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中評專論:印度外交政策對區域經濟合作影響

(2016-03-07 21:09:41) 下一個

      中評社北京3月8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印度不是太平洋國家,因此,印度無緣簽署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印度能在南亞地區組建自由貿易區嗎?答案是否定的。且不說印度與巴基斯坦長期怒目相向,僅從印度與尼泊爾、斯裏蘭卡和孟加拉國之間的微妙關係來看,要想組建區域自由貿易區,印度恐怕要作出巨大的努力。現在印度國內經濟整合麵臨極大的難題,如果組建南亞次大陸經濟自由貿易區,那麽,印度必須改變自己的基本的國策。

      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以印度為代表的亞非拉國家倡導不結盟政策,極力避免在東西方陣營中選邊站。在印度尼西亞召開的萬隆會議上,亞非拉發展中國家不僅建立了廣泛的統一戰線,而且更重要的是,把不結盟運動作為亞非拉發展中國家重要外交戰略。作為不結盟運動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在處理外交事務方麵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最大限度保護國家的利益。但是,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如果繼續奉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或者,把不結盟運動推廣到經濟領域,不積極主動地建立區域性的經濟合作組織,那麽,印度在未來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很可能會麵臨巨大的困難。

      世界經濟一體化,不僅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也是各國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按照傳統的比較優勢理論,各國根據本國的要素資源稟賦,選擇自己的出口產品,參與國際競爭,實現利益的最大化。但是,正如人們所知道的那樣,雖然關貿總協定和世界貿易組織致力於減少貿易壁壘,千方百計地促進各國貿易關係發展。但是,由於各國生產力發展水平不同,各國的產業結構也不相同,因此,在開展對外貿易的過程中,各國製定了非常多的關稅貿易壁壘和非關稅貿易保護措施。正因為如此,建立區域性的自由貿易區,減少貿易壁壘,促進各國經貿關係發展,是加快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

      近些年來,由於西方國家把注意力集中在金融服務知識產權貿易領域,對傳統的貨物貿易缺乏興趣,這就使得世界貿易組織在推動多邊談判的過程中步履維艱。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借助於區域性的自由貿易區協定,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強化區域間的經濟合作。假如印度不盡快趕上曆史的潮流,推動自由貿易區建設,那麽,印度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越來越多的障礙。

      可是,經濟自由貿易區與印度傳統上的不結盟政策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雖然不結盟政策主要體現在外交政治領域,但是,如果在政治上奉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那麽,要想建立具有實質意義的自由貿易區幾乎是不可能的。現在印度與南亞次大陸的許多國家關係非常緊張,如果印度不改弦更張,盡快調整與南亞次大陸國家政治經濟外交關係,那麽,印度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很可能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

      西方一些經濟學家把印度看到未來世界經濟發展的火車頭,認為印度不僅擁有龐大的市場,而且擁有非常多的勞動力,隻要印度充分利用自己的比較優勢,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那麽,印度就能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從經濟學理論上來說,這樣的判斷是完全正確的。但是,印度麵臨的最大問題就在於,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社會矛盾越來越多,種族分歧不斷加深,地方自治現象越來越嚴重。現在印度基礎設施建設之所以步履蹣跚,就是因為地方各自為政,在土地私有化大前提下,投資者要想大規模建設基礎設施,必須進行曠日持久的談判。而印度在勞動力以及環境保護方麵製定的一係列法律規範,讓許多投資者望而卻步。印度必須兩條腿走路,一方麵加快體製改革的步伐,不斷完善國內市場;另一方麵必須加快區域性經濟整合,通過建設區域性的自由貿易區,擴大印度經濟發展空間。

      不結盟運動是亞非拉發展中國家在東西方兩大陣營對峙過程中,為了尋求發展空間而提出的一種外交策略。近些年來印度為了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逐步地修改了自己的不結盟政策,試圖與世界其他國家組建國外交同盟,共同申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這說明印度已經意識到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為了拓展更大的外交空間,悄然修改甚至放棄傳統的不結盟政策。不過,正如我們所分析的那樣,印度要想發展本國經濟,建立區域性自由貿易區,必須改變相對保守封閉的經濟政策,敞開大門,讓更多國家和印度保持密切經貿往來,因為隻有這樣,才能為建立自由貿易區做好鋪墊,也隻有這樣才能為印度在南亞次大陸建立分工明確的自由貿易區創造良好的條件。

      現在印度對中國保持戒心,對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缺乏應有興趣,對於中國與南亞其他國家比如斯裏蘭卡、孟加拉國、馬爾代夫、尼泊爾發展經貿關係持謹慎態度,害怕中國強化在南亞地區的商業存在。正是這種高度的戒備和防範心理,使得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難以開展更加密切的經濟合作。不論是中國總理訪問印度還是印度總理訪問中國,都希望加強兩國之間的經貿關係。但是迄今為止,中國與印度關於自由貿易區的談判始終無法提上議事日程。說到底,印度的不結盟外交政策,已經成為印度的一張名片,成為印度的臉麵。印度不願意同中國攜手發展經濟,並且建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自由貿易區。當印度經濟增長速度超過中國的時候,印度新聞媒體歡呼聲一片,這從一個側麵反映出印度國內絕大多數人對中國的複雜情緒,反映出中印兩國經貿關係發展所麵臨的深層次問題。

      現在印度總理雄心勃勃,企望在自己的任期內,改變印度的經濟結構,通過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印度人民的生活。不過,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印度經濟增長率之所以超越中國,除了經濟基數之外,統計口徑的不同也是重要原因。到現在為止,印度仍然缺乏全國性的長遠經濟發展規劃,印度總理提出的各項發展指標,能否在自己的任期內初步實現,人們還需拭目以待。

      筆者之所以關注不結盟運動對區域經濟合作的影響,是因為絕大多數亞非拉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都麵臨同樣的問題。部分發展中國家開展對外貿易的過程中,強調經濟歸經濟,政治歸政治,把政治和經濟區分開來,試圖通過加強經濟方麵的正常往來,促進對外貿易的健康發展。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政治與經濟密不可分,如果不考慮一個國家的政治生態環境,不考慮一個國家的政治外交政策,那麽,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必然會處處碰壁。中國在非洲和印度的遭遇,從一個側麵說明,如果隻關心經濟方麵的合作,而沒有仔細研究合作夥伴國的政治外交政策,那麽,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必然會出現非常大的麻煩。

      討論印度的不結盟政策,不是批評印度過去所倡導的一係列外交主張,而是希望投資者充分意識到,印度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可能會受到各方麵的製約。不結盟外交政策可能是製約印度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對印度來說,如何處理政治經濟外交之間的關係,如何在堅持不結盟外交政策的基礎之上,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是擺在印度領導人麵前的重要課題。

      中國應當在捍衛聯合國憲章基本原則基礎之上,妥善處理與印度之間的曆史糾葛和現實外交糾紛。中國在與印度發展經貿關係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印度的政治生態文化傳統,必須考慮印度的外交策略,必須在尊重印度基本國策基礎之上,通過國際性經濟組織或者區域性的經濟組織,強化與印度的經濟合作關係。說到底,印度需要中國,中國也需要印度。但是,中印兩國很難通過直接談判組建自由貿易區。中印兩國注定要借助第三方加強經貿往來。現在印度總理已經明確表態,希望借助於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加快印度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倡導者,中國樂意看到印度的變化,並且願意借助於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加大對印度的投資。當然,印度是一個民主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是否會出現新的變數,還是人們拭目以待。

      印度是一個值得投資的地區,印度的市場潛力無限。隻要印度克服傳統的價值觀念,在不結盟外交政策的基礎之上,高度重視與周邊國家經濟合作關係,那麽,中印兩國之間合作仍然有巨大的空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