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俞頻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原創隨筆 《仰止孔子之性向善篇》 下

(2022-05-15 04:42:36) 下一個

             

           人性是一個很複雜的組成,人性本善並不能完全概況人性的全部,比如人性中有貪婪、懶惰、食欲等等本性,當然,憐憫之心、羞恥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即“仁,義,禮,智”也是人的本性。人有善的一麵,也有無善無惡的一麵,甚至也有惡的一麵。而每個人表現出什麽樣的道德觀,關鍵其實是環境的影響和教化的引導。西方經濟學家亞當·斯密主張人性善,人們天生就會關心別人,且具備同情心與憐憫心。西方政治學家馬基維利對於人性卻持悲觀態度。我們如果要深究人性是善是惡,首先要對“善”立下一個定義。在《孟子·告子上》中,孟子弟子公都子列舉了孟子之前三種不同的人性主張,分別是:“性無善無不善。”(告子)“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無名氏)“有性善,有性不善。”(無名氏),到了漢代,董仲舒對性的解說為:“性者,天質之樸也”。他把人性分作上、中、下三品,分別為聖人之性、中民之性和鬥筲之性,又稱作性三品說。聖人之性不教而善,中民之性則待教而善,鬥筲之性則教而不善。南宋儒家張載把人區分作天命之性和氣質之性。天命之性是天性,碰不得的。氣質之性則謂人的本性由“氣”所賦予,由此形成了剛柔緩急的個性,同時具有賢愚差別的道德品格。以上這些觀點的最大特點就是擱置什麽是“善”,而大談“善”。
             

              孟子論善則與此有所不同,關於善,孟子有兩個規定和說明,第一個是:“可欲之謂善。”“可欲”也就是可欲求、可求,是孟子特有的概念,要了解什麽是“可欲之謂善”,首先要了解什麽是“可欲”。對此,孟子有明確的說明:“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區分了兩種“求”:“求在我者”與“求在外者”。前者是可以由我控製、決定的,得與不得,完全取決於我,所以是可求的;後者則不是可以由我控製、掌握的,得與不得,要受到“道”和“命”的限製,所以是不可求的。那麽什麽是“可求”,什麽又是“不可求”的呢?孟子對此亦有說明:“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臭也,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仁之於父子也,義之於君臣也,禮之於賓主也,知之於賢者也,聖人之於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孟子認為,聲色欲望、耳目之欲,能否實現不是我們可以控製的,因而是不可欲、不可求,而仁、義、禮、智或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能否實現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是“可欲”“可求”的,因而是善的。故“可欲之謂善”實際是說,不受外在條件的限製,能充分體現人的意誌自由,完全可以由我欲求、控製、掌握的即是善。孟子關於善的第二說明是:“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乃若”,至於的意思。“其”,是指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情”,並非指情感,而是情實,實際情況的意思。文中出現兩個善,前一個善是名詞,指具體的善行,如看到小孩子要掉到井裏,必生“怵惕惻隱之心”,而援之以手;看到長者會產生恭敬之心,為其“折枝”,也就是行禮。後一個善是形容詞,是對善的評價和判斷。故上文是說,至於惻隱、羞惡、恭敬、是非之心的實情,可以表現為具體的善行,就可以說是善的。可以看到,孟子對於善的兩個規定是密切相關的,“可欲之謂善”是就內在的稟賦而言,是說內在的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或仁義禮智是“可欲”“可求”的,因而是善的。但是孟子隻強調“可以”,認為隻要“可以為善”,就算是善;假如因為種種原因而沒有表現出善,仍不影響內在稟賦本身仍為善。這裏,“可以”是“能”的意思,表示一種能力。             
                     

                 孟子的“善”的定義用現代文講就是:自我的道德稟賦和與他人適當關係的實現。它反映的是人自主、自覺的內在標準,與孟子之前表達外在標準的善顯然有著根本的區別。《孟子》第六篇《孟子,告子》裏,孟子和告子用水作為比喻對“人性的善”有個精彩的對話。有一天,告子問孟子:人性就像湍急的水流,在東邊開個口子,水就會向東流,在西邊開個口子,就會向西流。這樣看來,人性就像這水一樣,是不分善惡的吧。
         

                  孟子反駁說:“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告子說,人性無善無惡,就像水會往東流,也會往西流一樣。但孟子說,水的確沒有向東或者向西之分,但是有上下之分呀,人性中的善良,就像水會往下流一樣自然。孟子說,你可以用手潑水,也可以把水引到高處,這些都是外力影響的,但水最終還是會順流而下,這才是它的本性。人也是一樣,有時候會去做不善的事情,但是善良才是人的本性。這裏貌似孟子在說“人性本善”,本善的意思就是人都有善良的天性,但人性真的是“本善”的嗎?孟子做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比喻。他說:山的樹木曾經很茂盛,但由於緊挨著都城,所以經常有人去砍伐,砍伐多了,慢慢的山就變得光禿禿了。在外麵人來山光禿禿的,認為山不會長出樹木,但這是山的本性嗎?當沒有人砍伐的時候,比如黃昏和夜晚,在雨水和露珠的浸潤下,嫩芽又會慢慢長出來。山看上去是光禿禿的,長不出樹木,其實是因為有人一直去砍伐它,而不是山本來就長不出樹木。不難理解,“善”是一個方向,而“向善”這股力量來自於《中庸》提到的“真誠”,而《大學》裏主張的“止於至善”,也是闡明了人之初,並非就有“善”,而是靠後生的努力去“行善”。
             

                  其實這也是東西方思想關於道德來源的差異,儒家思想認為道德並非來自於外在的利益,或者理性的判斷,而是源自人內在的本性。而很多西方哲學家則更多強調,道德和理性的關係,比如蘇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識”,沒有美德的知識,你就無法做出有美德的行為,知識是道德的前提。

   

     

                 後記,筆者完成了《仰止孔子之說儒篇》,《仰止孔子之克己複禮篇》,和《仰止孔子之性向善篇》,是近幾年來閱讀的心得,從最初的敬而遠之,到古朽輕之,直到最後的高山仰止。這其中,台大學者傅佩榮教授的《先秦儒家課程》對筆者的開示影響很大。隻有拋棄一切成見,尤其是跨過南宋朱熹給後來知識分子所編著的,錯誤百出的所謂的“儒家”理論,直逼真正的孔孟思想,便能感悟到孔子所提倡的注重個人的積極進取的人生追求,以人為本的人性,實事求是的精神依然能夠充實今天二十一世紀國人的思想,兩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孟思想在當今若還能有借鑒價值,真說明今天我們沒有與時俱進的新思想,這是我們這代人的悲哀和無奈。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寄希望於來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