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毛澤東詩挽戴安瀾

(2011-08-07 21:37:33) 下一個
外侮需人禦,
將軍賦采薇。
師稱機械化,
勇奪虎羆威。
浴血車瓜守,
驅倭棠吉歸。
沙場竟殞命,
壯誌也無違。

1942年3月,國民黨第五軍第二○○機械化師師長戴安瀾率部參加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對日作戰。在堅守東瓜、收複棠吉的兩次戰役中,他指揮部隊重創日軍。同年5月,他率部返國,途中遭敵人伏擊,身受重傷,不幸犧牲。接著,他的遺骸被運回國,於1942年7月3日抵達桂北的全州。因為第二○○師是在全州組建的,還在此駐紮
、整訓了一段時間,所以全州被選定為戴安瀾靈柩的暫厝地點。

  1943年4月1日,國民黨重慶政府在全州湘山寺公園舉行了隆重的公祭、追悼大會,到會人數達一萬多人。國民黨政府的軍政要員蔣介石、林森、陳誠、何應欽、白崇禧、張治中、李濟深等和中共方麵的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彭德懷、鄧穎超等都分別送了花圈、挽聯、挽詞和挽詩。毛澤東的挽詩是:外侮需人禦,將軍賦采薇。師稱機械化,勇奪虎羆威。浴血車瓜守,驅倭棠吉歸。沙場竟殞命,壯誌也無違。當時,國民黨當局實行的是“防共、溶共、限共、反共”方針,對於共產黨的一切抗日活動都要進行限製、禁止和打擊。國民黨桂係也不例外,他們先後封閉了桂林八路軍辦事處和《救亡日報》,關閉進步書店,逼迫一大批民主進步人士離境,解散抗日救亡團體,等等。在國共磨擦日趨嚴重,反共事件不斷發生的情況下,毛澤東的挽詩和其它中共領導人的唁電、挽聯和挽詞,也分別被寫在白紈素帛上,然後張掛公布。這些唁電、挽聯和挽詞,在對戴將軍的犧牲表示沉痛哀悼的同時,也向國統區人民表明了中共堅持團結抗日的嚴正立場。這就突破了國民黨當局所實行的宣傳封鎖,因而特別引人注目。在毛澤東的挽詩周圍,很快就圍滿了觀眾。一些當地的師生、市民和下級官員還帶來了紙、筆、墨,爭相將這首詩抄錄下來。因為太擁擠,後麵的人看不見,便請前麵的人大聲朗讀,他們在後麵邊聽邊記。相形之下,在懸掛國民黨軍政要人蔣介石等人送來的挽聯、挽詩麵前,觀眾就少多了。這種情況,令國民黨當局感到十分尬尷,卻又無可奈何。

  毛澤東挽戴安瀾詩的公布,也是他的詩詞在國統區的首次公開傳播,因而具有特殊的意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