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

歡迎大家來坐坐,聊聊
個人資料
悟空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談談貴族和貴族精神

(2014-05-08 16:13:15) 下一個

 

“貴族”是一個常常被不少中國人誤解的概念,尤其是在當下,似乎隻要有錢,住豪宅,開豪車,子女上貴族學校就算是貴族了。也難怪,漢語裏“富”和“貴”是連在一起的,“貴”和“權”又是一對雙胞胎。所以,“富、貴、權”成了人生最高的追求——通俗文化裏,這就是“福”、“祿”最好再加上一個“壽”。

其實,富是物質的,貴是精神的。如果“貴族”僅停留在物質層次,或將“貴族”與“平民”對立起來,那中國到是不乏這樣一群人的,富而不貴的“八旗”子弟便是其中一族。

那什麽才是真正的貴族精神?

看到為人父網友說,貴族精神應包含同情弱者,樂於助人的精神,也就是為人民服務的精神。貴族精神和自私的個人主義格格不入,而和英雄主義精神相近。中國的士大夫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人之憂而憂,後天下人之樂而樂似乎就代表了貴族精神。

不錯,貴族精神的確包含了這些要素,但是貴族精神又不局限於這些。即便中國的士大夫精神有些貴族精神的影子,可惜的是中國的士大夫作為一個群體已經消亡了,真正的士大夫精神也早就不存在了。

相反,歐洲1819世紀的的貴族可以追溯到更早的中世紀時期的騎士,騎士的品格可以概括為勇敢頑強、謙卑禮貌、崇尚榮譽、憐憫弱小、誠實守信,尊重婦女、大公無私、忠於愛情。

 可見,士大夫精神和這些品質有些與此有交集,有些沒有,如尊重婦女、忠於愛情。當騎士最終演變成貴族之後,其精神也得到進一步的升華。

我們必須明白,貴族的對立麵不是平民,而是流氓、痞子和奴才。因此,貴族精神就具備這樣一些基本的要素:

 首先,貴族精神的基礎是一定的文化教養,其次是社會責任感,最為重要的是自由的靈魂。這就要求貴族這個群體在整體上自尊、自律、低調、淡泊名利。

真正的貴族精神必須具備獨立的意誌,道德上有自主性,不畏懼強權,不被他人的意見所左右。

這些,也正是中國的士大夫所缺乏的。士大夫們雖然也具有知識,有使命感,但是他們並不具備獨立的人格,他們甚至附庸風雅,屈服於權貴,有的甚至成為君王的奴才。總體而言,士大夫是知識分子和官僚的混合體。

說起士大夫,自然會想到士大夫中傑出的代表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確是一種貴族的風範,然而現實中的範仲淹並不是這樣的一個貴族代表。

範仲淹的憂患意識是與其根深蒂固的皇權觀念、報恩思想及功名心連在一起的,他所憂的“天下”自然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國家和民族,而是趙氏的天下,自然也是自己的權勢。範仲淹為大貪官滕宗諒重修嶽陽樓作賦,說穿了是為同黨歌功頌德,於是有了一“憂”一“患”。騰宗諒自然也懂得投桃報李,讓範仲淹在嶽陽購置了大量房產,為自己“樂”了一下。明朝思想家王夫之曾指責範仲淹引發黨爭,造成宋代官場風氣不正,導致了北宋滅亡。王安石對範仲淹的評價是:“好廣名譽,結遊士,以為黨助,甚壞風俗”。梁啟超則將範仲淹與王安石比較,認為他比王安石低了好幾個檔次:“論其誌略,尚下荊公數等。”

可以看出,古代士大夫們縱然有千萬條豪言壯語,落實到實處的屈指可數,而真正的出汙泥不染著更是鳳毛麟角。出於對理想的士大夫精神的崇尚,在範仲淹死後,人們便把他塑造成一個完美的精神形象。加上為尊者諱,於是精神上的範仲淹就成為了中國傳統士大夫所代代傳承的“道統”的一部分,那個真實的範仲淹就淹沒在曆史的故紙堆裏了。

到了今天,溫家寶之流縱有幾分士大夫情節,但也隻能當眾作作秀而已了。

說到這裏,我又想起了前不久關於知識分子的討論。中國人對知識分子也有相同的誤讀,似乎隻要是有知識的人就算知識分子,比如毛新宇博士,比如衣俊卿局長,比如如今各高校中天上落下快石頭隨時都能砸死的博導教授們。

其實,“知識分子”——IntelligentsiaIntellectual 分別來自俄語和法語,起初是指一群對現實社會不滿,具有強烈批判意識和正義感的知識群體,這些人包括別林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佐拉、雨果等。長期以來,西方對知識分子的定義一直沒有一個統一的結論,但是基本上形成了一些共識:

知識分子必須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獨立的思想和強烈的批判精神;他們對抗正統和教條,不輕易被政府或某一集圖收買;他們具有公共關懷,能超脫社會,麵向未來。

薩特說得最明白:在實驗室裏進行核試驗的科學家算不得知識分子,但當他在反核請願書上簽名是才是一個知識分子。

可以看出,當今西方獨立的知識分子其實正是具備貴族精神的有識之士。

中國有這樣的知識分子嗎?還是有的,不多。提倡“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的陳寅恪算一個。可惜這樣的貴族精神在中國隻能偶爾體現在少數個體之上,而作為整體,隨著君權思想的不斷加強,士大夫成為君權的附庸,貴族精神早就在中國不複存在了。

反觀歐洲,雖然貴族也逐漸成為明日黃花,但是貴族精神卻世代流傳下來,如今即便在平民大眾文化中,貴族精神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如今,即便是社會最底層的民眾,言語談吐中“Sorry”、“Excuse me”、“Thank you”等用語也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出現,不分男女老幼,少長貴賤。而我們這個號稱禮義之邦的民族做得卻很差。至於對婦女的尊重,對個人隱私的尊重,對弱勢群體和種族的尊重,對信仰的尊重往往根本無從談起。

當今中國呼喚誠信,殊不知誠信正來源於貴族的契約精神。貴族在決鬥的時候,倆人各拿著手槍,在一聲令下之後開始射擊,直到有一個人倒下為止。這個規則看起來很弱智,但是你不能違背規則,誰違規誰就違背契約,也違背誠信。而我們讚揚的卻是田忌賽馬般的小聰明。

讓我最感動的貴族精神是,當泰坦尼克號開始下沉的時候,船長選擇了和船共存亡,這就是擔當精神。在最危急的時刻,小樂隊卻在甲板上演奏悠揚的樂曲。演奏完畢,首席樂手向大家鞠躬,樂手們開始離去。可是首席樂手自己又回到了原來的位置,架起小提琴,拉起一支新的曲子。已經走遠的樂手,聽到音樂聲,不約而同地又回到了首席樂手身邊,大家重新開始演奏。就在船即將下沉的時刻,大家互道珍重,首席樂手說:“今天晚上,能和大家一起合作,是我終身的榮幸。”

據說當時船上有6個中國人和一個日本人,其行為非常令人不齒。聯想到最近韓國的海難,東方的民族還要努力啊!

再往大裏說,貴族的擔當也體現在為國奉獻上,歐洲貴在戰爭中有衝鋒陷陣的傳統。一次世界大戰,擔任軍職的英國貴族的死亡率為百分之二十,高出普通士兵兩倍,許多貴族家庭因此滅絕。遠的不說了,查爾斯王儲的弟弟安德魯王子1982年曾作為皇家海軍的一名飛行員參加了福克蘭群島戰爭,當戰爭結束,伊麗莎白女王也像其他軍人家屬一樣,守候在軍港迎接兒子平安歸來。小王子哈裏曾被派往阿富汗,而威廉王子是現役軍人,曾親自駕駛直升機救災。

至於如今西方社會的的慈善事業更是繼承了貴族的傳統,已經深入每一個人的內心,每當我們看到西人收養中國的遺棄女嬰,收養非洲孤兒的時候,內心怎能不為之感動,怎能不反省我們自己在精神上的某種缺失呢?中國有幾個富翁能像比爾•蓋茨那樣把所有的財產都捐給了社會呢?

貴族精神是值得人們崇敬的,但是貴族精神雖然崇高可它接地氣,所以平民也能具備貴族精神。可是我們的文化追求的是近乎神聖的“德”,崇尚的是聖人,普通人做不到,就不得不戴上麵具,成為虛偽的君子。連孔夫子都感歎:“知德者鮮矣”。

縱觀世界曆史,人類的文明幾乎都是貴族創造的,西方早期的哲學思想,宗教信仰,道德理念以及文化藝術,直到近代的民主科學,幾乎都出自貴族之手,至少也是具備貴族精神之人的創造。可以說,沒有貴族精神就沒有人類的文明。

可惜的是,當今社會,困境重重。說到底,西方在物質大潮衝擊下貴族精神在一點點喪失,而中國需要的,不也正是少追求一點物質上的富裕,多提升一點精神上的高貴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