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冼岩來稿:什麽是真正的“新加坡經驗”?

(2007-01-10 16:35:01) 下一個

萬維讀者冼岩來稿:新加坡一直被視為威權主義政治成功的典範,也因此一直受到中國威權主義者的追捧及自由民主人士的敵視。自由民主人士不是貶低新加坡模式的價值,就是力圖切割新加坡模式對於中國的借鑒意義。其實,從自由民主在中國的傳播、推進而言,這樣做毫無必要。
       什麽是真正的“新加坡經驗”?如果認同新加坡的成功,那麽這種成功相對處於不同位置的借鑒對象來說,具有不同的鏡鑒意義。新加坡的體製介於美國與中國之間,它比美國更集權,比中國更民主,堪稱“混合政治”的典範。因此,美國之類西方國家可從新加坡借鑒的,是其權威主義的政治價值及實踐經驗:政治製度並非越民主、越自由越好,在民主與威權之間,應有適當搭配,各取一定比重。而中國之類威權主義國家可從新加坡借鑒的,隻能是它獨特的自由民主運行方式——你本身已經比新加坡更威權了,難道還要向它再學威權?應該學習的,當然是自己所缺少的自由民主。

從中國的角度視之,新加坡的成功有兩大經驗,一是允許反對黨存在,二是自由選舉。新加坡至今有三大反對黨:工人黨、民主聯盟和民主黨。在2006年5月舉行的新加坡第11屆國會選舉中,反對黨獲得了84個議席中的兩個議席——數量雖不成比例,意義卻非同尋常,它見證了新加坡模式中自由民主的含量。新加坡副總理黃根成說:在一個日趨成熟的社會裏,必然會有選民投票給反對黨,不過這並不代表他們反對政府,政府能理解他們。

不僅新加坡,另一“混合政治”的成功典範日本也是如此。日本的自由民主含量比新加坡更高。自民黨雖是日本最大的政黨,堪稱一強獨大,但它在國內並非沒有競爭對手。自1955年11月15日由原自由黨和民主黨合並而成一黨後,自民黨連續單獨執政長達38年之久,卻於1993年淪為在野黨。其後,它數度與別黨組成聯合政權。2000年4月起與公明黨、保守黨聯合執政。2003年11月,自民黨吸收原執政三黨之一的保守新黨,形成與公明黨兩黨聯合執政的局麵。而在此執政聯盟之外,日本最大的反對黨是民主黨,此外還有日本共產黨、社民黨,等等。

由此可見,凡事有其固然。毛澤東說得好,掃帚不到,灰塵照例不會自己跑掉。不改變官民之間極其懸殊的力量對比,執政黨沒有對手與壓力,就不會有有效的製衡與真正的監督。隻有在反對黨與自由選舉這兩種競爭因素的約束與激勵下,一黨執政才能長期保持清廉與高效;沒有這種競爭壓力,威權主義政治往往是“其興也勃,其亡也忽”。

如果中國真正準備認真吸取新加坡的經驗,那說明中國已經走在朝向自由民主的大路上,中國的自由民主人士可以彈冠相慶了;但如果中國隻是把新加坡作為證明威權政治價值的工具,以便進一步強化政治的威權性,那無疑是在背離新加坡的經驗。最近,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指出:沒有民主,就沒有現代化。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也在媒體公開撰文,讚揚“民主是個好東西”。不管新加坡這一混合政治典範的真正經驗今天的中國能夠學到多少,但認清其事實真相,厘清其成功的邏輯,是必要的。正如俞可平所言,增進民主需要具備相應的經濟、文化和政治條件,不顧條件推行民主,可能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災難性的結果。一方麵,中國要充分吸取人類政治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包括新加坡“威權+民主”模式的成功經驗;另一方麵,中國也不能照搬別國經驗,而必須密切結合自己的曆史文化傳統和社會現實條件,構築真正適合於自己國情和需要的混合政治模式。
                                                                        萬維讀者網    作者: 冼岩    2007-01-10 14:51:4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HopeFan 回複 悄悄話 中國需要民主,但更需要集權.這麽大一個國家,人口眾多,曆史複雜,目前隻有在集權的基礎之上,穩住,不亂,才能談得上民主等等.我提倡集權之上的有限民主.我現在是位置海外的自由職業人,不吃共產黨和中國的飯,我的意見沒有偏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