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詩歌 讀譯文詩與讀原文詩

(2004-12-06 22:12:47) 下一個
薦一套曾經給我很大影響的外國現代派作品叢書 2004-11-23 03:22:01 一直想推薦這套作品,但是已經記不住確切的名稱和出版年代了。用google搜,竟然輕易的就找到了別人推薦的文字,我也省掉了寫文字介紹。隻是添加幾句。 到這裏來的都有能力也有可能讀原文的作品,但是我以為如果想用漢語寫詩,必須讀足夠的譯文的作品。因為中國的詩人群體至今也還是在閱讀譯文作品的基礎上形成共同語言的,你必須跟這個community操同樣的語言。更深遠地看,白話文是一種轉譯的語言,是用西方語言的語法結構改造文言文而生成的語言,換句話說,從白話文出現以來的中國文化已經離不開譯文。所以從古詩詞裏很難學習現代派詩歌的語言。注意現代派詩歌是一個具有專屬含義的概念,中國自北島那批詩人及之後的詩人才出現了所謂的現代派詩人。今天很多寫新詩的詩人都普遍地受現代派詩歌的影響。我把現代派詩人出現之前的詩歌叫就詩,大約是北島那批詩人的詩公開發表之前的年代中國的詩歌都屬於舊詩(區別於古詩)。 今天這個壇子裏寫新詩的詩人也不同程度受到現代派詩歌的影響。也就是說他們的詩跟四九年以後的那些豪邁詩人以及三十四年代的那些柔情詩人的關係都比較小(雖然有一些,而且每個人的詩歌還有不同時期詩歌的痕跡,沒有很明確的定位)。這樣印證了我所謂的“趕時髦”,大家喜歡用時髦的語言,結構和樣式來寫詩。這是正確的,旗袍再好,今天的女性也不要穿這她上街,如果一個女人在任何場合穿旗袍,別人會覺得她不合時宜,甚至腦子有病。這就是任何文學藝術的樣式必須跟上發展趨勢。 有的詩人願意讀英文詩,當然會有助益,但是除此以外必須讀譯文詩。原因我說過了,當然你可以說我自己能翻譯,不就成譯文詩了嗎?問題是你的翻譯絕對不可能比那些翻譯家群體互動的結果更好,也不符合效率原則。直接讀譯文作品,我記得這套書裏有專門的一冊搜集了現代派詩歌,漢語在翻譯的詩作裏獲得了新的機會,漢語變得奇怪而美妙,一句話,借助一流的現代派詩人,漢語變得很過癮。從唐詩永遠走不到現代派詩歌,從莎士比亞也永遠走不到現代派詩歌。寫現代詩必須主要閱讀現代派詩歌。這套叢書還有評介文章,可以幫助迅速掌握現代派詩歌的源流和趨勢。隻是海外圖書館能夠借到這套書是個問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