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馬英九有鴻鵠之誌、“消綠轉統”

(2008-05-30 02:46:52) 下一個


  中評社香港5月30日電(作者 譚中)我兩年前就開始注意馬英九,認為他會成為領導人。今年五月廿日馬英九就職台灣“總統”前後,我恰恰在台北馬英九的母校(他的智囊雲集之所)——台灣大學——接受采訪及講演,四天內積累的一些感性、理性知識對洞察馬英九新政權動向以及海峽兩岸關係發展的關鍵有所體會。

  我認為馬英九挽狂瀾於既倒、恢複了國民黨執政,是繼孫中山、蔣中正、蔣經國而延續、發展中國政治的另一傳統,和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人開創的新中國社會主義、導致中國崛起、世界震驚的北京傳統平行發展。如今這兩條平行線有可能匯合,主要看海峽兩岸的政治決心如何以及大陸統戰技巧而決定。

  有鴻鵠之誌的馬英九上任後先得站穩並且彌補自己作為“外省人”的先天不足,站穩以後就會超越台灣界限而大有作為。我觀察他“上馬”後的四大動向可以用十六個字來形容:“平民總統、兩岸聯通、三邊平衡、消綠轉統”。

  “平民總統”指的是馬英九矢誌建立清廉形象。從小養尊處優(不像陳水扁是貧農出身)的馬英九,從“總統”競選期間就開始“平民化”,宣誓就職那天,他和夫人周美青都穿了舊裝,又指示“總統”車隊在台北行動不實行交通管製與打擾正常交通秩序,當天又坐火車從台北去高雄參加“國宴”。他把“官邸”改名為“寓所”,把“總統府”的禦廚取消,平時就吃“便當”(即盒飯)。 他已經在新政權同僚之間形成一種“成由勤儉敗由奢”的不成文法。

  “兩岸聯通”指的是消除李登輝與陳水扁政權對聯通海峽兩岸交流合作的限製以振興台灣經濟——這是馬英九政權的當務之急。他已經聲言開通兩岸直航,取消台灣對大陸投資的限製,歡迎大陸資金投入台灣,特別歡迎大陸幫助台灣建設基礎設施。人民幣和台幣在兩岸公開兌換、甚至流通的前景看好。在李登輝與陳水扁“戒急用忍”束縛下憋了幾十年的兩岸互動即將開閘,必然聲勢浩大,會使人有“世界大變樣”的感受,如果引導得好,將形成“大中華經濟共榮圈”,促進整個東亞經濟的發展。

  “三邊平衡”指的是馬英九要建立台灣、大陸、美國三邊的和諧關係,爭取在北京和華盛頓之間起平衡與橋梁作用。他 的“五二零 ”就職演說被認為左右逢源、向華盛頓與北京兩麵討好。他既提倡“不統、不獨、不武”,蓄意減少軍備,又以“ 采購必要的防衛性武器,以打造一支堅實的國防勁旅”來讓美國吃定心丸。 這一三邊和諧關係會大大增進亞太地區和諧發展並使中美關係減少火藥味。

  “消綠轉統”指的是馬英九要逐漸瓦解台獨及綠營勢力,使台灣政治向和平統一方向發展。馬英九勝選後第一件事是拜會李登輝,又宣布李營的賴幸媛為新政府“陸委會”負責人,引起藍營不滿。根據一位深刻了解馬英九的台灣老友透露,他這是分解綠營的高招。事實證明過去“綠”營言論激烈的賴幸媛現在成了幫助馬英九團結藍綠的“溫柔恭儉讓”的典範。我在和台灣精英交流後,覺得馬英九表麵上看起來很單純、樸質,實際上城府很深、手腕高明,外圓內方,不同於李登輝、陳水扁那樣的政客式人物,而是心懷大誌、以中華民族為重的。中國領導人和他們的智囊絕對不要在這點上對他有錯誤的判斷。

  海峽兩岸關係發展的關鍵也可以用十六個字來表述:“認同交心、國共合作、外交寬鬆、多開渠道”。

  “認同交心”指的是認同大陸和台灣的特殊情結,首先,海峽兩岸應該認同:台灣認同中國,大陸認同台灣;台灣把“島民意識”擴充為“中華意識”,大陸充分理解台灣的“本土意識”。

  台灣文學家吳濁流在著名小說《亞細亞的孤兒》中描寫了“現在的台灣人,和失去父母的孤兒一樣,在重慶這一邊也好,汪偽政權這一邊也好,都同樣被視為‘異己分子’,不僅不信賴台灣人,甚至視為間諜。”那是一九四零年代他回大陸的感受,後來蔣家王朝割據台灣,使一種反抗國民黨權威統治的情調積累到過去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思想上而產生“台灣意識”,民進黨又把反抗中共“打壓” 的訴求堆積上去,但是陳水扁“去中國化”運動沒有達到目的,在這次“總統”選舉中,“外省人”馬英九淨贏“本地人”謝長廷 221萬票就是明證。

  我在台北看到,幾十家台灣電視台隻有兩大新聞,一是“陳下”與“馬上”,另一是四川地震受難與搶救。街頭有人為援救地震受難者募捐。馬英九在就任前不但帶頭捐款給地震受害者,而且和夫人參加報館救災電話的接線工作,就職後又再三表示台灣願意參與四川災後重建,使人深深感到兩岸都是一家人。直航通了以後,兩岸人民加強往來,就會更增加血濃於水的感情。 這一情誼在五月廿七日胡錦濤和吳伯雄兩黨領導人正式會談中充分表現出來。

  “國共合作”指的是發揚國共合作傳統,馬英九當選台灣“總統”,抓住了“中華民國”這個切入點來和大陸親善,這是他手中的唯一王牌。他在“ 五二零 ”演說中所用的“中華”、“中國”、“華人”符號共有 十七次之多,僅次於“台灣”符號的四十一 次,和陳水扁開口閉口“台灣”,視“中華”、“中國”符號為瘟神形成鮮明對比。馬英九 在開始競選“總統”時就提出兩岸和平談判,他勝選以後又說:“北京去年提出願與台灣談和平協議,這是滿大的進步”。他又說:“我們與大陸可正常交往,可就經濟、安全、國際空間的問題去協商談判出一個模式如果談出(一個模式)來,就對我們有利。”在“五二零”演說中,馬英九又希望“海峽兩岸能抓住當前難得的曆史機遇,從今天開始,共同開啟和平共榮的曆史新頁。”五月廿二日他回答中國評論新聞社記者問時說:“國民黨主席吳伯雄訪問大陸,是執政後第一次以執政黨主席去大陸,上次國共杯酒言歡是抗戰末期,兩岸長期對抗,如今能坐下來握手言和,是很重要的曆史過程。”五月廿七日胡錦濤和吳伯雄會談,開創了兩岸執政黨正式談判的先例,屬於馬英九的新政範疇。

  胡錦濤對吳伯雄說:“ 我希望我們能夠在國共兩黨以往多次交流對話的基礎上,就新形勢下,促進兩岸關係的改善和發展,深入交換意見、共同麵向未來,努力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 ”國共合作是兩年前連戰登陸開創的。不久前連戰再一次登陸把兩岸之間的共識推向縱深。估計馬英九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跟上。但這是大勢所趨,應該讓馬英九“冷水煮青蛙”,循序漸進。

  “外交寬鬆”指的是建立寬鬆的政治空間。馬英九強調台灣需要“和平”與“尊嚴”,特別是在國際空間上,這是比較複雜的,但也不是無法解決的矛盾。在這方麵,大陸可以多所照顧,應該讓台灣以適當名義參加各種國際組織,應該讓馬英九和政府同僚自由周遊列國、不加阻撓。目前美國、印度等國都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機構和台灣的“凖”大使館、領事館等同時存在,在其他國家也可以推廣。 過去兩岸花大量金錢去買 彈丸 小國承認權的那種“金錢外交” 應該徹底揚棄。

  “多開渠道”指的是暫時繞過那些需要時日才能解決的障礙而多層次、多樣化地開展兩岸交流。可以有第一、第二、第三軌道的對話,領導人可以輕鬆融洽地會麵、交心。這次吳伯雄“登陸”還沒動身,台灣就有胡錦濤將會訪台的傳言,吳伯雄在北京會見胡錦濤以後說,這一可能性是有的,如果實現了,無論他是以甚麽身份去台灣,都會引起全球震動。

  這次北京奧運也正是增進兩岸感情的大好時機。 連戰將會參加觀禮,吳伯雄又欣然接受了胡錦濤的邀請,那就應該進一步把馬英九也請來參加奧運開幕式,還可以把“行政院長”劉兆玄也請來。那樣的話,全世界電視觀眾看到奧運開幕式上嘉賓席中坐滿了兩岸黨政領導人,熱鬧非凡、親密無間,可以讓中華民族揚眉吐氣給那些擺架子、賣關子的歐洲洋人“總統”、總理一個上馬威——壯麗的北京奧運,莊嚴的中華人格,誰稀罕你們杯葛!也將會是千載難逢的曆史佳話。

  (作者:譚中,旅美教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