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雜談

叫他“隨意”,是因為不願受任何“八股文”風式的約束,想到哪兒就說到哪兒。喜怒哀樂,麻辣甜酸,都由它去。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高考三十年(二)

(2007-10-01 21:15:25) 下一個

恢複高考三十年之感慨

老 X – 於是 2007 年夏末

. “你還想不想考大學

上一段 , 簡單的描述了 1977 年恢複高考給中國大地帶來的震撼,給我們這些普通老百姓,知識青年,貧下中農帶來的震撼。可以說 1976 年“文革”的終止,拯救了幾於毀滅的中華數千年的文明曆史,而 1977 年“高考”的恢複,則是把中華數千年的文化從破產的邊緣重新激活。

回到城裏一段時間了,每天都是非常緊張的複習,無休止的做著通過各個渠道得到的各種各樣資料的題目。那時的生活是緊張,激情,滿懷信心。緊張,是因為感到時間的緊迫,仿佛考試就在明天;激情,對突然而自的機會,心裏是總覺得一切還好像是在夢中;信心,從來就沒有懷疑自己的能力,立既就像已經觸摸到光明的未來。三十年已經過去,現在真的希望還有百分之十的,三十年前的那種激情。過去的不會再來,經過三十年的漫長“煉獄”,目睹了眾多曆史變遷,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今天的世界已遠非三十年前的世道。就是我們這些所謂的“過來人”,每天,每時,每刻仍然在麵臨著不同的挑戰。這就是三十年後今天的社會特征:在競爭中求生存。這也應了我的人生哲學:向前看,千萬不要躺在曆史的輝煌上自喜;常回首,重新激發對未來的信心。

因為這次高考是十多年來第一次,加上國家放寬了限製,使得報考人的年令成為了曆史上的最大跨度,從十三,四歲的在校“青溝子”娃娃, 到三,四十歲混社會的“老果果”,都遙遙欲試,正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那段時間,中學,大學可真正成了社會的中心,各式各樣的大課講解考試要領。還記得去過兩次在大學禮堂聽複習政治的講座,人山人海,禮堂的“ 27 X 40 ” [1] 是對號入坐,過道也站滿了人。於我而言,覺得沒有什麽幫助,但又不能讓老父失望,畢竟聽講票是發到家裏的,生怕我不去會失去什麽重要的東西,以此而失去高考。況且那時還沒有一點關於高考內容的消息,人人都處在“摸著石頭過河”的狀況。去到那兒,便同一撥兒時的,中學的狐朋狗友在外閑聊。當然主題是不可能走樣的,兩個字:“高考”。現在回想起來,課前課後禮堂外,三人一群,五人一堆,嘈雜的聲音,遠勝“麻雀嫁女”,熱鬧非凡,如同農村區裏的趕大場。不過兩者有著竣然不同的目的,前者求知,後者找錢。(從我認識的知青裏,場場必趕的大多是去“找錢 ”的。當然這裏邊也有很多辛酸的故事,所以至今,我對當年知青朋友的行為是既憎恨又諒解。)

朋友,同學一見麵,話不多,總是“複習得怎樣?”,“有把握嗎?”“準備考什麽學校?”之內。記得我當時的心態很平和,中學時數理化就比較好,高中畢業後到下鄉這幾年也一直在自學,所以覺得那些能得到的複習題都很簡單,相對於我常練習的於逃避下鄉間在北京前門外舊書店購得的蘇聯大學考試習題集,更覺得容易多了。加之在學府的環境裏,算是高水平的集中地,但在與我交流的朋友中,我還沒有發現我比任何人差,這就更給了我無比的自信。不久,試點考試題公布於眾,一看題,心裏更是放寬了,不過如此。特別是看見數理的所謂附加送分題,更是覺得好笑,稍稍學了一點“樊映川”微積分的人,幾分中之內就可以很容易的完成這些微積分,定積分算麵積的求解。父親很是不安,硬把我做好的那些附加題讓專業人事給我改了一遍,才放下了高懸五嶽的心。

幾個禮拜下來,心放鬆了,人也有點疲乏了,覺得也就那樣,也就沒了剛回城時那種“拚命三郎” 的幹勁了。每天都要浪費些寶貴的時間去讀小說,捧起報子也能挨上一,兩個鍾頭。這些都被我那在工廠做繁重冶煉工的老哥看在眼。他,一個僅受過六年小學教育便由於“文革”的曆史原因而軼學,對能進學校學習充滿了眷戀,在“三班倒” 體力耗盡後,任然幹勁十足,激情不下我們這些全職準考生惡補高考基楚。從他的身上,我的確是重新領悟到“有誌者,事盡成” 的真啼。正因為這次高考,成為了他的人生轉折點,改變了他的命運,創造了他的前途。一天,“是可忍,熟不可忍”,老哥看著我磨皮擦癢的樣子,對我大吼呀一聲,“像你現在這個樣,你還想不想考大學 ”?就這一吼,把我重新從迷惘中驚醒,從此我又在正道上重新起步,馬不停蹄的繼續向前跑。

[1] 學校大禮堂共有 40 排,每排有 27 個座位。

 請點入我的博客閱讀“高考三十年(一)


(待續)
三 . “我肯定考回來”
. “ 注意一下這個地方
. “遭了! 忘了打標點符號
. “這一車人可是國家將來的棟梁哦
. “信不信 , 我要在政審上給你畫一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nwscan 回複 悄悄話 Who do you want to appreciate? What do you want to appreciate? for the right taken away from and returned back to you? Remember that the right of education is as a profond need as the food to a human being.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