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

歡迎大家來坐坐,聊聊
個人資料
悟空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也談“中國”兼與樹蛙兄商榷

(2020-09-25 10:38:37) 下一個

“中國”這個概念始於何時?網友老生常談指出:“‘中國’一詞最早出現於東周時期成書的《尚書》和《詩經》等書中。《尚書·梓材》是周公教導他的弟弟康叔如何治理殷商故地的訓告之詞。其中“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於先王肆。” 沒錯,“中國”這個概念那個時候就有了。 

但是,王玉江先生原文所指的“中國” 是一個具體國家的國名,或國名的縮寫,而周代的“中國”是一個地理概念,不是政治學上的“國家”概念,當時的“中國”僅僅是周人對自己所居關中、河洛地區的統稱而已。看看春秋時期的地圖就明白了:  

看見沒有,“中國”一詞是中原各諸侯國,中者,居中之意也,而這個“國”則是複數( countries)。當時華夏諸國分別將南北東西四境諸民稱為蠻、夷、戎、狄,而自稱為“中國”,周朝又是中國之“中”。“中國”一詞從來沒有做為華夏大地上一個國家的統稱,甚至還有多個歧義出現,如《詩經民勞》所注:“中國,京師也”,“中國”就是天子所在的首都。 

之後,華夏的土地實質上再也沒有“國”,隻剩下“家”——劉家,李家,趙家,成吉思汗家,朱家,愛新覺羅家。 

真正的以“中國”做為國名的,是始於1912年的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簡稱China(中國)。至此,“中國”才成為具有近代國家概念的正式名稱。 

一個國家當然有它的官方語言。毫無疑問,中國的官方語言是漢語。而王文說“普通話是中國北方人說的口語。普通話不是漢語,也不能叫漢語,因為中國南方很多漢族人不說普通話”,這就值得商榷了,普通話當然是漢語,隻是不代表漢語的全部,因為漢民族有七大語言體係以及數不清的各地方言。即便是英語,你可知道英格蘭是英國唯一一個說英語的地區,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都有自己的語言,但英格蘭人說的的的確確是大英帝國的“英語”呀。關於普通話的溯源,可參見拙文《不普通的普通話》。 

 

想與樹蛙兄商榷的是: 

一。 “中國”一詞的起源,是可以作為一個學術問題探討的,不存在什麽“否定華夏民族的根本,華夏,中國”。 

二。 漢語,漢字是否代表中國的語言文字,乃至漢語的優劣,也是可以討論的,不存在“否定華夏文化基本元素,漢字,中文”。 

三。“忘本,忘根,忘記自己的祖國,王玉之江啊,對得起你姓王的祖宗,家族,家人?”這就不是討論,是扣帽子了。如果對祖先的東西提出批評就是忘本,那麽說漢字是“世界上最齷齪最惡劣最混蛋的中世紀的茅坑”的瞿秋白, “漢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是“勞苦大眾身上的結核”的魯迅, 中國文字“走世界共同的拚音化道路”的毛澤東,倒是該從棺材裏爬出來用水洗洗腦袋向族人謝罪了。 

總之,在一個言論開放的社會,理性的探討是文明的標誌之一,少一些情緒化的指責,多一些善意的理解和寬容,才是一個健康氛圍的開端。 

對了,昔日茶軒成了“三流文人集散地”,就是因為帽子滿天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