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雜談

叫他“隨意”,是因為不願受任何“八股文”風式的約束,想到哪兒就說到哪兒。喜怒哀樂,麻辣甜酸,都由它去。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學醫難(二),“都是住院醫生了,還會被 fire?”

(2024-03-25 15:20:16) 下一個

學醫難(二),“都是住院醫生了,還會被 fire?”

 

 “Can a resident be fired too? Never heard of it!” 

  這是一位正在重複做第一年的黑人女性住院醫生A,在聽到一位正在重複做第三年的一位亞裔女性住院醫生B被“fire”時的反應。

  其實,我女兒聽到B被fire 時,心裏還是很不是滋味的。B的家庭是從台灣移民來美的。我女兒沒有帶過B,但同B有過在手術室裏,她為我女兒做助手的幾次經曆,感覺B在手術上缺乏“sense”,反應比較遲鈍,很難跟上手術的節奏。這些評價女兒其實早就從別的醫生那裏聽到過。B在第一、第二年的初級訓練中,勉勉強強的對付了過去,第三年就混不下去,fail掉了,隻好重新重複助院醫第三年的訓練。幾個月下來,B還是做不好,完全達不到要求,所以那天director把B請到辦公室,告訴B這裏不再hire她了,並立馬沒收了她的badge,且再也不允許到醫院來,做得頂絕的。女兒覺得B不是做外科醫生的料,更不應該勉為其難的硬要擠進外科,做別的科目,她或許會是非常優秀的。B還是工作得很辛苦的,隻是錯誤的選擇了不適合她的專業,這是女兒的如實評價。與幾年前“辭職”的另一位華裔女住院醫C相比,B其實是強多了,而C好像連一些手術的英語專業術語都不太抖得清楚。

  C的年齡偏大,算是“開後門”到這裏做外科住院醫的,據說C在這裏上醫學院也是開的後們。若幹年前,C嫁給了一位年長,並在其專業領域頗有建樹的美國醫生。也是若幹年後,C突生靈感,想當醫生,於是就進了醫學院開始學醫。畢業後,被她老公安插在這裏做外科住院醫。結局是始料的,在連續重複了兩次的第一年培訓而仍然不能過關的情況下,她辭職了。盡管如此,C也沒有被fire,而是自己知趣的“辭職”了。隨後,C又進到醫院的內科開始做住院醫。再其後,我女兒從別人那裏得知,C早就回家重做全職太太了。還是那句話,醫生不是什麽人想做就能夠做的。不管一個人有多強的人事背景,C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拔高自己的能力,隻能是高高興興的進來,灰灰溜溜的出去。

  現在回頭來說說A。當年醫學院受左、DEI的影響,為了跟上“政治正確”的形勢,平衡種族,降低條件把A招了進來,真心的希望能夠在這樣一個好的program下,培養一個優秀的黑人女Surgeon。然而,誰也沒有料到,A的到來給這個優秀的program製造了無窮的麻煩。顯然,她做得太差,第一年就完全過不了,第二年必須從頭開始。A不樂意了,於是聯絡另一科室也是fail掉的第一年的印裔住院醫生,一張白紙黑字,把program給告了,說是不讓她通過,是對她實施種族歧視。這樣一來,人人都不願再帶她,評語她,生怕背上一個“種族歧視”的惡名。推來推去,最後還是得讓技術大拿“凶”醫生D去做惡人。D醫生凶,是出了名的,但她手術做得好,是某一專項的權威,複雜、疑難情況,她都處理得順順當當,讓人心服口服。再者,她做人非常正直,不怕兜事,不會委屈求全。

  說D凶,僅舉一例。D對與她合作手術的人,特別是帶的住院醫,要求很嚴格,誰要是有點走神、稍為跟不上趟,她就會扔器械發火罵人。有一次,她可能氣昏了頭,罵得還不覺得過癮,以為是在辦公室,隨手就在“辦公桌”上猛的一拍。就這一拍,還在麻醉昏迷中、躺手術台上病人的肚皮上立馬就出現了一個巴掌連帶五個指頭的紅印子。這一行為當然被當事人告到了院裏,但最後還是不了了知。牛人就是牛人,不可多得的牛人在任何情況下都是被保護的牛人。D很嚴肅的給A談了話,技術上對每個住院醫的要求是同樣的標準,不存在什麽白人的標準、黑人的標準、亞裔的標準,這標準與所謂的種族歧視毫無關係。你failed掉,是你努力不夠,你必須更加努力,不然你還是會fail掉的。A一看這陣勢,加上B被fire的現實,自己就悄悄地離開了program,還算是有那麽點自知之明吧。

  中國有句成語,叫作“量體裁衣”。一個人一定要認識自我,幹自己能力勝任的工作,就有能夠幹好的潛力,並且可能幹得出類拔萃。孩子們年青,通常會高估自己的能力,這時候還是需要父母這些所謂的“過來人”的教晦,幫助年青人認識自我。這便是古人告戒我們的“人貴有自知之明”的道理。反之,如果一個人非要去幹其能力以外的事,成功的概率是很低的,而結果往往都是很狼狽的。選擇學醫、做人命關天的醫生,更是如此,外科、內科、婦科、五官科,一定要選擇好適合自己能力和個性的科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2)
評論
老X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aladirk' 的評論 : 謝謝閱評。說得很對,住院醫生昰很難的一關,能熬過這一關,以後做什麽都不會覺得難了。
baladirk 回複 悄悄話 的確,好多華二代學醫是家長推的。家長認為學醫掙錢多社會地位高,所以推孩子去學醫。學外科,膽大手巧很重要。博文提到的那幾位住院醫,改學內科應該沒問題。人們都想往掙錢多的科室裏擠。在美國當個掙錢多的科的醫生的確不宜。讀過一本骨科醫生寫的書,書中提到做住院醫非常辛苦,掙錢不多,而且還受氣,有些醫生會故意給住院醫小鞋穿。如同在美國念其他研究生院一樣,除了聰明外,能夠在體力上個精神上受苦受氣很重要。所以我認為拿到博士學位和醫學學位的在心理上很堅強。
老X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wen_yue' 的評論 : 謝謝閱評。人與人不一樣,有的喜歡折騰,有的喜歡靜觀。隻要自己喜歡,能夠養家糊口,幹啥都行。
wen_yue 回複 悄悄話 寫得好,人總是要調整自己的。佩服那些一開始就找對專業,然後幹一輩子的人。
老X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zr' 的評論 : D的技術好,是她對自己很嚴格的結果。用她的話,在男性居多的外科,我們女性必須做得更好,不要讓人小看女性。她好像沒有什麽特殊背景,但業務能力是無可挑剔的。
老X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我愛梔子花' 的評論 : 說得很對,很多孩子去學醫都是家長推的。這就忽略了行行出狀元的真理。
老X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新中美' 的評論 : D醫生對學生要求嚴,帶岀來的醫生都很好。有D這樣醫生,為program 增色不少。
老X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6ba6' 的評論 : 對的,外科的要求比其他科目要高一些。謝謝評閱。
lzr 回複 悄悄話 這也太嚇人了,拍啥也不能拍病人啊,可能真有點背景
我愛梔子花 回複 悄悄話 很高興我家的及時放棄了學醫,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太難,時間太長了。很多孩子不是自己喜歡學醫,而是滿足父母的願望。不是誰都適合學醫的,我家有個從醫40年的外科醫生,所以對當醫生有些了解。我家那個老醫生,天天抱怨他那些帶了近10年的小醫生徒弟,總是奇怪,他們做了這麽多年的醫生,怎麽就是不行呢。經常氣到罵他們。
新中美 回複 悄悄話 還好有D這樣的人把關
6ba6 回複 悄悄話 外科醫生要心靈手巧,縫血管,切病灶,打鋼釘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