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菊知秋

秋風起深壑,秋葉舞商弦。 我在山頭坐,靜觀秋月圓。
個人資料
山菊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FB報告】高原情(2) 探訪屯堡 - 邂逅明朝的漢族

(2007-09-30 21:32:09) 下一個



【FB報告】高原情(1) --- 表妹鍾樓夢圓,古鎮農家嚐鮮

【FB報告】高原情(3) 化石公園 - 遇上你是我的緣

【FB報告】高原情(4) 天下第一洞 - 萬年的約會

【FB報告】高原情(5) 農家樂 - 同窗相聚一起唱夕陽

這次回國度假,本來計劃六周的時間,老早就跟弟弟妹妹們討論了一些遠行的計劃。我們家的人,在父輩的熏陶下,都喜歡玩,尤其是行走山川。有的人覺得旅遊是有錢人的享受。我們家的觀念卻是:有錢是有錢的玩法,沒錢也有沒錢的玩法:))

因為兒子打工的時間衝突,我們的假期最後縮水成一個月還差幾天。趕緊改變計劃,把雲南麗江等地方仍然留在夢中。這次就陪小帥的爺爺奶奶,看一些具有貴州特點而且不需要消耗太多體力的景點。

***********************************

貴州是少數民族雜居的地方。記得小時候,最喜歡集日坐在門口,看來來往往進城趕集的人身上穿的花花綠綠的服飾。除了苗族布依族,還有許多我叫不出名字的民族。每個民族的服飾都很特別,所以不會混在一起。穿著這種服裝的人,自然也被我們當成是叫不出名的少數民族的一種:

後來才知道,他們其實是漢族,還是江南人!
他們住在偏僻的山區,被叫著‘屯堡’人。是明朝時候被朝廷派到貴州駐軍,家屬也跟著。後來英雄豪傑們逐鹿中原,滄海桑田,王朝更替,他們被遺忘在遙遠蠻荒之地~~~

“在今天的貴州安順,聚居著一支與眾不同的漢族群體───屯堡人,他們的語音、服飾、民居建築及娛樂方式與周圍村寨截然迥異,這一獨特的漢族文化現象被人們稱之為“屯堡文化”。 這裏的居民由於都是古時屯堡軍戶的後裔所以人們把他們稱為“屯堡人”。 600多年前,明洪武帝朱元璋為加強連疆地區的統治。在江浙招幕士兵,讓他們攜妻帶子進入貴州,居住在設置的衛所裏,占時出征,閑時屯墾。當時衛所廣布全省各地,軍戶達數萬人之多。滄海桑田,而今這些衛所的遺跡大多散落到了曆史的時空中了,但在“黔之腹,滇之喉”的安順,至今還保存著一此衛所舊址及當時人們生活的遺風,”(摘自網絡)

600年後,他們被發現了~~~可惜不是陶淵明,而是浩浩蕩蕩的旅遊大軍。而俺們一大家子,也加入了這隻隊伍,要去親眼看看這塊‘漢族文化的活化石’,去探訪‘世界上最後的明代古村’。 沒去過的朋友,請跟我來~~~

散布在安順附件的屯堡有好幾個,父親帶我們去的是這個據說是最值得一看的:

這種石板做瓦的房子,是這一帶的特色:

我們沒有進寨子,順著坑坑窪窪的山路繼續往山裏麵開。要先上天台山參觀,然後回來在堡裏吃飯閑逛。這次回來,最不一樣的是大家都買了車。出去遊玩就不再需要爸爸事先安排借用單位的車輛了。每天三四輛車出遊,從西藏旅遊回來沒多久的大妹笑說又過了一個星期是旅行團生活~~~早出晚歸的。剛換了一個部門,工作很忙的麽妹也早請了‘霸王假’,來給我們當司機。

天台山簡介:

看不清字吧?有‘古狗(可不是明朝的喔:))’幫忙,摘一段給感興趣的朋友看看:

“在平壩縣城西南13公裏滇黔公路右側2公裏處。山“高百餘丈”、“堅創造空”,唯從南麵可拾級而上,林木蓊蓊,濃蔭蔽道。西、北、東三麵皆絕壁岣岩。周圍又 “鑿石砌之,高與山等”。據清道光《安平縣誌膨而述《遊天台山記》: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僧白雲開山卓錫於此”,建寺山頂。曆康熙、嘉慶、道光三代增修,“廈屋數層,曆落參差”,“群房連亙,高高下下,若城居然”。最後一次全麵培修是1937年。現存主體建築,包括大佛殿、兩廂配殿、韋馱殿、玉皇閣、祖師殿、鍾樓和藏經樓;附屬建築有葉風亭、望月台、天街、山門牌坊等。利用山頂上非常狹窄的空間,修建如此之多的殿宇廳堂、亭台樓閣,在貴州高原實屬罕見。山中現存之因代摩崖,如山前銀杏古樹右側的“大觀在上”,第一道山門的“黔南第一山”,天街石壁間的“天台”和“名山覆武”等,手筆不凡,赫然可觀。原有建廟記事碑和
朝山詩碑,多已漫漶難辨。惟嶺南李大光的七律一首保存完好。“絕頂摩挲千仞石,危梁回蕩一樓中。丹楓黃懈秋容老,疏而微雲畫意濃”。描寫天台山秋景,可謂得真。寺內楹聯之膾炙人口者,首推印宗禪院門前的一幅,文曰:“雲從天出天然奇峰天生就,月照台前台中勝景台上觀。”內容好,書法亦佳。“天台”二字三次巧嵌聯中,令讀者對天台勝景浮想聯翩。石雕作品“八仙圖”,對於人物的勾勒,刻意突出特點和個性,“八仙”各具神態。大佛殿前廊柱礎雙獅,全身是柔軟的細茸長毛,前腳伏地,後腿蹭蹬,昂首呼嘯作負重狀,形象十分生動。山頂有望月台,登臨遠眺,青山、綠水、農田、村舍,風景如畫。寺內收藏寶劍一把、象牙朝笏一隻、清代官服一件,傳為清初吳三桂自黔赴滇朝拜此山時所贈,至今完好無損;另有黃楊
盆一個,直徑0.33米,高0.34米,係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住持僧代山後黃楊古樹精心製作而成,彌足珍貴。寺內建有民族戲劇博物館。  ” (摘自網絡)

上山的路上,這種帶著期盼的許願紅節隨處可見:

這就是那棵五百年高壽的銀杏樹:

傳說是天台山伍龍寺開山祖師白雲僧親手所種:

‘天中之天’~~~道家的瀟灑可見一斑:

這個小小的道觀,幽靜脫塵:

山上的廁所顯然不如江南竹海那兒的氣派,不過大概山高人少吧~~~味兒的刺鼻程度似乎要輕些:))

喜歡攝影的三叔前前後後地忙著:

這是當年的哨位:那個拱門很淺,隻容一個人站著。

山頂的寺廟叫‘伍龍寺’:

“天台山伍龍寺是屯堡古寺廟建築的典範,它雄峙於一峰獨秀的天台山上,四周城牆懷抱,是軍事功能和宗教功能合一的建築。是屯堡古寺廟建築中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建築群。~~~它的結構分內外兩部分,外部均用石塊砌壘,與山岩由於風化造成的水平線十分接近,渾然一體,表現出粗獷的性格,牆壁上開極少的貓窗,一望即知其軍事堡壘的防禦功能;內部本構件精雕細琢,特別是大殿前的木雕,一幅一個人物故事,生動逼真,各棟建築更是靈施巧布,在有限的山岩上,創造出了豐富的建築空間。

  明末清初,吳三桂路經此地曾上山拜望在此出家的叔父吳鳳並留下朝服、朝笏、腰刀等珍貴物件,今仍存於古刹之中。

  天台山伍龍寺是一處佛道儒和一的場所,前殿供佛祖,後殿供玉皇,清末又學館,像這樣的文化現象在全國也是很少見的。

 據考,天台山伍龍寺始建於明朝萬曆十八年(1590年),經康熙、嘉慶、道光等朝不斷增修,方具備今日之規模。民國時期,僧人本安又對其進行了一次修繕,第一道廟門就是本安和尚修繕後的建築。如今的伍龍寺千柱落地,有大小房間40餘間,皆靈施巧布,是屯堡寺廟建築的力作。” (摘自網絡)

這就是上文中提到的‘貓洞’:

深山明珠:

帶發的僧侶,坐在門口曬太陽~~~看遊客熙熙攘攘:

屋頂上的雕簷:

路邊這個刀法簡潔的一臉壞笑的小和尚,也許是某個石匠的即興之作吧:

這便是最高頂上那看月的天台:兩棵粗壯的向日葵在藍天下沉思著~~~

回頭看看山下~~~當年所屯的良田:

僧人下榻的地方:

名人效應:深山裏的寺廟也未能免俗:))

風雲過眼~~~誰說不是呢?顯赫一時的吳三桂,也不過是過眼風雲~~~

他終究還是沒悟吧~~~衝冠一怒為紅顏,總是人間誘惑太多:))

據說這是吳三桂曾經下榻的房間:

我爬上貓洞去看窗外的風景,一回頭他們叫偶也打打坐,結果~~~看不清臉可不賴偶:))

從窗口再看天台:“雲從天出天然奇峰天生就,月照台前台中勝景台上觀。”好聯!

櫥窗裏存列的東西,都沒有拍好,看看這個地戲的臉譜麵具吧:

當時的錢幣:

這個下水道,設計得很不俗呢:

精美的石雕:

是廟宇,又似碉堡:

下了雲台山,回到古鎮午飯。飯後小帥的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等決定留在飯店休息,其餘的人去逛古鎮看地戲表演。

古鎮大門:

幫著守攤的小姑娘:

哈,見過這種車嗎~~~其實外麵的城鎮都已經很少見了:傳說跟諸葛亮的‘木牛流馬’差不多,當地人叫‘雞公車’,偶插隊的時候試過,還不太好掌握平衡呐:))

看見這種老宅院,我跟三叔都興致勃勃地鑽進去拍照:

一進門就發現了這個:現在城裏都燒煤氣或電爐了,要找這麽個拌媒的東西還真沒地方找去~~~趕緊拍下了,回頭填那個‘下鄉雨點’的‘坑’時就可以用上了:))

還有竹子編的這個烘籠,現在的年青人恐怕都不知道是幹啥用的了:

還記得那時候晚上睡覺前把尿布洗好,在烘籠上攤開,放在煤爐上烘烤,第二天好給小妹妹用~~~

正廳的門雖然破舊不堪,昔日的富貴還是可以想象:

這家還是軍屬哪:

房間一瞥:

貧窮的日子,隨遇而安的花草:

精美的雕花窗戶:

似乎有幾分江南的影子:

根雕:

這還有:

這個院子更大些:

看這孩子多自在:

童年的歡樂隨處可見:

一個大嫂在茶驛裏納鞋底:

那杆鑲銀的象牙大煙槍,小帥他爹本來都講好了價錢(120Y),後來又猶豫了,說等看完表演回來買~~~回來就沒啦~~~

赫,這玩藝兒上中學時迷過一陣子:俺的針線活做得還不錯呢:))

小人書攤:看著不由想起當年背著麽妹在攤子邊留連的舊事~~~

古酒坊:

這貓也想喝酒嗎?不知道它有沒有‘烏鴉喝水’的智慧:))

古老的小巷子:牌子上說叫遊客止步

當年的射箭場:

六百年了,鄉愁仍在:

“雖然天龍屯堡已繁衍近20代人,現有四姓族裔已達數萬,可今天的屯堡人仍以南京為靈魂之根。今年7月中旬, 他們與南京電視台同做“同根情”活動。村中長者把代表著先人靈魂的墓土送去南京,並在金陵植上了兩地同根樹。並於南京取來故土,上立“葉茂思根碑”,昭示 “萬派歸宗源有本,一脈兩地祖無分”的心願。

  在天龍屯堡,人們內心裏還一直保存著那種“他鄉遇故知”的情結。鄉親之間不僅和睦相處,而且情同手足。今年中秋,寨子從貴陽糕點廠訂製了一隻162公斤的巨大月餅,蟾宮之下,數千村民,同啖月餅,該是何等壯觀的場麵!”(來源:人民日報)


再走幾步就是看表演的地方了。安順地戲據說是當初軍營裏的娛樂,也是從江南帶過來的。地戲演出有劇本,都是曆史上當打仗故事~~~《三國演義》、《封神演義》等等。演員都要佩戴麵具,我雖然在貴州長大,卻還從來沒有見識過呢。

樹蔭下的觀眾們:

演出是免費觀看的。今天上演的是《三國演義》中的‘三英戰呂布’那段故事:

從他們手上的兵器,你應該認得出誰是誰吧?不過唱起來咿咿呀呀的,一句也聽不懂。感興趣的朋友,可點這個連接看段網上找來的小電影:

安順地戲(片段)

觀光完畢,該上菜啦。去的鎮上最大最好的一家飯店,生意還真是好。因為小帥爺爺有糖尿病,不能餓。服務員建議點套餐,說是上菜比較快一點。結果等了很久菜還是不來,爸爸隻好把揣在口袋裏以防萬一的一張便條拿了出來,讓服務員交給經理。果然五分鍾後菜就來了~~~

友炸包穀(玉米):

又見飯甑:不過你看見蓋沿上的那隻小飛蟲了嗎?如果你看見這些會吃不下飯,那暫時還是不要去這些貧窮落後的地方旅遊為好:))

老帥每次回去都抱怨拉肚子,偶跟兒子倒還好~~~尤其兒子,適應能力相當不錯。所以我對他一人在外算是徹底放心了。

紅紅的豆腐和雞塊:

魔芋豆腐:也是我走到哪都想吃的菜:))

不過現在韓國店能買到,就沒那麽饞了。

請炒素菜:賣相不好,味道不錯~~~難得是新鮮!

這盤蓮花白也是一樣:新鮮

蛋卷和扣肉:蛋卷顯然是典型的江南菜了;扣肉~~~小聲說說:味道比俺做的可差遠了:))

這盤臘肉和血豆腐卻是很不錯:

這個有點鹹水鴨的意思,當然不能跟南京的相比~~~估計600年前來的人中沒有真正善做鴨子的人:))

酸辣椒炒肉片:新鮮的豬肉,那味道可不是北美超市的任何肉可以比得上的~~~就是太油了一點。

臘肉炒豆芽:給偶照糊了~~~

酸辣椒炒豆腐幹:好吃啊!!

這魚就一般般了~~~本來交代了不放辣椒的,看他們忙得暈頭轉向的,大家就說湊合了:

小帥今日卻是沒跟著去。他從學校回來說,幾個朋友常在一起玩,人家都會點BAND的樂器。他初二就退出了學校的樂隊(吹了一年薩克斯風),現在是沒時間再重新學了,朋友建議他學打爵士鼓。所以我們忙裏偷閑給他請了老師上了幾次課。這天正好有課,所以表弟陪他上課去了。


http://talkskyland.com/dispbbs.asp?boardID=43&ID=62066&page=1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cooking&MsgID=629944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0)
評論
山菊花 回複 悄悄話 毛小毛:是啊,以前我們也不知道。總是交通不方便的緣故~~~否則他們也不會固守600年的習慣啦:))

碗叮當:謝謝碗兒! 偶經常去你家聽歌呢:))

xiaochai:貴陽人?老鄉好! 握手!

liaozn98:赫赫~~~看來也是老鄉,問好!

一天到晚:謝謝! 一天到晚~~~幹嗎呢:))

明明媚媚:真是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啊~~~歡迎常來小坐!

PeaWeevil: 真的嗎?有機會再回去看看吧~~~看看有沒有變化:))

兔貓:我們家人多啊,過年的時候聚在一起,熱鬧著呢:))

SUNNE:真的呀?四十年還是蠻近的事喔:))

彩雲滿天飛:謝謝彩雲MM,問好!

葦航:歡迎啊! 你是問多少錢嗎?赫,俺回去成了客人,隻管吃,沒問多少錢買的:))

悉尼駱駝祥子:挺清貧的,恐怕會不習慣,和尚就算了吧~~~哈哈:)) 音樂叫‘神話’,是成龍唱的一首插曲。那個煙槍嗎,我也力勸來著,不過人跟人的想法總不會完全一樣:))

楓葉紅了嗎:想去總會有機會的對吧?好久不見,問好!

haiwen: 也是老鄉嗎?很高興你喜歡!


突然來了這麽多朋友和老鄉,真叫人開心!
謝謝大家的來訪~~~留言的和沒留言的都謝!!!
有機會去我們山區看看吧:))
haiwen 回複 悄悄話 喜歡!這些圖片把我帶回了兒時生活的地方。
楓葉紅了嗎 回複 悄悄話 很想去看看.
葦航 回複 悄悄話 真是好地方啊,有時間去看看。特別是葵花籽,太愛吃了,怎麽賣的?
彩雲滿天飛 回複 悄悄話 巨作啊, 多麽純樸的美,謝謝分享~~~~
SUNNE 回複 悄悄話 真不錯。四十年前蘇州附近的的農民也是差不多的打扮。現在看卻是“古樸”。
兔貓 回複 悄悄話 一看開頭就感覺是姐姐的風格,拉回去一看作者果真是的。
姐姐每次出行都是一大家子人,好熱鬧啊!
PeaWeevil 回複 悄悄話 I have been there ten years ago. I t was a really good trip.
明明媚媚 回複 悄悄話 非常感謝您的貼子!好像又回家了。好想回家看看。十多年沒有回貴州了。魔芋豆腐永遠是我的最愛。就喜歡吃鮮的葵花籽,還有剛從地裏拔出來的花生。
一天到晚 回複 悄悄話 喜歡
liaozn98 回複 悄悄話 看完帖子,口水流了一桌。 魔芋豆腐, 上次回國都沒吃到! :(
xiaochai 回複 悄悄話 I am guiyang. I love it.
碗叮當 回複 悄悄話 來姐姐這兒真長見識! 喜歡你的文字和片片!
毛小毛 回複 悄悄話 我在平壩附近的紅楓湖邊下放勞動過,竟不知道天台山這一名勝古跡,遺憾! 非常謝謝你的圖文並茂的詳細介紹!
山菊花 回複 悄悄話 酷寶:我想不會。感覺中國人正在學習,很多建設和服務頗有讓人眼睛一亮的感覺。當然學習的路還很長,很多歪風邪氣也不是一兩天能糾正的事。不過變化是肯定的,而且終歸大方向是朝著好的變。隻是有時候在某些人眼裏會覺得如果~~~這般~~~會更好罷了:))

米麥:赫~~~俺先偷偷美一下吧:)) 不過哪能呢,你不是見過舊照片嘛~~~

john的眼光不錯啊~~~新鮮的吃著又別是一番風味,還不上火:))
john1951 回複 悄悄話 我就看上了那飽滿的葵花籽,好大啊!一定很香~~~
小米和小麥 回複 悄悄話 這樣的FB帖子很特別,我愛看!

山菊姐的剪影看起來很象二十多歲的小姑娘呢!
酷寶寶 回複 悄悄話 好純樸的民風,好古樸的山鄉!享受啊。
希望不要為了商機,在那裏大建五星級豪華賓館,將難得的傳統文化破壞殆盡!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