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古音韻 什麽叫陰陽入對轉?

(2007-07-28 11:35:08) 下一個
百度首頁

什麽叫陰陽入對轉?
2007-3-29 20:17

這是我們中文係學的東西,但是老師上課的時候講的不是很清楚,我就來看看哪位大俠能夠幫助我,拜托了!
提問者: 七月七·飄 - 試用期 一級
最佳答案

一、孔廣森的陰陽對轉說

陰陽對轉是指陰聲韻在一定時期會變成陽聲韻,陽聲韻在一定時期也會變成陰聲韻。陰陽對轉是漢語語音發展演變的一條重要規律,它是由清人孔廣森提出,再由章炳麟進一步發展完善的。

陰陽對轉,準確地說,應該叫做陰陽入對轉,即陰、陽、入三類韻在發展中可以相互轉化。

由於孔廣森不認為上古有入聲韻,他把入聲韻看作是陰聲韻並與真正的陰聲韻歸作一類,所以他將這種對轉規律叫做陰陽對轉。

孔氏認為古韻有本韻、通韻、轉韻之分。

所謂本韻,即他據《詩經》押韻所區分的陰、陽十八部。

所謂通韻,是指某些韻部音色接近(收音相同或相近,韻腹相近),可以通押,如丁類(耕)與辰類(真)通用,支類與脂類通用,冬類與侵類、蒸類通用,幽類與之類、宵類通用。

所謂轉韻,是指相配的陰、陽兩部在某些方言中可以通押。也就是說,某些方言中一些陰聲韻被讀成了陽聲韻,或者一些陽聲韻被讀成了陰聲韻,故陰、陽可以相押(或諧聲等)。

孔氏在《詩聲類•卷一》中說:“此九部者,各以陰陽相配而可以對轉。……分陰分陽,九部之大綱,轉陽轉陰,五方之殊音。”

孔氏的“陰陽對轉說”正確解釋了上古韻文中陰(包括入聲韻)、陽通押的現象,例如:

無將大車,隻自塵兮。
無思百憂,隻自疧兮。
《詩•小雅•無將大車》一章

詩中“塵”字屬上古陽聲真部,“疧”屬陰聲支部,二者同為韻腳字,說明在作者的方言中“塵”、“疧”同為陽聲或同為陰聲。

這種陰、陽不分的現象在諧聲材料中也很常見。例如:

軍——輝、揮
斤——頎、旗

“軍”、“斤”為陽聲韻,以“軍”作為聲符的“輝”、“揮”,以“斤”作為聲符的“頎”、“旗”都是陰聲韻。

除了陰、陽對轉外,陽聲韻和入聲韻也可以對轉,不過這種現象較少。例如:

旦——怛 乏——貶

“旦”為陽聲韻,“怛”為入聲韻;
“乏”為入聲韻,“貶”為陽聲韻。

陰陽對轉說是孔廣森為解釋陰陽押韻現象而提出的,其陰、陽九部相配的格局反映的正是這種旨趣。

二、章太炎的陰陽對轉說

繼孔廣森之後,章炳麟提出了

近轉、
旁轉、
正對轉、
次對轉

之說,這一學說揭示了陰、陽聲韻相互轉變的種種現象,對孔氏的理論是一個很大的發展。

章氏製了一個“成均圖”,用來反映陰陽對轉的各種情況(見下頁),同時對“成均圖”作了這樣一個說明:

陰弇與陰弇為同列;
陽弇與陽弇為同列;
陰侈與陰侈為同列;
陽侈與陽侈為同列;

凡同列相比為近旁轉;
凡同列相遠為次旁轉;
凡陰陽相對為正對轉;
凡自旁轉而成對轉為次對轉;
凡陰聲陽聲雖非對轉而以比鄰相出入者為交紐轉;
凡隔軸聲者不得轉,然有間以軸聲隔五相轉者為隔越轉;
凡近旁轉、次旁轉、正對轉、次對轉為正聲;
凡交紐轉、隔越轉為變聲。

成 均 圖


有許多事實證明章氏的理論是可以成立的,但不可視為絕對,因為章氏的每一個說法未必都能找到典型的例證。下麵我們就近旁轉、次旁轉、正對轉、次對轉這四種音變現象進行說明。

1.近旁轉 近旁轉是指一個陰聲韻或陽聲韻轉變成另一個與它讀音相近的韻,因轉化前後音色很接近,轉化的結果沒有越出同列,故叫近旁轉。在“成均圖”中,此兩韻同處於陰弇、陰侈或陽弇、陽侈中,並且相比為鄰。如支與至、幽與侯、諄與寒、冬與東等。在語音的發展中,近旁轉的現象是很普遍的。例如:

《春秋事語》:“齊亙公與蔡夫人乘周(舟)。”齊亙公即齊桓公。亙,文(諄)部;桓,元(寒)部。
《管子•君臣上》:“百姓之力也,胥令而動者也。”胥,借字,本字為須。胥,魚部;須,侯部。
《詩•大雅•江漢》:“矢其文德,洽此四國。”矢為借字,本字為施。矢,脂部;施,歌部。

上古的一個韻部分化為中古的幾個韻部,其中音色與上古韻部接近者均可視為近旁轉。例如上古耕部分化為中古的清、青二部,此二部均與上古耕部接近,屬近旁轉:

清開三[]
耕[]
青開四[]

2.次旁轉 次旁轉是指一個陰聲韻或陽聲韻轉變為另一個與它音色差別較大的同類韻,因轉化前後的音色(指韻腹)有較大差別,在“成均圖”中兩韻不相比鄰,但沒有越出同列,故叫做次旁轉。

次旁轉的音變現象比近旁轉更為普遍,凡一種韻轉化為另一種同類韻,兩者音值差別較大的都可視為次旁轉。

例如:《詩•大雅•假樂》一章:“假樂君子,顯顯令德。”其中“假”為借字,本字為“嘉”。假,魚部;嘉,歌部。

上古一個韻部分化成中古的幾個韻,凡音值與上古韻部差別較大者都可以視為次旁轉。

例如“哀”字在上古屬“之”部,到中古時“哀”的聲符“衣”屬“之”韻,“哀”字本身屬“咍”韻,都與上古時的音值差別較大,屬於次旁轉。

又如帛書《相馬經》:“艮欲盈,盈堅久。” 其中“艮”為借字,本字為“眼”。

艮、眼二字在上古同屬文部。到了中古,“艮”歸入“恨”韻,“眼”歸入“產”韻。

其中“眼”的讀音與上古文部差別較大,也屬於次旁轉。

再看方言之間的比較:

北京[] 北京[] 北京 []

白 百 街

關中[] 關中[] 關中 []

從北京話的角度看關中話或從關中話的角度看北京話,“白”、“百”、“街”三字的讀音都算是發生了次旁轉。

3.正對轉 正對轉指陰聲韻(包括入聲韻)轉為陽聲韻或陽聲韻轉為陰聲韻(包括入聲韻),因對轉後的韻腹仍保持與對轉前相同,故叫做正對轉。

在“成均圖”中,正對轉的陰、陽兩部直接相對。正對轉是語音發展中一種常見的音變現象。例如:

穀旦於差,(歌部) 南方之原。(寒部,即元部)
不績其麻,(歌部) 市也婆娑。(歌部)
《詩•陳風•東門之枌》二章

可以設想,在本詩作者的方言裏,陽聲韻“原”被讀成了陰聲韻(或者將陰聲韻“差”、麻”、“娑”三字讀成了陽聲韻),故“原”可與差、麻、娑”三字押韻。

又如:

一戎衣,天下大定。
《尚書•周書•武成》
“衣”屬借字,本字為“殷”。衣,脂(微)部;殷,諄(文)部。

此例說明,在作者的方言中,衣、殷二字讀音相同,故可通借。

從《詩經》歸部的情況來看,其中一字仍保持原來的讀音,另一字則發生了正對轉。

又如:

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論語•雍也》

“亡”屬借字,本字為“無”。亡,陽部;無,魚部。亡、無在作者的方言中讀音相同,故“亡”可借作“無”。

從《詩經》的韻部來看,其中一字發生了正對轉。

這種 對轉現象在今天某些方言中也是大量存在的,例如:

例字 中古擬音 太原音 綏德音
(義合鎮) 韓城音
仙 心仙開三[] []
山 生山開二[] []
黨 端蕩開一[] []
張 知陽開三[] []
鋼 見唐開一[] []
狼 來唐開一[] []
鹹 匣鹹開二[] []
杏 匣梗開二[] []

4.次對轉 次對轉是指陽聲韻轉化為陰聲韻或陰聲韻轉化為陽聲韻;因對轉後的韻腹與對轉前不同,故叫做次對轉。

在“成均圖”中,對轉前後的兩個韻部成折射式斜對。輔音韻尾對韻腹有一定的固定作用,當輔音韻尾失落後,韻腹常常會因韻尾的失落發生音變,所謂次對轉多數都是輔音韻尾失落後所引起的韻腹音變現象。

請看以下例證:

習習穀風,維山崔嵬[]。(微部)
無草不死,無木不萎[]。(微部)
忘我大德,思我小怨[]。(元部)
《詩•小雅•穀風》三章

此章詩中,元部字“怨”與微部字“嵬”、“萎”押韻,說明在該詩作者的方言中,“怨”的韻尾[n]已經脫落(或變成了鼻化元音)。由於受[n]尾失落的影響,致使“怨”的韻腹變得近似於“嵬”、“萎”的韻腹,整個韻母讀成了“微”部音。

再看諧聲的例子:

昷——媼

“媼”以“昷”為聲符,說明“昷”、“媼”在諧聲時代屬於同部。到了《詩經》時代“昷”屬文部,“媼”屬幽部,又說明從諧聲時代到《詩經》時代,“昷”發生了次對轉。

次對轉的現象從中古音與今方言的對照中也能看到,例如:

例字 中古音 長沙音 溫州音 蘇州音
天 透先開四[] [] [] []
甜 定添開四[] [] [] []

根據以上介紹可以看出,章氏的陰陽對轉說與孔氏有一定的差異。

孔氏的對轉說旨在解釋陰、陽押韻的現象,陰、陽押韻則韻腹相同,由此可以揭示出上古韻母陰、陽相配的局麵。

章氏的對轉說包括的內容比較廣泛,它不僅包括了孔氏對轉說的全部內容,同時還指出了押韻、諧聲、通假、聲訓等現象中發生對轉或旁轉後韻腹所產生的不同變化。

如果說孔氏的對轉說主要是從共時的角度看陰陽對轉的結果,章氏的對轉說則主要是從曆時的角度看陰陽對轉的結果。

第二節 因聲求義

因聲求義就是透過字形的外表根據字音去探求詞義。古代典籍尤其是先秦兩漢典籍中的借字很多,而且這些典籍在傳抄、刻印過程中又出現了為數不少的偽字。

麵對這些情況,如果根據字形解釋詞義,勢必不能達到目的,就好比是緣木求魚。

要想真正了解古籍中一些字的確切含義,隻能另辟蹊徑,這種新的途徑就是“因聲求義”。“因聲求義”這種方法之所以能夠成立,原因是古籍中通假、聲訓、錯字等現象的出現主要都是由於讀音相同或相近所造成的。

一、因聲求義例舉

1.通過古音加強對聲訓及其體例的理解

聲訓是古人解釋詞義的一種方法,其目的在於探求事物得名的由來。聲訓最重要的特點是,釋詞與被釋詞的讀音是相同的或相近的。由於語音的變化,有些聲訓與被釋詞的讀音在今天看來已不相同,我們隻有通過古音才能正確理解這些聲訓。

例如:

(1) 《釋名•宮室》:“房,旁也。室之兩旁也。”畢沅疏:“今本作在堂兩旁也。按:古者宮室之製,前堂後室,堂之兩旁曰夾室,室之爾旁乃謂之房。房不在堂兩旁也。”

今按:房、旁二字古音同為並母、陽部,故以“旁”訓“房”。

(2) 《釋名•長幼》:“兄,荒也。荒,大也。故青、徐人謂兄為荒也。”

今按:兄、荒二字古音同為曉母、陽部。

(3) 《釋名•姿容》:“負,背也。置項背也。”

今按:負,並母、之部;背,幫母、之部。負、背二字同在之部,均為唇音,準雙聲迭韻,故以“背”訓“負”。

(4) 《釋名•形體》:“膝,伸也。可屈伸也。”

今按:膝,心母、質部;伸,書母、真部。古音心、書二母音近,同為擦音;“質”、“真”二部入、陽相配,發生了對轉。膝、伸二字準雙聲迭韻,故以“伸”訓“膝”。

(5) 《釋名•釋天》:“霧,冒也。氣蒙亂覆冒物也。”

今按:霧,明母(古無輕唇音)、侯部;冒,明母、幽部。侯、幽二部音近,發生了旁轉,故以“冒”訓“霧”。

除了通過古音正確理解聲訓外,還可以根據古音揭示古人聲訓的體例。

例如,《說文解字》是一部以形探義的字書,許慎對每個字的解說有沒有采用聲訓這一方法,段玉裁以前從來沒有人進行過研究。

在上古音的係統未確立之前,也不可能進行這方麵的研究。段玉裁根據古音的知識首先發現在許慎的解釋中存在著聲訓這一體例。許氏雖未明言聲訓,而聲訓通貫於全書。

例如:

《說文•一部》:“天,顛也。”段注:“此以同部迭韻為訓也。凡‘門,聞也’;‘戶,護也’;‘尾,微也’;‘發,拔也’,皆此例。”

今按:

天,透母、真部;顛,端母、真部。

天、顛二字均屬舌頭音,同在真部,準雙聲迭韻。

門、聞二字同為明母、文部。

戶,匣母、魚部;護,匣母、鐸部。

魚、鐸二部陰、入相配。

戶、護二字聲母相同,韻部相配,準雙聲迭韻。

尾、微二字均為明母、微部。

發,幫母、月部;拔,並母、月部。發、拔二字聲母均為重唇音,且屬同部,準雙聲迭韻。

2.根據古音推原

根據古音探求事物得名的原由,這在訓詁學中叫做推原或推因,上麵提到的聲訓就是推原的一種。

《荀子•正名篇》中說:“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異於約謂之不宜。”

事物和它的名稱之間雖然沒有必然的聯係,但是,人們給新事物命名時,往往會根據其特點,性質、用途等找一個相應的舊詞來表示這種事物,這樣一來,一些詞的讀音和意義之間就有了聯係。

例如車,在上古所以讀音近於“居”,根據漢劉熙的解釋,就是因為車是居人的,所以用“車”這種讀音為之命名。既然一些詞的讀音和意義之間有聯係,那麽探求某種事物得名的原由,就可以依據聲音的線索。

請看章太炎對“鹿台”一詞得名的考證 :

《管子•山至數》篇:“鹿台之布,散諸濟陰。”麟按:《逸周書•克殷解》、《呂氏春秋•慎大覽》、《史記•殷本紀》、《齊世家》、《留侯世家》、《淮南•主術訓》、《道應訓》皆雲鹿台之錢。《說苑•指武篇》則言鹿台之金錢,皆指紂之錢府也。齊之錢府,必非襲亡國之名,然則鹿台本為錢府之通名,非紂所創立可知。鹿當借為錄。《尚書大傳》:“致天下於大麓之野。”《注》:“麓者,錄也。”《魏受禪表》及《公卿上尊號奏》皆作大鹿,是錄鹿通之證。《說文》:“錄,金色也。”古謂銅曰金。《荀子•性惡》篇:“文王之錄。”《注》:“劍以色名,古劍亦以銅為之也。”是銅有錄色者,錄台則取銅錢之色為名。

鹿台故址在今河南湯陰縣朝歌鎮南,相傳為商紂王所築。根據章氏的考證,“鹿”通“錄”,鹿台即錄台。鹿、錄二字上古同屬來母、屋部。章氏所以會斷定“鹿”通“錄”,是由於他首先看到了此二字在上古的讀音是相同的。

3.通過古音考古

古音與考古的關係十分密切,許多出土文物中難詞難句的破譯都離不開古音這一重要工具。下麵舉一實例對此問題進行說明。

1957年信陽長台關楚墓出土了十三枚編鍾,其中最大的一枚上有銘文十二字,即“隹(惟)? 屈?晉人救戎於楚競(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人知道“? 屈?”這四個字的意思,1979年朱德熙先生著文對此四字進行了破譯 。該文雄辯地證明“屈?”就是與秦十一月相當的楚月名“屈夕”。“? ”二字應讀為荊曆,亦即楚曆。

該文的主要內容是這樣的:

1978年江陵天星觀一號楚墓所出竹簡說:

齊客□雘 (問)王於□郢之歲、屈?之月、己卯之日(下略)。由此可知“屈?”是月名。雲夢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有秦、楚月名對照的材料,今歸納排比如次:

秦月 楚月
十月 冬(中)月
十一 月屈夕
十二 月援夕
正月 夷(屍、?)
二月 夏?(夷、屍)
……

信陽鍾銘和天星觀簡文的“屈?”顯然就是與秦月十一月相當的楚月名“屈夕”。?,從示亦聲。《廣韻》昔韻:亦,羊益切,喻母四等;夕,祥易切,邪母。古音“亦、夕”都在魚部,喻母四等與邪母諧聲、假借均有密切關係。二字古音相近,古籍常互為異文。《晏子•內篇雜上》第二章作“吾亦無死矣”,銀雀山竹簡本《晏子》作“吾夕無死已”。又《內篇雜下》第四章“晏子曰嘻亦善……”,銀雀山竹簡本作“晏子□誒夕善矣”,並假夕為亦。

屈?既然是楚月名,鍾銘“? ”二字自當讀為“荊歴(=暦)”。荊歴猶言楚歴。《廣韻》“鬲、歴(暦)”同音,錫韻,郎擊切,古音同在支部,可以通用。《史記•滑稽列傳》“銅歴為棺”,假歴為鬲,鍾銘則假 為歴。?字從田 聲,上引雲夢秦簡楚月名有“ 夷”,又有“夏夷”, 、夏對舉, 讀為荊,猶鍾銘?讀為荊,兩者可以互證。

這篇文章的考釋在引用文獻材料的基礎上,又成功地進行了語音方麵的證明,所以結論信實可靠,無可辯駁。

4.通過古音破通假字

假借有兩種,

一種是本無其字的假借,這是一種以不造字為造字的造字法;

還有一種是本有其字的假借,這是一種用字法,即在寫字時不用已有的本字,而借用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別字,一般把這種別字叫做通假字。

通假字在較早的古籍中觸目皆是,給今人閱讀古文帶來了很大的麻煩,訓詁的任務之一就是要破通假,還本字的麵目。

清代訓詁大師王引之在《經義述聞》中指出:“蓋無本字而後假借他字,此謂造作文字之始也。至於經典古字聲近而通,則有不限於無字之假借者。往往本字見存而古本則不用本字而用同聲之字,學者改本字讀之,則怡然理順,依借字解之,則以文害辭。”(見《經義述聞》卷三十二《通說下》“經文假借”條。)

要想破通假必須提出兩個證據:一是古音的證明,一是文獻的證明。二者互為表裏,缺一不可。關於古音與通假的關係我們在第一章“音韻學的功用”一節中已經涉及到,這裏再舉出一些前人破通假的實例以進一步說明古音在訓詁中的重要作用。

1.蹈雍之河

“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徐衍負石入海。”(語出《漢書•賈鄒枚路傳•鄒陽》)。

服虔曰:“雍之河,雍州之河也。”師古曰:“雍者,河水溢出為小流也。言狄初因蹈雍,遂入大河也。《爾雅》曰‘水自河出為雍’,……雍音於龍反。”念孫按:雍瀆為甕,謂蹈甕而自沈於河也。《井•九二》:“甕敝漏。”《釋文》“甕”作“雍”。《北山經》“縣雍之山”,郭璞曰:“音汲甕。”《水經•晉水篇》作“縣甕”,是“甕”與“雍”古字通也。《史記》作“申徒狄自沈於河”,《索隱》曰:“《新序》作‘抱甕自沈於河’。”彼言抱甕,此言蹈甕,義相近也。蹈甕之河,負石入海,皆欲其速沈於水耳。《莊子》謂申徒狄負石自投於河,意與此同。《漢紀•孝成紀》荀悅曰:“雖死猶懼形骸之不深,魂神之不遠,故徐衍負石入海,申徒狄蹈甕之河。”此尤其明證也。服虔以為蹈雍州之河,師古以為初蹈雍,遂入河,皆失之遠矣。
王念孫《讀書雜誌•五•漢書第九》

今按:雍、甕二字古音同為影母、東部。

2.農猶努也

《廣雅》:“薄、怒、文、農,勉也。”
農,猶努也。語之轉耳。《洪範》雲“農用八政”,謂勉用八政也。《呂刑》雲:“稷降播種,農殖嘉穀”,謂勉殖嘉穀也。《五帝德》篇雲“使後稷播種,務勤嘉穀”,義本《呂刑》也。襄十三年《左傳》雲“君子尚能而讓其下,小人農力以事其上”,《管子•大匡》篇雲“耕者用力不農,有罪無赦”,此皆古人謂勉為農之證,解者多失之。
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三上

今按:農、努二字古音同為泥母;農屬冬部,努屬魚部,發生對轉。

3.榜輔一聲之轉

《廣雅》:“拔、拂、榜、挾、押、翼,輔也。”

榜者,《說文》“榜,所以輔弓弩”也。《楚辭•九章》:“有誌極而無旁。”王逸注雲:“旁,輔也。”“旁”與“榜”通,榜、輔一聲之轉。“榜”之轉為“輔”,猶“方”之轉為“甫”、“旁”之轉為“溥”矣。
王念孫《廣雅疏證》卷四下

今按:榜,古音幫母、陽部;輔,古音並母、魚部。二字均屬唇音,韻腹相同,發生對轉。

4.維鳩方之

《召南•鵲巢》篇:“維鵲有巢,維鳩方之。”《毛傳》曰:“方,有之也。”戴氏東原《詩考正》讀“方”為“房”,雲“房之,猶居之也。”引之謹案:鳥巢不得言房。方當讀為放,分網切。《天官•食醫》:“凡君子之食恒放焉。”《論語•裏仁》篇:“放於利而行”。鄭、孔注並曰:“放,依也。”《墨子•法儀》篇:“放依以從事。”放,亦依也。放依之“放”通作“方”,猶放命之“放”通作“方”也。字或作“旁”。《莊子•齊物論》篇:“旁日月,挾宇宙。”《釋文》引司馬彪注曰:“旁,依也。”“維鵲有巢,維鳩方之”者,唯鵲有巢,維鳩依之也。古字多假借,後人失其讀耳。
王引之《經義述聞•卷五•毛詩上》

今按:房、放、旁三字均屬陽部;其中房、旁二字為並母,“放”為幫母,均屬重唇音。

5.亡黨

《管子•法禁》:“故舉國之士以為亡黨。”亡黨即盟黨,不歃血為誓,歃血為盟。凡結為死黨者,必歃血而盟,故曰盟黨。“亡”借為“盟”,《左昭四年傳》“以盟其大夫”,《呂覽•慎行》作“以亡其大夫”,是其證也。《管子》以“亡”為“明”者,《七法》篇“亡君則不然”,王懷祖謂“亡君”即“明君”,亦猶此以“亡”為“盟”矣。《注》雲“為叛亡之黨”,殊屬牽強。
《章太炎全集》(一)《膏蘭室劄記》

今按:亡、盟二字古音同屬明母、陽部。

6.草木繁動

《呂氏春秋•孟春紀》:“是月(指孟春之月)也,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和同,草木繁動。”

高注:“是月也,泰卦用事,乾下坤上,天地和同,繁眾動挺而生也。”畢沅曰:“‘繁動’《月令》作‘萌動’。”範耕研曰:“繁、萌,輕重唇之異,古雙聲也。”奇猷案:範說是。凡輕唇音,古皆為重唇(詳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卷五“古無輕唇音”條)。故繁、萌同音,則繁假為萌也。本書《音律》雲“太蔟之月,陽氣始生,草木繁動,令農發土,無或失時”,可明此節之義,亦以繁為萌。高誘以繁為眾,是順文為解,失之。
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14頁注?[三二]?

今按:繁,並母、元部;萌,明母、陽部。繁、萌二字同為唇音,韻腹相同而韻尾稍異,發生旁轉。

二、因聲求義的流弊及其限製

因聲求義是清人對訓詁學的重大發展,由於這一方法的出現,使古籍中的許多千年疑竇渙然冰釋,文通理順。清代學者王念孫父子及章炳麟運用這一方法在訓詁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但是,隨著這一方法的推廣,也出現了一些流弊,一些考據家把因聲求義看成是萬能的法寶,離開文獻根據不加限製地使用“一聲之轉”,甚而至於隻用雙聲或迭韻破假借,致使因聲求義這一正確的方法誤入歧途,為穿鑿附會開辟了天地。

例如諸葛亮《出師表》中的“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一語,四十年代竟有人說“不毛”就是緬甸的“八莫”,從而認為諸葛亮已經打到了緬甸,其主要根據就是“八莫”與“不毛”的讀音比較接近,這顯然是一種謬說。

又如曾有人認為楊朱就是莊周,因為“楊”、“莊”迭韻,“朱”、“周”雙聲。王力先生指出:“這樣濫用古音通假,不難把雞說成狗,把紅說成黃,因為“雞”“狗”雙聲,“紅”“黃”雙聲;又不難把鬆說成桐,把旦說成晚,因為“鬆”“桐”迭韻,“旦”“晚”迭韻。這好象是笑話,其實古音通假的誤解和濫用害處很大,如果變本加厲,非到這個地步不止。”

由以上這些笑話可以看出,缺乏有力的材料根據,單憑“雙聲迭韻”、“一聲之轉”作證據是軟弱無力的。隻有在材料根據很充分的條件下,語音的根據才會助成其說,錦上添花。

為了正確使用“因聲求義”這一方法,使新訓詁學得到健康的發展,應該對“因聲求義”的使用進行限製。

首先,必須有確鑿的文獻材料作證據。這是各種證明材料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種。

其次,本字與借字的聲韻都應相同或相近。所謂相同,是指聲、韻全同;所謂相近,是指聲、韻都比較接近,即聲母的發音部位相同,如同為唇音或同為牙音等,韻母符合旁轉或對轉的條件。

王力在《同源字典•同源字論》中指出:“值得反複強調的是,同源字必須是同音或音近的字。這就是說,必須韻部、聲母都相同或相近。” 王力的這一觀點對於“因聲求義”中各個方麵的聲、韻限製都是適用的。

————————————————————————

哈,比較多喔
回答者:汨江百曉生 - 試用期 一級 3-19 11:00

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
謝謝哈,你確實用心了,也真的很長,看來我還是得去問問老師了,不過還是很謝謝的~~~
評價已經被關閉 目前有 0 個人評價

50% (0) 不好
50% (0)

其他回答共 3 條
怎麽不問老師呢。
回答者:メ駴盜メ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3-19 10:57

嗯 去問老師啊
回答者:QQ247149180 - 江湖新秀 四級 3-19 10:59

陰陽入對轉?我怎麽覺得像是太極裏麵的東東哦
沒聽過,嗬嗬!
回答者:兩寂寞 - 試用期 一級 3-19 11:08

對最佳答案的評論:
評論字數200字以內

©2007 Baidu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