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雜談

叫他“隨意”,是因為不願受任何“八股文”風式的約束,想到哪兒就說到哪兒。喜怒哀樂,麻辣甜酸,都由它去。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何時才能摘掉那頂“冠軍”的帽子?

(2010-03-18 16:28:56) 下一個


中國,何時才能摘掉那頂“冠軍”的帽子?

中國人大多都有存錢的習慣,這是文化背景決定了的。“年青時不多存幾個,老了來怎麽辦?” 百姓們似乎理當如此。所以不管窮百姓掙多掙少,花出去的總會是少於掙進來的,不管多少,總得想辦法“存”點。況且隻要有錢可“存”,畢竟是件好事。

當這種傳統“存”的觀念成為中國政府的作為時,也無非是“承周易,順自然”,水到渠成。話又說回來,要不是中國政府這幾年多存了幾個,“奧運會”能辦得那麽堂堂簧簧,看得全世界目瞪口呆?

客觀的講,存錢本身並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隻怕手裏沒有貨可存,但是要存到“冠軍”的寶座,就有點了不得了。這不,中國已經穩坐美元(外匯)儲備“冠軍”位置。中國今天能夠坐上這存外匯“首富”的頭把交椅,不容易啊!細想一下,真是不容易,這理當是中國近二十年來的巨變之一。

記得二十多年前出國留學時,學院借支四十美元,憑護照再可兌換一百,就這麽多。在中國外匯儲備幾乎為“零”的那些年頭,外匯比金子還甘貴,你就是想多換幾大毛,政府也拿不出來。國家生產的稍好點的東西,都出口換外匯去了。所謂不合格打回來的“次品”,定號為轉“內銷”,那搶購的人群,硬是把商場的貨櫃擠翻。

從那種窮得叮鐺的日子走過來的中國,體會了受窮的滋味,一但有了那麽點“剩餘價值”,立馬就“存”起來,以便應急。殊不知這一“存”,幾年下來,競不知不覺的從“掃尾”存成了世界“冠軍”,高達八千七百多億。

有錢了,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誰都想從這八千七百多億裏撈一把。當然啦,有錢施舍的大款臉麵總是比窮漢較為光彩,但布施也得有底線,也得巡規道舉,畢竟用錢養家糊口與耗錢爆食山珍海味還是有本質區別的。所以一看到富國、強國訛詐中國買單的無理要求時,我都為中國忿不平,與其一天為錢煩心,中國那還是不當這個“冠軍”為好。讀到中國一個月猛拋五十七億而力圖摔掉這頂“冠軍”的帽子時,更是拍手稱快。

勤勞智慧的中國,我期待你摘掉那頂令人不愉的貴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