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國風情

新加坡是個島國, 站在東西方的十字路口. 美麗的花園, 決不是文化沙漠. 處處有生機, 處處有驚喜.
正文

[原創]雕塑大師在新加坡(8)

(2006-12-09 07:53:43) 下一個


舊高等法院大廈和隔鄰的舊市政廳大廈在未來幾年內將轉換成世界級的美術館。政府選擇此二座建築作為美術館是十分明智和有意義的,因為大廈本身就是件藝術品。

舊高等法院有著 壯麗的科林斯式圓柱和愛歐尼亞式的柱子,正麵山牆三角裝飾部分的雕塑,都是出自意大利雕塑家魯多夫·諾裏( Cavalieri Rudolfo Nolli )之手。雕塑中間部分的女性代表公正,左側人物代表迷失者,正向前者乞求保護。人物的旁邊有兩位立法者,手中拿著書本,代表法律。公正女神的右側,有一個人物,鞠躬感恩,後麵跟著的是一個人和一頭雄牛,代表財富與繁榮。另有兩個孩童,手持小麥一把,代表法律與公正所帶來的豐盛生活。

魯道夫·諾利出生在 米蘭的 一個雕塑世家,從小學習雕刻。 1913 年隨其叔父去到曼穀為泰國國王裝飾皇宮。之後,諾利留下並在朱隆功大學任教。

1921 年,諾利因受史旺生公司委托為新的曼斯菲爾德大廈製作外牆裝飾而來到新加坡。很快,他在新馬各地接到大量訂單。裝飾構件、雕花石柱等都是在史各特路 47 號他自己工作室裏完成的。

1920 到 1930 年代, 諾利 為新加坡許多著名建築製作石雕裝飾。這些建築包括市政廳大廈、浮爾頓大廈、中國銀行、醫學院大廈和丹戎巴葛火車站大廈。
1939 年,諾利完成了他的代表作——舊高等法院大廈的裝飾工作。

獅子象征 勇猛和剛強 ,是很多國家和很多民族喜愛的動物。當年山尼拉·烏它瑪一踏上新加坡的陸地就遇見一頭野獸,還沒看清楚是什麽便認定是頭獅子。因此給此地取名為“新加坡拉”,意思是“獅子城”。“斯裏蘭卡”原意是獅子國。在印度興都教徒眼裏,獅子是的座騎,是聖物。

華人更喜愛獅子,高宅大院們前總會有一對石獅鎮守兩傍。華人南來,也帶來了這個習俗。所以,在新加坡華人的商店和住宅門前倒也常見。這些石獅造型與中國的一模一樣,因為它們通常是在中國雕刻好以後運來的。

然而,本地的中國銀行門前有一對石獅的造型與我們常見的大相徑庭。原來,這對石獅 是意大利人魯道夫·諾利的作品。雖然中國銀行大廈於 1954 年建成。我們查閱曆史檔案圖片,發現早在 1918 年諾利的工作室裏,已經可以看到這對石獅了。這對石獅形象極可愛,不同於華人的獅子造型。


諾利製作過不少以獅子為主題的雕塑。最有名的石獅稱作“獨立橋獅子”。於 1956 年獨立橋建造時分別安置在橋的兩端,麵對上橋的車輛。石獅在橋頭經曆風雨十年之後,終因尼誥大道擴建,橋麵翻新,於 1966 年被移放在靠近加冷公園體育館徑。 1987 年,新加坡公共作品部把石獅交給位於大士新建成的新加坡軍事訓練學院,放在學院標誌塔下。這對獅子顯得動態,具有攻擊性。

在橋南路橋北路之間的埃爾金橋上,四個橋柱上的獅子鑄鐵圓盤同樣出自諾利之手。獅子的形象比較寫實和自然。移民廳旁靠近加冷河的橋上也有同樣的獅子圓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