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海浪

銀色的月光下,秋風秋韻,逝去的歲月,如秋葉飄飄灑灑撲向大地。。。。
個人資料
正文

日本軼事:它山之石,為何擊倒自己? -- 不識好歹的日本人

(2007-10-27 07:15:20) 下一個

這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兒了。那時在日本福岡的九州大學做訪問學者。

我是十月份到日本的。到第二年的四月春暖花開之際,已隨導師去過不少地方參加學術會議與學術活動。一路上,途經許多地方,注意到一件新鮮事兒。我看到許多地方不是在修路,就是整修其他公共設施,見得太多了,就不由得感到有點兒奇怪,禁不住問導師:為什麽所到之處在這個季節修修整整得這麽多。導師說,四月是日本財政年度的開始,大中小學新學年開學之際(相當我們的九月一日),各級政府在財政年度的年底如財政預算有結餘,通常會把盈餘資金用於公共設施的改善上。導師的意思是:這事兒忒平常,用不著大驚小怪,曆來都是這樣做的。日本的教授都挺傲慢,瞪著眼看著我,似乎在說,這麽點兒雞毛蒜皮的事兒,你也來問我?

我並沒把這事而當雞毛蒜皮,聽到這話以後,我條件反射般的聯想到我們的大大小小政府機構都是在年底大吃大喝大擺宴席的(當然平時也擺)。是否用的年度結餘下的資金就不得而知了,就算是吧。因為吃宴其實是很重要的一項工作,一項極其有意義的工作,沒錢都要搞這項工作,甭說有結餘,哪有不吃之理呀。用結餘的錢來吃,更是理直氣壯。我當時為此感慨不已,心想:到底不一樣啊!一個國家能發展到今天的程度,與各級政府做這些小事兒是分不開的。其實我還真沒譴責我們的各級政府吃宴的意思,我也理解不少的大事兒是在吃宴時拍板兒決定的。對此,也就僅僅略有觸動,過後也沒當回事兒。

後來我被九州大學推薦去參加“讀賣新聞”舉辦的一個座談會。本次座談會的主題是:如何將福崗市建成一個國際化的城市。參加本次座談會的有來自美國、瑞士、西班牙、挪威、英國、新西蘭、俄羅斯等國家的人士,還有就是我,來自中國。除了我到日本僅僅幾個月以外,其他人至少都在兩年以上。當然就對福岡,乃至日本,了解得比我深刻得多。我想,他們大概都憋著一肚子氣,有備而來。他們早就對日本人的極端民族主義,對外壁壘森嚴,甚有微詞,另外,對福岡政府對待在福岡市的外國人的態度,歡迎程度,融入日本社會等情況也不滿意,有不少的意見,所以,能有這樣一個廣開言路的機會,豈能不一吐為快?

我是參加本次座談會的唯一女性,因此主持人與其他參會者讓我首先發言。我就把這幾個月的所見所聞談了談,讚揚當地政府為民辦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嘛。那麽,從這些小事兒中就發現許許多多有意義的東西值得借鑒。

我的話音兒剛落,就遭到其他與會者的群起攻擊,他們都不以為然。他們說: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為民修路,改善公共設施固然是好事,然而你知道不知道他們把幾倍於修路的錢花到不該花的地方,此話堵得我沒什麽好說的。畢竟我來的時間短,也許看到的是片麵的現象。繼而,那些人言歸正傳,滔滔不絕的談起國際化與不國際化的問題。除了我以外,其他人的發言都是以批評為主。這是我始料不及的。

壞就壞在第二天的“讀賣新聞”把這個座談會全文登出來,每人的發言並配上當時開會由記者拍的大照。報紙傳過九州大學我們部(係)裏每一個人的手,看見我的大照片,又讀到我的發言,我立即就成了眾矢之的。說什麽的都有,日本人說話刻薄,大多是諷刺,也有較溫和的,然而還是說我的不是。最後歸結為一句話,我在討好日本政府,為他們貼金。嘿,我這可就不明白了:日本政府是你們的政府,我誇你們的政府還誇出錯兒來了。你們好像對自己的政府有什麽不共戴天的仇恨似的。我隻不過談了點兒自己的感想,隻是一點兒體會而已,怎麽就引起了你們得如此不滿呢!真乃豈有此理。

後來仔細一琢磨,我要真把這事講給我們的哪一級地方政府聽,絕對被人不屑。因此,它山之石,能否攻玉且不說,僅從這些日本人對我誇他們的政府的態度來看,(當然這些人是有局限性的,他們隻是大學裏的一些老師),我竟然是這樣的不討好。真乃是,它山之石,擊倒自己。活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easyrude 回複 悄悄話 edoor 評論於:2008-02-13 17:33:27 [回複評論]
狗屁。就你這水平還在日本發言,無知的中國女人。淺薄

人家隻是發表自己的見解而已,你自己又是啥貨色了?拉出來晾一下?除了說髒話罵人沒看出你有啥水平。
edoor 回複 悄悄話 狗屁。就你這水平還在日本發言,無知的中國女人。淺薄
TZMAN 回複 悄悄話 這個故事很有意思,能給某種封閉思維開啟一扇使人眼前一亮的門。
謝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