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芳華

記取生命中的那些瞬間
正文

古代的中醫 (1)羅大倫

(2010-06-03 10:22:17) 下一個
寫在前麵的話



在外人看來,中醫是一種很神秘的學問。

因為中醫的術語讓人聽著摸不著頭腦,比如什麽陰虛陽虛、疏肝和胃等等的。

所以中醫很難學習。

現在幾乎很難找到好的中醫醫生了,你到中醫院看病,很多中醫也都是給你開一堆檢查單,然後開好多西藥。

所以這些醫生的療效很差,這導致很多被他們“信手”治療過的患者很憤怒,提出了“取締中醫”的呼喊。

但是,喊取締中醫的人別著急,因為中醫業內有人說:建國以後中醫院校培養的中醫人才中,沒怎麽出中醫大師,現在的中醫大家,大多是建國前留下來的。而這些人的年齡很大,至少在八、九十歲吧,你總不能指望人家再堅持個幾十年吧,所以,別急,別急,中醫的確不需要大家呼喊“取締”,它自己會不斷退化,當剩下的都是看化驗單開西藥的中醫後,它會自行消滅的,就像一支蠟燭,當蠟燭的芯沒有了以後,蠟燭自己就會滅掉的,無煩他人來吹。

那麽這個蠟燭的芯是什麽呢?在後麵的故事裏麵,希望大家一起和我去尋找。



那麽,古代的醫生也是這樣的嗎?

為什麽大師級的中醫在我們的手中斷了傳承?

什麽樣的醫生才能算是大師級的醫生?

什麽是醫道?醫道?!醫道到底在哪裏?!

在這支蠟燭行將熄滅之前,讓我們借著這點光亮,回到曆史的長河中,看看那些古代的醫生吧,看看他們是怎樣從一個極其普通的人,最後成長為一代大師,成為中醫曆史中最為耀眼的明星!

讓我們與他們一起,尋找成功之道,登上涅槃之路,飽嚐破繭而出時撕心裂肺的痛苦,體會最終獲得至高境界的歡愉心境!

在看故事的同時,我還要告訴你,這些古代的醫生們,這些真正的名醫們所提供給你的養生之道,算是額外的回報吧。

下麵,讓我們開始這段旅程吧。



錢乙



一心求仙的父親



北宋仁宗年間。

山東鄆州(現在的山東東平縣)的一個村落裏。

成年男子都下地幹活兒去了,村裏剩下些婦女,在各自的家裏忙著家務。

不知誰家散養的一群鴨子興奮地向村邊的河裏跑去。

一派靜謐的農家祥和景象。



但是,在一個簡陋的房子裏,氣氛卻沒有那麽愉快。

一個男子,正在收拾包裹。他稍微有點喝醉了,眼睛裏泛著微微的紅色。

在他的對麵,一個三歲的小男孩,正坐在板凳上睜大眼睛看著他。

這個小男孩,就是錢乙。

此時的他還遠不是日後名震天下的大名醫,他還完全不知道,他正要麵臨的,是一個空前的災難。

對麵的男人就是錢乙的父親錢顥,他正在一邊收拾行囊一邊和錢乙嘟囔:“對不起了,兒子,你媽死得早,以後就靠你自己了。”

錢乙幾乎不理解他在說什麽,隻是瞪大眼睛聽著。

錢顥用力打好了最後一個結,同時說到:“我要去尋找神仙了,如果找到了,我會回來帶你一起成仙,如果找不到,今天就是我們父子倆訣別的日子。”

錢乙還是怔怔地看著父親。

錢顥放在錢乙身邊幾文錢,然後拿起酒壺,喝了口酒,拍拍小錢乙的腦袋,背上行囊,揚長而去。

錢乙仍然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呆呆地坐在凳子上,用手使勁地摳著木頭凳子,眼睛裏半含著眼淚。

雖然他不知道父親到底要做什麽,但是,他唯一感覺到的是:這個房間裏隻有他一個人了。



從各個方麵來考察,錢乙的父親都是一個非常不靠譜的人,極其地不靠譜。根據文獻記載,顯然他沒有把錢乙托付給任何一個人就獨自離家了。

這簡直太無法理喻了,您要知道,這可是一個三歲的小孩兒,母親已經去世,他自個兒一人哪兒有什麽生活能力啊,這還讓不讓他活了?

那麽他為什麽這麽做呢?文獻沒有記載,但是我們可以從他所去的方向來分析出答案。

他去的方向是向東,海上。



山東自古有尋找神仙的傳統,加上有獨特的海市蜃樓,這在古代可是絕對的鮮活的超級廣告,連秦始皇這樣的大腕兒都被這個廣告給忽悠來了。望著若隱若現的海市蜃樓,人們絕對有理由相信在海上的仙山裏有仙人在大塊吃肉、大碗喝酒,過著快活的日子。

因此在山東,拋下妻子兒女毅然離家訪道的行為並不是什麽稀奇事兒,經常有人傳說某某人離家最後遇到神仙然後飛升了。

錢顥顯然對此類傳聞非常感興趣,經常一邊喝著小酒,一邊饒有興致地和別人談論這些成仙的成功經驗,眼中閃爍著羨慕的光芒。

如果單獨看待他把三歲的兒子扔在家裏的事情,可能大家會覺得這個人太絕情、有毛病,但是如果結合上為了成仙這種追求,則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因為此時的錢乙已經成為了他成仙途中的一個負擔,一個包袱。

錢顥是個鄉村醫生,嚴格地說,是個針灸醫生(父灝,善針醫),但是他不好好地琢磨怎麽用科學的手段來找到經絡的實質、來搞搞實驗捍衛一下中醫的尊嚴,卻如此熱衷於神道,實在是件遺憾的事情。

終於有一天,他在喝了點兒興奮的小酒後,下定了決心,別人能找到神仙,我也能找到!

於是懷裏揣著本勵誌暢銷書《成仙改變命運》,毅然離家,留下一個三歲的兒子錢乙,“東遊海上,不複返”。

其後果很嚴重,估計是飄到了日本或者朝鮮哪兒的,想回也回不來了。

神仙沒見到,見到了一幫操著日語的人,心情一定特複雜吧?



但此時更可憐的是小錢乙。他仍然不相信父親就這樣遠走,他把小木頭板凳搬到了門口,在那裏坐著,望著遠處。

母親去世的情景他還曆曆在目,此刻,他的父親又不回家了,他的小小的眉頭緊緊地皺著,眼淚已經被風給吹幹了。



鄰居們開始有人議論,咦,幹嘛呢,這孩子?整天坐門口幹嘛啊?

有路過的還沒事兒逗逗他:“嘿,小孩兒,我叫‘逗你玩兒’!”可是錢乙的眼睛隻是望著遠方,沒有任何表情。

終於有一天,鄰居發現了餓得昏倒在小木頭板凳旁的小錢乙,這才知道,天啊,出大事了!

於是趕快叫來了錢乙的姑姑,他姑姑來了一看,嚇得差點兒暈過去,這才知道自己那位不靠譜的兄弟幹出了什麽絕情的事兒來。



當錢乙被搶救過來後,就留在了他的姑姑家,他的姑父姓呂,是個鄉村醫生,兩個人一商量,雖然錢顥這人特不靠譜,跟大家玩人間蒸發,但孩子無辜啊,這麽可憐,哪兒能讓他去送死呢?

於是,兩個人就收養了錢乙。



慢慢地,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段痛苦的記憶隱藏在了小錢乙的心靈深處,不見了,他和呂醫生成了一家人,呂醫生隻有一個女兒,正好把錢乙當自己兒子了。



孤兒錢乙



錢乙在姑姑一家人的照料下,慢慢地長大。

這應該是個很幸福的解決方案了。

從小就失去了父母的錢乙得到了父母般的照料,從表麵上看,他的臉上洋溢出了幸福的微笑。

但是,人們總是覺得這個孩子有著那麽點兒什麽不同,不同在哪兒呢?又說不大清楚。早熟了點兒吧,這孩子。比如他跟隨姑父出診的時候,如果遇到了患病的孩子,他看到孩子孤獨、痛苦的表情時,錢乙自己也感覺特難受。

別人特奇怪,私下裏全都嘀咕:他難道能從這些患病的小孩子身上看到自己?

姑姑一家也很暈,他有什麽痛苦啊?小孩兒不記事,三歲時發生的事兒,早該忘光了,難道會在記憶裏留下什麽痕跡?不應該啊?

再試探性地問問錢乙,錢乙自己也是一臉的茫然,隻是說:“這些孩子太可憐了!”於是大家想,可能他的性格如此吧。



在這樣的日子裏,錢乙渡過了他獨特的童年時代,變成了一個少年人。

他的姑父安排他去私塾讀書,然後在空閑的時間跟著自己出診。



那天,村子裏張鐵匠家的孩子病了,才兩歲,不知道是什麽病,高熱,抽搐,吃了藥也沒有效果,錢乙在旁邊,當看到孩子無助的目光的時候,錢乙感到了種徹骨的疼痛,他仿佛是看到了這個孩子陷入了黑暗中,被人世間孤單地拋下,這種感覺讓錢乙似曾相識,讓他的心中被猛烈地敲擊著。

最後孩子還是死去了。

錢乙自己跑出了院子,呆呆地坐了很久,望著遠方,說不出一句話來。

這是個秋天,旁邊棗樹的樹葉隨著風慢慢地落下,更透出一種無法言語的淒涼。



那天,回到家裏,呂醫生也很疲憊了,但是他還是拿出了一本很舊的書給錢乙。

錢乙詫異地望著姑父。

姑父:“如果你有心於此,就看看這本書吧。”

錢乙接過書,封麵上寫著“顱囟方”三個字,“這是什麽書呢?”

姑父:“這是專門治療小孩的醫書,是中古巫妨寫的,你可以好好看看。”(這本書的原本現在已經遺失了,今天我們看到的可能是後人托名寫的)

錢乙好奇地翻開了書,又問:“為什麽治療小兒的書這麽少呢?”

姑父:“那是因為小兒的病難以治療啊。”

錢乙:“為什麽難以治療?”

姑父:“因為小孩子自己不會說話,沒法兒自己說清病情,還不配合診脈,所以不好診斷啊,還有,他們的髒腑嬌嫩,用藥稍微錯一點就會釀成大禍,所以大家說:寧治十大人,不治一小兒啊。”

錢乙點著頭,他的目光變得堅定了起來:“原來是這樣啊,那麽,我就好好地學習治療小兒的病吧!”

那天晚上,就在燭光之下,錢乙發了一個誓願:一定要給天下的小孩子治病!



從此,錢乙開始在學習《傷寒論》等經典的同時,更加著力在《顱囟方》的學習上,當時誰也沒有想到,這本《顱囟方》在呂醫生的手裏沒有學出大的名堂,在錢乙那裏卻創造了一個非凡的成就。

這就是錢乙的少年時代,白天和姑父出去診病,晚上在家裏苦讀醫書。

在這樣的日子裏,錢乙一天一天地長大了。



中國農村的醫療條件一直不是很好,宋朝的時候更是好不到哪裏去,連草藥都很缺少,於是,在出診之餘,錢乙就跟著姑父到山裏采藥,在這樣的過程當中,他對藥物的知識與日俱增。

真是應該感謝錢乙的這位姑父,他教給了錢乙全部的醫學知識,將錢乙培養成為了一個傑出的人才,給了錢乙父親般的愛護。

在很久以後,當人們拿著關於草藥的問題來請教錢乙的時候(有的時候是一些沒有見過的草藥),錢乙對答如流,對草藥的生長環境、形狀、習性、藥性等講得那叫一個清楚,就跟自己家後院裏的蔬菜似的,大家都聽的暈暈的,回頭按照他說的到書裏一查,還真是那麽回事兒,這搞得大家無比佩服,覺得錢乙太有才了,實際上,這都是錢乙在跟隨姑父進山采藥時學會的知識,加上他好學,晚上回來再翻翻書,就理解得更深刻了。

現在的中醫院校的學生就缺少這一塊的知識,大家知道藥物的名稱,可是具體長什麽樣子卻不大了解,一到藥房裏全抓瞎了,一般連炮製好的飲片都不認識,就更甭說生長在地裏的狀態了。

我常說,一個使用草藥的醫生,一定要做到拿來一把草藥,放在手裏一捏,用鼻子一聞,就知道是什麽藥,性味如何,該用多大份量,進入人體後起到什麽作用,要達到這樣的地步,才能用好草藥,如果隻是知道草藥的名字,會寫藿香、佩蘭等幾個藥的名字是遠遠不夠的。

應該向人家錢乙同學好好學習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