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孩627:朱哲琴又一力作:《雲鍾》大碟下載

(2005-03-03 16:13:31) 下一個









    這是一張無比從容的發燒天碟。帶著清風般的印象。
    沉潛了六年,何訓田再次出輯,竟是以著名經典「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為題材。在以「阿姐鼓」成為國際唱片史上第一張全球發行的中文唱片後,在成功打造朱哲琴成為國際知名的實力派唱將後,在締造至今無人突破的全球百萬銷售記錄後,來自學院的他重又回到學院,在曆史悠久的上海音樂學院繼續生命的流轉。
    直到杭州雷峰塔重新站起,他的音樂之樹也隨緣開花。為慶祝重新建塔而受邀創作的大碟《雲鍾》(海外發行名為「波羅密多」),盡管佛教《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的260個字語意深邃,但何訓田的音樂依然不談深奧哲理,不唱高難度歌謠,隻是單純地從音樂出發:器樂為經、人聲為緯,在心耳間織起美麗的錦綢。讓聆聽者隨著他魔術般的旋律,跌宕起伏,在湧動著撼人力量的溫柔聲波之間體味感懷。
    從音樂的靈性微光中走來,《雲鍾》指引我們傾聽何訓田這位名聞國際的音樂大師所刻劃的生命奧義。遠在製作「阿姐鼓」之前、在無數次的行旅中、在對生活的反芻裏,「天人合一」的思維早已深植他心中。在他的想法中,人與人、人與天、天與地、自然與宇宙,都應相互融合,達成自然和諧的狀態。於是音樂以此為起點、也以此為終點,一氣嗬成描繪了天、地、人合一的生命境界,也讓我們看見了他的悲憫情懷。
    在《雲鍾》裏,何訓田的「波羅密多」音樂語匯由繁華步入純粹,跨越了音樂欣賞者的心靈時空,流露出更多的自在、隨興與智能。若說「波羅密多」是何訓田個人的內心世界,毋寧說是從他這麵鏡台所映照的人間生命情調。渺小,卻永恒。
    ·關於“倒掉的雷峰塔”——杭州西湖雷峰塔是知名古跡,浪漫傳說「白蛇傳」中描述,它鎮住了為愛情幹犯天條的白蛇娘娘。它建於公元九七七年吳越鼎盛時期,十六世紀遭倭寇燒毀,一九二四年全部倒塌。七十八年後,中國以鋼骨結構重建雷峰塔,與發掘地宮同為重大新聞。江山依舊,人事已非。
    ·關於《雲鍾》的現場演出“雷峰夕照”音樂大典——製作期長達一年,音樂以每天幾十秒的進度,反複修改,主創人員都是全國一流的藝術家:總導演何訓田、主唱朱哲琴、領舞楊麗萍、舞美是歌劇《圖蘭多》的總設計曾力。雷峰塔成為最大的布景道具,共設層層疊疊的五個舞台,最低的近在咫尺,最高的則在雷峰塔之上,100位琵琶女隱約其間,300名佛家弟子護法高僧入塔場麵壯觀,222名江南美女柔情展現水鄉溫情,100名京劇武僧在雷峰塔上演繹民族文化,200名黃衣黃褲的少林武僧在錯落的舞台上表演著拳打腳踢,100位時裝模特款款展示中國曆代服飾變化還有160名驟然出現的鼓手的威風鼓陣。該場演出的門票售價為天價2800元,同時將全部耗資算入,每個現場座位的實際價值則超過3300元。

       《雲鍾》曲目介紹:
       ·序曲「雲鍾」——彷佛由縹緲雲霧間傳來,玎琮風鈴伴隨透明人聲悠悠乍響,一派雲淡風清。
       ·曲二「波羅密多」——女聲反複吟唱「般若波羅密多」六字,清美而空靈。
       ·曲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由「阿姐鼓」朱哲琴友情獻唱。不同於以往那充滿表現力的唱法,這次她展現的是平和、自在的歌聲,不刻意表達過多的技巧,純粹以聲音的律動呈現天人的自在與詩境。
       ·曲四「琵琶行」——由九九八十一把琵琶交疊而成,充滿曆史感的彈奏語法,帶領聽者進入時間的甬道,窺探那源於印度、揮灑於敦煌的異域麵貌,猶如千古壁畫上騰飛的伎樂天幽然再現。
       ·曲五「群僧」——是曲六「般若心經」的引子,莊嚴氛圍中,群僧由遠至近行進,似由天上走入人間。他們從神秘、不可知的地方走來,伴隨著智能喜樂的鈴聲與唱頌,傳遞著宇宙和生命奧義。
       ·曲六「般若心經」——是一首堪稱經典的全新創作曲,它打破了一般歌詞的韻腳規則,打破了長久以來,心經難以用朗朗上口的旋律被唱出的困難。何訓田以自創的音樂語法,開創了在最短時間內讓人背下心經的方便法門,清新可喜的節奏與溫柔人聲引導著一字一句的進行,散發著敦慈的美妙能量。
       ·曲七「塵鼓」——層次豐富的打擊樂,以鮮活律動架構出點、線、麵的均衡節奏,主次交替更迭,呈現人間眾生相。
       ·曲八「白蛇舞」——以民間流傳的著名故事為素材,以虛無氛圍表現「空」的意象,運用現代音樂手法描寫白蛇的出離與頓悟後的自由。
       ·曲九「春歌」——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這是禪宗「無門禪師」的一首詩偈,述說了音樂家內心想望的自由心靈,同時扣合了心經所傳達的「觀自在」。采自江南民謠曲調的「春歌」,以高達八百餘人次的大合唱呈現人間榮景,和諧歌聲由遠而近,有著雨過天晴後的清新透亮與盎然生機。
       ·曲十「千江月」——「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裏無雲萬裏天。」生命轉折後的破繭而出,正是曲十所表現的生命境界。音樂由山林傳來的木魚聲開啟序幕,大鼓接續而出,由緩而急,霎然停於高峰處。氣勢磅礴的百人禪詩大合唱、鍾聲伴隨的誦經聲,逐漸由近而遠。悠遠笛音吹起貫穿全輯的主旋律,空靈氣韻中乘風而去。

序曲「雲鍾」
曲二「波羅密多」
曲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曲四「琵琶行」
曲五「群僧」
曲六「般若心經」
曲七「塵鼓」
曲八「白蛇舞」
曲九「春歌」
曲十「千江月」

    627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