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網上無名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被愛的孩子 <後記>

(2005-05-25 08:02:15) 下一個
<後記> 《被愛的孩子》,是源於一件真事兒。它在我的心裏頭已經有好一段時間了,可我一直不知道如何下筆去寫。事情本身一點兒都不複雜,但卻眾說紛紜。因為它牽扯到很多微妙的各人思量。 我所知道的故事中的媽媽,是一位溫和善良的女人,孩子更是伶俐可人。因為這些印象,也因為我是一個局外人,我不能夠加入評說的行列。可是我的心一直為這一家人在痛,卻又因為完全沒有立場,不能寫出這種心痛。 而寫童話,也是我長久以來的心願。隻是我覺得,寫童話需要純淨悠然的心思。我沒有,所以不敢寫。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想到,可以用童話來寫這個我沒有過任何評論也沒有過任何答案的故事。在這個童話裏麵,我要任性地使用象征和誇張,用卡通的形式,述說令我悲傷的故事,述說人與人之間,包括成人與成人之間,已經逐漸在遺失的交流形式,和我想維持這個形式的童話夢想。 因而,《被愛的孩子》是一篇童話。但又不完全是給孩子看的,所以它不飛也不仙;同時它也不完全是給大人看的,所以它絕對不是情節小說的變形。我決定不管別的,單單努力用相對簡單的文字,寫出我的心情,寫出我的問題,也寫出我的心願。 至於文中所用的象征,和散見於各章的小嚼咕兒,使本文從整體來看有些鬆散,這也是我知道的。起初的時候,我想過在文中應該對這些之間的關聯作點兒解釋,可後來寫著寫著,就覺得沒必要解釋了。 終歸我不是在寫一個架構完整而恢宏的大型作品,所以不想把整個東西搞得太刻意。而且,我在這個童話中所運用的象征,很多是我也沒有答案的時候,自己腦子裏閃過的一些莫名其妙的映象,如果我都能清醒地加以分析,我恐怕也就沒必要寫這麽個童話故事了。 總之,這盤菜總算是出鍋了,我到此可以收工。在此特別感謝給我發信和跟貼,還有堅持把這個童話看完的朋友。你們所做的這些,讓我有勇氣把整個《被愛的孩子》寫完貼完,否則我肯定做不到。 咱們這次交道打完了,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再過一小會兒,又會有新的文章登場,我們為新的故事一起喝彩一起哀歎。可是,在您還沒有離開我這段後記的時候,我想求您個事兒:不知道您願不願意,為這個故事所講述的孩子祈求安康。她現在還沒有任何好轉的跡象,可她的爸爸相信,她跟文中的鬧鬧一樣,知道自己是個被愛的孩子。 最近在讀林語堂的《風聲鶴唳》“Leaf in the Storm”,看到裏麵的這段話,覺得對我這個小故事,以及許多千千萬萬的小故事,都算適用。借用一下,當作結語: “五十年或一百年後,茶樓閑話和老太太聊天時一定會把幾千個風飄弱絮的故事流傳下來。風中的每一片葉子都是有心靈、有感情、有熱望、有夢想的個人,每個人都一樣重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