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京報∶紐約時報為何不怕破壞中美關係?

(2010-04-17 04:00:23) 下一個


??中評社北京4月17日電/北京的環球時報評論說,這兩天,《紐約時報》連續刊發社論,指責中國人權、施壓人民幣匯率。不了解國際局勢的人多半會以為,當前中美兩國還在大打匯率、人權輿論戰呢,哪裏會想到中美關係正在轉暖。其實,這恰恰是中美關係多元化、分層化、複雜化的縮影。

??盡管兩周來,美國總統奧巴馬不止一次聲明要改善美中關係,但在利益混雜、黨派分化的美國,媒體輿論的聲音永遠不可能與政府保持絕對的一致。

??隻要細細觀察,就會發現,有不少美國媒體在為中美關係轉圜叫好,但那些給中美關係挑刺、抨擊中國、主張對華施壓的人也沒閑著。他們故意借這個機會來指責中國,希望自己的聲音能夠因此而放大。這些人的出發點不同,有的出於價值觀的分歧;有的背後是某些利益集團的推動;有的就是為了要跟政府唱對台戲,構成了複雜多元的“美國聲音”。它們可能無意與政府配合,卻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達到了配合的效果。

??美國媒體發出不同聲音,原本是要向政府和國際社會傳遞其所代表群體的利益訴求,而政府恰恰可以在外交中,利用這種有別於政策口徑的論調,以“顧及本國社會中部分群體的利益”為由,增加在外交談判中的砝碼,創造必要的空間和回旋餘地。

??這招美國“民意+媒體+政治”拳法,同樣常常運用於中美博弈中。在許多關鍵時刻,因為美國媒體作為第三方介入,中美關係不再是“政府VS政府”的關係,而往往會形成“中國國家VS美國社會”的局麵。政府加以利用,就更容易掌握話語權。

??中國要化被動為主動,就必須正視當前博弈中“美國強、中國弱”的事實。我們無法改變美國媒體的結構,也無法要求美國政府完全控製住媒體。正因為我們無法改變美國,我們唯一可做的就是調整自己。中國的對美政策也因此應當分出層級,國家決策部門代表慎重和理性,民間卻永遠複雜和衝動得多。中國學術界不僅有“鴿”,還應當有“鷹”。這樣的中國更真實,也最有可能對應美國社會,在對美交往中“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一些人或許會擔心,這樣做中國有可能首先亂了自己。其實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中國的對外看法本來就是多元的,對外表達不表達都一樣,隻不過過去這種複雜性更多由中國自己承受,而外國承受的卻很少。將這種複雜性釋放出來,同樣的壓力,外國政府將被迫與中國決策部門共同承擔,甚至外方將成為承擔的主體。

??再拿中美關係來說,過去兩個月的曲折表明,兩國關係的大勢隻能好不能壞,但兩國利益的一致性很有可能像物理學中“芝諾悖論”那樣,不斷接近相同的目標,但永遠無法到達。在這種摩擦與競爭並存的互動中,誰釋放的聲音更多,設置話題的能力更強,誰就更主動。對外關係已成為中國國家事務增長最快的方向,更多的使命需要更新、更有效的手段相配合。適當釋放中國媒體的能量,讓美國人也知道些中國媒體的“厲害”,中美兩國的未來才會更穩定、更健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