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閣

眼見我所聞耳聞我所見 手寫我所感心感我所寫
個人資料
正文

為餘秋雨聲辯:02 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

(2007-01-25 23:15:47) 下一個

為餘秋雨聲辯:02 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
(作者:假仙真人,200697日)

先生在《借我一生》中寫道:
    因為這個藏經洞藏下了中華文明最輝煌的年月,又被發現於
    中華民族最悲哀的時刻。它發現於十九世紀最後一個晚春季
    節,與八國聯軍發起向中國的攻擊幾乎同時。焚燒圓明園的
    烈焰即將騰起,遠遠地照見沙漠深處的這個洞窟……
在《千年一歎》中寫道:
    敦煌藏經洞發現前的八十天,八國聯軍侵占北京,火燒圓明
    園,中國文明剛剛蒙受過奇恥大辱。

金先生指出:
    英法聯軍於186010月占領北京,火燒圓明園。
    八國聯軍於1900815日攻占北京。
    敦煌藏經洞發現於1900622日。

金先生的史學常識記得很清楚,時間數據也可以查實。餘先生對於敦煌藏經洞發現時間和八國聯軍侵占北京燒圓明園時間的先後次序,即使在上麵兩處也互相顛倒了。盡管後來八國聯軍第二次火燒圓明園,但是人們提到火燒圓明園,一般確實是指英法聯軍的暴行。

餘先生為什麽要堅持這樣寫呢?我認為,可能隻有這樣寫,餘先生認為才有最大的震撼力,才能取得預想的效果。一邊是敦煌藏經洞的發現,中華寶藏的發現,另一邊是圓明園的火燒,中華瑰寶的毀滅,同時發生,遙相呼應,遙相映照,遙相襯托。這是多麽令人振顫的畫麵,又是多麽富有戲劇效果的事件,世間的悲喜劇同時上演。

“八國聯軍”的選用,也應該是精心考慮的結果。八國聯軍正好是那一年攻占北京,也曾火燒圓明園;八國聯軍比英法聯軍更具象征意義,也更為人所知;八國聯軍,代表了整個西方世界,是野蠻的西方文明對偉大的東方文明的摧殘、蹂躪和毀滅。這這種情況下,選用英法聯軍則屬不智,不符合文化大散文的大。

這裏插幾句話,提一下法國作家雨果對英法聯軍暴行的譴責,他說:有一天,兩個強盜闖入了夏宮,一個動手搶劫,一個把它付之一炬。原來勝利就是進行一場掠奪。勝利者竊走了夏宮的全部財富。收藏在這個東方博物館裏的,不僅有傑出的藝術品,而且還保存有琳琅滿目的金銀製品。即使把我國所有聖母院的全部寶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這個規模宏大的而富麗堂皇的東方博物館媲美。有一個勝利者把一個口袋都塞得滿滿的,至於那另外一個,也如法炮製,裝滿了好幾口箱子。之後,他們雙雙拉著手榮歸歐洲。這就是兩個強盜的一段經曆。在將來交付審判的時候,一個強盜就會被人們叫做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

如果要修改的話,這個相對好改一些。餘先生如果不原意改,那可能有雙方較勁的因素在裏麵。人都是有脾氣的。有時,你越想讓我改,我就偏不改。我家小孩子就有這個毛病,你強,他比你還強。哪位網友有高招,說說看,我該怎麽辦才好?小兒下周就要開始上小學了。

假仙真人語錄:
文化大散文,講究的是文筆華麗,追求的是氣勢恢宏。敘事,隻為後文的議論感慨起鋪墊作用,因此事例中的時間、地點、事件、人物應按行文的需要選取剪接,取之於曆史但不拘泥於史實,以至高、至大、至強、至美為標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