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曰兩國GDP曆史回顧(ZT)

(2010-08-18 09:56:52) 下一個
中新網8月3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3日刊文說,近日中國媒體報道,有中方官員指出,中國實際已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日本被中國超過已是大勢所趨,甚至成為現實。不過,這並非中國經濟第一次超過日本,而是曆史上的第三次。從中日經濟發展變遷可以看到中國命運發展,有許多啟示和經驗。

文章摘編如下:

近日,中國媒體報道,有中方官員指出,中國實際上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美國媒體7月30日刊發題為“中國稱其已經超過日本成為第二大經濟體”的報道。由此可見,日本被中國超過已是大勢所趨,甚至成為現實。

不過,這並非中國經濟第一次超過日本,而是曆史上的第三次。從滄海桑田的中日經濟發展變遷之中,可以看到中國命運的曲折多艱,悟出許多治國安邦的道理和思考,有許多啟示和經驗。

從古到今,中國共有三次國內生產總值超過日本。顯而易見,從古代到清末,中國一枝獨秀於東亞,曾占據世界GDP頭把交椅、領先日本至少3000多年,即便甲午戰爭時,清朝的GDP也數倍於日本。而隨著外強入侵、軍閥混戰、社會凋敝,中國的GDP不斷下降,在1919年五四運動前後,日本GDP曆史性地超過中國,改變了數千年來GDP弱於中國的局麵。但是日本GDP領先中國的現實僅僅持續了十幾年時間就由於美國的戰略轟炸而終結。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山下奉文中將宣布進攻美軍命令,每一個將士都淚流滿麵,意識到同美國作戰的後果。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在聞知偷襲珍珠港成功時,臉上顯出失敗的愁容。他認識到弱小的日本要與美國作戰,簡直是發瘋。麵對美軍日益不休的空襲和打擊,日本共損失50%的城市建築、70%的工礦業、85%的軍工業、90%的重工業、艦船和生產資料,共損失653億美元,相當於1940年日本國家預算的十倍,導致經濟倒退25年,使日本失去了再戰的實力和信心,比軍隊損失更促使了日本決心投降。

不過,盡管中國比日本多打了三年內戰,但是二次世界大戰對於日本經濟的打擊遠遠超過中國。因為1949年新中國建國初期,飽經戰亂的中國的GDP竟然相當於日本的兩倍,由此可見戰爭對於日本經濟的打擊之大。新中國成立後的十年間,雖然中國人生活水平很低,但基本上安居樂業,比日本強出許多。

大躍進時代,“超英趕美”的口號激動了一個時代的中國人,就是因為不了解日本置之死地而後生,化腐朽為神奇,率先“超英趕美”的是日本而不是中國。隨著日本逐漸崛起,1960年GDP與中國持平。此後幾年接連上竄,連續三年超過傳統老牌歐洲強國,1966年超過法國,1967年超過英國,1968年超過德國,躍居世界第三,僅次於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成為現代化的發達國家。在日本經濟鼎盛時期,中國經濟規模隻不過是日本的11.7%。

1978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3645億元,2008年躍升至300670億元。三十年間,國民經濟實現了年均9.8%的增長速度,經濟總量升至全球第三位。2006年,中國趕上了英國。2007年,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三。中國正在逼近日本!

按照中日兩國增長速度來看,2010年中國經濟超過日本已是不爭的事實。連日本內閣也坦然承認:“目前可以基本肯定,2010年日本將被經濟高速發展的中國超越。”而在許多具體經濟領域,中國早就超過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乃至躍居世界第一。不過,眾所周知,兩國經濟具體情況仍有很大差異,中國人均年收入隻有3800美元,這和日本相差很遠。

2009年12月24日,《國際形勢黃皮書》對11個國家的綜合國力進行了分析評估,位居第二的是日本,中國僅僅位列第七,這顯然比單純GDP差距更加明顯,同樣落後於日本的領域還有很多。我們看到,即便甲午戰爭時期中國GDP超過日本,仍然免不了落後挨打。因此,看GDP的數量也要看質量,既看GDP本身也要看其它諸多領域,這是衡量一個社會和國家是否成功的標準。

中國GDP三次超過日本的曆程,是一部血淚史,見證了中華民族的衰落和挫折。也是一部奮進史,更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奮進和複興。以GDP第三次超過日本為契機,中國人需要再接再厲,取得更大的進步和成就。(王錦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