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紫藤的博客

貴已不如賤 狂應又勝癡 新寒壓酒夜 微雨種花時 簷下藤成架 屋前枳做籬 懶人無日課 有興即題之
正文

小兒初離家--在Day Care的生活(續完)

(2008-09-04 07:46:53) 下一個
若說日子象流水一樣過去,我們家的水流是湍急的。冬天的早上,為了讓蓬蓬快點穿衣服,有時候我還會用微波爐加熱蓬蓬的衣服--20秒就行。

‘媽-米-帶-玩!’蓬蓬起了床,看見家裏的玩具、院子裏的腳踏車總是這樣要求著。而我卻一直不停地催他快穿衣服,快吃飯,快換鞋,快上車走人。。。晚上回家,等忙完家務,他已經疲倦了,玩不了一會就得上床睡覺。

作為父母,能夠陪伴他的時間十分有限,反而 day care才是他目前身心成長和能力發展的主要環境。

"He had a great day!" 每一次接他,老師都開心地向我報告。可是親眼所見的那些情景讓我越來越不相信她們的樂觀。

一晃蓬蓬已經上了一年ABC DAY CARE了。我去接他,有時他會象頭小野獸那樣衝過來,撞進我的懷裏,使單腿跪地的我差點失去平衡。這一撞讓我心裏沉甸甸的,它提醒了我,這個小人人毫不猶豫地信任著我,完全徹底地依賴著我,我必須努力,光給他溫飽安全是遠遠不夠的,我必須盡快正視自己的疑慮,我必須幫他。

蓬蓬不會和小朋友交往,是不是因為他不如別人英語流利?還是他知道自己和白人孩子不同?或是被老師冷落受了打擊?也許蓬蓬用謙讓來討好別的孩子,沒得到回報?白人培養孩子你爭我鬥,適者生存,不象我們華人教育那麽恭順禮讓?

兒子個性開朗,樂意交際,語言欠缺並不代表他不會交流。他跟朋友的幾個小孩相處得就很好,簡直可以說情同手足,一見麵都要用尖叫來表達興奮之情;帶他去playground玩時候,見到玩伴他也會主動跟人家說話,(有時候很搞笑,他說的中文,人家不懂,他還會比比劃劃,)他喜歡結伴玩,既不孤僻也不鹵莽。

我們住的區98%是白人,蓬蓬在語言和種族的雙重複雜環境中大概需要格外照顧,可是托兒中心孩子太多,老師不容易照顧他的需要。

我們本來也苦於不方便接送。於是跟LG商量重新找一家Family Day Care。打電話給Council負責的Family Daycare Office, 說了蓬蓬的情況和我們的要求,填寫了表格,幾天後他們回電話說,先給我介紹3家,叫我去家訪,如果都不滿意,再介紹別的,直到我確定滿意為止。服務沒說地。

第一家是個有華裔血統的荷蘭女士,叫蘇西。有10年經驗,有幼教等級證書,去度假剛回來,孩子還沒報滿額。

我帶蓬蓬去家訪。她家好漂亮的的房子,又新又大的porter davis設計師風格house,三個獨立休閑區,主客寬敞,還有個挺大的木質verandah,上麵放著玩具,沙盤,後院裏有車有遊藝梯有花草苗圃,生動有趣。當我第2次讚美她的房子時,她大笑起來,“你得喜歡我這個人才行啊,不能光喜歡我的房子。”

我承認硬件比較容易判斷,但是她開朗的個性給了我很好的印象。她告訴我她的父親是中國人母親是荷蘭人,她LG是個builder,兒子17歲。她家也是移民。隻可惜她中文一點也不會,長得豐滿高大,一點也不象中國人,我心裏暗暗地想。另外有一點遺憾,她的荷蘭口音濃重。不過,我覺得以兒子的程度,問題不大。

兒子一直忙著低頭玩玩具,不理會我們。我叫他跟蘇西說 Hello,他隻發呆,擺弄著蘇西的玩具。蘇西不愧是個老手,看兒子玩的加油站,就隨著兒子手的動作,嘴裏‘嗤-嗤--’地同步模仿加油聲,果然,兒子抬頭驚奇地看著她,她笑了,一邊叫名字,一邊把他抱起來。

兒子害羞地低下頭,偷偷看著我笑了。半小時後我們告別,蓬蓬已經大大方方揮手說bye bye了。

‘看來你兒子跟我有緣分,’蘇西說。‘我會照顧他的。’

就這樣,我們沒繼續家訪其他幾個,直接決定用蘇西了。開始送1-2天,等蓬蓬適應了之後就辭了ABC送全周。

Family daycare一般不管飯(除非特殊情況),我自己得每天準備午晚餐,水果零食給蓬蓬帶去,雖然多件事,倒可以掌握他的飲食營養,少吃不健康食品。

蓬蓬沒幾天就滿嘴‘蘇西’這‘蘇西’那了,和去ABC一樣,他發現蘇西家也是很好玩的地方,看見我給他裝飯盒就高興地叫,‘蘇西家!。。’

蘇西家每天接收4個小孩(上限),3個和蓬蓬同齡,另外還有個小BB。她喜歡帶孩子們戶外活動,就連去超市,銀行,郵局,也會帶著孩子們,另外圖書館有story time,超市有遊藝設備,小區有露天活動場,隻要天氣好,她都會帶孩子們去。蘇西還有很多點子,讓孩子們遊戲不枯燥。北京奧運會期間,有一天兒子回來脖子上掛了一枚紙做的金牌,金絲帶在脖子上光閃閃的,他驕傲的不得了。他的手工作業我都快收藏不下了。

蓬蓬在這個時期語言繼續進步。我注意到他有時學了蘇西的荷蘭口音,比如把w發成V,管baby叫barbie,不過隨後又自己修正過來了。他確定了語言取向--英語(意料之中),玩耍時候自言自語和夢話說的都是英語,語氣和西人的小孩一模一樣。中文他也能聽懂很多,有些在家裏特定情景學會的中文詞還是能直接使用,比如‘冰箱’‘果汁’‘帶玩’等。家裏裝了衛星接受中文電視節目,他看中文動畫片還會用英語詞給自己解釋。總體上,他是個話少的孩子,比起滔滔不絕,能背詩的小朋友,他差得還遠,不過看看我惜言如金的LG我也就無言了。

跟小朋友的關係也是逐漸熟悉的。為了鼓勵他,我每次主動跟別的孩子打招呼,說話,沒多久小孩們都能叫我名字了。有個男孩說話異常流利,經常指揮別的孩子遊戲,還喜歡擁抱蓬蓬,拉他手摸他頭。蓬蓬不喜歡,老往後退。蘇西說他對誰都這樣。我就溫和地告訴那個孩子,讓蓬蓬自己進門,不要把他當做小baby,好嗎?我沒見過蓬蓬和那個男孩子衝突,他隻是躲著他。蓬蓬明顯地跟女孩子比對男孩子更友好,特別是對一個黑頭發黑眼睛的混血小姑娘最好,見她在,會顯得非常開心。蓬蓬在家提到的都是女孩子的名字!難道他的性取向也在3歲確立了?不管怎麽說,family day care 給兒子創造了一個類似有兄弟姐妹的大家庭,他還是滿習慣的。

幫助孩子社交,家長可以和其他孩子的家長交往,互相串門、野餐什麽的,我們還沒有這麽做過,有了機會希望做。這也是蘇西的建議。

‘謝謝你,蘇西!’每天接孩子,我和蘇西總要交換一些關於孩子的情況,我不免客套,她灑脫地回答,‘不用謝啦,你已經付工資給我了。’她經常告訴我蓬蓬和他的年齡指標相比還有什麽差距,並建議我怎麽做,幹脆而直接。

‘你得想著為他上學做準備,跟他玩玩手工剪刀,鍛煉手指配合,以後要拿筆寫字。’‘借些字少的圖畫書給他,陪他講故事,建立他對書的興趣。’‘家裏多跟他說中文,不然以後他會忘的。’‘給兒子取個英文名字吧,同學如果叫不好中文名字,他可能會難堪的。’。。。

孩子每天的情況我比在ABC時了解的多了,也有機會配合蘇西,我們的選擇是正確的。不足的地方肯定也有,蓬蓬也生過病,也有過鬧情緒不開心,但我告戒自己把心放寬點,生活中的挫折隻能讓他自己學習應付,誰又能說自己的生活全都是一帆風順呢?

最後說個蓬蓬的小事。上周末,我帶他去超市買相框,來了幾個6-7歲的小姑娘,也來挑選相框,兒子人坐在購物車的嬰兒座上,居然煞有介事地衝著她們吆喝:‘Don't touch it! No, no, no.....It's my book!'

我暈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