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俞頻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京都散記之十二 華落蓮成》

(2022-10-30 03:16:02) 下一個

 

        二十八年前一個年輕人,一個背包一台相機遊踏京都,一股莫名的躊躇滿誌和一白如洗的思維竟妄想“洞察”此地,今天想來隻是成全了一個自嘲笑柄,不過一白如洗的思維到留下了難得清晰的印象,雖大多數印象已模糊或遺忘,至今還能似輪回般有故地重遊之感,唯三十三間堂和清水寺。
       

        車駛入停車場後,妻和易因初來此地興奮不已,而我覺得眼前修複的嶄新明亮的普門閣入口變得似乎陌生了,這個閣和大堂連接,售票和脫鞋布置井然有接納大批遊客的空間,現在正值夏日晌午,人倒不多便可聽到電扇的驅動聲和腳蹋地板的略微震動,穿過過道,三十三間堂黑壓壓的高大側麵即在眼前,踩上寬大厚實的地板,七百多年前木料的紋路壓付在腳底隱約穿過內心的記憶,我不由生出從重遊到回家的一絲激動,似乎還是二十八年前的那張白紙,但今天我會開啟所有的已知,為她填詞譜曲。
   
 

     

         

           大堂正名是“蓮華王院”,因橫向有三十四根立柱隔出三十三間故名三十三間堂,凡堂,院都是佛教寺裏的伽藍,也就是修行場所。南北總長120米成就世界最細長記錄的相當於中國元朝忽必烈時代至今有七百五十年的仿唐木造建築,是日本本土匠人經曆多少年的艱辛“修行”和“琢磨”,在中國至隋唐以來精湛的古建築營造技術上,發展了符合日本島國實際情況的和宋元比肩的日本古建築傑作,首先,三十三間堂徹底放棄了奈良法隆寺建築用大塊石板作為底層,而考慮到島國炎熱潮濕氣候在現有地基上再用立柱和木板將實際底層抬高,使石板和木板間形成一個“除濕除熱”的空間。同時在整個建築的外緣依靠唐風舒展的屋簷在設計出一條可以行走的回廊。大堂屋頂樣式是“入母屋造”,我稱它是“日式歇山頂”,從兩側看出現一層“博風”板來美化頂層的視覺深度,屋頂內部放棄了中國傳統的靠繁複鬥拱的“抬梁式”結構,而簡略分成多塊矩形木結構來支撐屋頂而起防震作用,日語叫“小屋組”。內陣部分為了造出行走空間,應用了我在前文提到的隋唐“駝峰大枓托平梁”的巧妙營造技法。我認為也許是後來遣唐使的終結倒徹底讓日本匠人激發出潛伏在內心“和”的美學觀,走出一條有別於宋明的建築風格。
     

             三十三間堂裏外都是佛法,是體現了當時日本對佛法很高的悟性。我們從側門進入後轉入正麵時,一千尊千手觀音金像分十層一百列排在階梯式佛壇上,隨著腳步的移動,威風堂堂的金像群由近至遠讓人窒息的視覺效果在呼喚人的內心對佛的敬意,據介紹這些金像是用長野縣有三百年以上樹齡的珍貴檜木雕刻,再塗上黑漆後貼上金箔而成,因年代久遠金箔脫落後金像才有了黑色感,群像正中央佛壇上是高三米多端坐蓮花千手觀音金像,這是日本鐮倉時代佛像雕刻家湛慶的晚年傑作,千手觀音像前還有二十八尊部眾像和站立大堂兩端的風神雷神像,這些表情姿態各異“動如狡兔”和背後千尊雙手合十“靜如止水”的觀世音像呈現動與靜強烈對比。正名是蓮華王院,中央既然是端坐觀世音坐像和兩旁還有千尊觀音,那所取經義就是《妙法蓮華經》的《普門品》,此大堂也就是觀世音道場。在《普門品》裏,世尊傳法這世上眾生應以什麽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就以什麽身為他說法,世尊舉了觀世音菩薩三十三變化身,所以大堂造了三十三間門有引渡眾生的寓意,大堂沒造得雄偉高大而造得寬廣,也是暗表佛門不在高而在開啟更廣的方便法門接納眾生信佛。
       

             在二十八尊部眾像裏,有一尊神母像和其他表情活躍,姿體語言突出的像有異樣反差,我們在此像前凝視長久,一個身材瘦弱,眼神憔悴,表情低落困苦老婦人形象,也留住了不少遊客的眼光,她眼視下垂似乎目送著在她麵前走過的每一個人的腳步,而在她全身所有脆弱痛苦的“元素”裏,唯有那堅定有力的“合掌”在傳達給眾人她滿懷著強烈的祈禱心,她用溫暖的慈悲心在祈禱每一位過客無論世俗給人帶來多少艱辛,隻有佛心能給予眾生安慰和幸福,我想這難道不就是觀世音的一個現身嗎?
 

 

          《妙法蓮華經》是釋迦世尊在晚年傳法的重要大乘佛經,按照唐代《廣韻》的解釋,這裏“華”的繁體字“蕐”和“花”完全是同音同意,“花”是“華”的俗字。《詩·小雅·皇皇者華》:“皇皇者華,於彼原隰。”,晉陶淵明的《擬古詩》之七:“皎皎雲間月,灼灼葉中華。”佛經為什麽以蓮花來說法?依照天台宗智者大師的解釋,這是“喻權實法”,“權”是為求方便易解的假釋,“實”  才是真實的本意,它的第一喻是“為蓮故華”   ,開花的真意是為求蓮蓬長出蓮子。《妙法蓮華經》經曰:“知第一寂滅,以方便力故,雖示種種道,其實為佛乘。”說的就是這層意思。它的第二喻是“華開蓮現”  ,蓮花一打開裏麵結的蓮子就顯現出來了,花開蓮就現,這叫“開權顯實”。經曰 “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  。第三喻是  “華落蓮成” ,等到蓮花的花瓣完全掉落,突顯的蓮蓬就長成圓滿,這叫“廢權立實”。既然蓮子長成,蓮花謝了有何可惜 ?經曰“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
 

            走出大堂,雖高陽酷暑,我們依然興致不減地漫步在堂外庭院裏,庭內柳樹隨風擺動,“柳陰直,煙裏絲絲弄碧。”在池塘小橋間回望,三十三間堂在四周廣大潔白的石板映襯下顯得格外端莊寂靜,猶如堂內千尊觀音的合掌,一個地動山搖都無法改變的信念默默地傳遞給到此的每一個人。
 

 

             時過境遷,當寫完《華落蓮成》後,似乎腦海裏又變得如白紙般,胸中灑落,如光風霽月。此時想起作家閻連科先生曾經說過的故事,說他家鄉有個從沒見過陽光的瞎子老人,夜間行走在田間小道時卻習慣拿著手電照出一道亮光,是為行人照明也為自己不被碰撞。也許寫作越是寂寞越是光明,夜間行走的人未必一定能遇上老人的手電光,但電光隻要打開總會有人遇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