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和博

改革宗神學博客。分享神學研究心得,結交誌同道合朋友。座右銘:仁教,心學,法治,德政。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禱告的精義

(2007-09-15 13:11:42) 下一個


 
禱告的精義
--選自王誌勇《基督教聖約世界觀神學原理傳習錄》


     合乎上帝的心意的禱告絕不是念咒式單調的重複,也禱告的精義就是直接來到上帝的麵前,心思意念完全集中於上帝。因此,聖經的編輯者把兩大訓誨詩放在整個《詩篇》的最前麵。這兩大訓誨詩要求我們首先明白個體人生的道路和整個世界的進程,既有微觀的對個人心靈的省察,也有宏觀的對世界曆史的認識。對個人心靈的省察有一項重要的指標,就是是否“唯喜愛耶和華的律法”;對世界曆史的認識有一項衡量的標準,就是是否“以嘴親子”。然後才是進入個人的處境,麵對人生的艱辛,向上帝傾心吐意,呼求上帝的憐憫、光照和賜福。


《詩篇》第一篇以義人的“幸福”、“蒙福”開始,以惡人的“迷茫”、“滅亡”結束。中間則是義人和惡人在思想方式、行為模式和社交模式的鮮明對照,以及最終結局的截然不同。חֶ֫פְצֹ֥ו直譯為“他的喜好”,這種喜好當然不是一般意思的喜好,在原文中所強調是“深深的喜愛”;此處的“הָגָה”中文譯為“思想”,但在原文中強調這不是一般的思想,而是“深深地思想”、“深深地考察”。可見,合乎聖經的祈禱絕不是機械式的、功利式的、情緒式的,而是建立在“深深地喜愛”和“深深地思考”這兩大支柱上。


更令我們這些出自無法無天的東方專製主義文化背景之人感到震驚的是,義人所喜愛的對象既不是自己,也不是世界,甚至也不是上帝,而是上帝的律法,此處兩次連續出現“托拉”一詞,目的顯然是在於強調。這其中的深意在今日膚淺的基督教圈子內很少有人能夠把握。


義人就像一棵大樹,藉著信心在真理上深深紮根,也藉著信心在善行上多結果子,因為他有內在來自上帝的生命,他的腹中有活水的江河。惡人就像一堆糠秕,下麵沒有信心的根基,上麵沒有行為的果子,中間沒有生命的活力。真正的祈禱者必然是真正的思想者,也必然是真正的行動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