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閣

眼見我所聞耳聞我所見 手寫我所感心感我所寫
個人資料
正文

古語近讀: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2011-06-27 14:45:40) 下一個

古語近讀: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作者:假仙真人,
2011627日)

從古文到白話文,本質上是一種翻譯。翻譯界有個說法,就是詩不可譯,指的是詩詞翻譯很難在形、意、神、韻等方麵全部兼顧。把這個說法套用到古語經典上,就是經不可譯。

古語經典,人人都熟悉,人人都理解,可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卻差異很大,甚至截然不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下麵幾個:

1. 古文不加標點。不同的斷句和不同的語氣,帶來不同的理解。
2. 古文一字多義。文字的多義性,導致古文的多義性。
3. 古文文字概括。古文簡練,文字含意豐富,現代文字難以兼顧。

本係列注重探索古人的原意,同時也注重探討現代人對古文經典的理解和解讀。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對於“始作俑者”,大家的解讀沒有什麽分歧,字麵上今古同義,因此現代人也是隨口而用。“始”,指“第一個”;“俑”,指殉葬用的俑人,木製或陶製;整句喻指一件事情的挑起者或創立者,多指不好的事。

孔子當時說這話的時候,不一定是指壞事。早前,貴族多用真人殉葬,後來用俑代替人陪葬,可以看作是一種進步,理應讚賞。但如果貴族當時已經不用真人殉葬,後來又有人製作俑人用於殉葬,興起侈華喪葬之風,拋棄束草為人,理應反對。至於當時具體情形如何,孔子又如何看待這件事情,現在已不得而知。也正因為如此,後人對如何理解孔子這句話,可以說是爭論不止,孟子、朱熹都有自己的見解。一種意見認為,孔子是在讚同用俑人代替真人,因為那是仁行;另一種意見認為,孔子是在反對用俑人取代束草為人,因為那樣不仁。在本文中,我們不參與這種爭論,因此不做判斷取舍,隻羅列各種不同的理解。

毛澤東1959723日在廬山會議上的講話中,借用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如果講到責任,責任在李富春、責任在王鶴壽,其他部長多多少少有點責任;農業部有責任,譚老板有責任。主要責任應當說在我身上。過去說別人,現在別人說我,應該說我。過去說周恩來、陳雲同誌,現在說我,實在是有一大堆事情沒有辦。你們看,“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我無後乎?中國的習慣,男孩叫有後,女孩不算。我一個兒子打死了,一個兒子瘋了,我看是沒有後的。一個大煉鋼鐵,一個人民公社。大躍進的發明權是我,還是柯老?我同柯慶施談過一次話,我說還是我。你那個屬於意識形態,你有沒有責任?鋼鐵你要搞六百萬噸,我要搞一千零七十萬噸。北戴河會議公報,薄一波建議,也覺得可行。從此闖下大禍,九千萬人上陣。始作俑者是我,應該絕子絕孫。

這裏不去探討這份文稿的真實性,但文稿中的“始作俑者,其無後乎”,使用得恰到好處。這裏的“後”,毛澤東是從血脈來講的,即指“後人”,“無後”是中國傳統意義上的詛咒和惡果。整句的意思是:

始作俑者是我,責任在我。我的兒子一死一瘋,正所謂無後啊。

上麵這個理解,與孟子的見解相一致,即

始作俑者,必定斷子絕孫。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離開毛澤東這個具體語境,原句還可以是問句,意思是:

始作俑者,難道就斷子絕孫了嗎?

始作俑者,難道就不怕斷子絕孫嗎?

“後”還可以有其它的解釋,比如可以從家族來講,“無後”是指運祚不長,福祿不再。有如下解釋:

始作俑者,家道必定衰敗。

始作俑者,難道就運祚不長、福祿不再了嗎?

始作俑者,難道就不怕後代遭殃嗎?

還可以從事業上來講,“後”泛指繼承者,則“無後”指後繼無人。

始作俑者,必定後繼無人。

始作俑者,難道就後繼無人了嗎?

始作俑者,難道就不怕後繼無人嗎?

古語“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在現代的最好表達,還是“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直接引用即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