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俞頻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原創隨筆《殘荷風骨》

(2021-09-17 01:00:22) 下一個

        晚風清涼,路過居家附近一小池塘,幾張荷葉枯色斑駁,花瓣零落飄散,在暮色裏,唯幾根莖隨瑟瑟秋風,堅定佇立。我收了腳步。

       

想到在不久的盛夏,“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佛借蓮花傳法,眾生領悟蓮出汙泥而不染,菩薩合十,“蓮出清水也不染。”這大千世界真有大悟之物種。

       

秋之荷塘注定要被遺忘,人們秋日可以賞桂觀菊,還有銀杏飄散,紅葉滿山。荷塘一片寂寥,荷花殘,荷葉枯,唯有荷莖依然直立。不聲不語,亭亭獨立。這樣破敗的優雅,乃荷花之孑孑風骨。

       

眼見殘荷,想起了《石頭記》的黛玉,寶玉對著殘荷發牢騷時,黛玉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護了這一塘秋荷。細細品來,黛玉哪是為聽雨而護,分明是見這一塘荷,仿若看見了自己,生得冰肌玉骨,卻落得漂浮零落,然而從未認命,即便凋謝,也傲然秋風中,風骨猶然。難怪上至楚辭,文人給了她這麽多別稱:芙蕖,菡萏,水芝,玉環,,,

      

 

在畫家眼裏,殘荷已不是盛夏般地豔紅肥綠,卻接近於簡潔意境。楊絳先生說:“老要有老的風骨,老要有老的優雅,正如春華秋實,四季輪回,各有風采。”歲月既往,光陰易逝,而優雅與風華,永不失色,若有風骨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葉嘉瑩先生說,“殘荷不殘,仍有風骨。”荷花,亦稱芙蕖,生在暮春,美在盛夏,枯在仲秋,落在寒冬。四季光陰,恰是一生。夏日裏狂風暴雨她從未低頭,如今秋風蕭瑟,花葉皆枯,然根莖堅挺,如暮年老人,在風中一步一頓,步履挺拔而堅定。但願有人讀懂她的美,她的風骨。

   

葉芝說,“多少人愛過你曇花一現的身影,愛過你的美貌,以虛偽或真情,獨一人曾愛你那朝聖者的心,愛你哀戚的臉上歲月的留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