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上海國際映畫祭最高賞爵賞《蕭紅》--電影與傳記 ZT 哈爾濱景色極美

(2014-10-04 02:37:25) 下一個


來源:

http://bbs.wenxuecity.com/tv/750625.html



發布日期:2013年5月25日

1942年,病中的女作家蕭紅(宋佳 飾)困在了日軍炮火下的香港,年輕的東北作家駱賓基(張博 飾)陪在她的身邊,蕭紅向駱賓基講述了她10年來顛沛流離的寫作生涯,以及她和作家蕭­軍(黃覺 飾)、端木蕻良(王仁君 飾)之間的兩段不尋常的感情,特別是她與蕭軍難以忘懷的感情經曆。這個生逢戰亂,曆盡­坎坷,向往愛情,充滿魅力的女作家深深打動了駱賓基,但此時的蕭紅已經病入膏肓。駱賓­基和外出歸來的端木蕻良把蕭紅送進醫院,陪伴她度過了生命中最後的時光......

 

蕭紅簡介

 
 
來源: 2014-10-03 20:37:3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655 次 (7915 bytes)
1930年,從哈爾濱東省特區區裏第一女子中學(初中)畢業,為逃婚與男友(有汪殿甲、陸宗虞等說,有爭議[1])出走至北平,進入北京女師大附中讀高中一年級。後因錢財不足回到哈爾濱,在道外正陽十六道街的東興順旅館(今靖宇街瑪克威商廈西側灰色小樓,現為小型紀念館)同居。

1932年,男友將懷孕中的蕭紅拋棄,她被困在旅館裏,沒有錢繳付六百多元的食宿費,旅館老板準備把她賣到妓院。7月,蕭紅寫信給哈爾濱《國際協報》的副刊主編裴馨園求救。報社編輯蕭軍等人遂前往探視。8月7日,鬆花江決堤,洪水進入市區,報社編輯們開始惦記蕭紅,蕭軍趕到旅館,但發現蕭紅已經搭上小船,按蕭軍事先留下的地址逃到裴馨園住處,後又共同搬至道裏區中國十道街歐羅巴旅館(今西十道街6號)。10月兩人又搬至道裏商市街(今紅霞街)25號大院的一間小房同居。蕭紅也從此走上寫作之路。

1933年與蕭軍自費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並因此登上了滿洲國政府的黑名單,被迫離開哈爾濱。

1934年6月,蕭軍與蕭紅移居青島觀象一路1號的一座兩層小樓。9月,在這裏寫完了長篇小說《生死場》。這部小說以“女性作者的細致的觀察和越軌的筆致”(魯迅序),生動地寫出了幾個農婦血淋淋的的悲慘命運。11月初,因舒群被捕和《青島晨報》結業而離開青島。同月到達上海,住在上海法租界拉都路(今襄陽南路)283號的一個亭子間;12月底移居同路411弄22號福顯坊2樓;次年2月又移居同路351號3樓。1935年5月2日至15日,完成了自傳型的抒情散文集《商市街》。12月,在魯迅的幫助和支持下,蕭紅的成名作《生死場》作為奴隸叢書之三,由上海容光書局出版,魯迅為它寫序。蕭紅由此蜚聲文壇,取得了在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魯迅曾說,將來取代丁玲成為女作家中佼佼者的必定是蕭紅。

1936年7月,蕭紅為擺脫感情問題的困擾而東渡日本,在東京趜町區富士見町二丁目九一五中村方,並寫下了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粒》、短篇小說集《牛車上》等。1937年1月回國,4月曾獨自前往北京,但很快返滬。9月二人同至武漢。1938年蕭紅寄居在西安“西北戰地服務團”時,與同居了六年的蕭軍分手,5月與端木蕻良在武漢結婚。9月為避戰火而前往重慶。

1940年1月,蕭紅與端木蕻良從重慶同抵香港,先寄居九龍尖沙咀金巴利道諾士佛台,1941年初又擠住在樂道8號的小屋。在這裏她寫下最成功的回憶長篇小說《呼蘭河傳》,以及《馬伯樂》和一係列回憶故鄉的中短篇如《小城三月》等。7月入住瑪麗醫院,11月底出院。

1941年12月8日,日軍從深圳開始進攻香港,同年12月25日,香港淪陷。而從12月7日起直至1月22日去世,蕭紅因病及避難前後輾轉十處,其中在港島跑馬地養和醫院期間被誤診為氣管瘤而動手術。術後情況愈惡。1942年1月22日11時,蕭紅死在日屬香港一個法國傳教士所辦的臨時醫務站(由聖士提反女校匆忙改成)裏,年僅31歲。

駱賓基回憶說端木蕻良直至1月12日香港局勢穩定後才出現,此前一直隻有他在陪伴蕭紅;但端木蕻良對此否認。1月24日骨灰在跑馬地日本火葬場火化,1月25日黃昏,一半葬於香港淺水灣,1950年代因香港地產開發,其墓地遭破壞,部分骨灰遷葬廣州銀河公墓;另一半則被端木蕻良私下埋於香港中半山區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即去世時所在醫務站)的校園小坡上,80年代端木蕻良委托盧瑋鑾幫助尋找,但在那之前小坡經曆了一次翻修,骨灰至今下落不明。[2]

文學風格編輯

蕭紅的作品,經常表現出兩種主要關懷:鄉土與女性。
在鄉土主題方麵,她書寫鄉土人物逆來順受的韌性,以及他們的卑微、無知、愚昧、殘酷:更透過風土人情的細微描寫,表達對鄉土的摯愛。
在女性主題方麵,她刻劃女性的命運、愛情以及生命力,並以觀察、反思,感懷三者綜合的理性與感性,描述出中國女性的悲哀與高貴。
語言風格大抵溫順平和而略帶哀婉氣質,在寫摯愛對象(如故鄉)時,以詼諧、熱鬧、溫暖、華麗之調;寫痛心對象(如民族性),則以辛辣諷刺之筆。
蕭紅堪稱中國現代小說史上誠實麵對自我的作家─不受意識形態的牢籠,也不受文體技巧的束縛,更不受政治環境的幹擾。她為「鄉土小說」做了最好的見證,也為「女性問題」提供了探解之道,值得今人仔細借鏡。
文學成就編輯

蕭紅的成名作是小說《生死場》,魯迅和胡風分別為其初版寫了序和後記。小說描寫九一八事變前後東北農村的生活,富有鄉土色彩,反映女性的悲慘命運。魯迅讚賞小說寫出「北方人民對於生的堅強,對於死的掙紮」。部份學者把小說視作「民族寓言」,充滿愛國主義;也有學者強調,小說的主題是鄉村婦女的生活經驗,特別是生育與死亡。[3]《生死場》同情產婦所受的痛苦,也嘲諷傳宗接代近乎自我毀滅的災難;女性任人擺佈,命運無法自主,服務於男性的利益。小說批評父權社會,並諷刺對國家民族的歸屬感主要是男性而不是女性的。[4]

評價編輯

蕭紅與呂碧城、石評梅、張愛玲合稱「民國四大才女」。

文學批評家夏誌清坦承未在《中國現代小說史》中評論蕭紅的作品,是「最不可寬恕的疏忽」;夏誌清認為“《呼蘭河傳》的長處在於它的高度的真實感。”並給予《呼蘭河傳》很高的評價,稱她為二十世紀中國最優秀的作家之一。[5]

著作編輯

短篇小說與散文合編:《跋涉》、《橋》、《牛車上》
小說:《生死場》、《商市街》、《小城三月》、《呼蘭河傳》、《馬伯樂》、《王阿嫂的死》、《看風箏 》、《啞老人》、《夜風》、《清晨的馬路上》、《腿上的繃帶》、《太太與西瓜》、《紅的果園》、《家族以外的人》、《王四的故事》
散文:《棄兒》、《小黑狗》、《中秋節》、《夏夜》、《孤獨的生活》、《給流亡異地的東北同胞書》、《祖父死了的時候》、《過 夜》、《歐羅巴旅館》、《家庭教師》
詩:《八月天》、《沙粒》、《苦杯》、《幻覺》、《春曲》、《一粒土泥》、《可紀念的紅葉》、《偶然想起》、《靜》、《栽花》、《公園》、《拜墓詩──為魯迅先生》
衍生作品編輯

詩人戴望舒寫了《蕭紅墓畔口占》:
走六小時寂寞的長途
到你頭邊放一束紅山茶
我等待著,長夜漫漫
你卻臥聽著海濤閑話
2013年3月電影《蕭紅》,導演霍建起,主演小宋佳、黃覺等。
2014年10月電影《黃金時代》,導演許鞍華,主演湯唯、馮紹峰、袁泉、郝蕾等。
參考資料編輯

^ 東南西北高飛客:《從呼蘭到香港-蕭紅新傳》 ISBN 9624494886
--------------


新作映畫紹介?ある中國女性作家の生涯ーー霍建起監督の『蕭紅』

6月 25, 2012

 蕭紅(シアオ?ホン、しょうこう、一九一一~四二)は中國で近代四大才女の一人と稱される女性作家である?一九三六年には半年ほど東京に留學したこともあり、日本の國語辭典にも「中國の女性作家。本名、張廼瑩〔???:だいえい〕。黒竜江省に生まれ、蕭軍と満州國を脫して上海に行き、魯迅の援助で「生死場」を刊行。蕭軍と離別後、日本軍侵略下の香港で病死。?〔広辭苑第六版]と立項されている。
最近中國でこの蕭紅の伝記映畫が製作され、上海國際映畫祭最高賞である金爵賞〔爵は古代中國の三本足の酒器〕に106カ國家と地域の1643部の中でノミネートされた二作の中國映畫の一つとなるなど、話題を呼んでいる。監督の霍建起(フオ?チエンチー、かくけんき、一九五八~)は『山の郵便配達』『暖』など莫言(モーイエン、ばくげん、一九五五~)ら現代中國作家の小説の映畫化で知られているが、彼が今回は女性作家の伝記映畫に挑戦した點も興味深い。
蕭紅は進學のため地主の実家を飛び出し、北京で親同士が決めた許嫁と同棲生活に入り、妊娠してハルピンに戻るものの、許嫁はホテル代半年分を踏み倒して逃げてしまう。ホテル経営者から借金のかたに売り飛ばすと脅されていた彼女に同情したのが貧しい青年作家の蕭軍(シアオ?チュン、しょうぐん、一九〇七~八八)であった。満州事変(一九三一)後には、蕭紅は蕭軍と手を取り合って、上海に脫出している。蕭紅のデビュー作で魯迅の序文を得て刊行された『生死場』とは、日本の侵略を背景に東北地方農村の女性たちの悲慘な生きざまを描いた小説である?
蕭紅はやがて蕭軍の女性関係に苦しんで彼と別れるに至り、日中戦爭(~四五)下の武漢で東北作家仲閒の端木蕻良(トワンムー?ホンリアン、たんぼくこうりょう、一九一二~一九九六)と結婚しているが、その短い人生で出産した二人の赤ちゃんとは、貧困や戦爭のため悲しい別れを告げねばならなかった。
霍監督は北の都ハルピンに舞う雪や、赤い夕陽に照らされながら大平原を疾走する機関車など東北地方の美しい風景を點描するいっぽうで、臨月の蕭紅が幽閉されていたハルピン市中央大街のホテルを鬆花江の大洪水に乗じて脫出する場麵などを巧みに描き出している。また上海における魯迅最晩年の暮らしぶりも垣間見られる。六月二〇日の映畫祭上演時に上映會場入口で自ら観客を迎えていた霍監督は、蕭紅は誠実で魅力的な女性であり、本作では三人の男性との愛情関係に焦點を當てた、と語っていた。
この蕭紅を熱演した女優宋佳(ソン?チア、そうけい)は、上海紙『東方早報』のインタビューに、近代中國に蕭紅ほど飢餓と寒さと病に苦しみながら、女性の自由と獨立、権利を語り続けた作家はいません、と語っている(六月二一日)。
蕭紅生誕百周年であった昨年には、中國の文化界では蕭紅ブームが巻き起こっており、筆者も蕭紅研究書『生死の場を旅する人』(原題:『生死場中的跋渉者-蕭紅女性文學研究』)を上梓している。沒後七〇周年にあたる本年に公開される映畫『蕭紅』は、新しい視點を取り入れつつ、この著名な中國女性作家の生きざまを、芸術的想像力を織り交ぜつつ、リアルに描き出したものとして注目されることであろう。蕭紅の生き方とその文學は、今もなおその輝きを失っていないのである。(文 林敏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牧歌 回複 悄悄話 說地好: 隻有理解東北大地的人,才能理解蕭紅。

 



來源: -牧歌 於 2014-10-07 08:36:05 [檔案] [博客] [轉至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2 次 (1898 bytes)

字體:調大/重置/調小 | 加入書簽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貼 | 當前最熱討論主題 | 編輯 | 刪除


本文內容已被 [ -牧歌 ] 在 2014-10-07 08:46:10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回答: 頂著鍋蓋說蕭紅 由 秋刀 於 2014-10-07 00:52:11


隻有理解東北大地的人,才能理解蕭紅。魯迅不知道理解東北不,但他理解蕭紅,幫助蕭紅寫了《生死場》的序

使得她一舉成名,正因為魯迅的影響,《生死場》比後來她在香港寫的更代表她風格的〈呼蘭河〉更被人們所知。

而且使得中國近現代小說史上,更多標注了前者忽略了後者,這甚至讓後來寫過小說史的專家都 後悔過。


蕭紅的作品其實說小說並不是很嚴謹,但也許對故鄉的懷念,她著了很多文筆描寫哈爾濱,呼蘭河故土的風情

比如跳大神,放河燈。雪國風景,這在蕭紅這部電影很好地展現了出來。。。


這些預示著她也許出生滿族,或者居住在滿族居住地集中區,因為這些都是北國滿族傳統的風俗。

但也許是對滿洲國的日本侵入的憤恨,童年失去母親,缺少母愛,一家隻有爺爺似乎是親人的環境裏

青春萌想中,逃婚,但最後又因為生活而妥協,成為欠資600大洋的人質,甚至要被賣到窯子裏去做妓女。


但她一直並不屈服命運,先是逃婚,後 來被拋棄後用自己的筆跟命運做著反抗,被感情傷害後去日本、

嫁給端木 ,幸運的是她在生死關頭總能得到男人的愛戀,

不幸的是,她的純潔的愛戀總是被男人們接受,而後踐踏。。。

缺少親情的童年,被拋棄後的陰影,深深 地影響著她,讓她生活在糾結之中,

放縱著情感,也放縱著思緒與文筆,` 加上生活的困廖,總是將就著對方的感情 ,委屈著自己。。。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