的這些政策很難填飽黑人和愛爾蘭人的需求,所以他們通過選票綁架了民主黨的政策走向。

03

種族與平權

 

美國的種族主義由來已久,南北戰爭結束後,奴隸製被廢除,南方種族主義者對黑人和共和黨白人使用私刑。許多民主黨人都是三K黨的成員(例如民主黨杜魯門總統就是其成員之一)。

 

老羅斯福總統極力反對南方種族主義,呼籲國會通過反私刑法案(針對三K黨),保障黑人的人身安全與法律權益,但是老羅斯福的突然去世,導致共和黨內的進步派大受打擊。

1927年密西西比洪災,共和黨總統柯立芝出於小政府理念,拒絕提供聯邦援助,導致二十萬黑人流離失所,從此黑人與共和黨之間產生隔閡,為小羅斯福把黑人拉入民主黨新政創造了條件。

著名的【排華法案】就是種族主義的象征。早期華人移民美國,在修建太平洋鐵路中由於吃苦耐勞而備受讚譽,但是華人從母國帶來的習慣就是不過問政治,不加入工會,因此受到同處於社會底層的愛爾蘭裔的仇恨。

 

作為被社會歧視的愛爾蘭裔渴望躋身“白人”,需要尋找歧視的靶子,於是在愛爾蘭裔的積極鼓噪下民主黨在1882年推動製定了【排華法案】等一係列針對華裔的種族歧視政策。

 

1952年大選,兩黨競相拉攏戰爭英雄艾森豪威爾,他最終選擇共和黨的理由就是長期以來對民主黨種族主義的反感。艾森豪威爾擔任總統後宣布種族歧視威脅國家安全,推動建立民權委員會,調查阻擾黑人投票問題,並且動用軍隊執行最高法院的判決,護送小石城黑人入讀白人學校。

 

1960年大選是民權運動的轉折點,馬丁路德金在佐治亞州的一次民權遊行中,因為煽動騷亂被捕,愛爾蘭裔民主黨候選人肯尼迪立即致電地方警署將其保釋,從而導致黑人選票集體轉投民主黨。

 

在此之前的民權運動大部分屬於和平與理性的,由共和黨推動的,在法製框架內進行的,但是1960年後的黑人民權運動已經墮落成暴力和非理性,所以被共和黨所唾棄。

 

從此黑人群體在政治操弄下,被帶到一個崇尚暴力獲得政治資本和族裔利益之路,這也使美國背離了崇尚個人努力奮鬥,積極向上的核心價值觀。

 

非裔的價值觀永遠不能,也絕對不會被我們華裔所接受。也不可能得到包括華裔在內的大多數人的尊敬。

 

肯尼迪遇刺後,約翰遜於1964年簽署【民權法案】,導致南方數州紛紛倒戈脫離民主黨。

 

1968年尼克鬆采取南方戰略,南方各州倒向共和黨,從此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基本盤形成。

 

共和黨是解放黑奴反對種族隔離的先驅,同時也是捍衛聯邦反對分裂的政黨,共和黨絕不允許也不讚同在法律框架外,打著民權運動的幌子,通過暴亂來達到族裔的利益,那個人絕不是美國的英雄

 

04

西語裔

 

西語裔是美國人口最大的少數族裔,隨著西語裔人口不斷的增多,對大選將產生重要影響。

 

從曆史上看,西語裔是民主黨的基本盤,但是從近些年的發展來看,西語裔的政治傾向開始變化。

 

共和黨的反非法移民與西語裔之間出現選舉悖論,川普的強硬反西裔,反非法移民,主張在美墨邊界築牆,反而引起了西語裔的認同,從2016年選舉到2018年中期選舉,支持川普共和黨的西裔在顯著增加。

 

原因有四點:

 

1,經濟因素,川普重經濟的政策導致這幾年西裔就業率明顯增加。

2,宗教因素,西裔普遍擁有虔誠的信仰,他們重視家庭,反對離婚,反對墮胎,反對同性戀,在基本價值觀上與保守的共和黨十分接近。

3,政治因素,來自古巴、委內瑞拉等國的西裔對母國政治十分反感(川普一上台立即取消奧巴馬與古巴簽訂的協議),可以判斷西裔將在2020年大選中在最關鍵的搖擺州佛羅裏達州幫助川普翻盤。、

4,移民因素,西裔第二代和第三代移民同樣厭惡非法移民帶來的毒品、犯罪等問題,所以他們也希望看到一個嚴格的移民政策。

 

這次黑人引發的種族騷亂更加使西裔和非裔站在對立麵,可以預見的是西裔將越來越多的人站到共和黨這一側。

 

 

共和黨在今後的選舉策略上,要放棄非裔,讓他們在暴亂中自生自滅,在少數族裔上要重點放在西裔上,隻要得到大部分西裔的支持,黑人的選票就可以被抵消。

 

關於族裔和宗教對選舉的影響在後麵的篇章裏會詳細分析。

 

 

 

 

 

綜 上

 

 

 

共和黨就像性格穩重的大象,是美國建國精神和價值觀之錨,是崇尚自由、平等的守護之神,是與華人基本價值觀相近的政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