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涯轉來的,原貼作者是ernie老師,標題及鏈接是:
“過往的一些小事物”。
因為很多有趣的內容和圖片來自跟貼,為了方便查看和收藏,我在這兒整理一下。
原貼仍然在續,我也會跟著續。。。
“過往的一些小事物”,我主要想談的,是一些基本上已經從我們的視野消失的小事物。舉例說,水煙鬥,作為用具已經消失,但在影視裏出現的機會還是不少,這就不算“已經從我們的視野消失”。又比如木屐,過去曾經在閩粵一帶,幾乎人腳一雙,踢踢踏踏穿街過巷的傳統木屐,業已消逝,但經過“改良”,釘上橡皮腳掌,形狀變成倭式方形人字夾腳帶的,如今又流行於市,所以也不算。再比如“節約領”――一種襯衫的假領頭,雖然基本上沒有人穿,但據說小攤頭還是有得賣,所以,也不算。說了這幾個例子,估計可以想見大概。
一.“商業數字”
兒時在廣州,這種“商業數字”在商業上廣泛應用:特別是水果攤,豎寫賬本的記帳。如今看看,覺得它們“象似性”很強,極容易學習掌握。其實在當年,小販即便是文盲,寫出來也是運筆如飛的熟練,畢竟是“商業數字”啊。
例如,標價5角9分,會寫作:
〥〩
▲
這個▲代表“角”,它的尖頭,一般放在〥和〩中間的下方。
又比如:標價5元8角,會寫作:
〥〨.
●
這個●代表“元(圓)”,它一般放在〥和〨中間的下方。
應用實例:一堆蘋果,上麵插放著一塊豎立的長方形小木牌,寫著蘋果的標價。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篇《國立台灣師大附中九十一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高一曆史科試題》,就有這樣一個題目:
一、單選題 (共60分,每題二分,不倒扣)
2. 王威翰為宋代「附中寶號」商人,為了便於記帳,他使用商業數字,請問若他買進598本的書籍,他該如何記帳?
(A)〤〧卄 (B)〣〤〧 (C)〩〢〦(D)〥〩〨.
明眼人一看便知,答案應該是(D)〥〩〨.
試將其它幾個選項“翻譯”如下:
(A)〤〧卄 4 7 20 (B)〣〤〧 3 4 7 (C)〩〢〦 9 2 6
通過這幾個例子,看官對這套“商業數字”,大概已經可以自行“破譯”了。
這些數碼的結構其實很簡單:
1,就寫一個豎; 2,兩個豎:〢 3, 三個豎:〣
4,是個交叉:〤
5,寫成〥,其實隻是 5 字寫得草和快
6,寫成一點加一橫,其中的一點,代表了5: 〦
7,寫成一點加兩橫:〧
8,一點加三橫:〨
9,寫成“久”的草體:〩
20,兩個“十”字:卄
二. “硬殼蓋帽”
這種帽子,一度流行於東南亞如越南,泰國,柬埔寨。。。我國閩粵海南等熱帶亞熱帶地區,顏色多為白色,硬殼,造型有點像英國軍隊傳統的頭盔。亞洲紳士天熱時戴上這樣一頂“硬殼蓋帽”,配以淺色夏布長衫,施施然迤邐行來,當時便似一個翩翩公子了。越南獨立前,法國人入鄉隨俗,也會戴上一頂,配以短袖西式服裝,便是一副殖民者姿態。49年後的電影,這等打扮,配上一副墨鏡,一望而知便是“壞人”:特務、狗腿子之屬。當然,還有可能是喬裝的“好人”,如電影《紅色娘子軍》裏的洪長青,便衣深入海南;估計《51號兵站》、《英雄虎膽》、《三進山城》、《獨立大隊》。。。這類老電影,會有“硬殼蓋帽”出現。但我不知道這種帽子到底叫什麽名字,所以圖片也無從搜索。必也正名乎!盼書友有以教我。
這種盔帽原本是歐洲人帶來的,俗稱“法國盔”“麵鬥”,原本是白色或近似白色的,舊中國也很常見,孫文和老毛都有戴著這種盔的著名照片,(《三毛》漫畫裏也可見)。
總之絕非越南專利,不過把它弄成綠色倒是越南專利。
三. 小小的玻璃動物
小時候,姐姐有一套玻璃動物。她很為寶愛,放在小盒子裏,用棉花墊得好好的。取出來看看也是小心翼翼,生怕碰壞了。可是,這種玻璃動物很是小巧。時間長了,就難免小馬缺了前蹄、小鹿兒缺了腿什麽的。
後來我長大了,在北方見到這種玻璃動物,也買了一套,一直珍藏著。曆經“蒼狗看雲,紅羊數劫”,還有幸完好地保全至今。
印象中這種小小的玻璃動物原產地是北京?我不清楚。隻是,我好久沒見到有賣這麽小的玻璃動物了。
四. 折紙遊戲
前兩年到美國,跟著朋友在西南部轉了一圈。到Arizona 州府鳳凰城( Phoenix ),寄寓在附近一位友人家裏。居停主人的小男孩叫西蒙,上小學二年級。西蒙長得很瘦,看到家中來了客人比誰都高興。他拉著我們看他的藏品:各種汽車的模型玩具,製作很精致,價格不菲,堪稱全套“美式裝備”。我忽然想起兒時玩的紙折“飛機”,於是問他要了張紙頭,折了一部滑翔機,和他一起到後院“試飛”。我把飛機向空中擲出,它穩穩地在空中盤旋了好幾個大圈子,把西蒙樂得閉不起嘴。然後,我們輪流放飛機,孩子興奮得又叫又跳,大人們說:難得看到他這麽高興。
第二天早上,我們還在用早餐,西蒙得去上學了,他特意跑來和我說:“我大概下午三點半就可以到家”。我明白,孩子十分委婉地表示,希望我們今天到外麵去,最好早點回家陪他玩。於是我說:“好,我到時在家等你!”孩子滿意地去上學了。
晚飯前,我又挖空心思給他折了一些別的紙折玩具,有尖頭飛機,輪船,小艇(帶蓬地和不帶蓬的),衣服、駝背人,仙鶴等等。其中有些可以通過“反演”而互相變換。記得兒時還會折一種小“皮球”,可以吸入粉筆灰,用手擠壓,粉筆灰可以噴出來。當年課間休息,同學們會以次互相嬉戲。如今,再想不出怎麽折的了。
晚上,西蒙在餐桌上擺放了這些紙折玩具,把爺爺、奶奶以次,家中所有的主客都拖來觀賞。大家一起又回憶了許多曾經會折的紙折玩具,其樂融融。
(網友“永恒不再來”):真是喚起了我遙遠的記憶啊:
折紙玩具:那個時候沒有什麽好玩的,物質的貧乏導致孩子們沒有過多花哨且昂貴的玩具,最多的就是用紙折各種小動物和生活用品,記得我最拿手是小船,還看見過有人用很薄的紙張折出一個中空的東西,吹口氣就成了一個小氣球--當然不能飛:0
"東南西北"我們也是在裏麵寫不同程度的壞話,比如"驢子","豬頭"等等,然後選擇東20下或者多少下,然後做選擇的這個人就很開心的被耍了.
五.“玻璃絲”編織的小物事
所謂“玻璃絲”,其實是一種直徑不足0。5mm的空心塑料管子,有各種鮮豔的顏色。起初,女孩子當它紅頭繩,買來紮辮子,後來,不知哪位心靈手巧的發軔於前,一時流行用“玻璃絲” 編織各種好玩的小物事,也許曾經風行全國。
比如說,用紅色的“玻璃絲”,可以編成10公分大小的小金魚,不僅顏色、造型都逼真酷肖,而且通過抽出不同長短的“玻璃絲”,甚至可以模擬魚鰭的動態,讓人想象到魚遊春水,活活有生氣。自然,還可以用紅色的“玻璃絲”編成大蝦,綠色的“玻璃絲”編成蚱蜢,等等。囿於見聞,記憶中似乎多是魚蟲一類,真切可愛。
這些裝飾性的“玻璃絲” 魚蟲,可以放在桌上觀賞,也可以穿在自行車鑰匙或其它鑰匙上;可以“美人贈我雙鯉魚”,傳情達意;可以作“別時針線”,暗逐郎行遠。“玻璃絲”是載體,是 “硬件”。盡管這“硬件”的名稱和質地其實都很“軟”,它所承載的“軟件”,卻可能很“硬”,絲絲縷縷,傳之久遠。
也有用“玻璃絲”編織的用品,如錢包、大小網線兜等等,一度在大街小巷,爭奇鬥豔。
(網友“永恒不再來”):玻璃絲製成的各種小玩具:我家在北方,這邊普遍比較流行就是輸液管編製成的.通常都是醫院有熟人,向他們要那種輕微病人用過的輸液管,回去也還是會用開水燙的,意在消毒.還有手巧的人家用帶顏料的水煮過,我就親眼見過一個阿姨編織出了一條橙黃色的金魚,眼睛用的就是調節輸液速度的那個滾輪,魚鱗層層,還有魚鰭.長頸鹿我也見過的.記得還有好心的阿姨做好了送給我,真後悔沒有留下幾個來...
六. 劈木柴
前幾年到過歐洲有些小城鎮,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有時會看到房子旁邊一些堆跺齊整的木柴,估計是燒壁爐用的。這年頭,大城市裏的壁爐,也許早就變成了純粹的裝飾和擺設,倒是鄉間還能享受這種溫煦的奢侈。不過,看到那些堆放整齊的木柴,我還是有點豔羨,不覺想起自己過去劈木柴的經驗。
兒時在廣州,是拿張小矮凳,坐在馬路旁邊劈木柴。小矮凳旁邊,擺著已經鋸成長短一致的木頭,我的任務,僅僅是把它劈成約兩公分粗細的木條子。工具是一把“柴刀”。這“柴刀”比較厚重,刀刃也不鋒利。左手扶著待劈的木頭,右手用柴刀找準切入點,用力先把柴刀嵌進木頭裏,然後左手提起已經嵌入柴刀的木頭,左右手一起用力,往地上劈。大多數情況下,劈柴能享受到一種勢如破竹的成就感。最怕遇到“扭紋柴”,就是木紋不直,而是彎彎扭扭的,很難對付。所以,以前粵語也把不聽話、難管教、愛鬧別扭的小孩稱作“扭紋柴”。
劈好的柴枝,要用一個竹箍箍緊,這樣便於搬運。先把眾多柴枝橫放入竹箍裏,然後把整箍柴豎起,再用柴刀繼續楔入柴枝,直到排布足夠緊密。最後的工作成果,就是堆起來一箍箍的木柴了。
長大後到北方,也有一段時間,需要自己劈木柴。那邊不用“柴刀”,而用一把長柄的斧子。把木頭豎放在地麵上,眼睛找好切入點,然後掄起斧子,果斷地劈下去,往往一斧到底,木頭應聲劈裂,很是爽快。即便遇到“扭紋柴”,也就多劈兩下子而已。天寒地凍,在院子裏劈木柴,不多時就渾身暖熱,要脫下棉衣,才能繼續揮舞板斧了。
七.茶籽頭
茶籽頭,又叫“茶籽餅”,樣子和顏色都有點像雲南“茶餅”,但看上去十分粗糙。盡管有兩公分厚,卻很容易掰成小塊。掰成小塊放在臉盆裏,注入大半盆熱水,略為攪拌,茶籽頭迅速化開,似乎就變成一盆冒著熱氣的紅醬油。
過往的生活簡樸,茶籽頭很便宜,使用也方便,女人們都喜歡用這“茶籽”洗頭。星期天上午,家門口放個方凳,拿臉盆到對麵雜貨店買點茶籽,回來衝入熱水,就欣然在大街邊上洗開了。當時,這也是廣州的一個街景。我不曾嚐試過用茶籽洗頭,心中多少有點納悶:這麽黑的水,豈不是越洗越黑?
許多年過去,如今,人們早已用各種名牌香波嗬護秀發,電視廣告似乎每天都少不了這樣的鏡頭:美女把長長的秀發,瀟灑地飄甩著,以此展示某洗發水的功效。茶籽頭早已成為曆史,也許,已經沒什麽人知道。
幾年前,忽然在報上讀到一則消息,據說,日本科學家研究發現,用茶籽洗頭,乃是清潔和維護秀發的最佳辦法。
我不知道市麵上還有沒有茶籽頭。
(網友“bluebonnet”)茶籽洗頭沒聽過,但聽過用皂角當肥皂用的。
八.燈芯
一位同事鼻子出血,仰頭用麵巾紙捂住鼻孔,我想起兒時的燈芯。那時,如果鼻子出血,大人總是拿來一小束燈芯,讓把鼻子堵住。
燈芯,是家家戶戶常備的,用來點油燈。把一條燈芯放在燈盞(像個小碟子)裏,加上一點燈油,就可以電燈。到燈芯將近點完,用小竹子略微往外挑挑,隨著幾聲逼勃,星星燈火灑落,油燈又歡快地大放光芒。“昨夜燈花,今朝雀喜”,給平靜的日子增添不少喜悅和向往。
燈芯,在雜貨店裏是一束束一紮紮纏繞捆紮,外麵用紅紙包住出售。買回家裏,放在放燈盞的台子下麵抽屜裏,隨手取用。一束燈芯,約有20公分長,手感溫軟,潔白可愛。用紅紙包住,為的是吉利。
後來,才知道熟藥店也有賣燈芯,不過,那是當藥材用的,不那麽潔白整齊。南方濕熱,人們用燈芯草煲湯、煲涼茶,據說有清熱利尿功效。“燈芯花,淡竹葉”,小孩都會唱。小孩積食,用“燈芯花,淡竹葉”燒點湯喝下去,可以清熱消滯。
燈芯草
九.燈筒
這裏說的“燈筒”,是指煤油燈的玻璃燈罩。兒時見過不少“燈筒”,見得品類最多的,是在地攤上。有威武雄壯的,有斯文淡定的;有長身玉立的,也有癡肥如玉環的,不一而足。當時城市裏用得最多的,是“蚊子燈”:蚊帳裏看到蚊子趴著,用小小的“蚊子燈”開口處輕輕罩上去,蚊子便會投入火中。
兒時在廣州,孩子們都聽說過“李燈筒”的故事。“李燈筒”是從前廣州的一個大軍閥,名叫李福林,早年在兩廣總督衙門當號手,因犯事被開除,之後用墨塗黑了玻璃燈筒當手槍行劫,江湖上人稱“李燈筒”。1924年被孫中山任命為粵軍第三軍軍長兼廣州市長。
長大後,曾經有機會遠離城市文明,這才和燈筒有了長時間的親密接觸。點煤油燈,時間長了燈筒會被煤油煙氣熏黑。我喜歡擦拭燈筒這活兒,會很有耐心地把燈筒擦得光潔無暇,然後,把燈點上,除了中興的光明,分外燦爛喜人,還享受到擦拭燈筒的成就感。那時,大家都珍惜能夠獨自使用一盞煤油燈的機會。一燈如豆,心中燦然,讀書寫字,常到深夜。
供應古董-宋龍泉雙魚紋燈盞(圖)
供應宋青瓷盤龍浮雕燈盞(圖)
(網友“bluebonnet”) 看見蚊子棲在帳上,端著它悄悄靠近,被燈罩頂端冒出的熱氣一熏,蚊子就掉到燈罩裏去了。
九 工尺樂譜
兒時在廣州,有親戚和鄰居喜歡玩民族樂器的,看見他們擺放在樂器旁邊的,都是一些怪裏怪氣的字,原來這就是“工尺樂譜”。一位長輩喜歡玩揚琴,有空便敲敲打打,一幫樂友,嘴裏哼唱著“工尺樂譜”:尺、工、合、士、上。。。。。。唱的非常帶勁。這位親戚,保有許多“工尺樂譜”。那時,“工尺樂譜”合樂器在市民中相當普及:大街小巷,樓下樓上,經常看到一群愛好者在練彈練唱,也是街頭一景。
資料(轉載):
幾百年來昆曲的音樂載體是以工尺譜的形式出現的。工尺譜是我國音樂特有的記譜形式,早在明、清時代便有《太古傳宗》、《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成書;以後又有《昆曲粹存》、《遏雲閣曲譜》、《六也曲譜》、《集成曲譜》、《與眾曲譜》、《粟廬曲譜》、《粟廬曲譜外編》等相繼問世,這些都是我國戲曲音樂寶貴豐富的遺產。
工尺譜的音高符號是以上、尺、工、凡、六、五、乙七個字表示當今簡譜的1、2、3、4、5、6、7;用帶勾的上、尺、工、凡四個字加上合、四、一共七個字表示簡譜低八度的1、2、3、4、5、6、7、七個音;用帶立人偏旁的上、尺、工、凡、六、五、乙七個字表示簡譜高八度的1、2、3、4、5、6、7、七個音。而聲樂作品絕不可能有三個八度的音域,因此也就足夠了。將曲詞標好工尺後再點上板、眼,一支曲牌就譜成了。
但工尺譜還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如一拍當中如果有三個音,假如是6、5、3、工尺譜上就不能分辨前兩個音符是十六分音符還是後兩個音符是十六分音符,這是其一;另外工尺譜能表示4卻不能表示#4,能表示7卻不能表示b7,這樣在眾多的北曲曲牌中凡是有近關係轉調,也就是調式交替的曲牌,演唱和演奏將比較困難,如果在齊唱或齊奏時同時出現還原4和升4和同時出現還原7或降7,那將極其刺耳,非常難聽了。
另外,工尺譜的普及程度遠不及當今的簡譜。所以現今各昆曲劇團所用的曲譜大多為簡譜或線譜。由於上述原因,將工尺譜翻譯為簡譜的工作很早就開始進行了。如 1926年出版的《昆曲新導》、1936年出版的《怡誌樓曲譜》、解放後1982年出版的《振飛曲譜》、1987年出版的《侯玉山曲譜》、1990年前後出版的《馬祥麟曲譜》、2002年出版的《兆琪曲譜》及《振飛曲譜下冊》等等,這些簡譜譯本為昆曲的傳承和普及,為音樂工作者的研究,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附圖是粵曲譜
十。 蓑衣
每次讀到“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需歸”、“一蓑煙雨任平生”。。。我都會想起家鄉的蓑衣。煙雨迷蒙的遠處,一位農夫,頭戴笠帽,身著蓑衣,驅著一頭水牛,正在田間勞作;或者穿著蓑衣,荷著鋤頭,走在阡陌田壟的雨中,正在回家的路上,遠處的一排房子,牆上貼著不少牛糞餅,不時聽到狗吠聲。。。這都是當年鄉村的實景。
我們家鄉盛產竹子,那蓑衣,是用竹葉做的。盡管疏疏朗朗,卻是真的能夠擋雨。穿在身上,暖洋洋的,一點都不會感到悶氣。最可愛的是,還有兒童用的小蓑衣。看到大人孩子,都穿著蓑衣,走在雨中,又另是一番人情味。
那笠帽由竹篾編成,中間夾幾片箬葉,裏麵襯有油紙,外麵塗上清漆,再用黑色的清漆寫上主人的姓或者名字。比如某人的名字叫阿明,帽子上會寫著“明記”。猶記剛上中學時,一天下雨,一位同學戴了頂圓頂笠帽來上學,帽子上寫了個姓名。頑皮的同學,下課後就嚷那帽子上的名字,結果帽子的主人動怒了,原來那是他媽媽的名字。。。
圖為江南的蓑衣,是棕絲編成,荷我們家鄉的不同。
十一。 手爐
(網友“非匪”)
如今女孩子的手爐(hand warmer)不一樣了:)
(網友“bluebonnet”)
十二。 “抓子兒”
這種遊戲也許消失多年了。其實,我也不知道這遊戲該叫什麽名字。我看到過的,是幾個2公分見方的小小布袋,裏麵裝著沙或者米,縫合成方形,就叫“子兒”。拿起一把,往桌上或者床上一撒,然後,拋一個撿一個叫“吃一”,拋一個撿兩個叫“吃二”,……以此類推。撿的時候,不能碰到其它不相幹的“子兒”。
這種遊戲甚至可以隨時在地上玩:隻要選幾個比較圓一點的小石子作“子兒”。
(網友“永恒不再來”):抓包:這個我小時候最在行,一共七個小小沙包,按照"123","222","321","24","42","33","15","51","一條龍"的口訣在拋上去其中一個的時候按照口訣的順序抓住其他的沙包,同時不能碰到其他的,碰到或者沒有接住或者漏掉都算輸,就要換其他人玩了.
不知道樓主還記不記得跳房子了.就是在地上畫九個框,按照一定的順序擺放,然後扔一個沙包或者其他的替代物到你要跳的那個數字去,然後你就要單腳或者雙腳跳過去並跳回來,如果沙包沒有扔到位,或者跳的時候踩到線就算輸,要換人.
(網友“故園遙望”):“抓子兒”,我們北京土話發音為“CHUA(3聲)子兒”,從我媽媽小時候就很流行,手邊有什麽就用什麽,小石塊兒,羊骨頭(羊拐那就比較高級了),實在沒有土喀啦都能玩。到我們小時候還常能見到高手,多是女孩子,隻見手上下翻覆,子兒起落翻飛,看得人眼花繚亂;我老公臭美說他小時候也玩得相當不錯(待考證)。
十三。 石筆和石板
石筆大約1公分的口徑,15公分長。石板,大約30×15 cm ,周邊木框,裏麵夾著一塊“石板”或者薄鐵板。舊時,小學低年級的學生,用石筆在石板上練習寫字,寫出來的字,像鋼筆那樣粗細。寫滿了,可以用小小的“粉筆擦”(廢布頭卷成)擦去。和粉筆相比,可以寫更多的字,灰塵不多,手也不髒。石筆和石板,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書包裏必備的文具。
石筆很脆弱,容易跌斷,但不影響書寫,隻不過增加了“石筆頭”,降低了一支石筆的利用率。石板上記載的,永遠是孩子們稚氣的筆劃結構組成純真可愛的漢字,就像小朋友的蠟筆畫。
淘氣的孩子,自然會在石板上亂畫,典型的是這樣一幅漫畫,你跟著指令,就可以畫出來一個戴眼鏡的人頭:
先生打個大問號
0 = 0
先生說我對(打個勾,成了鼻子)
先生打個小問號(畫在耳朵處)
1=1 (這是嘴巴和兩撇胡子,或者算是“法令紋”)
先生說我對(打個勾,成了下巴)
(網友“bluebonnet”)現在的小孩子有了輕巧一點的磁畫板,與石板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沒有石板牢靠。
(網友“故園遙望”):石板和石筆我小時候還用來著,一度是學校要求必備的學習用具。我也來貢獻一個畫小人的歌謠(嗯,雖說有不雅用詞):
有個丁老頭兒(寫個丁字,鼻梁有了)
借我倆雞蛋(在丁字一橫下,豎鉤左右各畫一個圓,眼睛)
我說三天還(丁字上寫個“三”字,皺紋)
他說四天還(丁字下寫個“四”字,嘴和牙)
去你媽的蛋(畫個大圓把上述統統包住,臉)
我說三天還(在大圓左邊畫個反的數字3,左耳朵)
就是三天還(在大圓右邊畫個數字3,右耳朵)
“我還用過一種寫字板,底板是藍色或者紅色有粘性的油墨紙,上麵覆蓋一張薄薄透明的臘紙,黏合在底板上。但那筆,隻是一根尖頭的木筆,“寫”在板上,就呈現有顏色的字。寫完了,把那張薄薄透明的紙掀開,字都沒了,又可以重新寫。。。”
這個,我女兒現在還用著呢,連筆都省了,拿手指頭劃。:))
十四。 用背帶背孩子
用背帶背孩子,我不知道是不是隻在廣東福建流行過。那時,農村不用說了,便是城市,大街小巷到處可見用背帶背著孩子走路和幹活的。除了孩子的媽媽或者其他長親,很常見的還有5歲孩子背著1歲嬰孩的,這也是當時城鄉的一道風景線。這樣的一個景象,也許多少折射出當時的社會生活情況:貧窮、孩子多、經濟落後。。。
傳統的背帶,包孩子的核心部分,上麵繡得紅紅綠綠的,有花,如牡丹;有畫,如吉祥鳥;有字,如“吉祥富貴”。背帶有兩條長長的帶子,用來將孩子十字交叉捆在身上,帶子上偶爾也會看到繡著花的。用背帶背孩子,大人可以騰出雙手幹活,有時一邊幹活,一邊用最甜蜜的話語哄著孩子,甚或和孩子“聊天”,訴說一些什麽。
不過,從來沒看到過大男人用背帶背著孩子的。
有一種說法,說是用背帶背過的孩子,會變成羅圈腿的。軍訓學習“立正”,兩膝的內側,怎麽也無法並攏,也許會因此多挨一些打。但是,羅圈腿和背帶,是否有必然的因果關係,還是很難認定。說概率較高,倒也許是事實。
後來,東南亞的歸國華僑,為城市“引進”了印尼最傳統的SERENDANG,是用一大塊花布,把孩子兜在懷裏。這樣的母親,顯得又洋氣又瀟灑。穿街過巷,恍惚一簇美麗的花兒作流動展覽。城裏人立即跟上,紛紛仿效,傳統的背帶,於是迅速式微。但是在鄉間,背帶還是繼續堅持了相當長的時間。
見說如今又有人尋購背帶,市麵上要賣到80 元一根雲雲。
十五。 紗紙
紗紙的紙質潔白,細韌柔軟,拉力強韌,以前在民間有廣泛的用途。
當學生的,會用紗紙撚成細線釘簿子。以前的帳簿、毛筆字練習簿等等許多簿冊,都會先用錐子穿洞,再用紗紙撚成的細線裝訂。傳說彭祖命長,是因為他的名字被誤寫在“生死簿”的裝訂紗紙裏麵了,所以點名總是點不到他。當然,這是極小概率的事件,但極小概率不等於零。現實生活中,偶爾也會出現過類似情況。我想到一個例子,是作家無名氏。
49年後,無名氏的作品幾乎立即遭禁。他原是國民黨軍官子弟,一家人都去了台灣,其兄卜少夫更是“文化特務”。然而,他在杭州也隻是失業,甚至在文革中都沒有受到過衝擊。
紗紙,又叫桑皮紙、棉紙、紗皮紙,是以山區特有的構樹皮、紗樹皮、野生植物皮、植物膠等為原料,手工作坊經過21道工序特製加工而成。紗紙曾用於包裝茶葉、茶餅、藥材、參茸,捆紮鈔票,以及製作燈籠、、燈罩、紙扇 、風箏等。傳統的鹽焗雞製作,就是用紗紙把雞包好,再用鹽焗的。
製作最簡單的四方形風箏,先用兩支竹篾紮成骨架,將長的竹篾,用紗紙紮在短的三份之一處,再將竹篾貼在紗紙或者其它紙上,然後慢慢屈曲,直到長竹篾兩端觸到紙的對角。
第二天就要走出國門,下午三點,小黃到要好同學家裏辭行,順便製作了一隻紗紙風箏,還給拖上兩條長長的尾巴。他是家傳的手藝,製作嫻熟而精湛。次日,小黃把自己放飛,從此再無消息。那一年,他剛初中畢業。
十六。 小動物餅幹及其它
兒時零食,可供品種少,可得度也低,兼顧嘴饞和糊口充饑,我比較喜歡餅幹。記憶中,有三種小餅幹,給了我很大的影響:小動物餅幹、香煙餅幹和“肚臍”餅幹(“肚臍”餅幹上麵加上紅色或者綠色的一朵糖花的,現在還有,叫“寶石餅幹”)。
當時,這三種餅幹都是用“黑”麵粉最粗糙地製作成形,售價也最低。這樣,極其有限的零用錢,可以發揮最大的作用。第一,可以買到較多的量,第二,吃的時候,可以“自然分解”,延長心理享受時間。比如吃小動物餅幹,可以先吃大象的腿,同時要自己承諾,另一條腿要等一會兒再吃,或者可以先剝開成兩片大象,慢慢享用(吃香煙餅幹和“肚臍”餅幹往往都用這個辦法)。這三種餅幹,從小伴著我看書,一直伴著我到高中畢業:一邊看,一邊吃,自以為是最大的賞心樂事。有好書看的時候,常會有“恨無餅幹”之歎。
大概因為“低檔”,這三種餅幹不知什麽時候起,早已退出了市場。但是,隻要有可能,我身邊總是備有餅幹,而且,伴隨著吃餅幹的,永遠是看書,一般不會“白吃”。上網後,自然還增加了“看網”。好看的書一卷在握,咬上一口餅幹,至今還是美味,不獨是兒時怡寄。隻不過,風辰雨夕,偶爾還是要念起那三種已成“過往”的餅幹,不免悵然。憶華年,思往事,是不必一定要錦瑟才能起興的。
上幾個圖片:
公仔紙
ZT:
關於丟沙包,e兄可能沒看見過我們那種丟法,另一個名稱——打野豬,不知e兄可曾聽說?就是我所說的丟沙包。
年少時,學校裏一些學生在放學後總喜歡去公園的草坪或者是收割後的稻田裏玩這個遊戲,不僅是鍛煉敏捷,也是鍛煉反應能力與身體的柔韌性。我先仔細道來~~~
沙包,全部是自己做的,一般是用厚實的棉布,先做成小點的圓形袋子,裝上大約200克左右的沙子或者是大米。基本還是用黃沙的比較多,接著封口,最好是完全的圓形,丟起來也不會左飄右飄,類似網球大小,然後在外麵再裹一層海綿,再包一層棉布,實際到最後成型的,已經有拳頭大小了。
人數不限,基本我們會有兩個班的男孩子在一起,30來個人,先是陰陽掌定出多數的‘獵人’,兩次後,一般會有6-8人做最後的生死決斷,石頭剪子布一輪下來,就有3-4個人乖乖地去當‘野豬’了。‘獵人’們人手一隻沙包,站成一大圈,先在中間場地把書包圍成半個籃球場大小的範圍作為‘野豬’活動的場地,再用繩子圍出投射圈,而‘野豬’呢,他們有兩個方式去贏,一個是他們靠躲避中接住沙包丟回去,被打中的‘獵人’就算是被‘野豬’給拱死了~這個是非常需要敏捷與反應能力的,還有快速的思考能力、判斷力。還有一種方式就是,接住沙包後不丟回去,直接放在腳下,‘獵人’一旦沒了沙包就算輸。常常有那麽幾個身體非常靈活柔韌的家夥,一邊快速閃躲,一邊玩出什麽的“魚躍前翻滾”、“鐵板橋”、“旋風翻滾”、“回旋翻滾”等等一些戲劇中武生經常表演出來的動作。同時也不忘記眼明手快地抓住就要打中自身的沙包,要麽就打回去,要麽就先放在地上。‘獵人’其實也不好過,按照規定,一隻‘野豬’可以挨上5隻沙包後才算被打死,而‘獵人’隻要挨上一隻沙包就要淘汰,坐在一邊等候下一局的開始。而且還要到處跑來跑去地揀沙包再打‘野豬’。——‘野豬’丟回來的沙包可以抓,就看有沒有人妨礙你了~~基本上,由於‘獵人’人數比較多,剛一開始的時候,總是要撞在一起,結果就是被‘野豬’給拱死~~不過到後來就精彩了,準頭好的‘獵手’基本能完成獵殺任務,而‘野豬’不是被殺死就是要被累死(跑不動了,隻好趴在地上‘吃’沙包)~~
通常,隻要天氣晴好的下午,我們都會玩到快吃晚飯時才回家,也不管父母會不會再給我們吃一頓‘竹筍炒肉’或是‘爆栗子’,開心就好,其實在那個年代,父母對孩子還是相對寬容的,畢竟隻有這麽點好玩的嘛~~~而且又是一起在玩,危險行也不大,被沙包打中眼睛也不是太疼,就算身上被稻草割開了,口水塗一些後又瘋開來。有時,大冷天的,玩得興致一起來,打個赤膊也是大有人在。
對於你母親的不幸去世也請節哀,所有的人都會有那麽一天,有的人則是提前走了而已,想我母親也是一樣,雖已有十九年,但每次想起,也會情不自禁淚如泉湧。幸福地活著,應是對母親最大的回報!!
關於玻璃小動物,煤油燈, 玻璃絲編織, 硬殼帽,石筆,勾起來好些回憶。 你這一篇要寫多長時間啊? 我也想過把以前見過的好吃的,好玩的,亂七八糟的,理一理,寫出來,可是一想到龐大的搜集整理工程,就放棄了,我看還是你能者代勞吧:)
特別想找玻璃絲編織和石板石筆的圖,可惜花了很多時間都沒找到。石板是個好東西,寫字的感覺極其細膩。石筆摸上去也滑溜溜的。
抓子兒中的上上品是羊拐,再往下是豬拐,下下品才是子兒。
原貼還有個站筒的圖片,過去看孩子用的,性能相當於現在的playpen。我沒見過,開眼了。可惜圖貼不進去我的貼子,把連接放這兒吧:
http://t1.baidu.com/it/u=1109328393,2074996503&gp=0.jpg
阿小名最能幹,每次來都有好東西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