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芳華

記取生命中的那些瞬間
正文

薑棗湯詳論---by 悠然生

(2010-04-21 17:46:37) 下一個
http://www.yyttcm.com/read.php?tid=1595

薑棗湯:

大人治療量—— 生薑80克~200克 紅棗20~30枚 【大火燒開後小火再煎30分鍾,控製約剩一碗,趁熱兌入紅糖適量服用】

大人保健量—— 生薑80~30克 紅棗30~10枚 【大火燒開後小火再煎30分鍾,控製約剩一碗,趁熱兌入紅糖適量服用】

小兒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一般生薑10~30克 紅棗10~20枚加減 熬水出鍋後加紅糖適量【紅糖隨意,依個人口味加量】, 空腹趁熱服用。

大人隻要能量不足嚴重,皆以兒童量為準。大人小兒區別之本質,是能量多少的意思。

小兒止咳:

生薑30克 紅棗10枚 川貝10克 梨【1/3或者1/4】

熬水兌紅糖,中火燒開,小火再煎20分鍾後控製約剩1碗,溫服小半碗,3小時候加熱再服剩下的半碗。

急病外寒,半小時服一次 ,蓋被發汗 ;慢性排裏寒,2~3小時服一次,紅糖加倍。

藥後會咳嗽增加,是為排寒氣,具體看看別人的案例參考。如果流汗,及時換下濕衣服,注意避風。汗出,延長服藥時間,按慢性法調養常服即可。汗出,症狀緩解後,都改以白米粥調養為宜。直到再出現症狀時再服用薑棗湯——粥才是最養人的,不是藥。

平時服用可保健,但最好在早上和中午空腹服用,下午3點後不要喝【此方升氣,晚上降氣,服用後會影響睡眠】。但若是感冒發燒時,就不論時間,什麽時候都可以服用。比起睡不著覺,和感冒發燒的難受,兩者選一。

攻邪宜用生薑,保健宜用幹薑。生薑補陽,起發散作用,受寒需要發散時,生薑加大量。紅棗紅糖補陰。起收斂緩慢釋放生薑發散力量的作用,保健時要收藏陽氣,或者陰虛時,就加大糖棗的量,紅棗用雙數屬陰。 適應不了辛辣的,可以小製其量:生薑30克起。但是,急病外寒痛證時,必須80克大劑量起步,否則效果不佳。最高200克,量越大,痛楚越小 恢複越快【秋冬用量大 春夏用量小】

特別提示——有治療量和保健量的區別,大劑量治療量的薑棗湯,不可久用,最多3天為宜。

陰虛服用薑棗湯,就會上火,不是通道問題,而是因為沒有水【陰】稀釋,就要加大紅棗紅糖劑量。

紅棗最大劑量:紅棗30枚【1~10為基本數 單數為陽,雙數為陰,雙數之和最高值就是30 。所以紅棗最高養陰效果最好用30枚】,同時,還可以: 加黃芩20克,薑棗湯就具備下降的力量了,降火效果更好,相當於小劑量的小柴胡加薑附湯。

生薑最大劑量:200克 足矣 補陽的最大劑量 紅棗的極量:30枚【補陰的極量】25枚【補陽的極量】 原則:補陽時 陽加、陰減少 補陰時 陰加、陽減少 如上比例調整就是
比如:
補陰極量:紅棗30枚 生薑【10克 20克 30克都可以】
補陽極量:生薑200克 紅棗【30枚、20枚、10枚都可以】
還可以全陰——不放薑。當然,就不合適叫薑棗湯了,隻是說明有這樣的變化。薑棗湯本身就是一個太極,可以隨意變化劑量,可為補陰方,也可為補陽方,全在劑量變化。

處方藥性作用陰陽寒熱比例

1 小柴胡加薑附湯 7陽3陰
2 生脈熟地枸杞飲 3陽7陰
3 加味生脈理中湯 秋冬方 5陽5陰
4 加味生脈理中湯 春夏方 4陽6陰
5 加味肉桂理中湯 6陽4陰 薑棗湯 ——可以6陰4陽 【紅棗紅糖多】 也可6陽4陰 【薑多棗糖多】


什麽季節適合服用薑棗湯?
四季皆宜服用——秋冬的早上也是春夏。春夏的晚上都是秋冬——都不宜服用。

原則:
治療看人道,攻邪時——秋冬天冷難發表,加薑減棗;春夏天熱易發表,加棗減薑;
保健看天道,保健時——秋冬要藏陽,加棗減薑;春夏要用陽,加薑減棗。

夏天能量過度發散,所以多用【王道】類處方收斂為主。生薑發散,可以由功效“守而不走”的幹薑代替,回陽散即是代表。現代人,夏天多處空調房,反受寒涼,所以,這些人反而還需要薑棗湯。最好的服藥順序,就是白天幹薑薑棗湯,晚上王道【例如:加味生脈理中湯、生脈熟地枸杞】收斂。

停止服用薑棗湯標準

憑著自己服藥後的感覺調整就是。除了前幾次需要大劑量生薑打開通道,後續的都是較小劑量保健就可以。服用保健量都上火了,就減少生薑,加紅棗紅糖量。夏天天氣熱,陽氣易散,建議紅棗保持30枚不變,隻是調整生薑量。保健量服用到上火,就減少到50克,一段時間後又上火,再減少到30克,一段時間後又上火了,說明熱氣已經足夠,就不需要服用薑棗湯了。有的人一開始服用大劑量就上火,說明體內不寒或者傷陰缺水,就不合適服用薑棗湯了。 憑著自己服藥後的感覺調整就是。除了前幾次需要大劑量生薑打開通道,後續的都是較小劑量保健就可以。服用保健量都上火了,就減少生薑,加紅棗紅糖量。如此如此…… 汗出,症狀緩解後,都改以白米粥調養為宜。直到再出現症狀時再服用薑棗湯——粥才是最養人的,不是藥。

大劑量的薑附劑,中效即可,大劑量的薑棗湯,我再一次聲明:3劑即可。之後必須隨個人感受減量服用。生薑減量,紅棗可以不減。小量中等量的薑棗湯是可以長期服用的。所生【化氣造血】大於所耗,就是有利可圖的生意,可以做。越喝越有精神,就是有利可圖;越喝越疲勞就是虧本生意。

為何要用大劑量生薑

小劑量生薑抵不過脾胃的寒氣,打不開,就反而被阻擋反逆上喉嚨,就上火。大劑量的生薑就不會上火,因為實力對比變化了,這個熱能夠打敗脾胃寒氣的束縛,閉塞的門被打開,熱氣就可以直泄而下了,就不會上火了。

如何鑒別是生薑劑量不夠大導致的陰寒(缺火)隔熱【就需要加大生薑劑量】,還是陰虛(缺水)導致的上火【不可以再用或者減用生薑量】?

——兩者都有熱像,如果隻是寒隔熱之象,不會有幹燥缺水的症狀:如皮膚(嘴唇或者臉上或者手腳)幹燥甚至起皮屑裂紋,舌頭也是幹紅。寒重之人(不缺水)不喜歡喝水,陰虛之人(缺水)就喜歡喝水。這也是核心的鑒別。


——————————————


以下情況的人【特別是小兒】慎用、禁用薑棗湯:


1 能量不足嚴重【表現為氣喘籲籲,容易疲勞,甚至走路都疲勞】

2 長期慢性消耗性疾病【久咳,咳血,長期月經過多,淋漓不淨,遺精,遺尿】

3 動則出汗(易於傷陰)或者很難出汗(已經傷陰 無汗可流)【慎用】

4 呼吸喘促的同時,手腳冷

5 唇幹、唇紅,燥熱無汗

6 幾天內已經發汗退燒3次以上【大量流汗傷陰】

7 長期失眠【慎用】

8 身高體重顯示體質瘦弱者 【慎用】

9 手淫、性生活過多傷精嚴重者【慎用】


【以上標準內容,其實就是陰虛的表現,部分兼有陽虛】

調養過程中 出現疑是以上症狀的 或有疑慮者 請及時和悠然生聯係谘詢 若有緊急情況 先送醫院


薑棗湯不是萬靈藥 請使用時審慎考慮!詳細閱讀薑棗湯詳論。
nullnul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