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楓樹

紅楓樹的楓言楓語
正文

喬治主席 -- 采訪背後的故事

(2008-11-10 19:58:31) 下一個
在今年華人社團組織的國慶招待會上,偶遇了喬治,職業的敏感使我感到可以給他做一個interview。他剛從北京回來,又帶來了他做為火炬手持過的火炬。他一定有故事,而且流利的中文口語可以省去我的翻譯。當即與他交換名片,相約采訪意圖。其實這位老兄,我在2000年的中國大使館國慶招待會就見過他。他唱中文歌曲,說著簡單的中文,沒想到,如今八年啦,他的中文可以自如對話了,甚至四聲都分得很清楚。連“差不多,倍兒棒”等都用得很好。
如約來到他的家裏,他和媽媽同住,在一個很安靜的街道。但是房子的古老陳舊和不大的麵積倒是著實令我吃了一驚。喬治是統計學博士,加國統計局的統計專家,那可是“金”飯碗,福利也好。怎麽沒有想象中的奢華。但是客廳布置充滿藝術氣氛,牆上掛了許多畫。和他母親寒暄了幾句,原來全是老太太的作品。有人物,景色,街道,景物,有的是在加拿大畫的,有的是在希臘。我特別喜歡那副希臘街景,拱形的門廊望去,石板鋪就的街道和兩邊高高低低的民居,讓人仿佛進入純樸的街道。
喬治非常合作,認真,對我幾天前電子郵件的采訪提綱,準備好了答案。並且預備了一些電視采訪ideo和音樂CD.采訪還算順利,但是他的中文有限,我之前在網上看過一個采訪他的錄像,有思想準備。許多話,他不得不重複,重新組織順序。當時采訪不覺得,到後來編輯時,真是費盡了時間。談到中國的人權,他明顯很天真,而且受西方媒體的“毒害”很深,一幅高談闊論的架勢。我不得不打斷他的話,請他談談自己的所見所聞,而不是什麽西藏,新疆等媒體的熱衷政治話題。他一下子有點“懵”了,想了想,終於徐徐道來從他自己的經曆,沒有見到違反人權的現象,而且中國老百姓很開心,很享受自己的生活。其實,何止他呢,許多加拿大人都對中國的人權頗有微詞。他還是去過中國10多次的算是半個"中國通“,其他沒有機會到中國大陸看看的西方人,更是容易受媒體的先入為主的灌輸,偏見多多了。
其實,人權問題哪裏都有。喬治還提到美國也會有,但是都被政治家利用來說事了,而不是原先的出於善良的,人道主義精神而提出的批評。沒辦法,這個世界充滿危機,鬥爭,政治家需要武器來戰鬥。
回到家後,我開始聽聽他的CD,想多了解他,積累素材。沒想到,本來的漫不經心,為工作而聽,變成了真正的enjoy。特別是他的吉他彈得很有表現力,好像在娓娓道來,述說著心聲。他譜寫詞曲的《誌願者之歌》,朗朗上口,旋律明快,歌詞也體現出一定的境界。比起許多空洞的歌詞要好很多。真奇怪這首歌沒有被奧組委選中而推廣。大概又是藝術以外的原因吧。
看CTV跟蹤拍攝的他的紀錄片,覺得他很是浪漫天真。他風塵仆仆寫了音樂,然後又和樂隊成員一起飛到中國,找到奧組委,請求在閉幕式上演出,理由是唯一一個會唱中文歌的希臘音樂人,但最後還是被奧組委拒絕了,理由是他不是專業音樂人。我想,中國怎麽會讓他代表中國唱歌呢?咱們5000年文明的老臉往哪兒擱呀?他根本就不需要試一試。不過,後來奧組委選他作為最後10名北京開幕式當天的火炬手之一,他又備感榮幸,簡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跟我得意的說,連大山都沒資格,而他被選中了。
他的確是一個非常熱愛音樂和中華文化的人,不像我先前想象的那樣沽名釣譽。真心祝願他12月5日在加拿大國家藝術中心(NAC)的演出成功。我應該和朋友們一道去捧場。

步出位於downtown的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大樓,我感到自己的心在飛揚。為自己製作的這麽精彩的采訪報道而高興。當我全神貫注地在Studio裏編輯,錄音,剪輯采訪報道時,不知不覺3個小時已經過去了。我真是非常享受節目製作的過程,太喜歡這份工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