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俞頻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原創隨筆 《仰止孔子之性向善篇》 中

(2022-05-08 04:10:22) 下一個

       

          在先秦儒家裏,孔子當然是創立儒家的先行者,他的思想背景是在《論語》裏所說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所以他能夠將在他之前的中華文化的精髓繼承發揚下來,正如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裏所說,“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六藝”就是指“六經”,“折中”就是“刪詩書、訂禮樂、係周易、作春秋”,他加以整理,並把他當做教學的材料,傳承下來。孔子以後的學生代代以教學為業,發展成為儒家教育傳統。孔子的思想一直到一百七十年後孟子出現,隻有孟子充分領會孔子的思想,並溫故而知新。他將孔子在《論語》裏片片斷斷的對話高度歸納為一個完整係統的哲學論述,對於人的社會,孟子提出“仁政”,這是從傳統的經典《詩經》《尚書》獲取精華,相比其他學派,儒家是繼承傳統經典最完美的學派。道家是創新,墨家是複古,還有配合時代需要的法家,陰陽家。我們學《論語》,語言樸實易懂,一旦接觸《詩經》《尚書》,這些樸實易懂的語言裏無不精彩之至。比如有一次,魯定公問孔子,“有沒有一句話,可以拿來振興國家的?”孔子回答他說,很多事情不能講得極端,靠一句話能振興國家,如果勉強要說有一句話,“為君難,為臣不易。”為君為臣要常常關心百姓,這就是整部《尚書》由堯舜到春秋五霸治國理政的思想,也就是戰戰兢兢去做兩件事,一“仁愛”,照顧百姓,尤其照顧弱勢者,亦如孔子的誌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二要社會正義,孟子提到孔子若為君王,“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孟子,公孫醜上》這樣一個君王太偉大太完美了,這完全出自於《尚書》給君王立的標準。當然儒家的思想是不是隻適合於早期部落社會呢?筆者認為不是沒有可能,因為儒家思想從沒有在以後帝王統治下真正成為執政理念。所以這種思想隻能停留在理想層麵,但是同時我們如果真正領悟到孔孟儒家思想,他又有與時俱進的一麵。比如孟子裏,已用《詩經,小弁》提到如果父母有錯,自己可以抱怨嗎?如果這個錯嚴重,子女要勸導父母。“親之過大而不怨,是愈疏也。親之過小而怨,是不可磯也”。《孟子,告子下》“愈疏,不可磯都是不孝。”所以孔子對《詩經》的評論是,“《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思無邪”就是文學作品出於真誠的情感。
       

               孔孟思想從沒有“三綱五常”,隻認為隻有一綱,父子綱。也可擴展到父母與子女的關係,這個關係是無法逆轉的。“三綱五常”源出於法家《韓非子·忠孝》,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君為臣綱”,可是孟子對君王的態度就證明了孔孟思想不接受“君臣關係”:
               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孟子,離婁下》
               就是在今天,誰敢指著君王的鼻子罵“寇仇”的?孔孟才有真正的精神家園。
       

               與《論語》《孟子》這類語錄式著作相比,《大學》《中庸》才是係統地闡述儒家思想的經典。《大學》出自原是《禮記》第四十二篇,內文約在戰國末期至西漢初年撰成,自唐代韓愈、李翱維護道統,開始推崇《大學》與《中庸》。北宋司馬光編撰《大學廣義》,是為大學獨立成書之始。《大學》是給新官上任實施“仁政”的工具書,語言簡練易懂,由個人之“明明德”(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做起;發揮到“親民”(齊家,治國,平天下),以達到“止於至善”的境地。這裏尤其注意的是,《大學》闡明人與“善”不是一體,需要努力“至善”。這和荀子拋棄所謂儒學“性本善”而視“性本惡”的根本區別。《中庸》文句深奧,是孔孟儒家思想集大成者。關於中庸的著者,司馬遷的《史記,孔子世家》和後漢大學者鄭玄《禮記》都指明是孔子嫡孫子思所著。清代學者袁牧等主張《中庸》出自孟子之後。日本學者武內義雄《子思子考》主張《中庸》上卷是子思舊篇,下卷寫於秦末也是值得探討的。宋明理學家以南宋朱熹為代表對《中庸》名之解釋倒膚淺至極,“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不失為“搞笑”之舉。《中庸》開門見山直指“致中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既然已經將人間大本大道說盡,便隻剩下“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同樣在《中庸》第六章對舜治理的描述,點明了“中庸”就是“用中”,“執其兩端”與“用其中於民”,則是能夠正確把握人與人之間的適當關係即“中”,再將此一適當關係(亦即所謂的善)應用於百姓身上。這個“中”字比較微妙,它包含了心中的善意、對善的判斷,以及具體的善行,“中”有內在之意,亦有適當之意,再歸結為善行。換言之,“用中”二字可以分而論之。“中”是指關聯於“善”的一切,亦可概括稱之為“仁”。“用”則以知為前提,需要“智”的層次;進而再付諸實現,屬於“勇”的層次。因此“用中”兼顧“智、仁、勇”三達德,當然不是易事。筆者認為“中庸”意即在此。《中庸》的核心就是“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意思就是,隻有天下最真誠的人,才能夠完全發揮出自己的天賦本性,從而完成自己生而為人的天賦使命。這裏的至誠,就是達到了極致的真誠。而由此“盡人之性”“盡物之性”,而達到“讚大地之化育”為“天地齊名”。這裏尤其注意“至誠”,要發揮個人的天賦本性,“真誠”極為重要,也是孔孟思想的精髓。當然《中庸》後部有明顯將孔子送上“聖壇”,是漢朝時被修改後殘留的痕跡,這和孔子“一以貫之”思想完全不符。
       

                 公元七世紀前後,唐代著名史學家劉知己在《史通》裏寫有《疑古》和《惑經》就是對漢代經典質疑的開始,也是正式宣布和儒家以“孔子,顏回”作為繼承脈絡的否定,而真正樹立“孔孟”繼承脈絡還是要到趙宋王安石主持編撰《三經新義》作為科舉教科書的開始,同時代的史學大師司馬光雖然《疑孟》,但還是重推《大學》。再加上早在南北朝梁武帝時代就有學者推重《中庸》,那麽以下結論就無疑了,南宋朱熹並沒有做後人所想象出的那樣編了《四書》,而是將《四書》的次序做了排列,從易到難依次是《大學》,《論語》,《孟子》和《中庸》。但在“人性是善是惡”這一哲學重要基石敘述上,完全錯誤地主張“性本善”而和真正的孔孟思想背道而馳。提到“性本善”自然就想起《三字經》的開始,“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三字經》的作者是南宋師宗朱熹的王應麟,《三字經》的前六字,是程朱學派,“性相近,習相遠”選自《論語》,是孔子對人性論的最早思想,孔子對人之初性是善是惡的確沒有具體地闡述,孟子對此做了完整地總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