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菊知秋

秋風起深壑,秋葉舞商弦。 我在山頭坐,靜觀秋月圓。
個人資料
山菊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周國平:堅守精神的家園

(2006-01-16 20:03:37) 下一個

理想主義

1

據說,一個人如果在十四歲時不是理想主義者,他一定庸俗得可怕,如果在四十歲時仍是理想主義者,他又未免幼稚得可笑。

我們或許可以引申說,一個民族如果全體都陷入某種理想主義的狂熱,當然太天真,如果在它的青年人中竟然也難覓理想主義者,又實在太墮落了。

由此我又相信,在理想主義普遍遭恥笑的時代,一個人仍然堅持做理想主義者,就必定不是因為幼稚,而是因為精神上的成熟和自覺。

2

有兩種理想。一種是社會理想,旨在救世和社會改造。另一種是人生理想,旨在自救和個人完善。如果說前者還有一個是否切合社會實際的問題,那麽,對於後者來說,這個問題根本不存在。人生理想僅僅關涉個人的靈魂,在任何社會條件下,—個人總是可以追求智慧和美德的。如果你不追求,那隻是因為你不想,決不能以不切實際為由來替自己辯解。

3

理想有何用?

人有靈魂生活和肉身生活。靈魂生活也是人生最真實的組成部分。

理想便是靈魂生活的寄托。

所以,就處世來說,如果世道重實利而輕理想,理想主義會顯得不合時宜;就做人來說,隻要一個人看重靈魂生活,理想主義對他便永遠不會過時。

當然,對於沒有靈魂的東西,理想毫無用處。



4

聖徒是激進的理想主義者,智者是溫和的理想主義者。

在沒有上帝的世界上,一個尋求信仰而不可得的理想主義者會轉而尋求智慧的救助,於是成為智者。


5

我們永遠隻能生活在現在,要偉大就現在偉大,要超脫就現在超脫,要快樂就現在快樂。總之,如果你心目中有了一種生活的理想,那麽,你應該現在就來實現它。倘若你隻是想象將來有一天能夠偉大、超脫或快樂,而現在卻總是委瑣、鑽營、苦惱,則我敢斷定你永遠不會有偉大、超脫、快樂的一天。作為一種生活態度,理想是現在進行時的,而不是將來時的。

心靈也是一種現實

1

人同時生活在外部世界和內心世界中。內心世界也是一個真實的世界。或者,反過來說也一樣:外部世界也是一個虛幻的世界。

2

對於不同的人,世界呈現不同的麵貌。在精神貧乏者眼裏,世界也是貧乏的。世界的豐富的美是依每個人心靈豐富的程度而開放的。

對於音盲來說,貝多芬等於不存在。對於畫盲來說,畢加索等於不存在。對於隻讀流行小報的人來說,從荷馬到海明威的整個文學寶庫等於不存在。對於終年在名利場上奔忙的人來說,大自然的美等於不存在。

想一想,一生中有多少時候,我們把自己放逐在世界的豐富的美之外了?

一個經常在閱讀和沉思中與古今哲人文豪傾心交談的人,與一個隻讀明星逸聞和凶殺故事的人,他們生活在多麽不同的世界上!

那麽,你們還要說對崇高精神生活的追求是無用的嗎?



3

肉體需要有它的極限,超於此上的都是精神需要。奢侈,揮霍,排場,虛榮,這些都不是直接的肉體享受,而是一種精神上的滿足,當然是比較低級的滿足。一個人在肉體需要得到了滿足的基礎上,他的剩餘精力必然要投向對精神需要的追求,而精神需要有高低之分,由此分出了人的靈魂和生命質量的優劣。

4

不存在事實,隻存在對事實的解釋。當一種解釋被經驗所證明時,我們便稱它為真理。由於經驗總是有限的,所以真理總是相對的。

有一類解釋是針對整個世界及其本質、起源、目的等等的,這類解釋永遠不能被經驗所證明或否定,我們把這類解釋稱做信仰。

理想也是一種解釋,它立足於價值立場來解釋人生或者社會。作為價值尺度,理想一點兒也不虛無縹緲,一個人有沒有理想,有怎樣的理想,非常具體地體現在他的生活方式和處世態度中。

5

說到底,在這世界上,誰的經曆不是平凡而又平凡的?心靈曆程的懸殊才在人與人之間鋪下了鴻溝。

6

對於一顆善於感受和思考的靈魂來說,世上並無完全沒有意義的生活,任何一種經曆都可以轉化為內在的財富。而且,這是最可靠的財富,因為正如一位詩人所說:"你所經曆的,世間沒有力量能從你那裏奪走。”

7

心靈的財富也是積累而成的。一個人酷愛精神的勞作和積聚,不斷產生、搜集、貯藏點滴的感受,日積月累,就在他的內心中建立了一個巨大的寶庫,造就了一顆豐富的靈魂。在他麵前,那些精神懶漢相比之下終於形同乞丐。

精神乞丐?可是精神的財富是可以乞討而得的麽,哪怕擁有者願意施舍?何況,物質上愈是貧窮的人就愈知道金錢的價值,認識精神財富的價值卻需要精神的眼睛,而精神貧乏的人必定也在精神整體上發育不良,他的精神眼睛是盲的,甚至連乞討的願望也沒有。

物質上的貧富差別顯而易見,於是窮人起而反抗,並且把帶頭揭露此種差別的人視為英雄和救星。可是,精神上的貧富差別唯有富者看得分明,倘若他直言不諱地揭露此種差別,就會被視為罪人,寬容一點吧,便是狂人和瘋子。

物質上的貧富差別,受害者是窮人,他受肉體凍餒之苦。精神上的貧富差別,受害者是富人,他受精神孤獨之苦。

周國平隨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