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和博

改革宗神學博客。分享神學研究心得,結交誌同道合朋友。座右銘:仁教,心學,法治,德政。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最妙的道--《哥林多前書》13章靈修與教牧默想

(2010-06-28 17:54:02) 下一個

“最妙的道”:《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靈修與教牧默想


王誌勇 牧師

 

《哥林多前書》十三章被稱為“愛的頌歌”。“愛”這個詞在如今社會和教會中被人用得非常泛濫。唯願我們回到聖經,明白何謂真正的“愛”。

 

 

林前1231

你們要切切地求那更大的恩賜。我現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們。

 

釋義:在談及“愛”的時候,我們必須明白此處所談及的“愛”並不是一種“愛好”,也不是一種感覺,而是來自上帝的恩賜。保羅在談完職分和能力的恩賜之後(林前1228-30),話鋒一轉,勸勉哥林多教會的弟兄姊妹不要僅僅盯住這兩大方麵的恩賜,而是要轉向美德的恩賜。美德的恩賜包括信德、望德和愛德。這三大恩賜都是來自上帝的賜予,是聖靈在人心中成就的工作。在信、望、愛三德中,保羅又強調說:“其中最大的是愛”。“最妙的道”,此處的“道”不是“道理”的“道”,而是“道路”的“道”(o`do.n)。加爾文在此注釋說:“愛是我們一切行為的規範性原則。”這就是說,在教會生活中,不管是職分的恩賜,還是能力的恩賜,核心目的並不是讓我們搞什麽道德或宗教性的表演,讓別人說我們屬靈、敬虔,關鍵是我們要踏踏實實地本著愛心去造就別人。不管我們自以為個人的動機有多麽純正,過程有多麽完美,如果沒有本著愛心去造就別人,我們就在不知不覺中參與了撒但的工作,因為“盜賊來,無非是要偷竊,殺害,毀壞”(約1010)。唯願上帝賜給我們這樣的榮耀上帝,造就他人的愛心!

 

林前131-3

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 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秘,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什麽。我若將所有的周濟窮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

 

釋義:此處保羅從反麵的角度強調愛的重要性,把愛和各式各樣的道德和宗教表演截然分開。保羅在此列舉了五大方麵顯赫的恩賜:1)語言的恩賜能說各樣的外語、地方話,甚至天使的語言;2)先知的恩賜能說預言;3)知識的恩賜有各樣的知識;4)信心的恩賜特指行神跡奇事的信心;5)奉獻的恩賜甚至把自己的生命奉獻出來。這些恩賜本身都是好的。但是,若不是本著愛心去造就別人,也無非是鳴鑼響鈸,最終無非是給別人看的道德和宗教表演而已,最終滿足的不過是自己的虛榮心。沒有來自上帝的、造就他人的愛心,我們的個人的一切恩賜、在教會中的一切事工,無非都是草木禾秸的工程,不僅沒有長存的價值,反倒助長我們的驕傲,使我們自欺欺人,最終走向滅亡。

 

 

林前134-7

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隻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釋義:此處保羅從正麵闡明何謂合乎上帝的心意的真正的愛。這種愛體現在三個方麵。首先是對待自己:總是要保持忍耐之心;其次是對待別人,要始終有恩慈之心,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第三就是相互之間,其中最重要的又是“不喜歡不義,隻喜歡真理。”我們基督徒注重愛,注重和睦,注重弟兄姊妹之間的合一,但是這種愛、和睦和合一絕不是以犧牲真理為代價的,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在大是大非的真理和事實上,我們不能模糊其辭。奧古斯丁在談及處理教會內部爭議的時候強調:在基要問題上要保持一致,在非基要問題上要求同存異,在一切問題上都要有愛心。唯願上帝賜給我們智慧,使我們分清何謂基要問題和非基要問題;唯願上帝賜給我們愛心,使我們在麵對各種不同的意見時仍然能夠互相造就。

 

林前138-12

愛是永不止息。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終必歸於無 有。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講的也有限,等那完全的來到,這有限的必歸於無有了。我作孩子的時候,話語象孩子,心思象孩子,意念象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丟棄了。我們如今彷佛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到那時就要麵對麵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

 

釋義:此處的“愛是永不止息”最好的翻譯應是“愛是永不失敗”(~H avga,ph ouvde,pote pi,ptei)。真正的愛永不失敗,因為這種愛不講回報,不會索取,所以也不會失望。如果我們因為對方沒有按照我們的意思去行,沒有滿足我們的期望,我們就完全改變對對方的看法,那就說明我們的愛往往受到我們自身利益和喜好的局限。同時,保羅在此處強調我們如今的知識都有限,我們認為自己知道的可能不過是道聽途說,先入為主。因此,我們固然要注重知識和真相,但更要承認我們自身的局限性。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深知自己的靈命和知識都有不同的發展階段,不要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要始終保持謙卑、開放的心。

 

林前1313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

 

釋義:如果基督徒的生活是一顆果樹,那麽信心就是樹根,盼望就是枝幹,而愛心則是果子。我們是因信稱義,並不是因愛稱義,但是使我們稱義的信心也必然會使我們有稱義的果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望德和愛德。望德能夠堅固我們自己,使我們在麵對挑戰、困難的時候仍然能夠持守;愛德能夠造就別人。

 

默想:“凡事都不可虧欠人,唯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因為愛人的就完全了律法”(羅138)。行事之前,要立誌不可虧欠人;行事之後,要總以為仍有虧欠。這樣,我們就能在愛德上不斷長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