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洋務運動——滿清王朝的改革開放

(2011-08-26 22:31:44) 下一個
1861年——1895年,曆時34年的洋務運動,是滿清王朝實行改革開放的34年,如果再加上後期的戊戌維新和君主立憲等所謂政治改革,滿清王朝的改革開放曆時40多年。一貫閉關自守,夜郎自大的滿清王朝,為何搞起改革開放來?

(一) 內憂外患的逼迫
1840年——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國的國門被帝國主義的堅船利炮所打開,滿清政府腐敗無能,簽訂賣國條約,割地賠款,喪權辱國。1856年——1860年,英法為鞏固和擴大第一次鴉片戰爭所得權益,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滿清政府節節敗退,又與英法簽訂不平等條約,沙俄也乘機侵占我東北大片國土。

1851年——1864年的太平天國戰爭,席卷大半個中國,曆時13年多,沉重地打擊了滿清王朝,動搖了專製統治的根基。內憂外患,使這個統治中國200餘年的封建王朝,處在風雨飄搖之中,不思變革,就會加速滅亡。

(二) 改革開放的新思潮
麵對中國的內憂外患,一批具有愛國思想的知識分子,要求富國強兵,紛紛著書立說,宣傳維新觀點,倡導向洋人學洋務。如龔自珍,林則徐,馮桂芬,魏源等,積極主張學習洋人之技術以製洋人。龔自珍發出“九州生氣恃風雷”的呐喊,湖南邵陽人魏源,是“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編寫了中國第一部百科全書《海國圖誌》,介紹西方各國的情況,提出了“學洋人”的一整套改革開放的理論。林則徐的學生馮桂芬,提出廢科舉,獎科技的政見。

滿清王朝內部頭腦比較清醒的人,如恭親王奕訢也力主洋務,地方實力派如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人,更積極奏請辦洋務。一場為知識分子所倡導,為滿清政府所接受的改革開放運動——洋務運動,迅速開展起來了。光緒皇帝也聘請洋人當顧問,學英語學數學。

(三) 引進外資和技術興辦軍事工業
外國資本通過在中國開辦銀行輸入中國,如英國的匯豐銀行,東方銀行,麥加利銀行,德國的德華銀行等,它們貸款給清政府,60——70年代,貸款1200萬兩;80年代,貸款2900萬兩;1894年,增加到4500萬兩。(東北師大《中國近代史》)

1861年,曾國藩在安慶開辦軍械所,是中國第一個技術先進的軍火工廠,研製成功中國第一艘輪船“黃鵠號”。1862年,李鴻章請英國人馬格裏當顧問,聘請洋人工程師,開辦上海洋炮局,製造開花彈。1865年,李鴻章和曾國藩,在上海聯合成立江南製造總局,它是具有槍炮廠,火藥廠,造船廠,煉鐵廠,機器廠等十多個分廠的大型軍事工業。

張之洞開辦漢陽煉鐵廠和漢陽兵工廠。1866年,左宗棠創辦福州船政局,聘請法國人當顧問,從法國購入成套設備,顧請洋技師和洋工頭。船政局附設學堂,請洋人教洋文,教製造學和駕駛學課程。從創辦到1895年將近30年,福州船政局先後共製造大小輪船36艘。

海軍建設更為突出,李鴻章向英德兩國購買軍艦,建立了4支近代海軍:北洋,南洋,廣東與福建。其中北洋海軍的“定遠”和“鎮遠”兩艦,噸位和火力超過日本海軍,號稱遠東巨艦。日本天皇感到不安,說日本人每天少吃一餐飯也要使日本海軍趕上中國海軍。

(四) 興辦民用企業
1872年,開辦上海輪船招商局,擁有數十艘輪船,數千名員工,從事內河及海洋航運業。1875年,開辦台灣基隆煤礦,1878年開辦天津開平煤礦,煤炭供應軍工廠之外也供應市場。1880年,辦天津電報局。中國從此有了汽車,火車,輪船,電報電話;紡織,麵粉,造紙,火柴等輕工業以及采礦業,煉鐵煉鋼等重工業也相繼發展起來,湖南新化錫礦山的銻產量世界第一,也是此時開始開采。

清政府取消閉關海禁,開放通商口岸34個,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長江流域,上海成了經濟特區,外國投資者紛至遝來,高樓大廈拔地而起,成為國際大都會。外資企業和商行越來越多,到1895年達500多家,包括輪船公司及修造廠,輕工和農產品加工以及貿易商行等。

(五) 興辦教育事業
張之洞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主張,洋務派在各地興辦新學。1862年,為培養洋務人才,清政府創辦北京同文館,即後來的洋務學堂,每年向美國派遣30名幼童留學生。辦水師學堂,培養水兵。辦路礦學堂,培養工程技術人才,魯迅幼年時在南京進過這類學堂。

外國教會在中國辦學校,辦報紙,辦慈善事業。到1898年,美國教會在中國開辦的初級學校達1032所,學生16310人;中等學校74所,學生3819人,湖南長沙的雅禮中學就是其中之一。1860年——1890年,新教各派在中國發行的報刊有40種,宣傳宗教和科學民主。

(六) 甲午海戰北洋水師全軍覆滅
1894年,日本發動侵略朝鮮和中國的戰爭,滿清政府被迫應戰。8月,中國軍隊2萬餘人開進朝鮮,卻不主動出擊,擁擠在平壤城內等待挨打。洋務運動中,武器裝備有所加強,但滿清政府腐敗無能,軍官貪汙軍餉,軍隊一盤散沙,“將不知兵,兵不知將”“藥不配彈,子不對槍”。9月15日,日軍4萬人進攻平壤,中國軍隊潰不成軍,丟盔棄甲,退入中國邊境。

9月17日,中日海軍決戰黃海。北洋海軍管理腐敗,軍官貪汙成性。指揮混亂,炮彈奇缺。有些打中日艦的炮彈不爆炸,是假冒偽劣產品。北洋海軍兩大主力艦“定遠號”“鎮遠號”各中二百彈以上,受重創。五艦被擊沉,損失慘重。盡管如此,北洋海軍部分官兵,表現了舍身殺敵,頑強奮戰的愛國精神。鄧世昌等英雄人物永遠青史留名!

(七) 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及其意義
北洋水師的覆滅,標誌著洋務運動的失敗。滿清封建專製製度,腐朽落後,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官吏,貪汙腐敗成風,買官賣官盛行。政治黑暗,民生困苦。而滿清王朝抱殘守缺,隻改經濟不改政治,死抱著“滿清天下”的集權體製不放。此後的戊戌變法,殺六君子,以及再後的君主立憲之謊言,都說明不進行政治體製改革,是絕對行不通的,最終逃不脫失敗滅亡的命運。

雖如此,洋務運動,畢竟引進了先進的科技,使中國出現了近代企業,使中國有了汽車,火車,輪船,電報電話,大工業大都市興起,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中國的麵貌為之一新,使古代的中國開始向近代的中國過渡。所以,有史家稱洋務運動,是中國最早的現代化的啟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