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烏克蘭騷亂:親歐是誤解,內政是根源

(2014-02-20 18:51:12) 下一個

基輔獨立廣場陷入火海。
 
  中評社香港2月21電(記者 楊犇堯編譯報道)烏克蘭暴力衝突持續升級,目前已有數十人在衝突中死亡,逾千人受傷,西部重鎮利沃夫宣布獨立,總統亞努科維奇在與反對派領袖談判的同時撤換了陸軍參謀長,後者宣布在全國展開“反恐行動”,軍方介入讓事態進一步升級。

近日,烏克蘭《基輔郵報》刊登資深撰稿人格雷格•賽特爾(Greg Satell)評論文章,文章強調烏克蘭是俄羅斯與歐洲文化共同調和的社會,並不是所有的烏克蘭人都想脫俄入歐,這次騷亂的真正原因在於,民眾對總統亞努科維奇的腐敗、挾持民意以及漠視人權忍無可忍。他認為,歐盟應立刻對烏實施製裁。文章編譯如下:

在經曆過三個月的騷亂後,烏克蘭“親歐盟示威”已經演變成為不可想像的流血事件。現在,烏克蘭騷亂出現在世界各地報紙的頭版,成為廣播新聞中聚焦的頭條。

大多數的媒體,都把發生在基輔的革命比作冷戰硝煙的重燃,他們認為,烏克蘭是歐洲東西派係爭奪的主戰場,是烏克蘭人為擺脫俄羅斯並擁抱歐盟而進行的戰役。

我想說,他們都錯了。

烏克蘭擁有5000萬的人口,這大概是意大利或西班牙的規模。在烏克蘭人內部,有不同的文化和身份認同,就如同美國有紅州和藍州;有茶黨和“占領華爾街”;有鼓搗德克薩斯獨立的人,也有激進的自由派。在烏克蘭,分歧更加的尖銳。

但是,將文化和認同的分歧看作騷亂根源是不明智的,借用紐約大學羅伊•傑森教授的定義,這是一種本然的觀點(the view from nowhere)。大部份的烏克蘭人都希望和俄羅斯進行拆分,但這就如同墨西哥同美國的關係,想要徹底的拆分開是辦不到的。同樣,絕大部份的烏克蘭人也不希望立刻獲得歐盟成員國資格,因為即便加入歐盟,關稅同盟也需要10年的等待,甚至更長。

那麽,什麽原因讓烏克蘭民眾上街遊行?在基輔極度嚴寒的天氣,警察用警棍驅趕示威者,現在用真槍實彈射擊,這些遊行的中產階級接受過高等教育,平時心平氣和辦事,但現在他們走出舒適的辦公室,冒著生命危險參加到對抗當局的示威,這種極端行為當如何解釋?

烏克蘭的騷亂不是意識形態造成的,它和斯大林、赫魯雪夫以及勃列日涅夫沒有任何聯係,與它有聯係的是今天的朝鮮,是今天的敘利亞——造成暴亂的根結在於——人權和腐敗。

換言之,亞努科維奇領導的這屆政府並沒有在服務選民的利益,他們背棄了大多數選民的意誌,劫持國家與俄羅斯簽訂協議,囚禁反對黨領袖季莫申科。此外,這些人在西歐國家的銀行囤積財富,瘋狂置業。(亞努科維奇個人物業調查如下:http://yanukovich.info/)。

當然,地緣政治的影響也起到了作用,正如茱莉亞•艾菲(Julia Ioffe)所言,對俄羅斯來說,普京把鎮壓基輔的示威者看成是維護他政治生涯的重要一環,而對於歐盟來說,他們希望最東邊的鄰居能有欣欣向榮的發展,而不是維持一個竊盜統治(Kleptocracy)。

因此,把烏克蘭騷亂從容作冷戰式的現實政治是不準確,也是不負責任的。民眾走向獨立廣場,是受夠了替他們做主,而非為他們服務的政府,他們不願意再為極少數人的貪婪買單。

為了促成和平解決的途徑,我現在重申我的提議:權貴劫持的國家資產都存放在西方國家的銀行,西方應立即對烏克蘭執行有針對性的製裁,凍結權貴資產,並拒絕他們入境避難的申請。

日前製裁的警告已經起到了震懾,亞努科維奇的頭號支持者,寡頭雷納托•阿克梅托夫(Rinat Akhmetov)開始譴責暴力鎮壓,昨日,歐盟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對烏製裁,時局需要歐盟拿出行動,因為這裏的局勢的發展早已超出了預期。

當局昨日的鎮壓導致總計26人死亡,數百人受傷,但一個人倒下,千百人站起來,獨立廣場的人不會散去,他們要把國家從少數人手中奪回來。

這裏發生的不是反俄,也不是親歐,是民眾要趕走讓他們受難的政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