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卡爾·榮格: 心理分析學創始人

(2008-03-30 08:23:58) 下一個

榮格是一位學貫東西、著作等身的學者,在世界心理學界都得到了很高的評價。是心理學的鼻祖之一。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年7月26日—1961年6月6日),瑞士著名心理學家,也是個精神科醫生。他是分析心理學的始創者。出生於瑞士一個凱斯威爾的村莊。榮格六個月大時,家庭移居到萊因瀑布邊的洛封城堡。父親是一個牧師。榮格從小受家庭宗教氣氛的影響,對宗教產生了一定的興趣。但是由於他認為其父身為牧師卻喪失真心的信仰且無力麵對現實,隻能講述空洞的神學教條,再加上他本人在少年時期在領聖餐時心中毫無感覺,不符他的期望,對基督教非常失望。榮格更做過一夢,其中上帝的糞便擊碎精美的教堂,因此榮格背離了基督教。

1895-1900年,榮格在巴塞爾大學學習醫學,隨後在蘇黎世伯格爾茨利精神病院謀得助理醫師職位,在布洛伊爾手下實習。其間他進行了高爾頓詞語聯想實驗的研究,積累了最初的聲譽。榮格1905年任蘇黎世大學精神病學講師,後來辭去職務自己開業。榮格對弗洛伊德1900年出版的《夢的解析》很感興趣,與之通訊,參加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課程,並創立了國際精神分析學會,並任第一屇主席,後因兩人的學說產生分歧而決裂。由於此決裂弗洛伊德將榮格的名字一筆勾消。榮格曾任聯邦技術大學及母校巴塞爾大學教授,又獲牛津大學及哈佛大學等頒授榮譽博士學位。 1961年6月6日去世。

榮格在與弗洛伊德決裂後成曾經憂鬱數年。他曾見到幻像也曾感覺到眾多鬼魂聚集在他家中。其中一個幻像是一位有翅膀而又跛腳的老人菲利門,另一個幻像是一位美貌的女士。這兩位成為他日後老智者(自性)及阿尼瑪的樣本。

因為榮格對宗教毫無忌諱,他對中國道教的《太乙金華宗旨》、《慧命經》、《易經》,及佛教的《西藏度亡經》、禪宗皆深入研究。他也對西方煉金術著迷。他在《太乙金華宗旨》及西方煉金術找到與他個性化觀念相同之處:調和有意識的自我與無意識的心性。

他也在解夢方麵有傑出成就。據他估計,自己一共大約解過80000個夢。榮格的學說與弗洛伊德最大的分別,是他的理論得到較廣泛的考察證據。相對於弗洛伊德認為夢是一種被壓抑的願望的隱晦表達,榮格更強調夢具有一種補償作用。夢不是偽裝和欺騙,而是一部用特殊語言寫成的書。在夢的分析上,榮格強調不應該僅局限於單獨的夢,而是關注夢的係列,著重分析與個人有重要影響的“大夢”。同時,榮格對夢的一些神秘現象也產生了興趣。榮格按時間順序把夢分成指向過去的夢(即通常的對過去生活進行回應的夢)、同時不同地的夢(即夢見的一件事正好在現實的某一角落同時發生)和指向未來的夢(即預言的夢)。對於後兩者因違反因果律,在當今科學無法得到解釋。榮格認為應該用現象學的觀點理性地看待,而不是簡單地否定排斥。

他曾到非洲及美洲等地對原始人類的心理進行考察,提出集體無意識這一重要的心理學概念。

他提出內傾和外傾的心理類型。並與思維、情感、感覺、直覺四種功能類型進行匹配。提出了八種人格類型:外傾思維型、內傾思維型、外傾情感型、內傾情感型、外傾感覺性、內傾感覺型、外傾直覺型、內傾直覺型。

在他晚年時,榮格在夢中得到啟示,回頭研究西方的宗教。在最滿意著作《答約伯》中應用榮格式的分析來分析猶太教、基督教的耶和華。他用分析心理學來分析耶和華在人心中所象征的意義,並提出批判。此一創新的說法並不是神學著作,卻招致宗教界的反對與批評。由於他年事已高,他對這預料中的批評並不在乎。他也認為基督教的三位一體並不完全,欠缺一女性的角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