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閣

眼見我所聞耳聞我所見 手寫我所感心感我所寫
個人資料
正文

假仙真人批《圍城》 (八戒之七)

(2007-03-17 11:00:47) 下一個

假仙真人批《圍城》

(作者:假仙真人,2006715 

假仙真人小說寫作八戒之七:凡涉獵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少說為佳。

說明:言多必失,特別是涉足自己不熟悉的領域。

【例71 “唐小姐無意修飾,可見心裏並沒有男人,鴻漸自以為這結論有深刻的心理根據,合嚴密的邏輯推理,可以背後批Q.E.D.的。”(第55頁)

【評論】 “批”這個字用的,是用得奇巧呢還是用得蹊蹺呢?我也說不準。金聖歎批《水滸傳》,批《西廂記》,毛澤東批二十四史,假仙真人批《圍城》,都是批注評論別人的東西。可Q.E.D.是要自己寫上去的,以示證明完畢,不是外人老師批的。

既然錢先生這麽用過“批”字,那咱也來這麽用一次。“唐小姐無意修飾,可見心裏並沒有男人”,裏麵隻有前提條件和結論,沒有任何證明過程,就是自己“批”上Q.E.D.,交到老師那裏,老師也隻能給你批個零分的。

【例72 “數學係主任問他怎樣把導師向各桌分配,這才難倒了他。有導師資格的教授副教授講師四十餘人,而一百三十餘男學生開不到二十桌。假使每桌一位導師、六個學生,要有二十位導師不能和學生同吃飯。假使每桌一位導師、七個學生,導師不能獨當一麵,這一點尊嚴都不能維持,漸漸地會招學生輕視的。假使每桌兩位導師、四個學生,那末現在八個人一桌的菜聽說已經吃不夠,人數減少而桌數增多,菜的質量一定更糟,是不是學校準備多貼些錢。”(第210-211頁)

【評論】 這種讓數字說話的段子,在《圍城》裏是少見的。不幸的是,就這麽幾個簡單的數字,也被弄得顛三倒四的。可以想見,這種顛三倒四,絕對不是作者的疏忽,當然是作者有意而為之的,目的就是要讓那些人出出醜。就這麽個“怎樣把導師向各桌分配”的小學算術題,竟由堂堂的數學係主任提出,竟然還“難倒了”李梅亭。

這道算術題的已知條件是:現有男學生一百三十餘人,開飯不到二十桌,每桌八人。問:現加入導師四十餘人與學生同桌吃飯,“怎樣把導師向各桌分配”較為合理?

答案1:增加桌數,每桌一位導師、三四個學生;缺點是“菜的質量一定更糟”。

答案2:將上麵答案裏的兩桌並一桌,即每桌兩位導師、六七個學生;缺點是“導師不能獨當一麵”,有損尊嚴。

有趣的是,錢先生不但讓李梅亭把每桌一位導師兩位導師搞成個顛倒顛,還鄭重其事地增加了一種根本無須考慮的可能性,即“假使每桌一位導師、六個學生,要有二十位導師不能和學生同吃飯。”你說這個李梅亭,對數字不敏感不說,頭腦還思維不清。這讓我想起了葛優演的李梅亭的那個光光的腦門,還“熱鬧的馬路不長草,聰明的腦袋不長毛”呢!

可以想象,當錢先生把這段讀給錢夫人聽時,錢夫人肯定笑了,還可能大笑了。這笑,不一定是開心的笑,但肯定是理解的笑,無奈的笑。

如果是我這種一根筋的來寫,可能會寫成:

“數學係主任問他怎樣把導師向各桌分配,這才難倒了他。有導師資格的教授副教授講師四十餘人,而一百三十餘男學生開不到二十桌。假使每桌兩位導師、六七個學生,導師不能獨當一麵,這一點尊嚴都不能維持,漸漸地會招學生輕視的。假使每桌一位導師、三四個學生,那末現在八個人一桌的菜聽說已經吃不夠,人數減少而桌數增多,菜的質量一定更糟,是不是學校準備多貼些錢。”

這樣,數字沒問題了,文字也簡潔了,但趣味沒了,李梅亭那種沒有學識隻有權術的形象也打折了。如果這樣寫,那就不是錢鍾書了。

有人可能要說了,錢鍾書這樣寫了,還成功了,為什麽還“戒”我們寫呢?道理很簡單,就是因為錢鍾書是名人,而我們是普通人。這就是區別。這就好像私情男女,在名人則屬風流韻事,在常人則是道德敗壞。不可不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