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俞頻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原創隨筆 《仰止孔子之性向善篇》 上

(2022-05-01 04:34:39) 下一個

           仰止孔子,景行行止。格物致知,致中中和。泱泱華夏,唯子獨尊。悠悠我思,天下至誠。    
   

           北京大學李零教授曾以一本暢銷書《喪家狗:我讀〈論語〉》而轟動整個知識界。“喪家狗”出自《史記,孔子世家》,現代文意思是“有喪事人家的狗”而不是望文生意為“無家可歸的狗”,喪事人家無暇照看狗,所以狗環顧四周,無人理會,因而很失意,禮崩樂壞、王道淩遲之際,人們屬意孔子,希望他能救世,正如儀封人所說:“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孔子雖立誌於此,但處處碰壁,因而也很失意,恰如“喪家之狗”一樣。但他很謙虛,不敢當人們對他“喪家之狗”的稱讚,這和孔子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的道理是一樣的。在孔子看來,“喪家之狗”是自己精神世界的寫照,是一種褒義和善意的比喻;而在李零先生看來,“喪家之狗”不但是孔子現實生活的寫照,帶有嘲諷和挖苦的味道,而且孔子也接受這一比喻以自嘲。真可謂是夏蟲不可語冰、井蛙不可言海也。李零先生還道,一個找不到精神家園的人,“勢必要淪為喪家狗”,筆者想,孔子絕不是一個沒有精神家園的人,他本著“斯文在茲”的文化理想和“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救世情懷,席不暇暖、奔走呼告,幹七十餘君而不遇,甚至困厄於陳蔡之間,然正如顏回所說:“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孔子的文化理想和救世情懷,不但成就了孔子的聖人地位,而且也為中國人涵育和調護了一個精神家園。百餘年來,國人非但沒有推倒南宋朱熹靠帝王“淫威”築起的高牆,也沒有揭穿漢武帝時代以來言為“儒術”實為“秦政”的假象。卻揮舞著各種思想的“刀片”來批判和顛覆孔子,使得中國人的精神家園隱而不彰。正如黑格爾曾說:“一提到希臘這個名字,在有教養的歐洲人心中,尤其在我們德國人心中,自然會引起一種家園之感。”,但願總有一天,當我們提到孔子,仿佛親臨一個神聖的精神家園。而自身不至於落到李零先生所說的真正意義上的“喪家之狗”。
       

               李零先生對孔子“去聖入凡”的觀點,筆者是可以接受的。 李零說:“孔子不是聖,隻是人,一個出身卑賤,卻以古代貴族為立身標準的人;一個好古敏求,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傳遞古代文化,教人閱讀經典的人;一個有道德學問,卻無權無勢,敢於批評當世權貴的人;一個四處遊說,替統治者操心,拚命勸他們改邪歸正的人;一個古道熱腸,夢想恢複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
     

                隻有“複歸於樸”放下所有成見,用自己的眼光和思維去感悟孔子,獲得的才是對自己有意義和有價值的。孔子一生顛沛流離,靠殯葬業為生,中年做了幾年官吃了幾年皇糧。熱衷於教育後人作為自己的精神依托。孔子三歲父親過死,十七歲母親過世,沒幾年他同父異母的哥哥過世,孔子六十七歲周遊列國時夫人過世,來不及趕回去辦理後事,七十歲兒子過世,七十一歲自己愛徒顏淵過世,七十二歲子路過世,自己七十三歲過世。在所有人眼裏,孔子一生真是可憐,他的內心始終在封存對失去親人的痛苦。而最了解孔子命運的人是他自己,他能“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論語,述而》。他最懂得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他教導學生立誌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已於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
     

              孔子“由凡轉聖”靠的是他死後學生的宣傳,據司馬遷描述,孔子的七十七位高足中有位衛國商人子貢,入孔門後在言語科排在宰予之後為第二位學長,孔子晚年很賞識子貢,而子貢似乎早就領悟到老師“奇貨可居”,在孔子生前就開始搞“個人崇拜”,吹捧老師比作太陽和月亮,孔子死後又在老師墓前搭草房居留六年服喪。子貢一直是商學兩不誤,在孔子死後一直遊說諸侯讚揚老師思想,當然讚揚老師也就是捧紅自己,這就是朱維錚教授說闡述的“學隨術變”的最雛形。孔子學生在孔子死後一般都從事教育工作,《韓非子》裏記敘“孔子後,儒分八派。”筆者認為《論語》就是在這個大環境下孕育出世。論語的內容分以下三類,第一類是孔子和弟子真實的對話。第二類是傳說中的孔子和弟子的對話。第三類是曾參和有若的弟子們將自己老師言語的編入。由於漢以前《論語》的編撰版本很多,第一類和第二類如何區分已經無法考證,後人隻有通過對孔子思想的探討才能分別出,哪些是孔子真實言語,哪些是他的學生發揮想象的杜撰。比如《顏回問仁》是孔子直言可能性很大,因為顏回是孔門“德行科”也就是哲學係最優秀的,他和老師關於“仁”的對答肯定引起周圍學生正襟危坐般洗耳恭聽。還有《論語,鄉黨篇》裏“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孔子聽到馬廄著火後,關心的是有人受傷嗎?而沒問馬怎麽樣,這樣的“以人為本”精神很難是學生們杜撰出來的。至於第三類內容其實就是告訴我們,《論語》最早的編撰就是曾參和有若的弟子。理由很簡單,《論語》裏寫的很明確“曾子曰,有子曰”隻有對自己的老師才尊稱為“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