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菊知秋

秋風起深壑,秋葉舞商弦。 我在山頭坐,靜觀秋月圓。
個人資料
山菊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新詩】夏天的故事 (朗誦:丁香結)

(2016-07-18 18:16:36) 下一個

3:33 丁香結 - 夏天的故事

 

作者:山菊(秋菱)

朗誦:丁香結

攝影:山菊

 

 

 

*** 夏天的故事 ***

 

 

夏天的雨  來來去去
燥熱包裹著潮濕的歎息
天與地仿佛總在爭吵
雲和山的戀愛倒無人注意

 

 

春天早已經走遠
綠蔭裏開著紅白的花
聰明的紫薇樹嗬
獨收了夏天的雲霞

 

 

雨水收拾著春的痕跡
思緒又撒落一地
茶味已然淡薄
苦澀在某個角落堆積

 

這時候往事如風
隱隱的還是心痛
如果它真來扣門
恐怕又想做葉公

 

 

是否真的確定
你愛的
是夢中之人
而不是~~~夢本身

 

 

。。。夏天的雨
固執地敲著玻璃。。。

 

 

很想打開窗戶
把你的歌兌入茶杯
又怕風跟進來
留下一地的狼藉
。。。   。。。

(2007-7-17)

 

 

 

讀者反饋及回複選摘:

 

南方有嘉木 發表於 2012-5-31 23:08 
真美,不過覺得這首詩到“思緒又撒落一地”就挺好,後麵幾節感覺詩味不夠 ...

山菊答:嘉木好眼力,評得很專業~~~你若是不那麽忙,能常來指點一下就更好了!這首詩是好幾年前寫的~~~那時候的我,仍然不自量力,常常要把拯救天下蒼生作為己任,所以才有了後麵幾段的說教~~~不過,一發出來那個俺假象中的重要讀者就收到她的博客裏了:) 過了兩年,又意外收到這個朗誦作品~~~

現在活得明白些了~~~其實人應該最先拯救自己。因為,即便是愛的安排,未必見得都是妥善的~~~

 

以下是引用小淵的發言

很想打開窗戶
把你的歌兌入茶杯
又怕風跟進來
留下一地的狼藉

喜歡這個結句,意尤未盡。

姐姐這首詩真的很棒,真誠、自然,坦然。

我覺得寫新詩就怕躲躲閃閃,一躲一閃,很多東西沒法表達的到位了。

要酸就理直氣壯的酸!俺的歪理~~~

山菊答:

也是俺的歪理~~~抱抱:)) 受古板老師啟發,才明白寫詩其實就是講故事~~~心情故事。詩歌之所以不同於小說等其它文體,我想應該就在於它的‘韻/味’二字。‘韻’如音樂要像小溪那樣流淌;‘味’如茶似酒需要慢慢品嚐~~~

 

這首詩的素材也比較雜~~~自己的心情,博客裏看來的故事,遇到的人,聽到的歌~~~還有似水流年那個寫了十年的小說(小淵MM咋不去攙和一下?那流年脾氣可好了,隨便砸他都不生氣:)),他那網戀寫了N節都不約見麵,急S人了~~~

 

記得學填第一首‘喝火令*欲寄無憑’也是步一個K先生的韻。他曾經評說:‘覺得不錯,隻是不知是真情抒瀉,還是“為賦新詩強說愁”’?

 

這是我的回答:

"我戲稱‘小說體’~~~場景是虛造的,故事是編的,情感卻是真的。

 

故事也不是憑空編的,寫的時候,中學時朦朧的暗戀;大學快畢業時微蕩的心湖~~~還有兩年前失去音信的好朋友,她得了癌症,選擇從網上消失,朋友們至今無她的消息,也不知如何才能聯係上她~~~這些都算素材吧:))"

 

所以我讀別人詩的時候,也時時得提醒自己壓製一下好奇心,不要太快的‘對號入座’~~~比如讀筐師傅的‘小葳’係列,他這首的‘小葳’跟下一首的‘小葳’未見得是同一個人~~~甚至有可能跟本不是一個具體的人,也許是一種美好的向往,或者是心中的某個夢?~~~寫詩的人,怎麽可能不做夢呢?夢讓人年輕嘛:))

 

詩心便是童心,童心即是愛心~~~

 

曾經跟朋友說過,雖然一路走來平平淡淡,也算見過些風花雪月。到了這個年紀,‘情’字上便看得開放得下了,如今專心要琢磨的,便是這個‘愛’字~~~

 

朋友‘罷了’有句‘名言’:走過,路過,不錯過~~~我挺欣賞的!

 

我自己想的則是:走著,看著,感受著~~~

 

感受幸福,感受痛苦~~~然後,寫成詩~~~

 

以下是引用平沙落雁的發言:
太複雜了~

~~~JJ怎麽能把那許多複雜的事情都能給放在一首詩裏呢?叫我真的要暈死了!

我感覺吧,人要會愛,更要學會不愛,愛不一定是好事,憐可能更好些。情的事嘛,最好是有種萬物皆有情的感覺,這樣人就不太會孤單寂寞,也比較能有慈悲心。

山菊答:

我想這就是詩歌和小說不一樣的地方吧~~~我們追著流年要故事的情節和發展~~~細節,懸念、心理活動~~~像在餐桌邊等著上大菜。而詩歌是凝煉的語言,作者要傳遞給讀者的是一種感覺~~~一種能引起讀者共鳴的感覺。至於細節,需要讀者把自己的故事或者說經曆擺進去~~~讀者需要自己下廚,炒出的菜口味如何,跟作者讀者的水平都有關係。

 

赫赫,你說的‘愛’,還是跟‘情’絞在一起的~~~

 

 

以下是引用似水流年的發言:

其實萬物本無情。

你覺得有情,那是因為你自己入情了,萬物則以心為鏡,幻化為情,這就好像莊子的那套學說,安知魚之樂?吾知之濠上矣。

就算有情,也不一定有愛的,愛是另一個範疇,是愛上了愛的感覺,可以有具體實體,沒有實體也可以的,現實已經證明了不同程度的自戀是個普遍存在的狀態。


愛不一定是壞事,因為從愛中可以體會到一種別處體會不到的美好。當然,這跟學會不愛又是另一回事,不愛隻是讓自己不再沉迷於上癮的其中,不至於因為愛而傷害了自己。
 

這些都是矛盾的統一,不是單純說哪個好,哪個就不好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