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野村證券發布報告稱,中國正在展現與西歐、日本、美國爆發金融危機之前的特征。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房地產開發商、信托公司和信用擔保公司等機構是本次潛在金融危機的重點雷區,而導火索在房地產市場。
“中國正在展現與西歐、日本、美國爆發金融危機之前的特征。”野村證券上周六下午召開電話會議時指出。同時,野村證券還發布了題為《中國正在升起的金融風險》的報告(下稱“報告”)。
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在電話會議中強調,“這些相似的特征即快速累積的杠杆、高企的房價以及全球出口市場的份額下降;最脆弱的領域主要集中在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房地產開發商、信托公司和信用擔保公司等機構。
野村分析稱,由於上述機構之間的依存度很高,而且以房地產市場為中心環節,一旦房地產行業出現降溫,上述各機構的問題將隨即爆發。
快速提升的杠杆率
張智威在報告中引用國際上著名的“5-30規則”對中國當前的杠杆水平進行分析,認為中國已經步入“5-30規則”的範圍內,預示著金融風險已經降臨。
“5-30規則”指的是在5年的時間內,以國內信貸規模與一國GDP之比(DCG)為代表的杠杆水平增長幅度超過30個百分點,之後該國就會迎來一輪金融危機。
從曆史上來看,日本在1985~1989年、歐洲在2006~2010年落入“5-30”魔咒,而美國則分別於 1995~1999年以及2003~2007年兩度在滿足“5-30規則”後陷入危機。而中國當前的杠杆率水平DCG已經從2008年的121%上漲至 2012年的155%,漲幅為34個百分點。
另外,張智威認為,DCG並不能真正涵蓋中國的杠杆率水平,實際的杠杆水平在社會融資總規模與GDP的比值。
潛在的連鎖反應
野村證券認為,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房地產開發商、信托公司和信用擔保公司等機構是本次潛在金融危機的重點雷區,而導火索在房地產市場。
根據清華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的聯合研究,自2004~2009年,中國的房地產價格增長了250%,已經遠超過美國的卡斯席勒指數,2001~2006年間美國房價上漲僅84%就已經被認為是泡沫,成為2008年金融危機的導火索。
張智威在電話會議上向本報記者解釋稱,因為中國的房地產市場與信托公司以及貸款保險公司的關係緊密,一旦房地產市場出現下調趨勢,就會導致中國的影子銀行體係爆發風險;另外一個影響是房地產市場降溫導致土地出讓受到影響,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受到極大損失,政府融資平台債務以及政府擔保發行的大量債券就極可能出現違約。
野村證券的統計指出,2012年中國政府公共債務總額為24.9萬億元,占到GDP的47.7%,相比2010年增加了10萬億,增量部分中最值得擔憂的是1540億的信托貸款和2.1萬億的城建債和地方政府債券。
“我們認為中國當前正在麵臨不斷上升的係統性金融風險,政府需要快速決策來限製風險的進一步膨脹。”張智威在報告中評論道,“新一輪調控政策,包括收緊M2增速以及征收20%的二手房所得稅對房地產價格以及投資都會產生下行壓力,進而降低中國2013年的經濟增速。”(第一財經日報)
相關閱讀:厲以寧:城鎮化一窩蜂大量花錢會促成金融危機
城鎮化不要走過去的老路,一談到城鎮化,全國一片一窩蜂而起,大量花錢,要蓋得漂亮,這些都會促成金融方麵危機的發生,一個銀行倒閉了就一連串的倒閉,一家企業陷入債務危機,資金鏈就斷了,相互就欠債了,這個要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