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和博

改革宗神學博客。分享神學研究心得,結交誌同道合朋友。座右銘:仁教,心學,法治,德政。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從基督教改革宗神學角度看儒道釋三教與自由

(2008-09-26 14:51:52) 下一個


 從基督教改革宗神學角度看儒道釋三教與自由

--選自王誌勇《基督教聖約世界觀神學原理傳習錄》

   
   
中華民族有自身的自由傳統。在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都有對自由的追求和詮釋。從普遍性的人性的角度烤爐,這些對自由的追求和詮釋與基督教有相通之處;但從特殊啟示的亮光來看,則有本質性的不同。

1)入世的自由儒家追求的自由是道德性與倫理性的自由,這種自由以仁愛為心靈的根基,以禮法為外在的規範,以培養君子品格為目的,注重的是個人的自我修養。孔子的自述是儒家追求自由的典型寫照:“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此處描述了儒家自由的三個階段:1)“三十而立”--隻是能夠安身立命,如其所是地生活;2)“四十而不惑”--已經意識到其本性之“然”(知道是“我欲仁”)3)“五十而知天命”--更進一步意識到其本性之“所以然”(知道是“天性”、“天良”,亦即所謂“天命之謂性”)。這一階段細分三種境界:1)“知天命”--還是“有意識”的,還不覺得真正自由;2)“耳順”--就感覺要自由自在得多了,不再那麽勉強;3)“從心所欲不逾矩”--真正徹底自由自在。一方麵“不逾矩”,不違禮犯規,不違法亂紀;一方麵卻感到“從心所欲”,率性而為,隨意而行,一如自然,不假安排。這就是儒家所理解的真正的、現實的自由境界。可惜,這樣的境界,即使孔子他老人家也隻有在七十歲的時候才達到,常人顯然是不可企及的。因此,儒家的自由最終隻能是道德精英人物的自由。

2)忘世的自由--道家所追求的自由有宗教性和心靈性的層麵,可惜是逃避型自我麻醉式的自由。所以,這種“忘世的自由”又被稱為是“避世的自由”。“避世”就是回避現實;“忘世”就是忘懷現實。在道家看來,現實生活是一種羈絆、桎梏,是不自由;甚至於是一種迷誤、罪惡。所以他們要避開現實,要忘卻現實。因此,道家喜好隱遁:或隱身草莽,或遁跡山林。他們厭棄人世間,向往大自然。“避”和“忘”有所不同。避未必能忘,忘也不一定要避。故有人說:“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黃玉順先生主張:“小隱於野,中隱於市,大隱於朝,至隱於心。”隱於心,便是“忘”,就是莊子所講的“坐忘”、“相忘於江湖”的境界。能避則避,眼不見,心不煩;身不由己,避不開,就要能忘。“得意忘形”,那是道家的崇高境界。所謂“得意”,就是“得道”或者“知道”了,明白了,徹悟了;所謂“忘形”,就是忘掉了“肉”、軀殼物欲,擺脫了“臭皮囊”的束縛。由此可見,道家,尤其莊子,追求的乃是心靈的精神自由。

    3)出世的自由--佛家歲追求“出世的自由”。在他們看來,人間是“苦海”;不特如此,整個“三千大千世界”,包括他們想象出來的種種世界,都是在苦難中遭遭“輪回”,超脫不得,哪裏存在些許自由?一切事物,所有存在,都不過是“因緣”湊合而成,哪有什麽自我?既無自我,誰有自由?此處的佛教是是中國的佛教,典型代表就是禪宗,訴諸自心本性。

     黃玉順先生概括說:“儒、道、釋的自由追求之會通,便是中華民族的自由精神傳統。這個傳統既追求群體的自由,又追求個體的自由;既追求現實的自由,又追求理想的自由;既追求人身的自由,又追求精神的自由。” [1] 
     從聖經啟示和改革宗神學的傳統來看,儒道釋三教所主張的自由當然也反映人對自由的追求,並且最終注重的是心靈的自由,這與基督教也由相通之處。不同之處在於:1)基督教強調唯獨上帝是完全自由的,完全“隨自己的意旨行事”(詩1153),不受任何局限;人的自由都是有限的,都是相對的;人在墮落之後更是出於罪惡和死亡的捆綁之下,靠自己完全不能解脫出來。因此,儒道釋所主張的那種靠自身修行所得到的大自由乃是人所根本不能企及的幻想;2)上帝賜下“自由的律法”(雅125212),唯獨當我們甘心樂意地遵行上帝的律法的時候我們才是自由的;遵行上帝的律法最合乎人性,反之就是違背人性、踐踏人性;犯罪就是違背上帝的律法,所導致的結局就是捆綁和死亡。3)基督的拯救就是讓我們得自由。真正的自由,包括心靈的自由,並不是罪人靠自己追求就能夠達到的境界,唯有基督的救贖能夠使我們在法律上脫離罪債的捆綁,在心靈中脫離罪性的轄製。“基督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穩,不要再被奴仆的軛轄製”(加51)。



[1] 參考黃玉順:“《中國之自由精神》導言,” http://www.confucius2000.com/scholar/hyshzy.htm 20071214日查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