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鑒仁(上)

(2008-09-18 17:12:28) 下一個


中國古代學術文典,十之七八遺失殆盡,所剩十之二三中,又有十之八九或為偽書、或真偽難辨,這使解讀古聖先賢的學問變得尤其困難。孔子又以隻述不作立學,雖與老子並稱中國哲學思想之鼻祖,但屬其首創、並親筆的哲學,實無所見。由其親筆表述(而無開山之功)的思想性作品,當隻有《係辭》與《文言》二翼。但其旨在述評,因題有所專,便又不能窺孔子思想之全豹。

因此,屬孔子本人的學術思想,便多由《論語》所出。眾所周知,論語是孔子的學生、後人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言行的。因此從論語讀孔子思想,讀的便是旁人眼裏所見的孔子的思想,這正如要了解蘇格拉底,便要經由柏拉圖的眼光。

然難能可貴,此書經曆兩千多年考驗,與絕大多數經典中被證實有假文不同,極少有人對此書的真實性能提出有實據的質疑,也即,論語中的孔子,實是真孔子也。

因此,解讀孔子的學問,論語便是不二的途徑。因那裏所述的,是真實的孔子本人。

而孔子學術上最大的成就,便是對仁的闡述。

何謂仁?

樊遲曾經三問仁,孔子在其中一次的回答中曰:“愛人”。這便是今人對其最簡單、最直接、也是最廣為人知的解讀了。

然而孔子所謂的仁,卻遠不等同於“愛人”,“愛人”更遠不是孔子尚仁的本意。有人說了,“愛人”是孔子用來解“仁”的,你卻說仁不是“愛人”,為啥?

因孔子在論語裏麵,對仁這個概念講了大概不下二三十次,卻隻有那一次提到了“愛”人之“仁”。以二十次為數,後人隻看這一次,對另外十九次中反複提、或者反複暗寓的東西卻不見,不見那十九次裏,竟沒有一次提及於人之“愛”,以此之偏,便說仁就是“愛人”了,這又是為啥?而那孔子在其他對話裏反複強調的,難道不是孔子述仁的真意?這又是為啥?

白馬是馬,馬卻不是白馬。“愛人”是仁,而仁,卻不是“愛人”矣。

而世人以“愛人”為仁,雖將“愛人”歸於正類,但於仁本身而言,卻失其本意於偏頗,所失甚大。而即便是愛人,從孔子述仁之本意出發,也不是什麽樣的愛人都可歸於仁的。

按孔子言,愛人之仁,必要發端於純粹的本心,不能有毫厘之“私”性,若有一點點私在裏麵,所謂的愛人,便不是仁了。因為有私,便對施愛的對象有所企,有所企,便會以功利為目的,有了功利心,便會心馳於外,行甜美之辭、取悅於人之事,從而非“仁”。

對於這一點,孔子早在論語第一卷“學而”裏就直接了當提了出來,見“子曰:巧言令色,鮮仁矣”。在後麵的“陽貨”一卷中,子又一次重複,曰:“鄉願,德之賊也。”孔子所曰鄉願,便是那巧言令色、唯求取悅於人之人。稱鄉願為德之賊,乃因巧言令色者,不僅求私,還因以巧飾迷人求流俗喜悅,令人人都道他好,無形中得以亂他人之德,是以德之賊也。因竊德於眾,孔子深惡之。

因此所謂愛人,一定要發端於無“私”性的本心,方可屬為仁之類。以男女之愛為例,不是說一說就是真愛了。真愛是否存在,不是看甜言蜜語,也不是簡單地看事,而要看一個人在另一人心中的分量。不看言不看事,怎樣看分量?難,所以“仁”是不能輕與的。然隻有有了分量,所有事便都能以對方為重,二人關係自然就緊密,即使有矛盾,也不會輕易拆開二人。分量太輕,表麵上的事雖然和諧,便不能說明真愛真有,關係也自然難以緊密。因此仁之愛人者,是在心的範疇。

而所謂孔子所述的仁,重點便在觀心上麵。這個觀字,不是在事上觀,而是透過事去觀,透不過事,便看不到心,便不能斷人之“仁”。這是孔子斷“仁”的唯一法門。

論語“裏仁”一卷,主要記載孔子評人。在那裏,孔子表現了對斷“仁”的嚴格。對於有勇,有才,有禮,有忠,有清白的各色人等,不論多麽出色,孔子都拒絕評他們的“仁”性,還反複曰:“未知,焉得仁?”。即使對他最喜歡的學生顏回,孔子也隻說他能守仁三月,其他一般人等,孔子隻認為他們會偶然能達到仁罷了,不會長久 ,見“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換句話說,孔子對於他的學生和所知的人,沒有一個人認為是以“仁”為常性的。

按說,孔子是因材施教的開山鼻祖,對學生的底細當是了如指掌的,可在人們問他,他的許多學生是否有仁時,他卻說未知,從而不知是否有仁。那麽他未知什麽呢?能見的方麵,孔子睿智,當都可見,是什麽讓他見不到,從而不知,從而不能判斷他們的“仁”性呢?

是人心。當不能從事上判斷一個人是否有私時,便不能判斷所有的善事是否起於私,孔子不得其心,所以不能評一個人的“仁”性。

孔子的仁,純粹在心的範疇,獨立於事。孔子認為,若要通過事去判斷一個人的仁,嚴格說來是不可能的,因所有的事都可藏私。默山以為,如果一定要從事上斷“仁”,便需要一種東西了,那便是:信。

孔子在論語裏下麵的話,才是對仁的周到正解。

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複禮為仁”

-默山注:“克己,仁之質也。複禮,仁之文也”。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2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

-默山注:仁者慎言,話不輕易出口。

3,子曰:觀過,斯知仁矣。

-默山注:於己之過,若能無私,直視本心之德,無私性地對待自己的過失,做到此點,仁。

4 知者動,仁者靜。

-默山注:動者,變化也,仁不係於事,何變可觀?

5,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已。

-默山注:近者,幾也。近者取譬者,取幾為喻也,喻從幾出,推幾及人,無私性也,仁。

6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致矣”

-默山注:遠者,外事也;欲仁,乃心向往之,心向往之,仁至於心也。

7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默山注:罕言利與命,意在戒之;罕言仁,意在仁起於心,非言所培也

以上孔子的話,沒有一處提到“愛人”,卻處處點名仁是流自本心的東西。明見了這一點,論語中下麵這句的難點便迎刃而解。

8 樊遲問仁,子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為什麽先難而後獲,就是仁了?

默山以為,這一句是論語論仁的點睛之筆,精髓所在。蓋其仁者,於人於事,不可有預期之心,有預期之心,執著之性頓起,執著之念起,其私難免。孔子此言,意在人、事當前,當隻見其難,執本心,盡心盡性去做,也唯攻其難,不有絲毫單為利己之心在。如能做到這一點,那便是仁了。

是為仁之真諦!所謂“愛人”,亦不外如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sunzi888 回複 悄悄話 仁義禮智信---仁以五常之首貫穿於華夏兩千年文明,熟為中國人傳統思想的精要。難得讀到對“仁”有如此深刻理解的好文章。

謝謝分享!

-逸寬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