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禪修者的生活態度_聖嚴法師《動靜皆自在》摘錄

(2009-01-16 04:40:17) 下一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ff32210100c0jt.html


禪修的人不一樣?

禪修者跟平常人同樣是人,但心態不同。就禪修者來說:
一、沒有非做不可的事。 
二、沒有非你莫屬的事。 
三、隨順因緣能屈能伸。 
四、隨時提起,隨時放下。 

一個禪者的生活態度,是灑脫自在,當機立斷,隨時放下,隨時提起;隨時提起,隨時放下。




沒有什麽成功、失敗,也沒有什麽不得了、了不得的事情,應該做的就努力做,做不來的就不做;
能成就的就盡力完成,成不了的就放下,這才是灑脫自在,真正自由、自在的人。


禪修者跟一般人有何不同?
 
禪修者跟平常人同樣是人,但心態不同。

 

一、沒有非做不可的事


同樣一樁事,在平常人認為是非常的重要,對禪修者來講,重要是重要,卻不是絕對的重要,就是該完成的事,需要完成它;該去做的事必須去做,這叫作「重要」;但「不是絕對的重要」,這又是什麽意思?就是該做的事,是從你的觀點、角度看,那是一種責任、良心,但如果因緣不許可你做,也就沒有什麽不得了。這個世界上沒有非做不可的事,也沒有非你不可的事,這就是「雖是重要,但不是絕對的重要」。


為什麽沒有絕對重要的事?因為「因緣」不可思議;成功和失敗,都不是僅僅靠你一個人的主觀條件所能決定的,隻要客觀的條件或因素改變,你主觀的條件就會受到影響。


有句話說:「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有意要種花,花不開。這是什麽原因呢?或許因為那土壤不適合種花,或許那個季節不適合種花…而「無心插柳柳成蔭」是為什麽呢?這也不是因為你把這棵柳樹種活了,而是那裏的環境恰好適合柳樹生長,那時的氣候就剛好適合柳樹存活。


因此,做任何事都要盡心、盡力,但成敗得失,不是全憑個人條件所能決定的。
若環境或時間因素不能配合,又堅持非完成這件事不可,必是死路一條。即使你累死、氣死、送死,還是完成不了,又為什麽一定要做呢?


二、沒有非你莫屬的事


因為「因緣」不是自己所能掌控的,需要環境及時間的配合,所以沒有非你莫屬,非你不可的事;也沒有非要做不可的事,也就是說在什麽情況下,允許你做,你就努力去促成其事,但完成不了時,也不必太難過,或者太在乎。


我們農禪寺的照壁上,有兩句話: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是《金剛經》中的八個字。


「應無所住」的意思就是:沒有一定非要完成,非我不可的事,這就是沒有執著心。
牢牢抱住一件事、一樣東西,或抓住一個人,一定是痛苦不堪的;
但什麽也不要,什麽也不抓,什麽人都不需要,又會變成孤立無援。
所以「而生其心」,就是要處處留心,時時留心,努力促成其事。


這裏說的「心」是智慧心,是盡心盡力的心,是知己知彼的心,是認識環境、認識自己的心。
也就是對主觀的自我條件,及客觀的環境條件,都能用智慧去衡量,這叫作「而生其心」。


三、隨順因緣能屈能伸


一個已經在學習佛法,修行禪的方法和運用禪的觀念的人,是要努力向前,不是退縮的。
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大丈夫,能屈能伸」、還有能卑、能尊……等等。
不讓一時間的成敗、得失,而使自己放縱發狂,或灰心喪誌,這就要有禪的修持才行。


曾經有人問我:「法師!你做了和尚,殺不殺人?」
我說:「當然不殺人。」
他問:「他要殺你,你殺不殺他?」
我說:「他殺我,我不殺他。」
他問:「他要殺你了,你不自衛嗎?」
我說:「出家人持不殺戒,寧可一死,也不能夠破戒,這是我的原則。」

他還是繼續逼問:「那你絕對不殺人了嗎?」

我回答他:「那也不見得,如果有一個人要把我們全台灣的人全部殺掉,如果我有機會,我會殺了他。」因為我不殺他,他就要殺那麽多的人。

我殺一個人而可以救那麽多的人,我下地獄沒有關係,而且至多我和他兩個死,卻可以救那麽多的人,也是合算的。另外,我也救了他,我把他殺掉,他就不會有機會殺那麽多人了;當然最好隻打傷他,不是殺掉他,使他沒有殺人的能力,這是最好的, 這是慈悲心一個原則,不是食古不化。       

                   
四、隨時提起,隨時放下

我們出家人有不能夠摸觸女人的比丘戒,一碰就是犯戒。

禪宗有一樁有名的故事:有師兄弟兩位出家人,他們在行腳尋師訪道的路途中,有一天,走到一條大河邊,眼看要下雨了,河水越漲越高,這時有位年輕的婦女要過河,但是下雨,河水又高,天色也晚了,過不去;

師弟看了這個女人,覺得她好可憐,直念:「阿彌陀佛!這女人好可憐,過不去,不知該怎辦?」仍自顧自地把褲管一卷,東西往頭上一頂,就過河去了;但是他的師兄則毫不考慮地把那女人一背,也過了那條河。過河後,就把那女人放下來,那女人感謝一番後便也走了。之後,師兄弟兩人繼續行腳,隻見那位師弟老在那兒叨念:「阿彌陀佛啊!師兄啊!你這是犯戒的啊!阿彌陀佛啊!你要下地獄啦!出家人,怎麽可以碰女人呢!」他一邊走,一邊念,師兄卻不講話。

到了晚上,他們找了一間破廟睡覺,這位師兄一躺下就呼呼大睡;而那位師弟卻在那裏,翻來覆去睡不著。 

第二天早上,師弟就問師兄:
「師兄啊!你昨天晚上睡得這麽好,你怎麽還睡得著啊?」
師兄問:「為什麽睡不著?」師弟說:「我一夜睡不著呢!」
師兄問:「為什麽?」
師弟說:「我為你難過啊!你昨天碰了女人犯了戒,
你要下地獄了,我為你難過,不知道怎麽來替你懺悔。」
那位師兄說:「唉!師弟!昨天我把那女人背過河後,就已經放下了,你怎麽到現在還把那女人抱得緊緊的?」


●以上告訴我們:


一個禪者的生活態度、人生觀,是灑脫自在,當機立斷,隨時放下,隨時提起;隨時提起,隨時放下。沒有什麽成功、失敗,也沒有什麽不得了、了不得的事情,應該做的就努力做,做不來的就不做;能成就的就盡力完成,成不了的就放下,這才是灑脫自在,真正自由、自在的人。

我們要以這種態度來生活,這是非常積極的,不是消極的,是自在的,不是痛苦的。之所以會痛苦、煩惱,是因為我們的心提不起,也放不下;或是提起了,卻放不下;或者根本不知道有什麽好提起。像這樣常常優柔寡斷、思前顧後、患得患失的人,就很痛苦,真正能把事情做好的機會也不多。

                     ----摘自:聖嚴法師《動靜皆自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