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學名著對我們還有多少價值?

(2005-04-12 19:20:36) 下一個

   
 文章來源: -輪子 於 2005-04-12 16:09:30    
 


 
 
 看了樓下 地中海人魚 的問題和回帖,覺得很有趣,看來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曆。我曾經說過,四部中國古典名著隻有《西遊記》讀完了,而且不隻一遍,其他或者讀不下去,或者讀了一半不能卒讀。後來對《金瓶梅》很期待,真看了還是沒看下去。

每個人都有讀小說的年齡,一般在中學以前,一些人會延續到大學畢業。我是在中學階段讀了大量的小說包的,所謂名著主要是在那時讀的,往後的若幹年依然讀小說和其他文學作品,但是都是中國當代作品了。回想起來,讀名著並沒有給我很深遠的影響,唯一覺得有影響的是《紅與黑》那部小說。其他的名著甚至書名都記不得了。很多小說越是名著越無趣,比如我最不喜歡巴爾紮克,我不覺得它給我帶來什麽啟迪。莫伯桑還可以,雨果就很沒勁(對我來說)。其實一本不算經典,但是中國讀者很熟悉的小說《牛虻》裏麵的主人公對我的影響還大一點。

高中之後的幾年,買了大量的諾貝爾獎作品,但是真的是讀不進去。比如海明威,我買了它的好多著作,卻沒有一篇能讀進去。倒是一些意識流的作家作品有嚼頭,狂讀不止,比如喬伊斯。美國的黑色幽默當時還很時髦,讀起來一點幽默感覺都沒有。日本當時唯一的諾貝爾獎得主川端康成的《雪國》更是不知所雲。高中之後還嚐試讀過莎士比亞,從來也讀不進去。我自以為是很喜歡文學和文藝作品的人了,可是名著對我的影響真的很少。實在不如同期閱讀的中國當代文藝作品,倒是當時的中短篇小說幫助我認識了當時和之前的中國社會。長篇小說幾乎沒有可以讀到底的,唯一讀到底的好像是《廢都》那是很晚的事情了,大家差不多是把它當A書讀得,所以可以到底。

我敢說很多人沒有讀那麽多的小說,更不要說名著了,後來大家去讀金庸而不是諾貝爾獎得主的作品是對的,小說的主要意義還在於娛樂,而且金庸在武俠世界裏構造的其實是中國社會(文化)的現實。

結論是,文學作品的作用一直在弱化,當社會科學發達之後,人們理解社會和人生更願意借助科學而不是文學,文學作品無論多麽成功和深刻,都擺脫不了個案的性質和虛擬的特征。而我們最需要得是現實的和一般的知識。曾幾何時,人們要為自己不知道某某名著,不知道某某名畫,不知道某某交響樂而覺得汗顏,今天,已經無需如此了。因為人的知識體係極大地擴展並且現代化了,文學藝術隻占很不重要的一個位置,即不代表知識也不代表技能。 
 

你說的有道理,但是我強調的是,從文藝作品吸取營養  
越來越被別的方式取代了,這是我的一個觀察,也是對未來的一個猜測。文藝作品在全部知識體係中的地位不斷地在下降,曾經是人類知識的主幹,現在隻是附加了。

其實真正要認識社會認識人,必須借助哲學社會科學,文學的片麵性和局限性太大了。這是我自己的曆程和感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9)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